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21-01-16陈娟
陈 娟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新时代以来,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成为国家意志的重大体现,强化美育的意识形态属性,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是新时代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加强美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培根铸魂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美育概述
(一)美育的内涵
“美育”首先是由德国诗人席勒在十八世纪提出并使用的,席勒认为:审美教育解放了人性,使人性恢复自由,更能美化人们的心灵,使人们通过审美教育达到身体健康、个性自由、心灵美好的全面协调发展。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者也”[2]。马克思主义把美育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3]。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角度,美育的定义不尽相同,但综合一下美育应该是一种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加强个体对各种自然美的感受、艺术美的鉴赏和社会生活美的实践,采取生动直观形象的方法,提高人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情感,培养高尚情操,实现远大理想追求的教育,包含了艺术美、景观美、生活美、社会美、科技美等多方面内容。
(二)美育的特征
1.形象性特征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精神仿佛在努力从动物体的沉闷的气力中冲出来,这种精神可以通过美育表达出来,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和活动的形象[4]。美育更多是利用美的形象,寓教于乐,采用启发式教育,追求真善美的同时潜移默化产生教育作用,引导受教者积极主动的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
2.普遍性特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满足程度愈来愈高,精神需求日益凸显,美育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融合,追求美是普遍趋势,呈现常态化,美育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内容越来越丰富,要求越来越高,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生命力越来越旺盛。
3.开放性特征
美育是一种世界性和现代性文化,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美育作为一种文化,更容易跨越地域和民族鸿沟,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
4.终身性特征
人的一生都在接受审美教育,不同时期的审美教育促进了人的心智不断地变化稳定成熟,对自然美、社会美形成相对稳定又不断充实的认知,因此美育不是阶段性的教育,是一种终身性教育。
(三)美育的功能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独特作用。
1.促进道德发展,培养高尚情操
在人的道德发展过程中,法律和规范是用强制性的方式实现最初的推动作用,但是个体道德的完美发展源于对美的需求,美育促使人的精神境界的自由和提高,以美怡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道德情感认知,进而自觉规范道德行为。
2.以美养智,培养创造力
蔡元培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5]。美育的形象性、开放型特征能够培养个体的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强调个体自由,注重审美理解,受教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展开充分想象,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情感共鸣,进而理性思考,激发创新性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独到的联想力是创新的主动力,创新力就是在感性和理性的融合碰撞中得以提升发展。
3.促进身心健康,实现全面发展
马克思将美育视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美育的形式、内容、手段是丰富多彩的,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紧密相关,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美育可以开阔人的知识领域,自觉的在体育智育中实践美、实现美、评价美、创造美。美育能够培养人的独特个性,提升人的审美体验,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完善人格,促使人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思政课与美育的内在逻辑
美育与思政课虽然有不同的学科特征体系,但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理论基础、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上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以美化人、以美育人、以美培元,实现二者融合具有可行性和价值性。
(一)二者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美育思想是深刻、全面的,马克思认为,人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与其自身,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解放,马克思的美育思想实质上是对人的异化状态的救赎,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和自身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类自我解放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始终以“人”为核心,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解放”置于美育理论的内核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理论品质,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的人性光芒[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美育和思政课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高校美育是以传授美的知识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审美、人文、以及专业素质发展的教育,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品行,高校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二者有机融合更好地体现了教育为人的属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二者的教育目标共融互通
思政课和美育二者的根本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政课通过教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美的优秀传统。而美育也不仅只是美的形式教育或艺术专长教育,重要的是要进行人文素养、思想素养、审美素养的教育,其中德育、智育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美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能够启发创造性思维,帮助大学生塑造完美人格,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和积极的审美能力[8]。
(三)二者的教育内容互补相通
美育是通过形象化、感性思维的方式来教化大学生,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体验即感性认识,美育的艺术性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度和感受力,帮助学生理解思政课中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思政课理论的深刻性、科学性又能弥补美育所欠缺的理论深度,前知识结构和政治思想水平会影响学生对事物美的整体认知,包括美的感受力、辨别力和理解力,美育过程中形成的感性认识是否准确可靠,能不能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内容、审美能力、审美评价,还要依靠理性认识,取决于有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了美育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美育更多地体现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教育手段可以促进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感受思政之美。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美育正确理论和路线指导,美育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二者互相融合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美育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美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总体上看,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高校对美育和思政课的融合问题认识不够充分全面,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适应。
(一)高校思政课美育意识不强
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在校大学生对于美育和思政课的融合都缺少认识,高校对美育的关注度和实施力度都不够,伴随思政美育工作的快速推进,一些教师面临着思政美育知识储备不足、思政美育意识尚待提升、思政美育教育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学生缺乏自觉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未被充分满足的情形下只能被动的接受学校开设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课还是徘徊在老师为主、教学方式程式化的阶段,课堂缺乏美的魅力。
(二)高校思政课美育内容不足
目前多数高校思政课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授内容多为理论知识、时事政治和道德教育等,教育内容大都和一定的政治目标联系密切,政治性理论性较强,但美育内容不够突出,没有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美,没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根铸魂的作用。思政实践课也主要是围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品德培养以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等展开 ,美育的内容几乎很少涉及。
(三)高校思政课美育形式单一
目前多数高校思政课主要是通过课堂说教的形式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教学形式刻板单一,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被动的说教使学生感到思政课枯燥无趣,所以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不能形成师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美育手段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故事、诗歌、音乐,电影、美术都可以激发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潜移默化地主动接受教育内容,教师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美育内容与学生展开充分交流,增强教学亲和力和感召力。
四、构建高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政美育模式
针对高校思政课与美育融合不足问题,需要找准突破口和落脚点,力争在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实践途径等方面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一)完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
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自上而下的领导管理体系,建立美育工作总体目标,制定美育教学大纲,规范课程教材,建立美育教学体系,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在开设传统思政课程的同时开设美育基础课程,并以公修课的形式开展到基础通识教育中, 并将一些趣味性、新颖性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使与美育关联的大类课程成为大学的必修课,增加美育必修课的门类和数量,实行学分制考核,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其他相关部门定期举办美育方面的知识讲座等。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审美素养
美育融入思政课的关键是教师,思政课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理论水平和审美实践能力,将专业素养与审美素养结合起来,在思政课中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育人功效,与思政理论内容形成互补,形成和而不同、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强化自身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这是把美育融入思政课的基础。其次,思政课教师要认真阅读美学、美育学、艺术概论等美育方面的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来强化认知,积极参加涉及审美教育的学术论坛,学术交流、讲座等,开阔眼界,提高美育感悟力和思维能力,并在实践中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发现感悟美[9]。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到马院兼任美育教师,思政课专职教师到相关院系学习艺术课程,提供多渠道的思政教师美育培训途径,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三)丰富高校思政课美育教学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旋律的重要阵地,思政课教师在固守政治立场的基础上,以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未知欲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准确把握其脉搏,关注个体差异和课堂实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不便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动态的美的展现形式和内容,[11]根据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美育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去,利用视频、图片、声音等现代教学手段和小品、情景剧、辩论等形式增强课堂感染力、吸引力, 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美育,引起共鸣。例如《辛亥革命》《建党伟业》《辉煌中国》等影视资料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或感受大美中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思政课教学内容要有前瞻性,借助美育的手段,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和动态事件及时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概念性的内容通俗化,选择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新闻和人物展开讨论,在美的感染下掌握政治理论,自觉接受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在价值多元化中知荣辱,辨美丑,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
(四)探索高校思政课美育实践途径
美育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美源于实践,审美离开了实践就成为了抽象难懂的概念,只有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启发他们去感受美,实践美,才能真正达到美育的目的。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组织读书会、中外名著鉴赏会、手工作品展、摄影展、诗歌朗诵比赛、大学生课程思政比赛、话剧、大学生美育实践文化节等活动,既丰富了生活,又陶冶了情操。美育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在校园景观设计、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举办创意征集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挖掘利用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比如戏曲、剪纸、音乐等,积极与地方结合进行资源共享和资源库共建,组织学生走进地方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让文化艺术遗产成为美育的丰厚资源,了解中华文化的变迁和博大精深,汲取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强调高校师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组织、鼓励师生共同参加美育公益项目,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参加到各个行业中,师生共同实践,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实现情感共鸣、价值认同。
美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渗透融合,是一个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思政课美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美育在思政课培根铸魂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