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与发展研究
2021-01-16杜占飞
杜占飞
(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0 引言
我国广播电视已经具有了较为久远的历史,并且对人民群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往广播电视通过信息传递速度快、受众广泛和影响力大等优势,在行业市场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产生,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改变了群众接受信息的偏好,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能够大幅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对传统广播电视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广播电视媒体为了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需要加强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挥自身作为传统媒体的优势。
1 广播电视融合新媒体的意义
1.1 有助于发挥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力
现阶段新媒体快速发展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通过新媒体发布信息时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导致信息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一些虚假信息通过碎片化的形式展现在人民大众面前,对社会舆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然而新媒体时代下影响广播电视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的时效性和载体,加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途径。广播电视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仍然具有一定优势,例如广播电视发布的新闻信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依旧具有较好的社会引导力[1]。
与其他传媒形式相比较,广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广播以声音作为信息的载体,能够让听众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并且能够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听众。由于广播节目在长久发展下已经积累了较为可观的受众群体,利用广播传递消息能够对观众形成积极引导,转变群众的思维模式,有助于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广播节目对主持人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主持人的专业水平会影响到节目的最终播出效果。在新时期将广播节目制作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升节目质量,产生更好的播出效果,为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力。
1.2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融媒体的优势主要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进行融合,而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由于从事传统媒体行业的人员通常只有专业学习背景,因此普遍具有强大的采编力量,在信息来源上也体现出较高的权威性,并且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具有规范而成熟的采编流程,能够保证发布内容的专业性。而新媒体具有表现形式多样的优势,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智能化手段降低人力消耗,提高采编效率,对传统媒体采编形式进行进一步优化,通过广播电视结合新媒体形式,既具有传统媒体的真实客观性又能通过多样化表达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1.3 拉近广播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承担着向群众传达政府和国家治理方针、政策制度的重要任务,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新媒体形式信息传播速度较快,通过新媒体技术能够建立起与群众之间沟通的平台,并对民众意见进行反馈。因此通过推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速度,以更高效的方式确保国家政策的落实[2]。传统媒体受到载体的限制很难与观众之间进行互动,通过对传媒手段进行创新,能够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公正客观的优势,正视民生问题,通过利用先进技术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提升与群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充分体现融媒体的价值。
2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技术融合途径
2.1 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自问世以来,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使人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对社会生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就广播电视行业而言,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其中,可有效避免以往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中断等问题。在计算机网络未得到广泛应用前,广播电视播放过程中,其直播信号可能被干扰,进而导致播出计划被打乱,最终发生播出事故。但是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后,若直播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可采用应急方案,使用其他节目代替,进而推动广播电视流畅运行。除此之外,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电视采、编、播工作可等到简化,并且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最终引领行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同步。
2.2 与数字技术融合
在科学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数字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并且发展前景相当广阔。在其影响下,广播电视发展迈向数字化道路。AM、FM作为传统广播技术,虽然应用历史久远,并且应用范围广泛,但是相较于数字化技术而言,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与AM、FM传统广播技术相一致,数字化技术同样以地面发射站为载体,传输相关数据。但是前者采用单路传输形式,而后者实现多路信号传输。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等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应用。基于此,广播电视业务数量增长、运行效率提升。由此可见,广播电视与数字技术融合,使其自身发展模式发生改变,有利于促进其健康、长远发展。
2.3 与大数据技术融合
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新媒体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广播电视行业抓住契机,并与之建立紧密联系。现阶段,大数据技术发展火热,其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价值确切。将其应用于广播电视行业中,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并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可使用户所获得的推动更具个性化特征。由此可见,将广播电视、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后,广播电视得到长足发展,有利于其内部结构、发展模式等调整。不仅如此,二者结合后,广播电视呈现形式也会更加新颖,通过智能设备,可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在情况下,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提升,同时节目趣味性提高,节目收视率提升,进而促进广播电视节目经济效益增加。
3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策略
3.1 加强对广播电视形式的创新
传统媒体进行宣传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加强对群众的舆论引导,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发布不需要经过太严格的审核,导致信息来源相对复杂,信息真实性得不到保障,以碎片化的形式对人们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传统媒体长期发展以来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建设体系,并且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为了推动融媒体的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升级,切实利用新媒体中的先进技术,拓宽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路径,提高信息的曝光率,并且接收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投稿,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视觉动画和音效制作技术,为观众带来良好的交互体验,提升传统媒体的表现力。
3.2 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媒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融媒体的发展为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和受众之间交流的平台,因此新闻传播已经不再简单作为新闻发布而存在,媒体工作者应该提高意识,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服务看待,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加强对受众意见的采纳,不断完善传播手段[3]。
融媒体对比传统媒体的优势之一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传统媒体在定时发布的过程中会丧失一部分时效性。当前群众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需要对群众的偏好进行分析,第一时间进行报道,确保内容的时效性,并且要充分利用最新的融媒体技术,例如视频直播等。
广播电视对比当前大部分新媒体节目的优势是具备较强的严谨性,需要保证内容的质量。相关的媒体工作者应该根据地域性特征对报道内容进行优化,避免报道的内容具有盲目性,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扩大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3.3 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在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由于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很难考虑到受众的意见,导致节目形式无法根据受众需求作出创新。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对阅读的内容进行选择,因此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获得群众的喜爱,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传统媒体工作者积极利用融媒体的优势,加强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并且对群众的需求进行长期观察,分析群众更感兴趣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与受众的爱好相贴合,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新媒体时代群众逐渐失去了对文字内容的阅读耐心,针对这一特点,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应该对图片内容进行丰富,紧随时代发展趋势,让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迸发出新的活力[4]。
3.4 深入挖掘信息价值
融媒体的最显著优势之一是信息的多样化传输,由于短视频等技术的发展,当前群众更加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并且逐渐丧失了阅读大量文字的兴趣。对此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提升与新媒体的融合力,提供节目新闻内容的多元化表达,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在节目编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信息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优势,与新媒体技术进行结合,提升节目编辑制作的水平,通过新媒体下的社交平台与短视频平台进行发布。当前一部分电视新闻媒体已经逐渐加强了与新媒体的融合,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然而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需要节目制作人员加深对新媒体的认识,根据经验对二者之间的融合作出新创新与调整,明确自身职责,在形成良好舆论引导力的同时而丰富节目内容,满足群众的新闻阅读需求。
3.5 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影响融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时期广播电视台应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入职门槛,确保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职责素养。广播电视台还应该适当采取激励政策,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鼓励现有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并对广播电视技术作出创新[5]。在新时期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提高对新媒体的认识,能够对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具备将新媒体技术有效融合到广播电视中的能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此外,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洞察力,能够抓住时事热点,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提高节目内涵,形成良好的舆论引导力,提高广播电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4 对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思考
4.1 融合平台建设
新媒体技术发展、应用,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模式。而广播电视想要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还需要加强融合平台建设。只有通过该种方式,才能使广播电视自身竞争力、影响力得到提升。广播电视以新媒体技术为融合平台建设前提,并与现有技术进行结合,最终目的是实现转型升级[6]。新媒体平台具有碎片化特征,其所呈现的信息类型较广,均以片段化形式呈现。此外,移动化也是新媒体平台的特点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用户浏览信息的时间、地点等不再受限。除此之外,借助于智能设备,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特征可得到体现。这就是使得用户能够对相关信息评论、转发,而运行人员也可与用户进行互动。因此,在广播电视需要充分把握自身优势,并了解新媒体平台特点,进而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确保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7]。不仅如此,在融合平台建设过程中,还应将眼光放长远。只有在渠道建设的同时丰富其内容,才能推动广播电视行业长远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信息内容将会以何种形式呈现在融合平台上,并且何种呈现形式效果最好等,均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不仅如此,将哪些内容呈现在融合平台上,也是需要广播电视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4.2 智慧化建设
在融合平台建设过程中,其发展趋势呈现逐智慧化特征。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应用。5G技术发展,使得数据传输更加迅速。而VR、AR等发展,使得图像呈现形式更加立体。基于AI技术发展,各行业生产效率提升,同时更具智能化、智慧化特征。而在上述技术作用下,广播电视行业也发生较大改变。以媒体报道为例,合理利用相关技术,可促进报告可视化发展,进而将静态内容动态化[8]。而5G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带来活力。在不同时间、空间中的固定用户,能够对同一内容进行讨论,促进其体验感提升。不仅如此,随着5G技术不断发展运完善,其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应用效果将会更加理想。现阶段,在一些重要会议、新闻等报道、直播中,智慧化成果广泛应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为了提高广播电视在行业中的地位,就要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融合,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优势,保证自身的专业性和信息的真实性,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形式进行创新,增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形成良好的舆论引导。同时,还应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的特征,将其与广播电视行业进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融合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