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2021-01-16靳丽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经济

□文/靳丽娟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提要]本文研究国内外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相关文献,侧面比较国内外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为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借鉴,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工作时长不断减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所以以人民需要为依托的相关体育产业应运而生。体育产业不仅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深化体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体育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政策。体育产业走到今天,经历了基础奠定(1978~1991年)、初始发展(1992~2000年)、逐步探索(2001~2011年)以及成长适应(2012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坎坷与进步并存,共同实现了如今体育产业发展的成就。本文基于现有的学术成果,梳理体育产业及其发展的相关文献,试图总结体育产业及其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对其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产业的概念。产业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方甲在《产业结构问题研究》(1997)对产业的定义是,只要存在投入产出活动的行为,都属于产业活动。而苏东水(2010)在《产业经济学》指出,产业是生产力发展下的产物,伴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社会分工的产生促使了产业的出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此,产业可以理解为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不过前提是在社会分工下同类属性的活动。

(二)体育产业的概念。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显示,体育产业的概念至今并没有统一的定论:有体育产业服务类的,持这一观点的钟天朗(2004年)在《体育经济学概论》中指出,体育产业就等于体育服务业,是体育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向社会提供各种体育服务的行业总称;有体育产业市场类的,如柳伯力、李万来(2005年)在《体育产业概论》中认为,体育产业是提供体育服务的企业(厂商)和生产体育用品的集合;有体育产业事业类的,如鲍明晓(2000)指出,体育产业就等于体育事业,只不过是对体育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不同称谓。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分类,虽然他们的落脚点不同,但是基本都是根据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体育产业的。而对于体育产业来说,他的关联性极强,不仅只与经济学有联系。

(三)体育产业的分类。体育产业自出现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衍生出很多新的产品和种类,其分类也总是在变化。其中,郭云鹏(2001)就提出,体育产业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分类,分别是现行管理体制、体育产品种类、消费者的参与动机以及经营、集资方式,这种分类观点比较偏商业化。而杨红叶、方新普(2011)指出,学术界对体育产业分类的认识大同小异,其范围都不会超过体育竞赛产业、体育健身娱乐产业、体育培训产业、体育用品产业、体育人才产业、体育旅游产业、体育彩票产业和相应的体育中介组织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细,几乎包含了有关于体育产业的所有。薛金霞、曹冲(2020)根据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新的行业统计将体育产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体育用品;另一类是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集合。其实,对于体育产业而言,不管何种分类方式,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出现,导致分类不能完全包含所有,也情有可原。

(四)体育产业的特点。体育产业作为一项产业活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郭云鹏(2001)总结认为,体育产业的特点包括它的关联面极广、产值高、影响大、劳动密集、可提供多种就业机会,是进入全球经济的国际化产业。廖培(2005)指出我国体育产业的特点有:(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北上广为中心,发展产业带;(2)体育服务业逐渐兴起,市场初步成型;(3)产业投资日趋多元化,社会、个人和境外投资不断涌入;(4)无形资产开发取得初步成效,像赞助,电视转播权等都有在落实;(5)体彩、体育用品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荆林波(2016)认为:(1)产业规模虽有所扩大但是经济贡献偏低;(2)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体育服务业的比重仍需提升;(3)产业就业人口比例逐年加大。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自身的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就其本身的发展而言,它虽有成效但不显著,还需不断优化和提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飞跃式发展,虽然我们在改革开放前有些曲折和坎坷,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个领域开始全面发展赶超,我们的体育产业也迎来发展机遇,并得以发展。傅钢强、刘东锋(2021)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酝酿储备期、改革开放后的初步发展期、世纪之交的深入探索期和十八大以后的改革创新期4个演进阶段。但更多的学者还是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产业才真正发展起来。骆雷(2012)依据体育产业发展的实况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萌芽阶段(1978~1991年)、起步阶段(1992~2001年)和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而范尧(2016年)指出,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体育产业改革经历了萌芽、起步、起飞、新常态四个阶段。二者的阶段划分相似,甚至可以说相同,只是前者的时代还没有提出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在发展速度上,林显鹏在2006年就指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各地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我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例虽然不大,但是一直在进步,2015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每年平均增长22.4%,总体规模每年平均增长15.9%,在2018年占GDP比重超过1%,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的增速都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不过我国在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体育产业的法律方面,丁雨(2015)就提出,虽然我国在1995年就颁发实施了《体育法》,但是它立法滞后,体育法律规范的法阶较低,冲突较多,约束性较差,体育法律与其他法律之间缺少衔接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国经济政策制度下,体育产业不断发展,不仅见证了我国改革的历程,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映射。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例不大,但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愈发引起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因此,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立足当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寻找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业革命的发生,体育产业应运而生。享有“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美誉的美国,其体育产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早在1986年美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就达到了472亿美元,GDP占比不到1%;1999年增加到2,125亿美元,GDP占比2.4%;2010年上升为4,140亿美元,GDP占比3%,成为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领域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已经比我国整整早了30年左右。英国作为产业革命发展最早的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虽不及美国,但其体系也是非常完整的。据“体育英格兰”(2003)报道称,2000年英国在体育方面的就业率约占当年该国就业人数总量的2%,就业人数增加到40.18万人,比1998年高出0.5%。此外,2000年英国体育产生的国民经济增加值约占当年该国增加值总额的1.5%,这与1998年相差不多。澳大利亚有很多英国的运动项目传入,并经过本土化改良在此落地生根。《2017回顾澳大利亚体育代际》的报告中指出,与体育相关的每年投资总金额超过了120亿澳元,由此给本国带来的经济效益高达390亿澳元,占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3%。Ashlee Morgan和Tracy Taylor(2018)指出,在过去的3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体育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澳大利亚的体育产业将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相关的经济投入比例也将会更加快速的增加。除西方国家外,日本作为亚洲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也不容小觑。Jun Oga &Kazuhiko Kimura早在1993年指出,由于人们对体育相关商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日本的体育产业增长也很快,现在它的总销售额已经超过了GNP的1%。事实上,日本体育产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在1986年以后就远远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时间较早,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高,对提升本国经济和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体育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而体育产业的发展又助力了国家的经济增长。

回顾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相比较于国外还有很多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比如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急需对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和修订,避免在一些后发的体育产业案件中左右为难。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我国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

三、小结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较早,而在国内,从1996年以后相关的文献才不断出现。经过国内外研究内容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国外体育产业经济兴起较早并发展迅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升高。而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虽已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成果,但总体来看,相关产业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还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体育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