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戏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2021-01-15杨春耘林子默

大学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语言教学留学生

杨春耘 林子默

[摘 要]为了有效助推中国戏曲文化对外传播,质性研究以扎根理论为研究途径和方法,对改革开放后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戏曲的相关报道进行编码、分析和归类,探究近四十年中国戏曲文化传播在中国留学生教育史上遇到的问题和有效的解决策略,拟寻求中国戏曲文化与留学生语言和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留学生;中国传统戏曲;戏曲文化;留学生教育;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 J892.6; H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2-0101-04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就必须先了解中国历史,再面对现实问题寻求对策。以京剧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应该怎样传播,是摆在相关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问题。有学者已经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是中国传统地方戏曲的“新空间”[1],他们认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播推广应重视来华留学生群体,这个群体的培养可以促进海外中国戏曲市场的成熟”[2],留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接受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到全世界的青年人”[3]。也有学者致力于中国戏曲文化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戏剧教学模式研究,探索“解读—改编—创演”[4]的新模式,以及文化主题[5]和道具运用[6]与戏剧教学模式的设计、川剧跨文化传播剧目的来源与选择研究[7]等。这些研究从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传播剧目的视角为中国戏曲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实证研究数据,奠定了研究基础,对对外汉语教学和留学生戏曲教学与欣赏具有参考价值。然而,这些研究多为理论研究,迄今没有关于留学生学习中国戏曲的实证研究。

鉴于此,研究人员以质性研究范式中的扎根理论为研究途径和方法,以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生学习中国戏曲的采访报道为研究材料,首先对23篇关于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的报道文本进行了编码和开放式登录,即把每篇文章切分成若干有意义的小段落,通过撰写若干个备忘录,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微分析”,即初次编码。研究者再仔细阅读这些初次编码,进一步对其进行概念化、类属化整理,形成一个编码表。由于二级编码的维度较多,在此仅从“留学生学习中国戏曲遇到的问题”和“针对问题的解决策略”两个维度以描述性语言呈现研究结果,以期对当今中国戏曲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启示,最终找到能有效结合语言教学和戏曲文化推广的合适方法,推动中国戏曲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戏曲遇到的问题

通过反复分析、归纳和整理,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戏曲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都被归在二级编码“问题”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障碍导致的学习和交流问题

语言是中国戏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第一道难关,也是没有外语基础的戏曲教师要克服的难题。由于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对白用戏曲语言,与现代汉语口语差别较大,而且有的戏曲用地方方言,留学生很难搞清楚戏曲词汇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戏曲的文化含义,这给留学生戏曲学习带来了不少困难。

被研究的文献几乎都提到了语言问题。比如日本姑娘前田尚香经历了从初期的“斗大字不识半升、中国话一句不会讲”“汉语水平差”“不明白唱词的词意”,到“短短四句唱,前田足足学了两个月”[8]。美国人马可虽然青少年时代随父母在台湾度过, 台湾特定的文化氛围对他接受和理解汉语有一定积极的影响, 但他受美国式教育的影响,仍然觉得有语言障碍,知道“要学川剧,就必须提高汉语水平”[9]。研究案例中有的留学生“在北京学过中文,初通汉语,能说不标准的普通话”[10];有的参加演戏的留学生,来中国只有半年,汉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增加了教师排戏的难度;有的留学生因为学习汉语的时间不长,要记住台词的确很困难。语言障碍让有的留学生“在课堂上有时是伴着泪水度过的,语言上不通就够费劲儿的了,加上无从翻译的戏曲术语,使她真是有‘苦’说不出……语言上的障碍,给教与学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时教师和学生不得不演起‘哑剧’来沟通”[11]。可见,语言障碍不但妨碍了留学生学戏,也增加了留学生与戏剧教师交流的难度,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中国戏曲的专有名词和地方戏曲中的方言时,更增加了留学生对戏曲对白与唱词的理解难度。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问题

另一个横亘在留学生和中国戏曲之间的问题是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问题。首先,不同的文化背景给留学生理解中国戏曲台词带来了一些困难。例如有一幕中国戏曲,母亲上场的念白为:“开门喜鹊叫,定有喜事到。”中国人一看就明白, 但扮演母亲的印度留学生苏甘雅“虽然汉语说得很好,但开始却不明白喜鹊是什么,喜鹊的叫声与喜事有什么联系,因此总念不出应有的感情来”[12]。其次,中国戏曲文化与西方戏剧文化之间的念白技巧不同,这造成了留学生理解困难。与西方戏剧不同的是,为了表达不一样的情感,中国戏曲的念白有丰富的技巧,比较夸张,其发音吐字抑扬顿挫、清晰、传神且富有音乐性。再者,这种独特的舞台语言与实际生活中的话语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柜中缘》中翠莲答应妈妈的呼唤,只有一个“哎! ”字。留学生演员表演起来,跟实际生活中一样,不符合戏曲的表演要求。教师要求留学生把声音拖长,并且尾音往上挑。扮演翠莲的意大利留学生白雪认为这太夸张,有些虚假可笑,一开始怎么也说不好。后来通过一遍又一遍地看京剧录像,一遍遍地放开嗓子练习,她才慢慢明白了用这种方式说话不仅表现了少女的娇态,而且声音送得远,又富有音乐性[12]。这些都是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问题。

(三)传统戏曲专业引发的表演问题

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戏曲表演,除了要消除语言和文化障碍,还要消除内行与外行之间的距离。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语言是一关,表演则是更大的难关”[12]。首先是留学生对中国戏剧人物的理解难度较大。比如一个开放的西方女子,要她扮演东方封建社會的传统小女子,还要用“手眼身法步”去束缚她,“这可真把她难住了,常常说吃不消”[12]。其次,无论是京剧、昆剧还是川剧,其表演形式都比较“繁难”,难唱难演。以大学毕业后才到中国留学的玛娅为例,毯腿功、身训课,对她来说不亚于“大刑侍候”,充满了酸甜苦辣[11]。中国戏曲中表现生活的一套独特的程式化虚拟表演形式对留学生来说既陌生又不易熟练掌握,所以演出中,他们不知不觉就掺杂进本民族的习惯动作。例如在表现无可奈何的感情时,戏剧人物翠莲竟耸起双肩,摊开两手,引得满场大笑[12]。另外,留学生在中国戏曲音乐上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什么是西皮、二黄, 什么是生腔、旦腔等,这些连中国学生也无法轻易搞懂,留学生就更不容易理解了。中国戏曲的发音、唱腔、手势、身段、台步等留学生无一不需要从头学习,其困难可想而知。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了解决留学生学习中国戏曲的问题,不同的院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部门,包括留学生自己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措施和方法,这些都被归在二级编码“策略”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多方努力解决语言问题

学习戏曲的留学生无法避开语言问题,他们不仅要面对戏剧对白和唱词的问题,还要面对怎样与戏曲教师交流的问题。他们知道,要学戏“就必须提高汉语水平”[9]。根据文本数据,第一,留学生克服语言障碍的首选是依附学校学习汉语课程。他们有的去西南民族学院汉语系,有的去中央戏剧学院汉语班学习汉语,以克服语言障碍。他们学习语言的具体日程往往比较辛苦,“上午要上几门汉语课,下午又风尘仆仆地骑车去川校学戏,晚上还时不时地去观摩川剧演出”[9]。第二,留学生寻求自我解决之道。有的留学生为了记住台词,“每天都要跟着录音机练上个把小时。生活里还常故意说出‘小生名唤路德义’的话来帮助记住台词”[12]。有的学生“随身携带一本汉英词典”[11],遇到不懂的就查词典,用它解决和教师的对话。第三,戏剧教师的帮助。由于外语没有四声,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戏剧戏文的难度不言而喻。戏剧专业教师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措施是“一字一句地反复示范教练,从字头、字腹、字尾乃至口型都要逐一纠正”[13]。

(二)请专业演员讲授戏曲知识

中国戏曲与印度、古希腊的戏剧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中国戏曲音乐的旋律、音阶、调式、结构、唱法、演奏形式等不仅不同于古老的印度梵剧和现存的西欧歌剧, 而且各个地方剧种的音乐风格也大相径庭,其复杂性、多样性、特殊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10]。因此,把想要学习中国戏曲的留学生送入专业艺术院校,或者请专业戏曲教师来授课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措施和手段。根据文献数据,自改革开放以后,就不断有各剧种戏曲名家亲自指点留学生的中国戏曲表演或亲自给留学生授课。早期参与戏剧教学的有京剧演员沈小梅、著名黄梅戏演员王少舫、中国京剧院白玉岭、四川省川剧学校刘定余,还有北京京剧院张玉文、李新赓、李金鸿和吕锁森等。最新数据显示,暨南大学还聘请了优秀青年粤剧演员李嘉宜作为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实践指导教师”[14]。

每一代“洋角儿”能够学有所成,除了“不怕皮肉之苦、筋骨之累”,还离不开专业教师的辛勤付出。首先,这些戏曲名家和演员有着丰富的戏剧演出经验,他们给学生讲课会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连唱带做示范,生动形象,无论是讲述中国戏剧的起源、发展,还是介绍戏剧的声腔艺术、表演风格和特色,都形象易懂。如果留学生现场有问题,有丰富戏剧知识的他们也能即时解答。从文献记录的数据看,这些名家有时候还会带陪同演员,为留学生们示范表演一些经典唱段[15]。其次,专业演员或者戏剧专业教师教留学生演唱和表演课往往也会有针对性。他们“针对不同国籍留学生的国情、语言、性格等特点……从老生唱腔、青衣唱腔、花脸唱腔等入手,集唱、做、念、打、舞等综合表演艺术为一体”[13]。为了让留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旦净末丑”各大行当和“唱念做打”,他们会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折子戏,让留学生能够在相对完整的戏曲表演片段中体会中国戏曲的魅力,体会中国戏曲文化与西洋歌剧文化的不同。而这一切是非戏曲专业的教师做不到的。

(三)上级领导重视和相关部门支持

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推动都离不开上级重视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留学生与中国戏曲的教育发展也是如此。有三个文本数据实证了中国戏曲在对外推广过程中,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各相关部门对留学生戏曲教育的支持是解决留学生中国戏曲学习问题的关键。第一个文本讲述了美国留学生魏莉莎的经历。她是“文革”后的首批来华留学生,在申请到中国其他大学留学被拒绝后,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果断录取了她。她学戏的愿望也受到匡校长的大力支持,匡校长不仅亲自出面邀请江苏京剧院的名旦沈小梅作为专业教师细心教导她,还派专人辅导她。学成返美前,匡校长为她安排了一次公演[16]。校长的支持和关怀成就了“洋贵妃”魏莉莎。她回国后演京剧、翻译京剧、传播京剧,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第二个文本记载了韩国留学生李光馥的拜师仪式,“参加拜师仪式的有戏曲学院和京剧界的领导、艺术家、李金鸿的学生和部分韩国留学生。文化部外联局的负责人向李金鸿师徒赠送了京剧光盘,老舍茶馆的总经理尹盛喜也向李光馥赠送了礼物”[17]。从拜师仪式的参与部门和人员结构可以看出他们对留学生学习戏曲的重视程度。第三个文本记录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为了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留学生的中国情怀,如何在国家大政方针下,结合广东粤剧院“粤剧进校园”系列活动,应留学生的需求申请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并组织活动的一系列过程[14]。所有这些留学生参与的活动和“暨南大学—广东粤剧院留学生粤文化体验与教学实践基地”的获批立项,都离不开广东粤剧院的大力支持与合作。甚至,每一次的活动因为规模较大,内容丰富,还离不开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如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广东粤剧发展中心、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社科联、粤剧粤曲文化工作室[14]……伸出的橄榄枝。

上面三个文本数据中出现了“大学校长”“文化部”“老舍茶馆”“粤剧进校园”还有隐藏在“基地”建设后面的“广东省教育厅”,这些都反映出要很好地传播中国戏曲文化,离不开上级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首先,国家层面要有政策,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各级职能部门要有立项和经费支持,学院领导要有英明果断的决策。其次,留学生戏剧教育需要戏曲界长期的支持和合作。一方面,他们可以提供优秀的戏曲专业师资;另一方面,他们可以为留学生提供戏曲展演和切身体验戏曲文化的机会和场所。另外,各戏曲研究院、各地社科联和相关社团也是留学生戏曲文化教育可以依赖的社会力量。

四、结语

通过深入细致的文献研究可以发现,留学生学习中国戏曲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中国戏曲独特的表演形式,留学生、教师、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寻找到了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由于这项研究的文献都来自留学生和一线教师的采访记录及亲身感受,并且都是留学生学习中国戏曲的成功实例,所以他们所遇到的困难、问题与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今后面向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戏曲教学与推广以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教学指导意义,特别对留学生人数激增后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会成为戏曲演员或者票友。最近几年留学生人数激增,他们的专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汉语和临床医学的留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学校应該加大步伐跟地方剧院合作,针对留学生群体的需求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教学目标设计戏曲教学计划。为了能长期稳定地对留学生进行中国戏曲文化教学实践,有留学生教育的学校和戏曲团体可以联合争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科规划的经费支持。其次,面对大量的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反思的问题更多。由于汉语声调与音乐曲调的共生性和互补性在中国地方戏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18],所以,从最初的语音教学开始,对外汉语教师就可以根据留学生的语音偏误问题,运用“唱长法”,训练留学生的汉语发音,为他们学习和欣赏中国戏曲打好语音基础。第三,随着汉语教学的进展,适时地增加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教学内容,从审美的角度“润物细无声”地让中国戏曲文化渗入汉语课堂教学中。不可忽略的是,为了推广中国戏曲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中国戏曲审美介入,需要对外汉语教师有戏曲文化传播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中国戏曲文化知识学习,提高中国传统戏曲欣赏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邱睿.来华留学生是川剧市场新的空间[J].四川戏剧,2012(6):16-18.

[2] 邱睿.来华留学生中国戏曲文化教学论[J].戏剧文学,2011(9):60-69.

[3] 耿军.来华留学生戏剧文化教学的相关问题[J].戏剧文学,2012(10):63-67.

[4] 张连跃.解读—改编—创演:戏剧教学模式新探[J].世界汉语教学,2017(2):229-241.

[5] 宋晨清.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从唱京剧学中文说起[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7(2):19-24.

[6] 韩蓉.多模态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以中国文化课“京剧中的道具”为例[J].现代语文,2019(5):156-160.

[7] 高山湖.川剧跨文化传播剧目的来源与选择探究[J].四川戏剧,2019(11):64-69.

[8] 翟波.东洋票友前田尚香[J].中国戏剧,1992(1):64-65.

[9] 田子澂.要“把川剧带回美国”去:记西南民族学院汉语系留学生马可[J].中国戏剧,1996(6):62-63.

[10] 刘国杰.带外国留学生看戏有感[J].中国音乐,1985(3):14-15.

[11] 崔琪.玛娅在北京戏校[J].中国京剧,1992(3):44-45.

[12] 廖光霞.我给外国留学生排戲[J].上海戏剧,1987(4):31-32.

[13] 李新赓.我教“老外”学京剧[J].中国京剧,2000(2):61-62.

[14] 李丹丹.暨南大学与广东粤剧院联姻:留学生粤文化体验与教学实践基地成立专场演出侧记[J].南国红豆,2017(1):10-15,2.

[15] 梅子.王少舫为外国留学生讲课[J].黄梅戏艺术,1984(2):136.

[16] 朱维宁.铁肩担道义 伯乐荐英才:匡亚明识才、爱才、用才、育才佳话[J].紫金岁月,2000(6):4-9.

[17] 金梅.韩国留学生拜师学京剧[J].中国京剧,2001(4):70.

[18] 孙丽娟,江燕.论汉语语音的音乐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41-144.

[责任编辑:陈 明]

[收稿时间]2020-06-30

[基金项目]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项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入研究”(NC2018A012);川北医学院2018-2020重点教改项目“反思性教学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837002)。

[作者简介]杨春耘(1966-),女,四川仁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教学与翻译理论。林子默(1990-),男,四川南充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教育和歌剧理论。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育语言教学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在湘留学生教育中湖湘地域文化导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形成性考核在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初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辽宁省高校留学生教育规模现状分析及建议对策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