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三千年德泽 脉传公羊读经人——“泰伯吴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春秋公羊传》暑期密集型读书班”综述
2021-01-16张凯
张 凯
梅里三千年德泽 脉传公羊读经人——“泰伯吴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春秋公羊传》暑期密集型读书班”综述
张 凯
(上海交通大学 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上海 200240)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复兴是新时代下加强文化自信、说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重要话题。位于江苏无锡的梅里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享有“江南第一古镇的美誉”。满眼粉砖黛瓦,小桥流水人家,好一幅水乡风光图;古道斜阳彩霞,晚餐皆有鱼虾,好一派恬静自在的市井生活画面。饱经三千年岁月沧桑的泰伯庙,承载着“泰伯三让”的至德典范,与梅村现代工业文明交相辉映,成就出“无锡是个好地方”的独特神韵,吸引了世界各地专家学者的关注。
2021年7月1-7日,由董仲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主办,河北衡水学院董子学院、山东德州董子文化研究院协办的“泰伯吴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春秋公羊传》暑期密集型读书班”在江苏无锡梅里国学堂成功举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衡水学院、青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泰伯文化保护所、中华孔子研究院、德州董子文化研究院、香港丝路文化协会,以及日本北九州大学、韩国檀国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泰国格乐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泰伯文化、让德与儒家文化关系、《春秋》大义与礼法书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7月1日晚,作为无锡地方代表,梅村镇党委副书记张业生、锡山区卫计委主任徐建东、江苏锦事成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涛、江苏无锡友方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维柱向参会的专家学者们介绍了梅村镇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泰伯庙重建历程等情况,并就国学复兴与地方发展、儒商文化与企业品格提升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余治平教授代表主办方向四位领导和企业家对泰伯文化研究和公羊读书班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分别颁发了“感谢状”,称赞他们“绍隆国学有情怀,襄赞儒术立功德”。四位领导和企业家纷纷表示,这是对无锡父老乡亲的赞赏,也是对自己的勉励和鼓舞。
一、泰伯三让:梅里古镇存至德
梅里三千载,道统一脉承。商朝末年,泰伯奔吴,扎根梅里,孕育出灿烂的吴地文明,也积淀了“江南第一古镇”深厚的人文底蕴,世人称颂其德高、功高、才高并修祠以追高义。东汉汉桓帝敕令改祠为庙,郡守糜豹建泰伯庙,自此香火绵延。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太伯城筑于梅里平墟,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今曰梅李乡、亦曰梅里村,泰伯庙在焉。”[1]这是目前可查最早记载梅里有泰伯庙的文献,而今在梅里的泰伯庙依然寄托着人们对这位先贤至德的追思。南宋范成大所撰《吴郡志》记载:“至德庙,即泰伯庙。东汉永兴二年,郡守糜豹建于阊门外。”[2]饱经沧桑的泰伯庙经历了1800余年的兴衰更迭,其影响依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梅村镇党委副书记张业生介绍道:“改革开放之后,江苏省太湖建设办事处成立,重新规划、斥资修建了泰伯庙,以保存历史遗迹。1982年5月,泰伯庙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在政府和地方企业的资助下,泰伯庙进行了多次修复,2006年5月,泰伯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伯庙作为一座古老的建筑,不仅是纪念泰伯的历史遗迹,也是吴地民众的一个历史记忆,究其缘由,就在于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
7月2日上午,“泰伯吴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中华孔子研究院宋冬梅研究员主持开幕式。泰伯文化保护所邹旦礼所长为大会致辞。邹旦礼所长表示:“泰伯高风,开蛮化俗孚先德,泰伯吴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与《春秋公羊传》读书班在古都梅里举办,可以更好地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用历史照亮未来。”
泰伯的事迹早有记载。《论语·泰伯》篇中,孔子盛赞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孔子以“至德”冠誉泰伯,泰伯可谓德之至极,无以复加。《史记·周本纪》载:“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4]古公亶父为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为泰伯、次子为虞仲、三子为季历,季历即后来的周文王姬昌之父。古公亶父爱姬昌之才德,思姬昌可兴周,欲传位于季历以相序。然周制传子当以嫡长子泰伯为先,于是泰伯携次弟虞仲,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艰辛,行路三千多里,自文明昌盛的周地至当时人迹罕见、野兽频出、气候恶劣、危险重重的太湖之滨,断发文身,避居下来。
余治平教授说:“周太子泰伯三让王位,避迁吴地。让了大位,却又能叫别人无法用任何好听的称誉来赞赏,实在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品格。儒家入世、有为,其处人处事并不消极、退避,但却主张谦让、礼让。让的含义是辞让、谦让、恭让。行让的过程,始终受个体清楚明晰的德性意识所支撑。让是一切德行的客观基础。君子的所有嘉言善行都可以集中呈现为让德。”
二、让德之美:儒家对至善道德的文化传承
泰伯三让的故事不仅成了流传千古的佳话,其让国的美德及精神在后世儒家的典籍之中亦多有阐发。汉代大儒董仲舒更是高度赞扬了泰伯的品德,认为其德可配天地,可化四海。日本北九州大学邓红教授指出,在《春秋繁露·观德》篇中,董仲舒对泰伯让位之德的称赞不同于孔子。孔子只是表彰泰伯让位的美好品德为“至德”,至于这个“至德”好在什么地方,孔子没有明说。董仲舒则将泰伯让位解释成“行天命”“顺神意”,上升到了“天命”的高度。也就是说,泰伯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在于得到了“天”的旨意,顺从了天神的意志。德国柏林自由大学Paul Napier博士认为,“让德”这个概念,每个国家、每种文化都有类似的概念,基督教文化的“爱邻如爱己”的道德原则可以与儒家让德处于同样重要和核心的位置。《春秋繁露·竹林》曰:“让者,《春秋》之所贵。”又曰:“让者,《春秋》之所善。”《春秋》非常重视让德,把它当作政治美德之重要原则,“让德”蕴涵的仁爱、谦让等道德原则是儒家文化中核心的精神。
泰伯文化在儒家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宣扬与推崇,尤其是在《春秋》中“让德”更是被视为夷狄进诸夏的重大标志之一。余治平教授进一步指出在春秋乱世之中,泰伯后代也有许多“让国”之事,极大地丰富了让德文化,我们也将同各位专家学者展开为期一周的《春秋公羊传》密集型读经活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蕴含着丰富的《春秋》礼法和微言大义,其大一统、改制更化、夷夏之辨、王道正义、亲亲尊尊、经权常变、三世异辞等观念,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个体、乃至国族,均有慎思、明辨之重要价值。在吴都泰伯文化的圣地感受周文化的魅力,体会孔子作《春秋》的良苦用心,展示儒家经典的魅力,释放经学解释力,无疑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学术活动。
三、《公羊春秋》:辟乱臣贼子事,鉴圣贤高德书
《春秋》中记载有泰伯之后吴子让国的故事,与泰伯让国之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通过学习《春秋》必然将有助于深刻理解泰伯文化,挖掘其人文精神,并能体会到儒家至圣孔子如何运用其文化资源将国家兴衰之事同道德褒贬、王道教化建构在一起。
时至今日,《春秋》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依然争论不断,这同中国哲学学科的历史、治学方式都有着重要关联。中国传统经学的治学方式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出现了断崖式的衰落,而中国传统的思想、哲学理念离开经学难以得到充分的阐释。上海财经大学郭美华教授则表示:“我从本科阶段开始,一直从事的是哲学学习与研究,对于经学尤其春秋学很隔阂,以前对董仲舒和康有为有过一点浅尝辄止的了解,觉得他们那些春秋大义的说法近乎呓语。但随着对中国哲学学习与研究的深入,加上身边不少朋友和同道慢慢转向经学研究,我有了一些反省。一方面,我们现在的学科分科教育,尤其在人文科学领域,其模式主要源自西方,这就造成中国古代思想与精神的历时性传承有了严重的断裂。我们在无分古今中西的学术思想视域下,有必要深入去理解中国思想与精神自身的内在传承脉络。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经学,尤其我们现在要读的《春秋公羊传》,蕴含着传统的宗教信仰、道德价值原则、政治理念与历史观念等等多重内容,要在中国哲学的学习研究中获得更为深邃与广袤的思考,对经学包括春秋学的深入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春秋》展现了先秦时代中国历史的图景,而《春秋》三传对儒家义理的阐发往往存有不同立场和角度,《公羊》《谷梁》以义理阐发见长,《左传》则重史。以《春秋公羊传》为立足点,回归经典,深入研读,将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体验。”
对于《春秋》的成书虽然多有争议,但孔子与《春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其删改鲁史而作《春秋》也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韩国檀国大学金周昌教授表示:“孔子对春秋时代的事件进行甄别、编订,形成特殊的书例,其中蕴含的原则、方法、依据和标准,成了东亚的常识和文化。这里面明确了人类是怎样的存在、社会正义是什么。”衡水学院董子学院魏彦红教授说:“梅里泰伯文化历史悠久,其让天下之美德广为人们所称赞,梅里古镇对泰伯文化的保存与挖掘,不仅能打造一张美丽的文化名片,也能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研讨会结束后,余治平教授与泰伯文化保护所党委副书记储枫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国学研究教育基地”揭牌,以期在未来的科研中不断深化合作。二胡演奏家、梅里形象大使钱智娴女士倾情演奏了经典曲目《太湖情韵》《赛马》,为大会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
四、“经”“音”“义”:《春秋》辞法寓大义
7月2日上午9点,大家期待已久的《春秋公羊传》暑期密集型读书班正式开班。《春秋公羊传》读书班开始于2020年3月2日,是疫情期间余治平教授在线上为暂居各地家中所有的门内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开办的。读书班选择精当的文本,借助于版本学、文献学、考据学、训诂学、哲学、历史学、思想史的方法,而展开研究性读书。每周一次,师生轮流领读、讲解,一字一句诠释,而又旁征博引,扎实推进,课前撰写讲稿文字,课上讨论交流,课后再修改订正。读书班专经治学、尊古纳新的理念不断获得学界的关注,后来不仅有国内其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加入,也吸引了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英国的汉学研究者的关注和支持,读书队伍不断扩大。参加读书班的,无论长幼,也无论尊卑,大家都情真意切,一心向学。
七天,从红日初升到夕阳西沉,从绵绵烟雨到烈日炎炎,一座古庙、一间学堂、三扇镂空透光的门,一盏茶、一缕香、十二张古色古香的红木桌椅,余治平教授和上海交大博士生张靖杰、张禹、唐语鲛、张惟尚、张咪,Paul Napier博士,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代春敏博士,衡水学院董子学院王文书副院长依次领读并讲解了从鲁襄公元年到鲁昭公二十三年《公羊春秋》经传及注疏,学员们听着每位学者的讲解,或沉思、或讨论,训诂辨义、属辞阐发,浸润、沉醉在儒家经学的智慧之中。
1.《春秋》不予诸侯专封,况夷狄之楚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战伐不断,弑君、灭国不绝如缕,更有诸侯僭越天子之权行专封之事,《春秋》皆贬之。荆楚本夷狄之地,孔子之所闻世方可进而称“子”,却屡犯诸夏中国,而行专封之事。余治平教授主讲了鲁襄公元年到六年的《公羊春秋》。在鲁襄公元年,余老师重点讲解了诸侯不得专封的问题。鲁国大夫仲孙蔑联合晋国大夫乐黡、宋国大夫华元、卫国大夫宁殖、曹国人、莒国人、邾娄国人、滕国人、薛国人所带领的军队,一起包围了宋国的彭城。首先,九国大夫围宋之城邑,起因是鲁成公十八年,楚、郑取宋之彭城以封叛宋附楚的大夫鱼石。因此,鲁襄公元年,有此伐之事,特书“宋彭城”贬楚共王专封之罪。其次,《春秋》不赞同诸侯擅自改变周天子分封的土地关系,更不屑说是南蛮荆楚的首领,随意就改变了诸夏之国宋的版籍,径直把本属于宋国的彭城划了出去。再次,《春秋》反战,伸张和平主义路线,有“内不言战”,有“不录封内之兵”之书法。宋国的大夫华元率领一群外国人包围宋国的彭城,楚共王一定是要出兵相救的,但《春秋》却故意不书,宛如彭城依然是宋国的内邑,宛如鱼石不过是宋国之内的一撮叛军。封内出兵,则概不载录,可以名正言顺地压制一下强楚的鲁莽与猖狂。
2. 贼未讨,书葬而为中国讳
《春秋》之辞,三世不一,尤其在对待夷夏问题上更是不一而足。如果说楚国是夷狄之中的特例,被《春秋》所关注是其强大的实力使然,那么,郑国的动作则代表了诸夏中国与楚国实力对比的风向标。郑国、楚国成了讨论《春秋》夷夏问题不得不说的两个国家。张靖杰博士讲解了鲁襄公七年到十一年的《公羊春秋》。鲁襄公七年,郑国为难于晋楚之间,郑伯欲服晋,其大夫欲归楚。郑国大夫谏言郑伯:若以晋为首的诸国有信义,为何却在丧期侵伐我国;虽说诸夏中国实力强大,其实力又不若楚国。君臣意见无法统一,最终发生了大夫弑君的惨痛之事。按照《春秋》常例,若未讨弑君之贼,则诸侯卒不书葬,但到了鲁襄公八年,《春秋》书郑僖公葬。张靖杰认为:其一,《春秋》弑君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为人臣子有为君复仇之义,若君见弑于贼人之手,合当讨贼,若不讨者,则绝君臣之义、父子之恩,使若无臣子也。其二,郑僖公见弑于大夫,书弑而又不讨贼,则不得书葬,贼未讨而书葬,乃为诸夏中国讳。其三,郑僖公慕中国虽未成,仍当正其志而书葬。郑僖公之父郑成公,有亲楚之志,故《春秋》记郑成公之卒而不书葬以贬之。然而,郑僖公其志在亲诸夏中国而远夷狄之楚,其志正也。记卒以记葬,以僖公慕中国虽未成,仍当正其志。其四,郑伯虽有慕中国之志,奈何情势所逼,最终身死。强臣专君固然不假,使若中国有信义,则强臣何故要扳君以服楚?故《春秋》隐痛郑伯之卒,而贬中国之义自见也。
3. 大夫会盟,信在大夫
诸侯私自会盟,《春秋》是要贬斥的,但奈何周天子权威日益衰落,诸侯之间常有会盟之事,如“齐桓公九合诸侯”。正式的会盟需要国君之间亲自会面,然而所闻世诸国会盟逐渐由大夫代替,大夫专权之风愈演愈烈。张禹博士主讲的是鲁襄公十二年到十八年的《公羊春秋》。鲁襄公十六年,十一国大夫在湨梁会晤并最终结盟,但《春秋》却特书“大夫盟”,这是《春秋》中“信在大夫”的重要事件之一。张禹指出:第一,诸侯皆在会,而大夫与盟,则见大夫专权日盛,诸侯君权旁落。第二,《公羊》言诸侯但如旌旗之飘带,受制于旗杆而有名无实。自天子、诸侯、大夫及士,旌旗规格各有差等,刅数、旒数以及长度渐次递减,以彰显权力与地位的不同。赘旒本是用来形容旌旗上的飘带,而此用来形容诸侯之君若赘旒之属,有其名而无实权,政有大夫出,故诸侯会而大夫与盟,则其盟之意亦出于大夫,而诸侯若赘婿受制于其妻,实际无力主持盟会。其三,《春秋》记此以贬刺大夫专权,是谓徧刺也,故天下之大夫皆如是。
4. 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
《春秋》恶其所恶,善其所善。尽管所闻世大夫专权之事频现,《春秋》一一以辞贬之,但对于以君命而出的大夫,能行之有经有权,《春秋》也不吝笔墨而善其行。唐语鲛博士主要讲述了鲁襄公十九年至二十四年的《公羊春秋》。鲁襄公十九年,晋国大夫士匄率领军队攻打齐国,到达齐邑谷地,听闻齐灵公去世,便立即返回晋国,中间并未有请得晋平公同意。唐语鲛分析了三点内容:第一,“不伐丧”,据《春秋》礼,丧期不得用兵。无论是背殡出兵,还是伐他国之丧,皆属不仁不义。《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伐丧之事屡见不鲜,孔子皆予以谴责。凡诸夏中国有伐丧之举,《春秋》皆以为有耻,故以大恶讳之。第二,据《春秋》礼,一方面,君命不可违抗,大夫不可自专;另一方面,遇到特殊情况或万不得已时,大夫违背君命、自行决策也会受到《春秋》的颂扬。对于“君命”与“自专”问题的讨论,实则是公羊家经权观念在不同领域的落实。第三,士匄弃师而还,将仁义置于君命之上,前者出于人情,后者出于礼规。
5. 谖君以弑,《春秋》书“复归”未见贬
君臣父子,是中国古代宗法制下形成的权力运行机制的核心,是社会伦理的基本体现,而在儒家道德思想中,更是将“忠”与“孝”视为不可逾越的基本规则。在历史演进中,忠君逐渐优先于孝悌,即尊尊重于亲亲,打破君主权威,甚至弑君,在《春秋》之中是要被贬绝的。张惟尚博士主要讲解了鲁襄公二十五年到二十九年的《公羊春秋》,他笑称,鲁襄公二十五年到二十七年,都快变成卫国史了。卫献公千方百计地回到了卫国,并以近乎欺诈的手段,借大臣宁喜之手弑杀了卫殇公,但是卫献公重新成为卫国君主时,《春秋》书其“复归于卫”。言“复归者”是针对出恶、归无恶的特定书法,那么,为何卫献公弑君而归未见贬?张惟尚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卫殇公并不符合继位之序,卫国之人皆悦卫殇公被弑。据《春秋》礼言“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子凭年龄而不以贤能与否,立庶子按身份贵贱而不以年龄长幼。卫殇公与卫献公的关系历史上存有争议,有论卫殇公为卫献公之弟的,何休则认为卫殇公为卫献公之叔父,但不管是何身份,卫殇公都既不符合立嫡亦不符合立庶的原则。二,卫殇公实乃篡位之君。虽然卫国大夫孙林父、宁殖逐出卫献公后,共立卫殇公,卫殇公虽非主动篡位,但实际上有篡位之嫌。可是《春秋》前未有书“立剽”之文,因为《春秋》书“立”则表明即位者不当立。三,卫殇公非弑君而继位,乃卫献公失德为孙林父所逐。若书“立”则卫殇公之恶特重,就不可见卫献公之罪。四,书卫献公“复归”为了贬卫殇公,以轻卫献公之恶而贬卫殇公,但未见《春秋》贬卫殇公之文,却以辞明其罪,可以说《春秋》对弑君篡位的褒贬书辞的用法已经出神入化。卫殇公篡位与泰伯让天下,一个万世可见其恶,一个流芳千古,不能不让人感慨不已。
6. 泰伯后代让君位,书夷狄之地有大夫而褒奖之
据《春秋》礼,小国无大夫、内娶之国无大夫、夷狄无大夫。在所闻世,以诸夏为内,夷狄为外。至所见世,孔子亲见夷狄渐渐服膺于诸夏文明,对待夷狄与诸夏的态度也渐趋一致。张咪博士讲解了鲁襄公二十九年到鲁昭公元年的《公羊春秋》。鲁襄公二十九年,《春秋》书“吴子使札来聘”。吴国虽为泰伯之后,但远离诸夏中国,乃以夷狄视之,则不当有大夫,是以不应书“季札”之名。张咪解答道:季札让国,孔子贤其名。其一,为正季札继位之名,三兄弟相序继位。季札同诸樊、余祭、夷昧为一母同胞,季札为幼弟,颇有才能,深受兄长疼爱,一致拥立他为下一代吴国国君。诸樊知道如果突然把王位传给季札,季札定然不会接受。所以诸樊请求王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兄弟相继为君,直到把王位名正言顺地传给最小的季札,大家都表示赞同。因此,三位兄长为君之时,皆轻死好勇,希望早日传位给季札。其二,季札避王位而君其君。三位兄长相继离世,夷昧死后当由季札即位,彼时季札在国外出使,不愿即位便直接离开了。季札逃避王位,那么夷昧便是兄弟四人中最后继位的了。国不可无君,于是夷昧的儿子僚被拥立为君。季札出使返回,到达吴国就承认了吴王僚为其君。其三,季札拒王位而不入吴国。阖庐认为,先君不传子是为了传位给季子之故,如果遵从先君遗命,必当由季子即位;若季子不即位,那么就当传子。阖庐为诸樊之子,僚为夷昧之子,按礼当由嫡长子后人即位,不当轮到僚即位。阖庐请专诸刺杀王僚后,却请季札为吴子,季札拒不接受,离开吴国国都前往延陵,终生不进入吴国国都。季札不受王位是为义,不杀阖庐是为仁,这是为孔子所称赞的。不同于泰伯让国而谓之“至德”,《春秋》褒奖季札的同时,也隐讳了其不尊父兄之命而致弑君之事发生。可以说,季札四兄弟皆有让位之德,然而,距离泰伯让其位而远其名尚有一定的距离,但这在春秋父子兄弟相杀的年代,已经弥足珍贵了。
7. 夷狄虽有大夫,《春秋》亦可书而贬之
夷狄之国有大夫,多为《春秋》褒奖之辞,但《春秋》笔法常在于其所得之处见其不得,在其已明之处见其未明,同样的书例,其褒贬之义常常不一。Paul Napier博士主讲鲁昭公元年到七年的《公羊春秋》。鲁昭公元年,“秦伯之弟针出奔晋”。春秋之时,秦国也是夷狄之国,应当没有大夫的,这里书秦大夫针实为贬秦景公。Paul Napier认为:第一,针为秦公弟,身份为秦国大官,对应于诸夏应为大夫。《春秋》之义以小国、夷狄、内娶国皆为无大夫,以国家有无大夫为其是否行诸夏中国礼制之重要标志。夷狄不行诸夏中国之礼,或不来朝天子,或来而不能朝,《春秋》贬之。换言之,诸侯大夫皆受命于天子,若不以天子命而立大夫,夷狄之国不能融入王制,故无大夫可言。其二,《春秋》以秦无大夫,平时不会书其出入。今破例而书之,乃其出奔为晋大夫。知大夫者,晋大夫乃得见也。针奔晋而见之,与秦无大夫之说并不冲突。其三,今针奔晋,《公羊》以为秦景公不容纳其弟在国,遣其至晋国做官,《春秋经》书之以贬秦景公。书针“出奔”以示秦景公逐其弟,非讳秦公,实夸其恶,示若针奔逃内难,正如景公驱逐之。
8.《春秋》乃信史,丘罪其词
《春秋》根据鲁史编订而成书,但鲁史中也有错讹之处。孔子据而书《春秋》,对于其中可能有误的记载,亦是存而不改,但孔子认为自己要对褒贬讥刺的措辞负责。代春敏博士讲解了鲁昭公八年至十三年的《公羊春秋》。鲁昭公十二年,“北燕伯于阳”,《公羊传》中记载了孔子亲言《春秋》乃信史的论断。代春敏解读道:首先,孔子看到了伯于阳记载有误。“伯于阳”三字应为“公子阳生”,但孔子并未轻易更改。其次,孔子认为编订的《春秋》是信史,即在史料不清楚的情况下,宁肯阙疑实录,也不猜臆编造;近代史料就在眼前,亦不因个人的好恶而加以回护或扭曲。再次,《春秋》既保存当时史书的记载,又能体现褒贬进退之义。最后,孔子德隆,故谦称若《春秋》讽刺贬绝的辞法有所失,则罪在己。徐彦《疏》指出,孔子传《春秋》阐明“微言大义”,弟子一字不更改,言其用词之精炼、准确,内涵丰富且深刻。孔子修《春秋》自有其褒贬之则,以立其义,以达其意,也正因如此,孔子才自称“有罪”。可见,《春秋》所记兴亡之事,皆本于孔子对可知历史的保存,虽有错讹,也是谨慎处理,避免因己之见而破坏了文化的完整性,明其误而传其误,这又何尝不是对文化的尊重,而孔子力求将文化内涵通过自己的笔法挖掘出来,施以教化,其德之高使其成为中国几千年文明难于逾越的高峰。
9. 父让国,《春秋》为贤者讳
《春秋》微言大义,仅仅是让国之事,就可见其夷夏之分、褒贬之义、君臣之礼、君亲之道等复杂的理性思考。尽管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但究其目的,乃是为了凸显为恶之祸,力求施政者能行善据德、隐恶扬善。王文书副院长讲解了鲁昭公十九年至二十三年的《公羊春秋》。鲁昭公二十年,孔子为公子喜时有让国之善,而隐其后代公孙会出奔之恶。王文书解读要义有三:第一,公孙会是背叛了宋国,但经文并未书其叛,这是为公子喜时的后代避讳。第二,公子喜时有让国之贤,《春秋》为贤良的人避讳。《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尊者讳以示尊尊,为贤者讳以示贤贤,为亲者讳以示亲亲,尊者、贤者、亲者有耻而不忍明书。第三,孔子褒奖善行乃为长久计,因此会延及其子孙,希望善行可以更为人们所知晓、理解;对于恶行的指责则是仅将范围限于事主本身。
五、论道《春秋》,且把冰心赋为诗
7月7日上午,读书班顺利结课。在简短的结班仪式上,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意犹未尽。这次《春秋公羊传》密集型读书班时间紧、任务重,攻克《襄》篇、开启《昭》篇,难度高,强度大。每位主讲人分别在半天时间内围绕《春秋》书法、辞法、义理而加以分析阐发,从名物训诂到礼法制度,从五经互证到历代注疏,进行深度挖掘。余治平教授予以逐条点评,学员间也进行了认真交流。许多学员也把学习感悟和大家进行了分享。
德州董子文化研究院的郭付军院长说道:“董仲舒认为,虽有圣人之治道,弗论,不知其义也。这几天听各位专家学者讲述先圣先贤传世之作,我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对儒学有了更深的感悟。这种学习形式让我感到像一个在文化沙漠中踽踽独行的求索者找到了绿洲,希望以后能多参加。今天的我们,比我们的父辈、祖辈更有条件,更有机会读书,更有机会来思考国家、社会、民族、人生。作为读书人,作为知识分子,有一个天然的社会职责,就是做社会良知的代言人,做民族文化的传扬者、民族精神的守候者。”
上海大学曾海龙老师是研究熊十力的专家,他表示:“非常感谢董仲舒研究团队精心的准备,首先是余治平老师尤为辛苦,他要每天预习准备,逐条点评。张咪同学以及其他会务人员也是非常热情、耐心地为大家提供学习上的便利,其次,加入公羊读书班中,感受到了上海交大师生严谨、扎实的学风。最后,能看到在当下的中国还有这样一批对公羊学、对经学的解读和理解如此执着、如此深刻的师友是很难得、很让人震撼的,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中国哲学的特质到底应当是什么。”
《春秋公羊传》读书班自2020年春季开班以来,寒来暑往,每个学员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有即将顺利毕业的博士生,也有今年新鲜加盟的研究生。上海交大博士生张靖杰今年即将毕业,他首先感佩每位老师、同学在繁忙的事务中克服困难来到无锡一起研读《公羊春秋》,并说公羊读书班让他体会到传统经学感化的精神力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曾力分享了三点学习感受:其一是工夫,能逐句研读、探讨《春秋》让自己收获很大;其二是力量,无论是经学文化的本身,还是师友们一起克服困难研读公羊学都给予自己很大的精神力量;其三是感恩,感恩上海交大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能够提供如此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环境,让读书更添了几分雅意。魏可音同学今年被中山大学哲学系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回首参加读书班以来,对师友的帮助也是感谢不已。
或许是因为即将离别,又或许是因为一周以来匆忙的日程安排结束之时,大家轻松下来,就有了太多的情绪想要表达,学员中有的把心情诉说在歌声中,有的写下诗歌和大家分享。衡水学院曹迎春教授为大家朗诵了自己的诗作:一入吴都远世尘,小窗梅雨绿苔痕。微言字字寻真意,大义篇篇了圣心。记月书名褒贬寓,更爵易序夏夷分。高歌纵饮皆同道,把酒衡湖我待君。
未能线下参与读书班的河北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石柱君也在微信群里发来自己的诗句,表达了自己一年多来参与读书班的喜悦之情:梅里古镇读公羊,腾讯会议道无疆。微言大义春秋礼,诸夏夷狄跃纸上,尊尊亲亲话古往,字字句句铸史墙。踏踏实实做学问,步步趋趋杜虚晃。余门潜心修绝唱,衡院笃志传枣强。
泰国格乐大学博士生周莲芝发言时不由自主泪眼婆娑,她说自己高中时本是理科生,之后学习音乐,对文史的知识很缺乏,就像文化之“夷狄”,但跟随大家一点点学习揣摩,积累下来,也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每天的提高和进步。最后,周莲芝为大家献歌一首《太湖美》。伴随着低吟婉转、悠扬动听的旋律,读书班落下帷幕。
[1] 陆广微.吴地记[M].杭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63.
[2] 范成大.吴郡志[M].杭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64.
[3]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2.
[4]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102.
(责任编校:曹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