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策略
2021-01-16李尽晖
李尽晖 马 媛
(新疆教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3;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引言
贫困问题自有人类以来就一直是难以攻克的话题。我们对贫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因为长期的贫困不仅会阻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成为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中的绊脚石,还会摧毁人的心灵,麻痹人的思想,禁锢人的躯体,更会传递给下一代,使子女重蹈覆辙,延续父代的步伐,最终形成贫困代际传递的“怪圈”。
贫困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社会现象。其概念并不是一尘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贫困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地改变,其内涵与寓意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中。因此,笔者认为,贫困不只表现为衣食住行的短缺,即物质层面的“穷”。还应从思想和精神层面深入理解贫困,即贫困是指身处在社会中的个体由于物质资源的短缺和精神生活的贫乏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现象。因此,贫困不仅表现为物质资源的匮乏,拓展到精神层面,更是一种“头脑”中的贫困,其中前者只是贫困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后者才是贫困的实质,是致贫的决定性因素。
贫困代际传递就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这样一种恶性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1]由此可见,贫困具有复制性和传递性。
贫困问题是全世界所面对的共同难题。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成就虽举世瞩目,但防止脱贫后又重新返贫的任务还很艰巨,贫困代际传递“常态化贫困”的怪圈使贫困难以根除。彻底脱贫,脱贫后不再返贫,阻断贫困在代际间的传递才是真正实现了脱贫。教育扶贫发挥其持续性作用的起效理由是,教育增强贫困人口主体脱贫能力,提升主体脱贫意识,不仅发挥短暂脱贫效力,更重要的是长久稳定地发挥脱贫效力,永绝贫困后患,实现长久脱贫、彻底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而教育公平思想的提出既满足了贫困家庭的儿童对知识的渴求,又缩小了因文化而产生的个体差异。针对贫困家庭,通过教育可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消除贫困,进一步起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让更多家庭甩掉贫困的帽子,最终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
一、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依据
纵观众多研究成果,得知贫困的致因有很多,物质资源的匮乏是最易被发现的因素,而人力资本的缺失往往被忽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取决于物质资源的丰富,但并不代表物质资源的供给就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力资本的积累。诚然,贫困现象的产生仅从物质资源匮乏等方面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缺失。其中,文化的贫困是人力资本缺失最主要的表现。
(一)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学者舒尔茨最早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他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审视致贫的主要原因。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増长的贡献远大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2]简言之,物质资本的匮乏只是表象的因素之一,贫困的根本致因则应是人力资本存量的缺失以及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忽视。而人力资本的形成,其教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直接或间接性的起到弥补人力资本缺失的作用。
(二)贫困文化理论
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贫困现象,提出贫困文化理论。所谓贫困文化,就是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是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3]贫困文化理论认为,“贫困文化”是一种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是一套穷人共享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具有代际传递性,一旦形成,便会代代相传,甚至演变为“反文化”。[4]简言之,长期处于贫困文化中的人,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并且在这种环境下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结构和方式,在日常的交流和互动中,造成了贫困文化的延续。
阻断贫困不仅要通过富口袋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富脑袋。人类是一切活动的发起者,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塑造人、发展人并且完善人;最后,教育具有优民的作用,虽说教育的投入是一种投资大、时间长、见效慢的形式,但殊不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嵌入使贫困的人民受益终身,同时也能提高个体的能力,进而摆脱贫困。
二、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现实困境
一个人能否摆脱贫困的束缚,达到一定的社会高度,取得向上流动的可能,很大一部分由后天因素决定,而这一部分主要由教育来承担。但在实践过程中教育的实施依旧存在一些困境。
(一)贫困家庭教育脱贫意识淡薄
越是贫困,越要优先发展教育。然而在贫困家庭中,教育问题常常得不到重视。家庭中父代受教育程度低,教育意识淡薄,再加上存在一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还有可能会限制子女的教育投入,使子女错过接受教育的机会,导致下一代延续上一代的错误观念。与此同时,观念的固化在一定程度上使贫困居民主动脱贫意识不强,从而助长了“等、要、靠”的错误思想,最终将会加深贫困的程度,为教育脱贫任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贫困家庭用于教育的经费投入少
贫困家庭中由于收入不足,仅有的收入仅限于满足生活所需,用于支持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很少甚至没有;还有一部分群体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大、时间长、效率低的手段和方式,短期无法享有教育带来的回报,以达到让子女快速分担家庭开支的目的,因此,绝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后不得不选择辍学,从事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继而错过青少年求学深造、发展自我的关键期。
(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显著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受“城市为中心”倾斜性价值取向的惯性影响,在我国教育领域,各种教育资源普遍存在向城市地区倾斜的现象,这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停留在发展快、经济状况良好的城市,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存在基础设置、教育资源不足等现象,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此外,由于地形、气候、自然等各个因素的影响,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其中,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教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与此同时,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重点校的投入高于对普通校的投入,把有限的财力、资源及师资投入到重点校、示范校,狠抓其建设,忽视了对普通校的投入,尤其表现为一些普通学校经费存在严重不足,与重点学校相比教育质量也千差万别,这将进一步助长“择校热”现象的发生,更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不惜找关系、送礼等,有违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不均等现象不仅体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还体现在东西部地区之间,甚至还存在于示范校和普通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将会削弱教育质量,加大了通过教育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任务的难度。
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地区建起了学校,但师资问题仍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甚至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交通的不便利、环境的恶劣、物质资源的匮乏、教学条件差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难以招贤纳士,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去偏僻的农村地区教学,而农村学校的教师普遍都是一些年龄相对较大、即将退休的老教师,缺乏年轻骨干教师的加入。师资力量的悬殊致使“强校更强、弱校更弱”,逐渐拉大了教育的差距。
三、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现实策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于人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使用均衡的教育资源,最终获得相应的教育效果。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之首。因此,必须将保障公平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心,通过实现教育公平来提高个体的文化资本,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摆脱贫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关注社会公平问题。新时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自身来改变在公平、质量、需求中存在的弊端,缩短甚至消除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把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变为现实。简言之,教育承担着“渔”的作用,而教育公平则是以“授以渔”的方式来阻断贫困的产生。
借助教育公平的三个方面,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分别针对教育中存在的困境给予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探索合适的路径,达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的。
(一)起点公平
在教育公平的推动下,起点公平解决了“人人有学上”的问题,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为因贫困而导致无法上学的孩子提供学习知识的机会,满足对知识的渴求。
提高资助水平,确保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平等。第一,完善资助体系。主要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贫困的学生,适当调整资助政策,完善资助体系,为贫困学生雪中送炭,确保贫困家庭的子女有学上,甚至上好学。
适当加大资助力度。相同金额的补助可能会使特困家庭无法真正的摆脱贫困的困扰,应当采取实地调查,对经济条件较为贫困的家庭,适当的提高资助水平,做到精准扶贫,避免因贫失学。第三,奖助学金的发放不能只停留在高等教育阶段,应涉及教育的各个阶段,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还能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享受扶贫政策,减少因贫辍学的数量。
大力扶持和资助办园,提高幼儿教师数量,普及学前教育。第一,加大办园数量,确保儿童有学上。政府要制定关于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加大学前教育资金投入,鼓励和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保证各地区学前教育数量一定,重点延伸到农村地区,杜绝学前教育“大额班”的形成,确保农村地区儿童有学上。第二,改善农村地区办园条件。改善农村地区办园条件,避免存在安全隐患,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环境,使幼儿在舒适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下健康成长。第三,增加幼儿教师数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鼓励中职及高等院校培养大量的幼儿教师,提高幼儿教师数量,此外要增加在职幼儿教师培训次数,教授幼儿管理及相应的应急知识,提高在职教师专业技能。
大力宣传脱贫意识,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大力宣传脱贫意识,使贫困人群重视教育。越是贫困的地区,越应该重视教育。相对于城市家庭而言,农村家庭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差,即便义务教育保障了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也不妨有家长排斥子女接受教育或者因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使女童放弃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政府要向当地加大宣传力度,在农村地区开展教育讲座,强调教育优势和作用,提高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教育意识,杜绝子女辍学,确保每一位学龄儿童都能完整的接受教育。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入到当地学校,展开摸底工作,排查是否存在辍学、保学等情况,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使义务教育真正做到普及;对学校而言,要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时刻保持家校沟通,避免逃学、辍学等现象发生。
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的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一种培养方式,是一种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教育,也是提升就业、服务民生的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第一,在职业教育建设上,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支持,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状况,建设适合本地的职业学校,为那些在中考和高考中失利的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通过职业学校所提供的知识,学习一些实用性强的技能,如此还能满足当地就业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二,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就业趋势和发展方向,开设好就业需求大、难取代的专业,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同时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些就业指南和就业辅导的课程,让他们为提前迈入社会做好一定的规划。第三,对于毕业生而言,还要鼓励他们回乡、返乡就业,防止农牧区人才的流失,通过创业和就业来缓解当地经济压力,带动经济的运作和发展。
(二)过程公平
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公平不能只注重“量”的增加,还要兼顾“质”的发展。然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校际之间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距。实现教育过程公平意味着确保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资源、教育条件等达到相对均衡,使这些教育资源公平的分配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支持。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均衡分配。第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倾斜力度,完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保障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供给,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第二,提高学生在校生活质量,建设舒适的校园环境,包括营养餐的发放、扩建住宿生宿舍数量以及加固宿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学生在校身心安全。第三,保障各学校教育资源均衡,缩小教学质量差距。要使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停留在城市学校、重点学校中,还要结合当地的现实需求和发展状况,使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确保乡村学校也能享受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缩小教学质量的差距。第四,扩大网络资源覆盖面,实现现代化教育共享。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因互联网的出现有了新的转变。2020年流行性传染疾病新冠肺炎大规模爆发,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全国各地的教师与学生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线上教学、在线课堂等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由此可见,贫困地区也要做到尽可能享受现代化教育所带来的福利。例如,互联网+、远程教育、人工智能等的全面推广。此外,还要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的软硬件设备,增加通讯网络覆盖范围,配备充足的教育信息化设备,满足贫困地区通信条件的需求。最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统一为教师培训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使每位教师都能够熟练的操作相关软件以及适当进行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地整合,让教育效率实现最大化。
加大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壮大师资力量。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承担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要解决教师问题,没有一支数量充足、专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教育均衡发展。第一,重视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壮大教师团队规模。相比城镇学校而言,农村地区学校教师数量依然存在不足,政府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解决教师数量上,有针对性地实施规模性人才培养,壮大农村学校教师数量。第二,面对贫困地区,要解决教师愿意去、留得住等一系列问题,才能进一步通过教育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我国特别重视和支持乡村教师发展,在补充渠道方面,国家制定了师范生专项计划、特岗计划、三支一教等诸多优惠政策;在生活待遇方面保障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在职称评聘方面逐步向乡村教师倾斜。[5]基于已制定的相关政策,针对不同地区,切实摸清当地乡村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有针对性、差别化的举措,达到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目的,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关怀和温暖,使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信心,对教育教学充满热情。第三,积极鼓励教师流动,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教师流动是为了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避免优秀的教师一味地停留在重点学校中,导致教师资源固化,拉大城乡间教育质量差距。因此,要大力推广教师流动政策,鼓励教师自愿选择从城市到农村、从重点校到普通校进行任教,通过教师轮换等方式,实现教师资源共享,缩小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距,最终实现教育公平。此外,大力倡导实施“县管校聘”政策,解决乡村学校教师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缓解近几年高烧不退的“择校热”现象。
适当控制撤点并校现象,避免大额班的形成。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学习能力、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而大额班级的建立,会增加教师的负担,降低教师的教学精力,无法对每个学生做到不遗漏的全面管理,还会使教师存在侥幸心理,对自己的教学过于盲目自信,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薄弱的农村学校,不应完全采取与城市学校撤点并校,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适量的控制撤点并校的数量,防止和避免城镇学校大额班的形成,使教师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来管理学生,更好的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化解学习中的困难,提高教学效率。
承认儿童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教学,有效实现教育过程公平。教师要承认个体存在差异性,即男女的性别差异、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差异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个性差异等等。教师要依据儿童不同性别的发育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对性别的敏感性,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所差别。此外,针对不同儿童,其认知结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存在差异性,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中,教师要依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通过分层教学和差异教学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机会。同理,依据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有所不同。例如,针对低年龄阶段的学生,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游戏互动中传递教育信息。
(三)结果公平
确保每个受教育者结果公平是很难达到的,但是教育结果公平却又是存在的,是指每个人最终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和就业前景均等。
不同受教育个体,提供差异教育服务。教育结果公平并不是意味着每个人最终所获得的教育成就完全相同,而是针对不同受教育群体,例如,普通儿童、特殊儿童等,进行不同资源分配,满足因个体差异产生的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接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教育,获得与个体天资相应的教育成就,是教育结果公平的表现。第一,对英才儿童来说,首先在观念上要正确认识英才教育,走出英才教育的误区。要正确认识英才教育是促进教育结果公平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承认英才儿童的潜力以及对教育的特殊需要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在政策实施上,要不断完善英才教育政策和立法,确保英才教育的顺利发展;在英才儿童识别上,要采用多样化的甄别方式,精准识别英才儿童;在儿童培育上,要建立健全英才教育体系,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儿童个性化发展,发挥英才儿童的特殊潜能,取得适合于自身的教育收益,从精神上消除贫困。第二,对身体或心理有缺陷的儿童而言,首先消除对残疾儿童的歧视,正确认识特殊教育的作用。此外,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后的残疾儿童中等职业教育,扩建特殊教育规模,针对不同儿童开设多样化的专业,课程设计也要体现多样化,通过教育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技能,进而阻断贫困。
注重自身能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第一,就业环境公平。大力规范和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环境,更要为贫困地区的毕业生疏通向上流动的渠道,对因职权优势干扰就业公平的腐败现象给予严肃处理。第二,在求职就业中突出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让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毕业生凭借优异的学业成就实现社会流动,把毕业生的学业成绩作为人才录用的参照标准,杜绝因家庭背景等非学业因素在就业中带来的不平等,努力实现教育在结果公平中的作用,让贫困家庭的子女通过自身能力的优势实现向上流动,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就意味着在脱贫道路上一个人都不能落下。人们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源源不断的通过富口袋来实现脱贫,久而久之使贫困人口习得一种坐等要的陋习,倒不如先将富脑袋提上日程。一个人的未来由教育来决定,虽说它是一个漫长的解决贫困的一种方式,但是它能从源头上改变贫困人口麻木的思想,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继而完善、发展人。在教育公平地推动下,教育在各个方面、各个地区、各个人群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开拓出适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