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东社区基层党员发挥作用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1-01-16刚,周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党总支网格志愿者

黄 刚,周 锐

(中共肇东市委党校, 黑龙江 肇东 151100)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社区是服务群众的基础,也是人民生活的场所。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更加凸显了社区的重要性。

一、社区的内涵

(一) 社区概念

关于“社区”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都是针对社区本身而提出的相对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情况的改变,社区概念也逐渐达成了共识,形成了研究学者和普通民众都能接受的共同概念。“社区”是指特定的范围内能够规范进行人口流动、物资配备、信息共享、资本流通等资源优化分配,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集体空间,是由个体形成单位、群体形成合力和各个基层组织等构成的社会生产、生活的集体体系。

(二) 社区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区的作用和功能也日渐凸显,成为了城市治理和政府决策的重要考量部分,其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一是管理功能。社区是政府政策的执行者,社区的管理才能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社区通过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才能化解社会问题,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二是服务功能。社区最重要的作用就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化服务,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的社会服务网格,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引领社区居民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把党的为人民服务理念贯穿于社区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让社区居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三是保障功能。通过挖掘社区资源和实行社会互助,协助政府完成社会保障的具体事务,保障社区稳定、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生活。在政府与居民之间构筑连接桥梁,传递政府指令和协调社会矛盾。比如:救助和保护社区内弱势群体,社区一是通过与政府沟通,为弱势群体争取更多的保证基本生活的社会救济基金;二是通过社会募捐或者发展爱心人士,为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社会生活资料。四是教育功能。社区教育则是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基石。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社区的发展水平。提高每一个社区成员的素质至关重要,而这要依靠教育活动。通过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建设和谐社区,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肇东社区基层党员存在的不足

(一) 执政能力严重不足

1.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凸显。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发展的核心力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党组织执政能力出现了严重的弱化现象。一是社区党员政治意识淡薄。社区党组织是基层的战斗堡垒,基层党员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遵守党规党纪,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是社区的党员缺乏这种政治意识,缺少奉献精神,经常以利己主义为核心,没有真正起到带头作用。二是社区党员的领导力不够。社区党员尤其是社区的党委书记缺乏领导能力,不能很好地领导和指挥社区党员干部。三是社区党员深入群众联系实际不够。社区党员经常凭借经验和感觉来处理问题,没有做到深入实际,听取社区群众意愿。

2.缺乏社区治理的能力。社区党员是社区发展的主力军,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但是由于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局限导致了他们的本领恐慌,无力去应对和改变社区面貌,更不用说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社区干部或是负责人的思想引领和组织领导,时刻把握经济发展脉搏、牢记使命、提高自我、坚持学习。但是社区的党员缺乏这种自我上进精神,不能自我学习和接受教育,最终致使缺失社区治理的能力。

3.缺乏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经济利益、土地、财产等方面的纠纷更是越来越多,人民内部的矛盾逐渐凸显,而作为基层的党组织却很难解决这种最突出的问题,经常敷衍了事、明哲保身,没有起到一名党员或者是一名干部应有的带头作用,使群众失去了对社区党组织的信任,使党的形象在群众中的地位大打折扣。

(二) 服务性意识淡化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起到先锋表率作用。而社区的党员缺乏这种为民服务意识。一是为民办事利益化。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办事就是利益,否则不予理睬。二是互相推诿延时化。社区党组织相互推诿,不愿办事,害怕追责,导致了办事效率低下。

三、以阳光党建为引领,强化社区党员作用发挥

近年来,肇东社区探索出了 “阳光党建”工作法,奏响了新时代社区党建工作新乐章。

(一) 围绕“一条主线”,打造特色社区

围绕“一区一品、一社一特”做强党建工作新品牌这条主线,按照“创特色、建精品、出亮点”的要求开展“9型魅力社区”建设,即以开展普及化、系列化、特色化和社会化的宣传教育活动,用科学健康知识来指导群众的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理念为重点的“学习型社区”党总支;以贴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教、娱等活动为重点的“文体型社区”党总支;以帮扶贫困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为重点的“帮扶型社区”党总支;以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为重点的“科普型社区”党总支;以义工志愿者服务居民为重点的“志愿型社区”党总支;以维护社区祥和稳定为重点的“平安型社区”党总支;以优化社区服务质量为重点的“服务型社区”党总支;以“绿色、清静、环保、健康、文明”为目标,营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和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为重点的“低碳型社区”党总支;以培养社区居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和“居家养老”工作为重点的“文明型社区”党总支。通过打造特色社区党组织建设活动,带动社区“创建管”各项工作协调科学和谐发展。

(二) 创新“两个载体”,提升党建功能

一是创新组织活动载体。积极组织企业开展“我为企业做贡献”“我为社会做贡献”等主题活动,大力推动企业开展岗位能手评比、技术创新贡献榜等活动,鼓励“两新”组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竞争力,促进转型升级,同时开展“两新”组织党支部开展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社区和社区扶贫攻坚工作,让党员在自觉维护“两新”组织形象方面争第一、做模范。二是创新“四位一体”机制。社区以实施“能人兴区”战略为重点,积极吸纳小区物业公司、小区业委会、驻区单位负责人进入社区两委班子,兼职居委会副主任,共同为小区居民开展保洁、保安、介绍就业、劳动保障等家政服务,联系对接驻区“能人”,扎实推进共驻共建项目,实行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驻区单位“四位一体”工作方法,扎实开展“一区一品、一社一特”创建活动,努力在全区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幸福社区。

(三) 建设“三支队伍”,提供党建保障

“三支队伍”即社区干部、党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党组织广泛动员在职党员、无职党员、老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同社区干部一道参加社区活动,对党员进行培训教育,增强党性观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自查反省,并对党员进行年度民主评议,不断提高干部和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通过开展有怨必访、有困必访、有求必访的“三必访”活动,使社区干部党员更贴近群众,不断提高社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社区积极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根据党员、居民的专业特长,分别建立了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队、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科教文体志愿者服务队、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治安巡逻服务队以及扶贫、济困、助残服务队等群众性服务团体服务居民。通过一系列举措,建成一支作风优良的社区干部、党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

(四) 架构“四级组织”,完善党建体系

以“办事处—社区—小区—楼栋”的四级网络构建“办事处党委—社区党总支—楼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架构,建立社区书记为总网格长、支部书记为网格长、各党小组组长为网格员的社区网格治理服务体系。有效组织网格员队伍、志愿者团队、社会组织、群防群治等力量,在网格内为群众提供专业化服务,做到“服务进家庭、治理到门口”,实现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确保社区安全稳定。

(五) 开展“五在社区”,建设幸福家园

社区党委通过一线工作法开展“五在社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搭建社区党建新平台,更好地服务党员群众,促进社区党建焕发勃勃生机。一是“学”在社区。依托社区党员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媒介,通过综合采集、多方共享、动态更新、实时处理的信息运转机制,开展“微课堂”“微心愿”“微互动”“微会议”等,引导党员“碎片时间”进行“微学习”。对老党员进行送学上门、对个体工商党员组织在自己门店学习。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学习党的理论心得、“红色诗词”竞赛、重温入党誓词、重写入党申请书等主题活动增加学习时代性。确保党员学习“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掉队”,激发党员干部队伍新活力。二是“美”在社区。深入推进“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社区党员卫生督查队,加大对卫生检查评比督促力度,开展卫生脏乱差等突出现象批评教育和整改活动。以“环境整治宣传周”“城市净城周”为主题,以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主要力量,以净化、美化、绿化为抓手,在所辖住户、店面、巷道以及公共场所广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辖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卫生环境。三是“乐”在社区。社区依托艺术团、健身操队等组成的文体协会组织,广泛开展群众自编自导、自娱自乐、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常态化举办邻居节、象棋乒乓球比赛、纳凉晚会、书法绘画、排练广场舞等;举办道德大讲堂、“全国科普日”系列讲堂;在小区广场设置“文化长廊”,宣传社区模范道德人物和环保科普生活知识;弘扬主旋律,引领新风尚,融洽邻里关系,营造社区浓厚文化氛围,促进了文明社区建设。四是“爱”在社区。社区是基层服务的根本,通过走访与服务,把爱心交流。尤其是疫情期间,定期走访困难户,帮助孤寡老人。同时,不断强化社区职能,根据不同的节日,与群众集体活动,例如:组织集体交谈、集体学习、集体娱乐,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让人民满意,让社会进步,把爱心传递。第二,定日子。社区集体服务群众,每星期、每月、每年都与群众共同学习和实践,组织党员与群众集体参加党建学习,集体参加义务劳动,特别是把每月的周三定为集体学习日,大大强化了社区学习氛围,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学习型政府打好了基础。第三,建屋子。社区开展党员、居民集体救助和集体捐款,党员带头,群众自愿,不但使小区集体得到温暖,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带来了温暖。使特困家庭、贫困学生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这些增强了社区群众对党和社区管理的认可,也增加了群众的归属感。五是“安”在社区。社区党支部强化网格管理服务,让党员志愿者与网格员为居民搭起“幸福”网格。社区在职党员协同网格员对辖区重点经营场所及网吧、火锅店、烧烤串串屋等“九小”经营场所进行不定期隐患排查、跟踪复查;社区网格员与志愿者组成义务巡逻队,实行错时巡逻、重点巡逻,向辖区居民宣传防灾减灾、防抢防盗、防火、防诈骗等相关内容,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辖区内居民财产安全,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肇东社区阳关党建工作方法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活力,创新了基层社区党建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力,去解决社区工作实际问题,把社区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方式。阳光党建工作方法提高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拉近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距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同时,保证了国家意志和居民自治的相互促进,为推进社区治理开辟了关键路径,为新时代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参考。

猜你喜欢

党总支网格志愿者
志愿者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我是志愿者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追逐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