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授之以渔”的资助育人模式探究

2021-01-16宋志华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授之以渔立德资助

宋志华,程 康,陶 漫,尚 磊

(1.安徽科技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安徽 蚌埠 233199; 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南京 210000; 3.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199)

高校资助工作是保障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适应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以资助为保障,以制度为标准,以实践为平台,以文化为理念,以互联网+为背景,以育人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1]。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创新主要是资助理念、资助方式、资助体制、资助功能等方面的创新,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下,以新理念“育人”为导向,打造高校新型育人平台。

一、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资助模式

授之以鱼,从字面上来讲,是指送给别人一条鱼以解一时之饥,“授之以鱼”式的经济资助仅仅给予了经济困难学生一些经济上的资助,而忽略了学生可能面临的长远困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的资助方式主要以人民助学金为主;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资助形式转为以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行为主;1986至1993年,中国教育资助方式又转向了奖学金和无息贷款;1994至2006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创建了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2007年,国家高等教育部门公布并实行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大致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奖、助、贷、勤、减、免、补”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2]。此后,针对高校大学生的资助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仅仅停留在物质扶贫层面的资助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列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强调要把“扶困”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构建“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新格局[3]。“授之以渔”发展型资助模式应运而生,它符合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趋势,因此,探究“授之以渔”新型资助育人模式对“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资助育人”的理论内涵

“资助育人”的主体是“人”,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其实现途径是“资助”,高校在给予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的同时也要帮助个体成长成才。“资助育人”观充分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一是“资助育人”的解困、育人、成才、回馈四个层次培养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工作理念。二是“资助育人”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公平”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里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让学生以知识武装自己、服务祖国[4]。三是“资助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之一。“资助育人”的重点在于“育人”,育有知识、有技能、有道德、有信念的“四有新人”,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5]。“资助育人”的理论内涵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把握历史脉络的同时,注重实践的探索。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在《孟子·尽心上·忘势》中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强调的是一种豁达开朗、乐于助人的精神境界。孔子在《礼记·大学》中提出的“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儒家学说“内圣外王”的思想,即先育人后治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此外,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提倡“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是指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实践。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比较注重人的修养和成长,从儒家各学派文化可见其虽各有千秋,但终殊途同归,培养人才的侧重点都是“修身存养、心系天下”。“资助育人”理念与古代优秀文化大同小异,这为当代教育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授之以渔”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创建的必要性

(一) “立德树人”观是资助育人模式创建的理论基础

“立德树人”的重点是立德,目标是树人。资助育人模式创建的关键在于提供柔性“资助”平台,并能够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为“育人”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过程中,难免会有经济压力,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还会引起情绪沮丧、社群交往障碍等负面影响。而在资助过程中,学生作为资助对象的受动体,处于被帮扶、被教育和被引导的过程中。因此,资助育人模式建设的创新,应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创建。一是资助育人模式创建中的顶层设计、资助管理、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等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二是资助育人理念融合了物质帮扶理念、精神文化理念、三全育人理念等,其内涵逐渐丰富,育人方式不断改善,在立德树人视野下,促使资助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实践性、指导性、价值性等特点,使受助学生能够培养自立自强和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三是秉承人文关怀的出发点,构建成效显著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励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打破“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在扶困的同时达到扶志的目的。

(二) “授之以渔”资助育人模式创建的特征

资助育人模式建设需要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核心,以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为主题,以学生为本,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通过构建长效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从传统“授之以鱼”型的浅层资助向“授之以渔”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转变。

1.资助育人模式创建的多元性。“授之以渔”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要打破以往简单粗暴的物质帮扶单一化格局,改善以往困难生认定条件模糊、精神资助缺乏的现象。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深入挖掘经济资助形式、学生心理需求、思想教育内容、全员育人格局,发挥政府、社会、学校、企业、个人、同学的帮扶作用,把资助育人模式创建规范化、系统化、可持续化,突出资助的育人功能。探索并尊重“00”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注重资助认定的精准化、资助方式的多元化、能力拓展的常规化、铸人计划的系统化,讲好励志故事,宣传优秀案例,让经济困难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温暖,培养自信心,汲取优秀学生的优势,提升自身能力。

2.资助育人的内在性。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的嬗变,主要在于国家对资助工作的重视,对教育现代化的深刻理解,对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注,实现资助育人创建的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本质要求和教育目标的理想回归。资助育人模式创建就是要搭建一个有内涵、有特色、有活力、有高度的育人平台,坚持资助育人导向,以规范的资助体系、完善的资助程序、有吸引力的励志教育、良好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资助育人模式的坚持和创新。要想让高校资助工作发挥育人功能,并不是“制定几项政策、出台几个办法”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既要结合传统经济资助方式,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和实践,建立起以创新为核心的资助文化。坚持吸收传统精华、西方国家资助模式精华,培育资助文化,在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和共享性特点的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助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感染力、渗透力和推动力的系统化资助育人文化体系,将资助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使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以大学生资助文化为依托,开展具有人情味的心理援助、学习帮助、经济救助、励志教育、创业教育、责任担当教育,使大学生在无形之中感受到爱、找到人生方向,提升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培养了其自立自强的人格。

四、“立德树人”视野下资助育人模式创建的实现

孔子在《礼记·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树人就要明确“立何德” “树何人”“立德树人的环境”这三个教育基本问题,其中资助文化是关键点,而文化的环境和内容是重中之重。互联网作为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也是高校学生建设文化环境并从中获得文化内容的重要途径,它以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催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即网络文化。而网络文化以开放性、快捷性、平等性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大学生进入网络世界。由此可见,拓宽高校网络宣传新阵地,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构建高校资助文化环境,是资助育人模式创建的基础和根本要求。

(一) “互联网+资助育人”创建的目标

资助育人平台的创建,要创新性运用多媒体作为载体,创建“高校领导、教师引导、朋辈劝导、家长教导、自我悟导”的资助育人文化机制,它要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吸引学生乐于参与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建和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的引领,充分发挥他们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在愉悦的网络文化环境中,自觉培养“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爱国奉献”的品格,依靠网络传递性的优势,从而增强网络文化的引领力以及“霍桑效应”,增强资助育人文化的渗透力以及“羊群效应”,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推广力以及“罗森塔尔效应”,提升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和服务水平。

(二) “互联网+资助育人”创建的实施路径

资助育人文化环境的创建,不能照搬传统的一成不变的资助政策,要根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变化和我国财力现状,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与时俱进,搭上网络快车,凭借信息无界、包容共享的互联网优势,加强开发网上组织学生、宣传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的活动内容,积极创建“互联网+资助育人”平台,在传统学生资助体系的地基上,修建网上网下同步走的资助育人象牙塔,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营造富有时代性的资助育人新语境。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把握好当代大学生钟爱的互联网文化发展趋势,将传统资助与网络育人相融合,画好线上线下同心圆,将资助育人文化发扬为一种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潮”文化。

2.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都是为自己的祖国服务的,社会主义大学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学,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学生资助是保障学生接受公平教育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发挥育人功能。因此,在资助工作过程中,就要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各方面需求,从经济资助、心理疏导、学业指导到就业帮助、技能培养、品格锤炼,让学生在暖心的大学生活中全面成长起来。

3.要推动资助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巧妙融合。资助育人模式的创建既要坚持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并重,又要坚持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学生实际的有效结合。科学措施的制定离不开实际的调查,毛泽东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一书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要提高资助育人效率,就必须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从知识体系的搭建、价值观的塑造、情感心理的变化到职业生涯的规划,切实解决困难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精心打造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资助育人文化专属“套餐”。

4.要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2019年7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中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之列[6],可见国家对大学生健康的重视程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 “低头族” “上网族”逐渐增多,肥胖率越来越高,近视率越来越高,体质却越来越差,因此要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只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使学生在面对学业、经济压力面前,学会调节情绪、锤炼意识,锻造出健康的身心素质。

5.要加强资助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拥有一桶水,因此,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使其牢固掌握资助工作规律、明确责任、提升个人能力,并定期对辅导员开展资助相关培训课程。《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文件要求:辅导员要恪守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因此,辅导员在资助工作过程中,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根据学生实际开展理论研究,并将理论成果用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

五、结语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打造量身定做式“互联网+资助育人”平台。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既要传承传统资助方式,又要有所创新,用创新的技术和文化提高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00后已经登上了大学的舞台,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7],使高校学生从骨子里培养出文化自信心。资助先行,育人为本,让资助为育人工作扬帆起航,高校应为迷茫期的青年学生尤其是有经济压力的学生指明方向和道路,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8]。

猜你喜欢

授之以渔立德资助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为了“梦之队”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浅谈诗歌教学优化举措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