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美家乡

2021-01-15吴杰

当代作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滦河板栗长城

从首都出发,沿京哈高速东行,在北京至秦皇岛中段,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山城——迁西,如一颗翠绿的宝石,镶嵌在雄伟绵延的燕山南麓。她有着“唐山后花园”的美誉,是我挚爱如一的家乡。

“诗意山水 画境栗乡”,这句话凝练了家乡让人如痴如醉的美。

家乡的山美。绵延不断、交错纵横,远看神怡、近觉豪放,粗犷中透着细腻,雄伟但不失温柔,是家乡山的特点。因地处燕山支脉,家乡的山极多,素有“七山一水分半田”之说。游走赏玩,或匆匆而过,不管在哪里,都处于山的怀抱中,只稍抬望眼,总能与山相见。有的突兀而起似斗笠,有的状如双乳,有的形似舞蛇,但多是山山相连,如翠屏绵延,高低起伏、彼此交错,朴实但耐人寻味。玉兔升上东山,婵娟沉落西山,山与月的别样风景,不知铭刻进了多少人的情怀。家乡的山多,名山自然不少。在西部的蓟镇古城——三屯营镇,耸立着京东第一名岫景忠山,始建明初、盛于明中,钟灵毓秀、古岩峥嵘,苍松蔽日、石径通幽,梵音袅袅处尽显悠清,儒道佛在此集于一体,清康熙皇帝数次登临,御题“天下名山”“灵山秀色”。在东南部,还乡河的发源地——新集镇,那里的山形似凤凰、振翅腾飞,头朝东南、尾向西北,故得名凤凰山,山体雄伟迤逦,灵气充盈其间,民俗文化蔚为壮观,一年一度的民间庙会规模宏大,自唐以来就以佛教名山声闻遐迩,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在东北部,冀东重要抗日根据地——上营乡,山下有青山关古堡,山上有长城蜿蜒而过,“万里长城第一门”的“水门”便在此。古堡、长城、巍峨的群山与红瓦白墙的民居完美融合,这里坐落着唐山境内最高峰——八面峰,海拔842米,来此若不登此峰,便不能体味“登东山而小鲁”的感慨。三座名山在西部、东南与东北,呈鼎足之势,耸立在家乡。還有松亭山、五虎山、玄武山、太平山等一众名山,可谓山山不同、景景各异。

家乡的水美。滦河、长河、清河、还乡河……这些河像一条条血脉,默默滋润着家乡。滦河,是家乡的母亲河。喝滦河水长大的我,童时的美好记忆,凡跟水有关的,都与滦河有密切的联系。清凌凌的滦水,坦荡荡的流,蓝盈盈的天啊,我在山边走。发源于丰宁坝上高原的滦河,是省内第二大河。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先是为引滦入津在家乡北部修建了潘家口水库,也因而有了喜峰口水下长城的奇观。后为更好的防洪供水,又在家乡中部修建了大黑汀水库。在这两个地方,滦河的体态丰盈了许多,于两岸间的山谷汇集饱胀、迂回反转,向南蜿蜒流动。从高空鸟瞰,洒河桥以南的大黑汀库区,宛如一把巨大翠绿的如意,嵌在众山间,阳光下风起微澜,波光闪闪。在县城北部,滦河因大坝改向东流,并在此形成四时分明、风景秀丽的滦水湾公园。湾面宽广平静,蓝天白云、曲桥金柳、楼宇远山……倒映在如境的水面,岸畔青草绿树、花香鸟语,游人来往如织。若偶遇一叶小舟行在水面,拖着渐渐变淡的涟漪,与周围景色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最易萌生人在画中游的美感。晨晓时,朝霞将水面染得红彤彤,彩虹桥映在水面,于木桥上或两岸驻足,“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更叫人欣喜流连。过了这片广阔的水域,滦河渐渐收窄,顺着地势,变得奔腾汹涌起来,经罗家屯和尹庄,流入迁安境内,最后在乐亭注入渤海湾。祖辈父辈们都喝滦河水长大,他们都说滦河水清冽甘甜。时光斗转,祖辈们已然远去,自己也有了可爱的孩子,但滦河依然,默默滋润着这里的山峦、树木、土地和古朴的村庄,依然养育着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宽宽窄窄、弯弯曲曲、时缓时急,总是流得那样清凌凌、坦荡荡。

一个地方,有山就有了名气,有水就有了灵气。家乡的美,还在长城美。家乡的长城野味十足,于莽莽群山上蜿蜒,随山势走向曲折舞动,近观虽断壁残垣,远望则尽显雄浑苍劲。朝阳为其镀金,夕阳将其染赤,栉风沐雨,历尽千百年沧桑,墙体青砖斑驳脱落,古道隐隐杂草丛生,但雄风依旧,傲然挺立于山巅。登高望远,感慨万千,古往今来,如在眼前。耳旁疾风呼啸,仿佛带着战场的硝烟、战鼓和呐喊,一幕幕,如山绵延。家乡的长城,较早的能追溯至战国时期,但保存较完整的是明长城。西起汉儿庄乡的龙井关,东至太平寨镇的擦崖子关,依次有潘家口、喜峰口、铁门关、游乡口、董家口、青山关、榆木岭、大岭寨等20多处险关要隘,沿山脉起伏绵延,跨峭壁、越深林,长达90公里,浑如一道天然屏障,屹立于莽莽群山之巅。关口地势险要异常,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明至清400余年时间里,150多任将帅在关口更番坐镇。抗倭名将戚继光驻守三屯营时,号令大修边墙,建造了如今的空心长城敌台,堪称长城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家乡境内现存的长城敌台,多是当年戚继光的杰作。明诗人陶允宜在八律《喜峰口道上呈戚少保》中写道:“路出万山通鸟道,城悬千嶂压龙沙。空中云影连楼阁,夜半风声度鼓笳。”正是对家乡长城险隘的由衷赞叹。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让家乡有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感。在城楼之上极目远舒,天地尽收眼底,顿感心胸无限辽阔,抚今追昔间,历史碎片接踵而来,仿佛看见明代名将李铭、马永、戚继光在城楼岿然远望,仿佛听到二十九军将士们“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铮铮誓言,看到他们紧握大刀,杀得日军胆战心惊、鬼哭狼嚎……

家乡的栗美,人也美。家乡有林地1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是全国绿化的先进县和模范县。板栗种植面积达70万亩,素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家乡的板栗,外皮红褐色,鲜艳而光泽。果仁生呈米黄色,熟则如暗玉,口感细腻甘甜,芳香四溢。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极适合栗树的生长,也造就了营养丰富的板栗。家乡的板栗性味甘寒,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果效。《本草纲目》说:“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冀山之栗”,即为燕山山脉所产的板栗。每年端午前后,一夜间,漫山遍野的栗花竞相开放,花香弥漫浓郁扑鼻,飘满栗乡的村里城里、大街小巷。家乡没有大片的田地,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栗乡人开垦山地,用辛勤与汗水,把栗树栽遍了山间、田野。哪里有栗树,哪里就有勤劳质朴、憨实可爱的乡亲。家乡的路依山傍水,随山势地形而高低起伏、闪转腾挪,时而处在幽幽的山间谷地,转眼又到了明朗的半山腰,然后又顺山势蜿蜒而下。穿行在漫山遍野的栗林与连绵起伏的群山间,就像涌动在绿色的海洋里。群山、栗林与乡亲的红瓦白墙相互交错,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栗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风景,都是一种惬意畅然的享受。

家乡的山美、水美、长城美,栗美、人也美。时光流逝,当家乡的一切,在岁月中慢慢累积汇集,家乡啊,就如我的恋人,看不够、想不够、也爱不够,即使面对面坐着还想你。这种情怀,就像那首听不够的思乡曲,把看在眼里的风景,装在脑海的记忆,用时间发酵成浓郁的情结。这情结伴着乡愁,伴着对家乡无限的爱和眷恋,在心里默默流淌,流淌……叫人沉醉!

作者简介:

吴杰,河北迁西人,笔名龚友,现为《津西人》报社编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唐山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从事新闻编辑工作10余年,先后在《中国冶金报》、《唐山劳动日报》、《今日栗乡》、《栗花》季刊等媒体发表新闻作品和散文作品数十篇,其中散文《王泉涌成就绘画艺术梦想》荣获第八届中国时代风采征平活动银奖。

猜你喜欢

滦河板栗长城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河北省滦河“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与实施评估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让滦河流域水量丰、水质好、生态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滦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决定
美丽河北之滦河
守护长城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吃个板栗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