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必要性与趋势浅谈

2021-01-16蒋婕上海市北高新股份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能耗绿色建筑

蒋婕 上海市北高新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已开始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和壮大,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复杂的工程项目。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完全竞争领域中的建筑公司面临着产业竞争加剧、利润降低、成本管理压力增加等不利因素,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逐渐成为建筑项目管理的关键。这就需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更合理、更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好地适应当前的行业形势,降低项目经济成本,提高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这样,建筑行业就可以缩短与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建设项目管理更加长期稳定地发展。

一、绿色建筑经济概述

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建筑行业在市场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建筑能耗,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全国能耗当中,建筑能耗总量逐年增长。广义上来讲,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材料制造、施工等一系列工序直至建筑使用的全过程能耗。狭义上来讲,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的运行能耗,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等,是人们的日常用能。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研究在全球资源领域逐步推进,人们愈加重视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当中,被理解为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比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从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此外,对于绿色建筑任务也给出了明确的解释,是指利用科学、有效的技术及方法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建筑能耗。但对于绿色建筑,仍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很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建筑绿化”,过度关注“绿化”,希望通过增加绿化率,改善及美化建筑区域环境。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绿色建筑经济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更好居住环境的需求,通过绿色科技减少建筑能耗,最大限度节约能源,从而节约成本。

二、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给予人们更多生活方便的同时,获得发展机遇的建筑企业在持续进步的过程中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地球温室效应不断加重,甚至成为了影响人类生存品质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各个国家针对此问题积极采取各类有效措施,以应对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挑战。低污染与低能耗是绿色低碳经济模式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各个国家在寻求经济发展重要道路时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相关知识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为展开后续的环保工作提供了完备条件。发达国家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投入的精力极大,所制定的一系列环保方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了较大的处理优势。以建筑行业为例,无论是新材料、新能源开发,还是低碳经济概念推广,均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我国近些年来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被强化,低碳经济发展俨然已经成为了各个企业想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也是促进现代化建设与工业发展速度逐渐提升的前提条件,奠定了我国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

三、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优化建筑节能,量化经济价值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切实有效的节能手段,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如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类型选择节能材料,加大废旧材料利用率与太阳能使用率,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节能建筑的投入成本。节能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节省物资,收回节约能源的效益。绿色建筑的节能效益与节能投资持平之后,绿色建筑进入纯收益阶段。量化绿色建筑的经济价值时,将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确保绿色建筑能够完成环保目标,并获得经济收益。在绿色建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前期投入的成本会比传统建筑高,但是到了后期会得到补偿,减少重复性建设的工作,建筑工程按期竣工,减少人力成本与返工修建的资金损耗,提高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节水

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水资源的节约应用是必经之路,更加是绿色建筑施工的必然条件,在节水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求建筑施工单位根据水资源的用量,创新水资源利用循环模式,建立完善的应用体系,从供给、排放、储存等多个方面入手,提供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支持,获取丰富的经济效益,突出节水技术的社会效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体现在生活废水处理后的应用等多个方面,作为水资源能耗较大的典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有必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通过生活用水的处理与应用,进行环境保护职责。

(三)完善绿色建筑经济激励的长效机制

不同时期的政策形势不同,在制定绿色建筑经济激励策略时,必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各项激励规则,并积极落实到位。不同政策引导作用会对不同产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带动作用。通过多样化经济激励机制,对于绿色建筑经济及产业发展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在绿色建筑激励策略制定当中,应立足于“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策略,通过完善绿色建筑专项补贴、多元化税收政策、能源价格合理定价、贷款优惠政策等,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长效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建筑产品经济分析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中,产品是建筑业的固定投资对象,其质量对后续项目的建设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在投资建筑产品时,必须充分考虑经济比率数据、预测时间序列,并做好工程经济分析,以实现经济目标。下文以建筑业的核心材料——混凝土为例进行分析。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项目数量持续增加,对混凝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有必要选择高强度混凝土以达到既定的工程建设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对项目管理进行经济分析,有必要结合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和价格进行比较,并整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避免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应提前比选施工材料,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混凝土材料。当然,这对工程项目建设团队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做好环保产业资源调整

加快我国环境保护产业规划调整的步伐,对社会资源进行快速的整合,构建战略性的发展决策。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是符合我国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战略目标的,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加快绿色建筑体系符合社会环保生产的实际要求,也符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原则。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为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六)完善现代化工业发展体系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要明确工业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加工制造业、服务行业等等;要明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与重点是什么,可持续经济发展理念在建设领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构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科学的规划金融资源与人力资源,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逐步完善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体系,从而为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七)强化市场引导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想要保持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作为政府部门应提高宏观调控积极性,强化市场引导,以明确绿色建筑市场的正确发展方向。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职能优势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约束建筑企业的发展行为,从根本上实现绿色设计与先进技术应用的节能减排目标;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明确自身市场监督工作职责,保证把控行业动态的及时性,奠定企业技术研发强化与创新的重要基础。对于有明显违反规定的建筑企业应对其进行相应处罚。除此之外,需要为建筑企业提供必要的扶持政策支持条件,对严格遵循节能减排理念的企业予以一定奖励,例如税收部分减免或财政补贴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将建筑企业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理念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突显其主动进步优势,为创设稳定的绿色建筑市场发展氛围提供完备条件。

四、结语

绿色建筑是在“生态环保”理念下应用而生的建筑产业,政府部门推行的生态改革措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建筑具有节能、减耗、绿色的发展理念,有效解决了建筑施工中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

猜你喜欢

能耗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