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言强化教学的口译实践能力提升路径

2021-01-16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口译外语口语

郑 娟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通过对学生口译能力的调查与研究可以发现,在口译方面,有的学校存在任务多、协调能力不足、口译认知负荷大、学生知识面窄、口译理论和技巧掌握不多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学生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口译任务,也充分体现了口译教学与口译实践存在脱节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与现象的基础上,需要以强化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教师要科学梳理教学理念与教学定位,对基于语言强化教学的口译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使学生成为职业化、应用型、专业性的口译人才。

一、外语教育与口译教学的现状

1.我国外语教育现状

外语教育近年来得到一定改善,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对外语人才提出新要求。在我国外语人才培养中,要求培养各种外语人才,而且已经将外语教育提升到一定战略高度。在外语教育方面存在着机遇与挑战,必须积极面对当前的形势开展有效的教学。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依然需要更多的外语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而且要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达到德才兼备、拥有较强综合素养的标准[1]。在新时期,外语教学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外语人才达到新的标准,让翻译人才真正发挥中外国际传播桥梁的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具有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口译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外语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有些学者以全球化理论为中心,开始了外语教育政策的改革。我国成立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与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科研基地,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外语教育的重视。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提出,要从扩大影响、注重质量、战略对接、完善管理、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等方面开展外语教学工作,为国家战略大局服务,充分体现信息中心与智囊库的作用。认真研究跨文化交流、外语舆情、外语教育、翻译政策、外语需求、外语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提升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2]。

2.口译教学的改革现状

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社会各行业更需要高质量的翻译人才,也更加重视翻译效果的影响因素与翻译人员的综合素养。在以往的教学中,基础的技能型人才与独立的英语专业人才无法适应如今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需求,因此,相关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责任。近年来,英语改革声势浩大,要结合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发展进行专业外语人才的培养。

从教学需求角度来看,教科文组织认为翻译是一门自主的学科。翻译教学与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差别,而且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有的专家学者认为,翻译教学是为了实现更有价值的翻译成果,因此,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而且要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翻译技能与从业能力。我国已经普及英语40多年,但在翻译质量与翻译教学水平方面依然存在不平衡的状态,为相关院校的教学人员敲了警钟。在翻译中依然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与突破性的标志性成果[3]。翻译教学缺乏特色理论,而且在外语教学中缺少对实践的重视,偏重于对语言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导致教学质与量的失衡,出现了“哑巴英语”、高分低能、费时低效的现象。如今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在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质量难以实现同步。在教学中以输入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语言及评价输出的考量,缺少对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教师在教学中一般会应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好。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空间,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教学效果,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与思维能力。另外,在口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口译质量比较差,经常会出现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导致翻译行业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中,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翻译能力、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的提升和发展,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无法实现良性发展,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翻译人才。

二、基于语言强化教学的口译实践能力提升路径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实践,完善职业人生规划

在口译学习中,学生要成为学习主体,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4]。另外,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小组互动中,更加科学地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逐渐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1)教师要在口语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强化。学生的口译过程也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教师要努力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效的语言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成为知识型人才,而要让学生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教学,而要积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实践。口译教学与其他教学有一定区别,需要学生在口译过程中进行自我协调与自我能力的释放,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口译实践中体现自己的综合能力。(2)积极主动为自己创造真实的口译实践条件。要从学校、学院、系部出发,为学生创造高水平的实践资源。而学生在实践中也要抓住机遇,有信心、有勇气,积极完成口译任务,不放弃任何机会,更好地参与口译教学课程。学生也不能被动地等待学校给予实践机会,也要自己创造条件,利用假期找机会参与口译工作,并从中得到锻炼。通过更多资源的帮助,让学生参与到口译实践中。通过每次实践,学生能得到不一样的历练,也能积累更加丰富的口译经验。(3)学生要加强对学习的反思,加强自己的翻译技巧,提升口译质量。学生要积极进行交际策略、运用策略、听力策略、写作策略、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的学习,在语言输入与输出过程中得到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加强知识储备。在英语口译学习中,信息技术资源的掌握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自主学习,而且要不断反思,通过各种学习箴言与座右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激励与指导。(4)不断完善职业人生规划,制订更长远的学习计划。学生要了解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及个人能力,并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结合学习环境与个人能力适当调整人生规划,这样能在口译学习中有更强的需求与适应性,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语言强化的口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人生感悟和自我认知。

2.在碎片化时间进行口语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口译教学中,学生的口语能力非常重要。杰出的听力能使信息实现有效的输入与转换[5]。而口语能力则是信息输出的有力保障。在口译活动中,口译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拥有庞大的词汇量、直观的知识与清晰的发音。如果口译人员不能准确和清晰表达要传递的信息,那么会无法专业、成功地完成口译任务。因此,在口译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听力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口译能力比较弱,只会用简单的句子说英语,不会应用复杂的句子表述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让学生在口译过程中使用更加准确、清晰的发音,让听者很好地理解口译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一篇外语文章,然后对文章进行解释,找到学生发音方面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另外,也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实现信息接收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中国学生很少能接触到外语所需的学习环境,课堂上也很难通过外语进行自由交流,这导致口译任务很难完成,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外语口语习惯,在教学中应用简单的话题开展口语练习,也可以结合最新的新闻话题,让学生用外语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想法,并让学生复述所听到的信息。在口语训练阶段,要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些口语练习材料,让他们在碎片化时间中进行口语练习,这样能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口语水平。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运用符合逻辑的方式说话。通过对口译教师的采访,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虽然非常健谈,但所说的内容基本上毫无意义。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说符合逻辑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演讲,在限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演讲大纲,并进行演讲。在演讲中,演讲内容要符合逻辑,并写出自己的想法,阐述支持该想法的事实与理由,给出相关案例。这样的演讲是符合逻辑的,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

3.正确解释与理解句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口译教学中,学生必须熟悉句子的结构与句型。教师要让学生研究口语实践中经常运用的一些句型,让他们能正确解释与理解句型。口译对句子的结构要求不严格,但正确的句子结构能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口译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概括口译中的一些基本句型,让学生能更好地解释句子。在口译教学中,由于文化差异导致诸多的翻译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尽可能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能将其应用于口译实践。由于不熟悉国际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学生在口译中无法充分了解话语背后的实质信息,使学生在口语中遇到阻碍。因此,学生需要准确认识和理解不同国家与文化的传统、习俗、价值观,提升英语翻译的有效性。

4.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多吸取经验教训

在口译教学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教师要结合自身的资源让学生拥有口译的实践机会。口译教师都有口译实践经验,也有自己的专业资源圈。学生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内省,这样的方式不是以成绩衡量学生的能力,而是让学生有更充足的反思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职业行为进行适当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多吸取经验教训。在当前的口译教学中,学生接触口译实践的机会很少,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职业行为指导,让学生对口译工作中应具备的素质与观念有充分认知,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融入职业生活。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用极少的时间对口译工作的职业道德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中的言谈举止与穿着,认识到怎样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口译教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5.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口译训练,设置相应的模拟情景

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口译示范与学生的口译训练相结合。教师要充分研究口译的方法与技巧,并进行讲解。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口译训练,设计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开展练习。设置会议模拟情景、跨文化交流场合,让学生进行配对演练。可以让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让学生对同一篇材料进行翻译练习,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指正。也可以让四五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让学生在其中探讨翻译问题,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锐性,增强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训练,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口译外语口语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酒中的口语诗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大山教你学外语
口语对对碰
大山教你学外语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