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实现的路径探析

2021-01-16张安玲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文明价值

张安玲

(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将其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和生态危机日益加深的现实状况,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一)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价值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逻辑起点。哲学范畴中的价值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被定义为一种主客体间的意义关系。多数学者从“主客体关系”模式来定义价值,如项久雨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中论述的观点具有代表性。该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这种关系是有指向的肯定的意义关系,即是否合乎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2]。但也有学者认为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主客体关系”模式来定义价值容易陷入偏狭理解,指出“价值是‘属人’的,应从人出发来界定价值[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效用价值。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形态结构。按价值主体分,有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具体形态可分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效用和意义[4]”。国内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定义作了区分。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生态价值和生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的价值[5]。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之间一个“的”字的差别只是改变了语义理解的范围,不会使其内涵发生根本改变,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笼统表述,大体包含功能、价值和方法属性[6]。因此,为避免出现争议,论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相关内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现有文献研究大多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树立和提高公众生态意识方面的有用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实现的障碍

(一)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生态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现形式存在不足

一是在生态教育的内容体系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关于生态教育的相关内容还较少,需要进行深度整理,体系有待构建,且缺乏系统性和指向性。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人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信念和生态行为等方面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容体系[7]”。公众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情感的养成、生态信念的坚定和生态行为的规范尚缺少一个较为系统的生态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仍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任务式的空泛说教和受教育者应付式的敷衍了事的现状。例如,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生态教育时,还存在单纯的理论灌输和简单说教,很少从受教育者关注的实际问题出发。艰涩深奥的理论宣讲很难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受教育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泛、脱离实际,甚至使受教育者对生态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二是在生态教育的实现形式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有些单位表面上注重生态教育,形式丰富多样,但实际上则是形式主义。生态课程的开设和生态知识的宣传有待进一步设置和实施,缺少了生态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生态教育的形式要真实反映内容,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方式方法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实现要通过主客体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说: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8]”。马克思的观点表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实现的真正源泉。在生态教育的实现形式上,要通过实践将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得以有效实现。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主客体之间的沟通途径和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实现在主客体之间存在沟通反馈的两个主要障碍:一是受教育者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以表达主体要求;二是受教育者在接受生态教育内容后将自己的感受和态度反应给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反馈机制不健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部分教育者时常采取单向沟通的态度,缺少对受教育者反馈信息的关注和重视。教育者不能及时掌握受教育者对生态教育的认同和接受程度,继续进行教育就会缺乏针对性和有序性。另外,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也会形成障碍。开展生态教育实践活动,要将反馈环节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如果在活动开展前、活动进行中和活动结束后都进行主客体的双向沟通,教育者及时接收到受教育者的反馈信息,那么生态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实现也会更加充分。最后,还要注重主客体沟通和反馈途径的畅通。教育者要注重与受教育者的沟通,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和途径,同时也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和建议反馈的途径,逐渐完善反馈机制。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主体的需求层次和反馈表达的真实性不够

在生态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一些主客观因素会干扰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首先,沟通和反馈途径不畅通导致主体需求表达的真实性不够。主体需求存在着层次性和多样性,受教育者在接受生态教育内容后对教育者作出了回应,但由于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将真实的主体需求表达出来。例如,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往往忽视了个人需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空乏无力,也很难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同时,受教育者考虑到表达个人真实需求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因而不敢真正发声。另外,教育者只进行单方向的理论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反馈意见,会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真实需求表达。其次,媒介工具的固有缺陷导致主体反馈表达的真实性不够。书籍、报刊、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都可以成为生态教育的媒介,每一种媒介工具都有其优点,但也存在固有缺陷。传统媒介是一种单向沟通方式,缺少主体的反馈信息。而对于网络等新兴媒介,由于用户能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表达,在虚拟空间内容易导致信息过多过滥,也就无法充分保障主体反馈表达的真实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实现的路径

(一) 思想指引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还存在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状况,需要正确处理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实现要基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国情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开展生态理念教育,其最终旨向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内容贯彻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让受教育者认识、接受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生态意识。在教育者的帮助和促进下,受教育者把自身的生态意识和动机自觉地转化为外在的生态文明行为和习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为我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一代代的“生态人”。

(二) 内容体系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内容体系可以从人的意识、情感、信念和行为这四个方面来建构。首先,生态意识的培养是要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开展生态意识的教育,让受教育者充分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从中认识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拥有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意识。其次,生态情感的养成是要增强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之情。开展生态情感的教育,让受教育者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强化对自然的情感体验,运用实例让受教育者设身处地地感受生态环境的优劣带给人的感官落差,升华对自然的崇尚与热爱之情,帮助受教育者养成崇尚自然、热爱生态、善待生命的良好生态情感。再次,开展生态信念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坚定的生态信念。通过宣传,将生态问题的现状和数据通过各种形式如实、反复地告知公众。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进一步强化公众的生态责任感,对公众产生的生态担忧加以引导,使之养成理性的生态忧患意识,培养受教育者坚定的生态信念。最后,开展生态行为的教育需要受教育者拥有良好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信念作为基础。一方面,通过普及系统的生态科学知识、生态道德规范和环境类法律法规等生态知识,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公民。另一方面,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实践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将内在的生态意识外化为持久的生态行为。通过对生态行为的逐步规范,帮助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

(三) 方式创新方面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教育方式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创新。一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要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生态教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教育方式的结合。在传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适当添加关于生态的图片和视频,如环境污染的图片展示、生态问题的纪实视频、生态危机的科幻电影等,使课堂生动形象且更富感染力。二是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通过净化网络生态系统、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内容、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化体系和建立网络生态教育的虚拟现实平台等,积极探索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途径。三是要实现多课程、跨学科的结合。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课程也可以加入生态教育的内容;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方式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特点、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等相结合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四) 环境塑造方面

生态教育的环境对受教育者培养生态意识和规范生态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研究生态环境塑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相结合形成的教育合力,完全融入受教育者的人生发展阶段很有必要。在家庭环境的塑造上,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直接而深远,因此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自觉规范生态行为,并在生活中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在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父母的亲身示范让孩子从小模仿学习,自然而然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生态教育氛围,从而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在学校环境的塑造上,通过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知识宣传和生态志愿活动,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和生态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生态文明的熏陶,在参与校园生态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养成和教师的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在社会环境的塑造上,各级党政部门要结合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加大生态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帮助形成良好的生态社会风尚。各类媒体要加强生态宣传,既正面揭示现实的生态问题,又引导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从而营造良好的生态舆论氛围。

(五) 机制构建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实现需要一套系统高效的生态教育机制来支撑,这套机制主要包括教学、宣传、实践和评价等四个方面。在生态教学机制方面,要将生态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相应地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开设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选修课。另外,也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教学贯穿人的整个发展过程,在教育的各层次和各阶段都进行生态教育,培养具有持久生态信念的生态公民。在生态宣传机制方面,要充分利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开展生态宣传普及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讲座、志愿者活动等。在生态宣传过程中,加强生态法制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在生态实践机制方面,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受教育者开展生态体验、野外调查等活动,通过生态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提高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通过生态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在生态评价机制方面,要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评价的主体和主要内容。依据生态评价的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价量化标准,并结合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动态地调整评价指标,促进生态评价的科学化。在生态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价值主客体之间沟通途径的畅通和反馈机制的健全。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文明价值
请文明演绎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漫说文明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不文明说“不”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