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2021-01-16杨红宇石家庄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球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杨红宇 石家庄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随着党的十九大会议以来,我国打击贪污腐败现象,成果显著。通过对贪污腐败事件的反思,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内控意识不够、相应的规章制度也不完善,这些都给了贪污腐败分子机会,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迫在眉睫。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意义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是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管理活动。通过该项制度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内部监督与廉政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其一行政事业单位行使公共权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率与完成公共利益[1]。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率较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反之则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效率提高。财务内控制度是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率的一种重要制度;其二通过财务内控制度,能够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制定一套刚性标准,可以最大的限度的防止暗箱操作、人情交易等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证国有财产的完整和安全,防止国有资产的损失浪费、配置不当等。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切实保证我国法律法规的执行与遵守。加强监督与管理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各种工作的合法性。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增加其自我监督能力,切实保障各项财务活动能够合法合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内控,利用有效的监督手段减少各种腐败事件发生,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并及时规避风险,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内控人员水平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人员的专业水平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一定影响。由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内控缺乏重视,导致财务内控人员专业水平低,缺少对财务内控知识的学习,导致自身财务内控能力不足。财务内控制度效果与财务内控人员的水平呈正比,因此财务内控人员水平不足,导致财务内控制度的管理效果不足。

(二)缺少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不用像其他企业考虑一些盈亏问题,因为其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导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及职工尚未认识到财务内控的重要性,缺少风险意识,觉得只要财务管理好账目不出错就行,甚至认为财务内控与自己无关,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事情。所以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内控只是面子工程,并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仅仅是一个形式[2]。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一些重要项目活动或决策,也没有财务人员的参加,导致他们对各种项目进程不了解,对财务风险缺少必要的了解,忽视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各项活动时产生的风险。

(三)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统一的内控制度,其财务内控制度中的关键岗位没实行定期轮岗,或一人身兼多职,导致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造成损失;财务支出审批制度也不完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一些大额支出或重大项目的执行没有进行集体决策,没有确定大额支出的标准是多少,只经过单位负责人的签章就办理财务支出业务。

(四)财务内控执行不力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有完善的相关规章制度,也有相对的应急方案,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财务内控意识,不重视财务内控制度,不积极进行实施,通常是领导说一句动一下,不说不动。领导和职工之间常常用习惯或信任代替制度执行,导致财务内控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造成执行能力不足。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

(一)健全财务内控制度

全方面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将财务内控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点工作。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组织职工进行关于财务内控的学习,或通过在日常工作中进行适时宣传财务内控的重要性。增加财务内控制度的实际效果,让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重视财务内部制度的建设,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的职责,健全财务内控制度,让财务内控能够有章可循,创设一个好的内部控制环境[3]。

(二)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监管

只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与外部的共同监督才能发挥财务内控的重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纪检部门具有独立性,应让他们担当内部监督部门。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制度完善,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从而降低或减少因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的风险意识不足造成的损失。只有审计与财政部门在外部发挥重要作用,才能够与内部监督部门共同形成强大的监督力量,定期进行信息交流,以此增加财务内控制度的效果。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需要具有财务风险防范能力,自觉维护单位的财产安全,同时加强对单位财产的监督与管理[4]。首先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建立清单管理内部资产,需要专人进行负责资产管理,对于财务收入支出进行专项监督,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流通,利于财务内控高效的对资源进行监管,其次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建设资产与财务联合制度,让财务部门负责对单位资产进行核对,定期进行盘点等,以此保障资产安全。完善相关风险评估机制,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从根源上杜绝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提高财务内控人员能力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对财务内控制度高度重视,需要加强对财务内控人员的能力及职业道德培养。财务人员是财务内控中的重要岗位,其他岗位和财务内控人员之间相互牵制。财务内控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并进行反馈解决,还能对财务相关事情进行监督、检查。通过财务内控人员能力水平、素质提高,才能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展开。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对财务内控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依次加大培训力度,使财务内控人员整体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强对财务内控方面知识的培训。同时还要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让他们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计划,参与重大项目、合同的签订,让财务人员担当起内部控制重担,全面贯彻与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让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并处于监督之下,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内控制度。通过财务内控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行政学人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