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心学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1-01-16史余强蒋福军
史余强 蒋福军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明朝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心学蕴含着能够释放巨大能量的思想政治建设宝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推崇王阳明及其心学,要求大家向古代圣贤学习,“致良知”、“知行合一”,他在参加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明确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新时代背景下,王阳明心学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对于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说,如何运用王阳明心学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富有新意、值得探究的时代课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撰拙文以表一管之见。
一、王阳明心学中的立德之方
(一)强调立圣贤志
王阳明十二岁那年向私塾先生提出一个问题:何为人生第一等事?私塾先生的回答是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而少年王阳明却认为是学而成圣。从此,在学而成圣宏伟志向的召唤下,王阳明开始了一生的求索与奋斗,虽遭廷杖、下狱,流放、追杀,被诬谋反,但始终矢志不渝,最终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唯一一位“立德、立功、立言”之圣。作为一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认为在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立志非常重要,尤其强调要立成圣之志。在《传习录·黄以方录》中,王阳明如此要求其弟子:“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以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1]在龙场书院讲学,王阳明告诫弟子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今学者旷废隳情,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2]志向高远方能力量无穷,唯有立成圣之志,才能超脱世俗的沉沦,生成顽强的意志,才能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向既定目标前行,成就完美人格与德行。立志成圣,就会以圣人为榜样,用圣人的标准严以律己,不断生成圣人的格局与境界,一步一步向圣人的高度迈进。不立志之人就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漫无目标地漂荡奔逸,最终一事无成。在《示弟立志说》中,王阳明道:“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3]立志是为学为人的根本;志立,浩然之气则生,为学之本则坚,为人之根则固。志之弗立,则精神不聚,流于世俗,苟且偷生。
(二)倡导知行合一
对知与行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我国历代哲学家都非常关注,并作出各自的阐释。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学、行并举。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中论道:“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知先规而后为之。”其是知先行后思提出的第一人。《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中记载了北宋程颐知先行后的主张,“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南宋朱熹也主张知先行后,《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一有言:“穷理既明,则理之所在,动必由之。”这种思想观点的发展导致了知与行的脱节,致使理论与实践分裂。宋明两代众多的理学家及其弟子门生整日忙于穷理,而罔顾道德践履,其笔下满纸的道德文章,行为却龌龊不堪,学风日下,世风颓靡。“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赏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4]在伦理观方面,王阳明脉承了孟子的性善论,首倡知行合一学说,这里的知是指人天生就有的良知,即仁义礼智信等,行就是行动,对良知的践履。如果良知清澈、明亮,不被私欲蒙蔽,个体就能按良知的标准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如果良知之镜被私欲的尘埃沾染了,个体的行动就会偏离正道,走入邪路,知行就不能合一,甚至相悖。“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5]知、行本一体,真知就是行。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孝顺父母的道理,但却没有孝敬父母的行动,这是假知,不是真知;真知就一定会有相应的行动。
(三)重视省察克治
王门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6]省察克治就是不断地反省自身,防不善于未发之中,克恶念于方萌之际,就是“格物”,“物格”则“心正”,“心正”则“意诚”。良知人人皆有,圣人的良知是清澈、明亮的,而普通人的良知会被私欲玷污。如何才能达圣人之境呢?省察克治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时时自省自警自励,拂去私欲之尘,让良知清澈、明亮。“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7]这与《论语·学而》所倡“三省吾身”,《孟子·尽心上》所说“反身而诚”是同一个道理。
二、当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视。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各类实践活动。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改革创新,要“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2019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要求思政课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理直气壮地坚持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喜人成绩。但少数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仍存在知行不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接地气、成效不佳的状况,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模式、方式等还有待创新。
当下,由于受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思潮负面因素的影响,少数高职生理想信念模糊,胸无大志,信仰缺失,他们把影视明星作为自己的崇拜偶像,心中的理想就是将来赚大钱、开豪车、住别墅、吃大餐、成网红等,整日把青春消磨在吃喝玩乐、谈情说爱、网络游戏中,有很明显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由于学习成绩一般,纪律意识不强,有些高职生在中学阶段就被老师边缘化了,进入高职学校后,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缺少信心,存在自卑与逆反倾向,呈现出习得性无助的行为与心理。有的高职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足,甚至认为那是一种负担而不愿学习。有的高职生缺少自我反思的意识,没有形成“三省吾身”的习惯,不能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如果要求他们对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反思,他们会认为这是在讲与他们并不相干的大道理,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更不愿去做。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导致他们思想政治修养浅薄,人生格局狭窄,行为习惯或落后与猥琐,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不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频共振。
三、王阳明心学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点启示
(一)引导高职生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
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要在高职生入学之际及时地用王阳明的立志理论引导他们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并锲而不舍地坚持。引导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强化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激励高职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用崇高的理想之灯照耀前行之路,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扬自己的青春梦;激发他们构建大国工匠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到祖国需要、民族振兴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以此促进他们家国情怀的生成。在对高职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教师可用一些伟人和中共党史中鲜活的动人事迹唤醒、激发、感染学生。中共一大召开时,出席会议的代表只有13人,全国党员仅有50多名,党的活动处于秘密状态,党员随时都面临被捕、坐牢、杀头等危险,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党的早期领导人坚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怀着推翻地主老财、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畏艰难,虽历经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屠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跋涉、日寇的侵略与扫荡,但党的初心一直未改,理想信念从未动摇,最终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战胜了一切困难,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飞机大炮的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习近平总书记16岁到陕北梁家河插队,立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理想信念,不畏跳蚤叮咬,不嫌窝头粗淡,不怕劳动辛苦,用燃烧的青春谱写奋斗的乐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成为其一生的追求。如此教育引导,高职生的人生理想就能得以升华,人生价值就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培养其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就能出色地得以完成。
(二)引导高职生践行知行合一 淬炼思想政治修养
一是强化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学与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王阳明认为:“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行矣。”[8]引导高职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学习,让其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高职生对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进行学习,激发其对党、对新中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学习活动要求运用网络新技术,要根据高职生的兴趣、需要设计学习内容与学习模式,采用小组合作与积分制,引入竞争机制,学习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要真学、真知,让学习内容内化于心,见之于行,达到学而行之。二是强调身体力行。鼓励高职生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潮流中,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把书本带到田头,把课桌搬进车间,在大地上放飞梦想,让青春在机器上发光。在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要节日,可引导高职生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诸如祭祀先烈,演讲、朗诵比赛,歌咏比赛,征文比赛,板报评比,主题班会等活动,以此让学生用行动表达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在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教育高职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能坐论、空谈,要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每个高职生的自觉行动。
(三)引导高职生省察克治 提升思想政治境界
针对少数高职生自省、自警意识不强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通过自身的示范影响,不断强化其省察克治的意识,提升其自我反思能力,让其亲身体会省察克治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构建过程中的作用,让省察克治成为其自觉行动与习惯行为。高职生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确立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非常重要。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在这方面,教师要引导高职生进行深度反思与剖析,反思自身的言行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如果存在问题与不足,该如何克服与修正,指导高职生书写相关反思心得,引导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是新时代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纲领、灵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高职生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反思,查找不足,加以克治,进而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14亿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征程中,教师要提醒高职生时时检视自身,看看自己的思想、行动是否融入到民族复兴的大道上,是否怀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与大国工匠的标准对照,还存在哪些距离,该如何去努力。在全球化加速推进的当下,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高职生应反思自己是否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是否具有应对国际挑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气魄。2020年冬春之际,面对严重危及武汉、湖北同胞乃至14亿中国人生命健康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而忘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广大共产党员、人民子弟兵、普通群众等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篇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华章。而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无视我国的抗疫成果及对世界疫情防控所作的贡献,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全国高职生都亲身经历了这场抗疫战争。如果教师能及时运用抗疫战争中涌现出的那些动人事迹,引导高职生对自己在抗疫战争中的言行进行反思,书写反思心得,并在线上线下坦诚地进行交流,他们的灵魂自然会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与触动,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情感就会在其心中自然升腾,对特朗普等西方反动政客将疫情政治化的批驳就会在其敲打的键盘中不断发声,传向四方。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省察克治能让高职生不断实现思想境界的螺旋式上升,完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次蜕变。
王阳明心学是修心之学,修心成圣需要日积月累的致于学与“事上磨练”,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践履,不断砥砺。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心铸魂、任重道远的工作,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知行合一的示范引领,需要教师锲而不舍的坚持,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人之善性的培养如同植物生长般容易,但若不持之以恒,‘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9]。笔者的相关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地把王阳明心学所倡导的修心理念、立德方法等引入到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相信他们心存至善向上的良知,施以唤醒、赏识与示范,并锲而不舍的坚持,高职生的理想信念就会因之而得以坚定,思想政治修养就会因之而得以提升,思想政治境界就会因之而得以高远,思想政治行动就会因之而得以自觉。
注释:
①引自2014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