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1-01-16陈祖召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批判性本科生贵州省

陈祖召

(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1]批判性思维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使命是培养学生较高的批判性思维素养。贵州作为教育落后省份,在新时代正承载着推进教育现代化之历史重任。对贵州省本科生①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现状进行专项研究,不仅可以为推动贵州高等教育进步建言献策,而且也能对在本科生批判性思维教育方面与贵州高校情况相似的外省高校提供可借鉴经验。

一、贵州省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素养是本科生最需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对贵州省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进行培养,不仅可以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可以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1.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得到增强。独立思考能力是中国大学生普遍欠缺的一种能力,然而,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都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诚然是一种素养上的不足,但也并非不可补救,在高等教育阶段,可以通过对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来增强这种能力。批判性思维之核心技能共有六项,分别为解读、分析、推理、评价、解释和自我监控,具备了这些技能,本科生就能够在掌握一定信息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结论,或能够对现有结论之合理性进行审视。“遵循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就是‘独立思考’。”[2]

2.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当前,我国急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卓越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倘若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不高,则他们很难具有看待问题本应具有的多维、开放的视角,也就不会有突破现有思维框架的意识,从而很难实现创新。“批判性思维虽然不同于创造性思维,但能够鼓励、启发和引导创造性思维。”[3]

3.公正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能够得到培养。“批判性强的思考者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4]批判性思维素养不高者易于受到非理性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处事不公,而培养批判性思维素养本质上就是在培养一个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当一个人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后,他就不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批判性思维素养较高的本科生通常能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因而不会因为一些欠缺合理基础的见解而产生焦虑,在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挫折时,他们因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能够积极迎接挑战。

(二)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

1.能够促进贵州省经济建设。贵州高校培养的本科生相当一部分还是在贵州省就业,这部分本科生无疑是促进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贵州省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来提供动力与支撑,而批判性思维教育乃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李培根指出,“现在大学都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批判性思维与此密切相关。审视和想象未来往往引发创新,当然需要批判性思维。”[5]

2.能够推进贵州省教育现代化。贵州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素养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教育中的很多问题,如教育宗旨、教学方式、创新创业活动等,都需要我们用批判性思维审视。”[6]贵州省中初等教育领域的师资主要来自该省高校培养的本科生,而高等教育领域的师资,至少有一半在该省高校接受过本科教育,故对该省本科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实质上是在培养该省未来的师资队伍的职业能力,从而也是在为推进该省教育现代化而发力。

3.有助于促进该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动协商民主发展离不开对公民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古特曼曾经针对公民的审议能力指出,“它要求诸多技能,像读写能力、识数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背景知识、理解力、体察他人的视角等。”[7]此外,批判性思维在法治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能否对立法草案提出合理性质疑或建设性建议、行政人员执法水平之高低、司法人员推理论证能力之强弱,都与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素养息息相关。

二、贵州省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之现状与问题

贵州省当前共有20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本研究依据高校所在城市将它们分为“省会高校”和“地级市高校”两类。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选了贵阳市内6所本科高校和其他地级市4所本科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并于2019年9月-12月期间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对每所高校的分管教学副校长或教务处处长进行了访谈,在各高校教务处咨询了相关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并收集了相关数据。此外,课题组成员在校园内随机采访了部分教师及学生,针对学生发放了自制调查问卷“本科高校批判性思维教育情况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根据访谈信息及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整理,课题组对贵州省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现状、问题及原因有了详实的了解。

本课题组在参考国外多份批判性思维评估测试题的基础上,根据贵州省本科高校实际情况,围绕十项观测点共编制了40道小题。根据调研,省会高校和地级市高校在批判性思维教育方面并无显著差异,故统计结果中并未将相关数据细分为两类。这十项观测点及相应的统计结果如下。

1.“课程开设”。在所调研的高校中,开设批判性思维或逻辑学课程的专业较少。约86%的本科生未学过逻辑学或批判性思维课程。通过查阅10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目前仅两所高校有本科专业开设批判性思维必修课,一所高校设有专业选修课。各高校除哲学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外,未见其他本科专业开设有逻辑学课程。

2.“教学评价”。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任课教师主要以讲授法教学,采用情景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互动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老师甚少。73%的学生把老师看作知识权威,不敢或者不习惯于对老师的观点进行质疑。

3.“学习目的与方法”。68%的本科生没有将提升心智和培养思维能力列入自己的大学目标,他们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游戏、恋爱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中去。64%的同学没有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平时也很少主动学习,临到期末了他们才突击复习,其复习方式主要依靠短期强化记忆。

4.“批判性思维技能”。本观测点共设八道小题,主要用于评估学生的“分析”“推理”“评价”“监控”等核心技能。其中一题为著名的彼得沃森四卡推理测试题,能够完全做对该题的学生不足13%。约半数的同学未能准确把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内涵。总体而言,这些被调查的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不是很理想。

5.“批判性思维习性”。本观测点主要评估学生是否具有“探索真相”“明智审慎”“思想开明”等七个思维习性②。调查结果显示,至少不具有其中三项习性的学生占比63%。

6.“跨学科选修课程”。本科生跨学科选修课程有利于扩大视野,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所调查的高校中仅半数在课程设置上对跨学科选修课程作出了硬性规定,如某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分配表上明确规定:理科生必修4学分的“文学艺术与文化传统”课程,而文科生必修4学分的“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课程。这当然值得肯定与推广。

7.“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与否通常与一个人是否具有同理心、是否善作换位思考密切相关。调查显示,约62%的本科生表示自己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67%的本科生表示自己内心很孤独,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

8.“经典阅读”。调查显示文科生的人文社科经典著作人均阅读量大于理科生,这当然是正常现象,但相当多文科生表示本专业经典著作读起来“较吃力”“不易懂”。

9.“论文写作”。调查表明,本科生普遍在大一至大三期间有过写考查课“小论文”之经历,但依然有较多学生对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缺乏自信。事实上,访谈中有多位教师表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是一件义不容辞却又费力伤神的差事,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本科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堪忧。

10.“辩论赛”。本科生的论辩能力与其批判性思维素养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倘若具有较高的批判性思维素养,则他既易于窥破对手论证中的漏洞或薄弱环节,从而可以有效地组织反击;又能够透彻地分析辩题,进而逻辑严密地表述己方观点。数据显示,仅32%的本科生表示所在院校组织过大学生辩论赛,其中,亲自参加过辩论赛的本科生更少。

综上,可知贵州省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整体水平不高。这一结论与贵州省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是契合的,同时也印证了“高等教育经历了量的扩张,质的提升矛盾越来越突出;教育重知识、轻素质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8]这一论断的客观性和精准性。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新时代贵州发展高等教育的短板之一,亟待得到重视和有效化解。

三、原因剖析

贵州省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整体水平不高,有多方面原因。根据统计结果并结合对访谈材料的分析可知,贵州本科高校、任课教师在本科生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着各自的不足,而本科生总体说来也欠缺自我提升批判性思维素养的主动性。

(一)贵州大部分高校未能积极推进本科生批判性思维教育

由于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要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抓,故这些高校在批判性思维教育方面的滞后,表明相关高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尚有待提升对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之重要性的认识,也有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进落实。

1.部分高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对批判性思维内涵缺乏深入了解。作为本科高校的分管教学副校长,他们不乏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会、交流会等会议的机会,但曾亲身前往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成就突出的国内顶尖高校进行实地观摩取经者并非很多。数据显示,在所访谈的分管教学副校长中,约90%对批判性思维教育有大致了解,但对其内涵及培养途径有详细了解者仅为35%。也正是由于大多数分管教学副校长对批判性思维教育缺乏实质性的了解,导致相关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未能明确把批判性思维素养作为培养目标。

2.贵州高校普遍未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批判性思维相关课程。虽然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也可以在其他课程中培养,但独立设置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无疑最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把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开展好,离不开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而与批判性思维教育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阙如,乃贵州大多数高校之实情。

(二)众多教师未能有意识地吸收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与方法

数据显示,除哲学、教育学和英语三个专业的教师对批判性思维有较多了解外,其他专业的教师总人数中仅18%阅读过批判性思维相关论著。由于众多教师不具有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与方法,由此导致他们在教学上既不能把提升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作为一项课程目标,又不能将批判性思维教学法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1.未能把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提升作为课程目标。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把相当多的精力与时间用于知识传授上,而很少考虑到要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有些教师也知道提升本科生思维质量的重要性,但并不清楚思维方式具有多样性,从而片面地强调其所偏爱的特定思维方式。

2.未能使用批判性思维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所访谈的教师中,部分教师坦言自己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科研上,若科研上不去则其他方面难有指望,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他们也承认十分重要,但认为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精力并不能给其在职称评聘上带来回报,所以他们较少尝试批判性思维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法。也有教师对使用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存有疑虑,一方面他们不习惯鼓励学生去对自己的讲解进行质疑,另一方面担心万一自己被学生“问倒”,将会颜面无存。

(三)大多数本科生未能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素养

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诚然主要应由高校和教师承担各自相应的职责,但本科生个人也应当主动自我提升。调查表明,贵州省本科生在如下方面表现得并不理想。

1.不能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素养对于个人及国家的重要性,缺乏提升批判性思维素养的动力。

2.不能积极提升自己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许多同学对元认知监控了解甚少,也很少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的这项能力。

3.不爱提问。提问是批判性思维得以发展的始点,有疑不究乃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顽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然而不爱提问正是贵州大多数本科生的通病。

四、提升贵州省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的策略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9]教育对于一个省份而言亦复如此,故曰,兴黔必先兴教。在新时代对贵州省本科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既是对作为贵州未来建设者的本科生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深入实施教育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改进贵州高校、教师及本科生三方在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下述策略可供参考实施。

(一)贵州本科高校应持续推进批判性思维教育

贵州本科高校要能认识到推进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能采取有效举措作出持续改进。

1.本科高校应把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提升确立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无论各高校对于“人才”做出何种阐释,倘若培养出来的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不高,则难免有名不符实之憾。纽曼曾经指出,大学的使命就在于心智培养,“一个人一旦学习过如何思维、推理、比较、鉴别、分析……他的心智状态会允许他从事我所提到的任何一种学科或专业,或者从事任何别的他所喜好的或要求他具备特殊才能的专业”。[10]显然,纽曼所谓心智培养主要就是对一个人批判性思维素养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素养深厚者,其所具有的专业才能也必然能够迁移于其他领域。

2.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逻辑学导论和批判性思维课程。一方面,逻辑学基础理论乃批判性思维的基石,没有逻辑学功底作为支柱,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超出了逻辑分析,包括评估证据和搜寻更多信息的活动”,[11]此外,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重视能力培养,而且也关心习性的养成。相较于提升逻辑素养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素养则能够显著提高一个人的元认知能力。故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高校应当把这两门课都作为必修课来开设。

3.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宽容的校园氛围。要使批判性思维教育在高校得到扎实的推进,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例如要制定鼓励运用批判性思维教学法的激励制度;制定本科生跨学科选修制度,等等。高校还应重点建设若干门与批判性思维教育密切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如写作课、辩论课、伦理课等,这些课程对提高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可以很好地发挥协同作用。此外,高校还应注重环境育人,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和创新,宽容他们探索中的失败。

4.实地考察,学习经验。当前,国内一些顶尖高校已在本科生批判性思维教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当属典范。相关高校分管校领导倘若有志于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有所建树,则前往这些批判性思维教育举办卓有成效的院校取经无疑是可取之举。

(二)任课教师要吸收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与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教师自身应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较高的批判性思维素养和突出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能力才行。

1.厚植教育情怀。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12]技术相对于“物”而言,而教育却事关“人的生成”,教育者须应关怀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而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的提升能够改善他们的思维质量,从而能够丰富其精神世界。从事批判性思维教学,任课教师必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他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要能承受教学改革前期可能遭遇的失败,等等。如果缺乏对教育的信仰,任课教师很可能放弃批判性思维教学,转而采用传统讲授法以求简便省事。

2.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素养。批判性思维素养不高并不妨碍教师完成其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就很可能无法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教师自己具有较高的批判性思维素养时,才有“授人以渔”的前提。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素养,必然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会对教师宝贵的科研时间形成挤压,但这种提升是值得的,批判性思维素养的提升既能够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时又能够提高其学术水平。“真正的‘学术性’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规则和方法。它们构成了学术研究要遵守的理智规则和行为准则。”。[13]

3.采用批判性思维教学法进行教学。任课教师可从两方面来改进教学。其一,转换角色。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中国的教师往往以尊者身份自居。然而,由于过于注重尊严,部分教师通常对学生的质疑比较敏感,有时不免产生误解。其实,某些教师这种自我认同的尊者角色并不利于其批判性思维教学。观点之正确与否需要考察论证过程,而与是谁提出并不相关。教师学识再渊博,也只是在无限的知识领域中掌握了极其微小的部分而已,其所持的每一个观点并非都是正确无疑的。因此,搞好批判性思维教学,教师万不可以权威自居,毋宁把自己视为“教练”与“主持人”,注重启发学生,训练他们独立思考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此方可能有好的培养效果。其二,更新教学方法。在批判性思维教育领域,国内外一些学者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他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心得无疑给教师提供了宝贵借鉴。例如,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在《批判性思维教与学》一书中以生动的笔触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初级、中级和高级训练方案,这些方案任课教师都可以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上,以促进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的提升。当然,教无定法,教师们也可以自己开发出好的教学方法。

(三)本科生要自我提升批判性思维素养

毛泽东曾经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14]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外部条件,如高校的积极推进和教师精湛的授课水平,但最根本的还是自己要有自觉提升的动力和好的学习方法。

1.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批判性思维素养,学生个人的主动积极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要能积极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且应在课堂之外勤奋学习和自我训练。“成为熟练思考者的过程如同习得篮球、芭蕾舞或萨克斯演奏等程序性知识技能过程一样。”[15]在提升批判性思维素养的过程中,“教练”是重要的,但是“教练”无法代替学生本人投入时间去训练如何解读、评价、分析、解释、推理和监控等。“批判性思维……无论对于个人的成功还是国家的需要,都是首要的。”[16]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值得本科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

2.训练元认知监控能力。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主动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17]训练元认知监控能力关键要养成勤于反思的好习惯。例如,本科生对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监控;或者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糟糕决策,反省当时自己的思维在广度、深度及逻辑性等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以便吸取教训,在日后类似情境下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当你能清楚地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认识到自己思维方式的优缺点、能够像看大屏幕播放节目一样监视自己的思维过程时,你就成了一名优秀的思考者。”[18]

3.养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一个不善于提问的人不会是优秀的批判性思考者。”[19]习惯铸就品格,而善于提问的习惯最能提升批判性思维素养。本科生不仅要善于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而且要能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答案。本科生倘若养成了善问好思的习惯,则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素养必将有很大提高。

注释:

①贵州省本科生指在贵州高校就读的本科生。

②这七个批判性思维习性为:探索真相、思想开明、分析、系统、相信推理、求知欲、明智审慎,详见彼得·法乔恩所著《批判性思维》一书。

猜你喜欢

批判性本科生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