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助眠不靠谱 怎么才能睡得香
2021-01-15
网上的助眠“妙招”千奇百怪,这些助眠方法真的有效吗?
方法一:2分钟入睡法
真相:难确保2分钟内入睡
“美国海军2分钟入睡法”:第1步放松面部肌肉,包括舌头、下巴和眼周肌肉;第2步尽可能放松肩膀、上臂和下臂;第3步深呼气,放松胸口;第4步依次放松大腿和小腿;第5步用10秒来平复心绪。对此,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专家尹国平表示,这几个动作中,如放松面部肌肉、深呼吸等,可让人逐渐放松,但想保证在2分钟内入睡是不可能的。
方法二:18.5摄氏度入睡法
真相:适合国人的睡眠温度约为20摄氏度
尹國平表示,降低周围环境温度,确实可以改善睡眠,但绝非一定要降至18.5摄氏度。“相关研究表明,欧洲人、亚洲人、非洲人的体质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适宜20摄氏度左右的睡眠温度。而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他们的睡眠温度应该更高一些。”
方法三:睡前小酌法
真相:有短时催眠效果,3到4小时后易惊醒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樊春雷表示,实际上,睡前少量饮酒会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反而不利于睡眠。大量饮酒虽会有短时的催眠效果,但在3到4小时之后,睡意便会消失,还会导致饮酒者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造成失眠。
方法四:食用褪黑素法
真相:褪黑素非治失眠药物,过量服用伤肝肾
尹国平认为,褪黑素是治疗睡眠时相对障碍,即生物钟紊乱的药物,而非治疗失眠的药物。据统计,约25%有睡眠障碍的人,在服用褪黑素后,睡眠状况可得到改善,但对更多服用者来说,褪黑素并没有促眠作用,因此不应将褪黑素作为治疗失眠的药物。此外,褪黑素摄入过量还会损伤肝肾。
方法五:睡前运动法
真相:睡前运动会使大脑过度兴奋
“其实,在夜间做大量运动,对睡眠并无益处。”尹国平说,临睡前开始运动,会使大脑过度兴奋,反而会影响入睡。“一般入睡前3小时内不要运动,可以选择每天上午或下午增加运动量和活动量,消耗身体的剩余能量,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从而改善睡眠。另外,白天做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劳感,这也会促进睡眠,使夜间睡眠变得相对容易。”
要想睡得快,首先要学会放松心情。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规律睡眠。第三,可以接受光治疗,上午尽可能多接触日照,给大脑发出明确信号,使其上午兴奋,晚上则让灯光尽量暗一些,以减少刺激。第四,晚餐最好不吃得太晚、太饱。此外,最好在固定时间上床睡觉,不要在床上等着睡觉。
(摘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