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宫苑到山水宫苑:唐华清宫总体布局复原考证
2021-01-15张蕊
张 蕊
研究唐华清宫的总体布局及营建意匠对理解中国古代宫苑从建筑宫苑到山水宫苑的转型具有重要价值。纵观我国古代宫苑发展历程,秦汉时期建筑宫苑以阙庭宫室建筑群为主体;隋唐时期受南北朝自然(主义)山水园的影响,是我国宫苑演变到纯以山水为主题的北宋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我们特称之为隋山水建筑宫苑[1]1022。隋奠定的山水宫苑的美学风貌,到盛唐得以全面发展,以天地山川为美、自然中见人工[2]。盛唐时期长安城外建有众多据天然胜地规筑的离宫別苑,如九成宫、华清宫、翠微宫、玉华宫等。其中,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唐京兆府昭应县)骊山北麓的华清宫以其形胜著称,如(唐)李隆基《禁骊山樵采敕》载:骊山上分艮位,下出蒙泉,乃灵仙之攸宅[3],(元)商挺《增修华清宫记》载“余谓秦中名山水多矣,可取者唯华清为最”[4]卷八上34。不少专家学者对于唐华清宫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提到“由于骊山景色秀美,华清池盛名久著”[1]137。冈大路《中国宫苑园林史考》提到“谈唐代的离宫,首先必须举出华清宫”,唐代其他离宫的规模远远赶不上华清宫[5]。傅熹年认为,华清宫是唐代最著名的奢华离宫[6]426。曹林娣认为,唐代离宫别苑体现了早期山水园林自然体现人工的营构思想,华清宫堪为典型[2]38。
唐华清宫同中国大多数早期园林一样,没能完整存世。仅凭出土的几处唐代汤池遗址,无法领略唐华清宫的盛景。所幸其赖以存在的地宜条件(骊山、温泉)至今仍存,此外关于华清宫的考古资料、典籍史料、诗文碑刻、图像资料①为唐华清宫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基础。目前对华清宫的复原研究主要集中在宫殿区,如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7]、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卷)》[4]401、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8]482中基于《唐骊山宫图·中》绘制的平面示意图,体现了宫殿区建筑的位置关系;张锦秋[9]、张铁宁[10]设计、复原了考古出图的汤池建筑;也有华清宫历史[11]、宫殿[12-13]、汤池[14]、植物[15]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此外,国内外学者就唐代宫苑的研究在园林复原方法[16-21]及造园特点分析[22-25]方面都对本文有所助益。
本文尝试从研究主体和研究视角两方面做进一步的讨论:就研究主体而言,既有研究主要侧重宫殿区汤池遗址,缺少对华清宫宫、苑整体的复原讨论。就研究视角而言,唐华清宫作为古代宫苑,属园林范畴,然而大多研究集中在文史方面,缺乏对造园意匠的探讨。下文将从史籍和考古资料入手展开唐华清宫宫、苑的总体布局复原,尝试分析唐华清宫的设计意匠,探讨我国古代建筑宫苑过渡到山水宫苑这一转型期的营建意匠与时代特色。
图1 唐华清宫范围及分区图(作者以1988年测绘图为底图绘制,等高距为5m)
1 唐华清宫营建沿革
骊山、温泉之山水形胜造就了它长达2 000年的皇家园林史。自西周起修建骊山宫,于骊山第一峰筑烽火台[26]。秦汉时期修骊山汤,“初始皇砌石起宇,至汉武又加修饰焉”[27]。北周造堂皇石井,到隋修屋建宇,种植松柏千株[28]83。骊山温泉的早期开发利用为唐代华清宫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面山开宇,从旧裁基”在前朝的基础上营建宫殿、御汤[29],名“汤泉宫”[28]82。至唐玄宗时又加拓建,开元十一年(723年)置“温泉宫”②[30],天宝六载(747年)又改称“华清宫”[31],于宫外筑会昌罗城,于宫所立百司廨舍[32]和公卿邸第[33]。
华清宫的营建虽在唐初,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在玄宗执政以后[11]。“于骊山上益治汤井为池,台殿环列山谷。开元间明皇每岁十月幸,岁尽乃归”[28]82。不同于历代帝王洗沐温汤仅停留十余日即返的传统,玄宗每年十月至次年春都留在华清宫,使华清宫除沐浴外还承担着祭祀朝贺、讲武狩猎、农垦耕种等功能和活动。白居易诗《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骊宫高处人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描写着唐华清宫所承载的园居生活及其繁盛景象。好景不长,“渔阳颦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34]864。
安史之乱后,帝王对华清宫的游幸日稀。加之百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宫垣颓废,汤池淤塞,一时辉煌的华清宫变得衰落。唐以后,随着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南迁,再无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其皇家园林的性质也由此终结。
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年),将华清宫赐给道士,改曰灵泉观[4]卷八上30。宋真宗朝末(1021年)钱易作《南部新书》“骊山华清宫会废已久,今所存缭垣耳……故基犹存缭垣之内”[35]89,宋元祐三年(1088年)游师雄《骊山图记》“注刊故宫图于石”[4]卷八上30。元中统二年(1261年)商挺《增修华清宫记》载有三清等8座大殿,朝元、冲明二阁和九龙、芙蓉二汤池等[4]卷八上33-35。明孝宗弘治末年(1505年),都穆《骊山记》言及供贵人、百姓洗浴的“官池”“混池”和在华清宫故基上修建的道观殿宇,及骊山“朝元阁”“老君殿”“饮鹿槽”“老母殿”“烽火楼”等遗址[4]卷八上51。清代初年重修,康熙西巡时“驻跸”于此[4]卷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光绪西逃至此。1927—1946年间重修汤池,“西安事变”后于骊山建“正气亭”(今名兵谏亭)。1958年重新设计并扩建华清池,宫池因袭旧名[36]。
2 唐华清宫范围考证
唐华清宫范围的确定依据1982—1995年唐华清宫考古资料(骆希哲《唐华清宫》[37]中考古数据及遗迹分布图,赵康民《骊山胜迹》[38]《骊山华清宫文史宝典》[39]中墙基的考古信息)整理。宫城内部的墙体位置判定结合2001—2003年华清池芙蓉园工程文物勘探报告及考古遗址③进行判定,相比20世纪90年代骆希哲所绘的遗址分布图有所更新。
通过对唐华清宫2 个阶段考古(1 9 8 2—1995和2001—2003年)的墙基夯土残骸的梳理,绘制出唐代华清宫宫墙、缭墙的位置,从而圈定唐华清宫的大致范围(图1)如下:华清宫的范围南至骊山西绣岭第一峰,北至今临潼区秦唐大道北侧,东抵石瓮谷,西达牡丹沟并且西缭墙向西延长与通往长安的銮舆复道相连④。华清宫总面积约131hm2(不包含古图及文献中宫城区东、西宫门外各附属区域面积),其中宫城区面积约31hm2,骊山苑囿区面积约100hm2(占总面积的77%),苑囿区主峰高出地面约450m⑤。华清宫的面积为同时期太极宫(192hm2)的3/5;与兴庆宫(134.4hm2)面积相当。
3 唐华清宫布局考证
图2 唐骊山宫图(作者改绘自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唐骊山宫图>》)
对于唐华清宫的复原主要通过当代考古发掘并结合历史图文来考证。园林图像为早期园林的复原提供了丰富的证据[40],在古代描绘唐华清宫的图像资料中《唐骊山宫图》(图2)所绘最为详细⑥。据(宋)游师雄题《骊山图记》⑦中“本朝因之,盖百有余年矣,府从事李彦博始谕邑宰王,注刊故宫图于石,盖欲后人知昔之全盛焉”[4]卷八上30,可以看出:刊图于石属于本地官府行为,距离故宫改为道观仅有100余年;为让后人知悉,比较注重体现华清宫故宫原貌;经考证宫图、图记所记内容也与唐代文献所记载的殿宇名称一致。出于以上证据,笔者认为此图较真实地反映了唐华清宫样貌。除宋图之外,历史上对唐华清宫图的描绘也见于清代《关中胜迹图志》[41]的《华清宫图》和清乾隆本《临潼县志》[4]的《华清宫图》,清代2幅图内容基本一致。
从《唐骊山宫图》结合历史文献可知,华清宫由宫城区及骊山苑囿区构成。南倚骊山,宫内有温汤总源,山上有石瓮飞瀑,东西两山谷流水环抱宫城左右。宫城区沿南北轴线对称布置,苑囿区结合骊山地貌布置各具特色的建筑和风景点。宫城由宫墙包围,外有缭墙缭绕至骊山。宫城开四门,津阳门向北,昭阳门向南,东为开阳门,西为望京门。
由于华清宫近山一侧有温泉水源,按不同功能,宫城可以看作南北两部分:南部温汤区,体现华清宫温汤沐浴的功能,自东向西,东路为考古已确定的温泉水源及唐太宗御汤(星辰汤)、唐玄宗莲花汤(御汤九龙殿)和杨贵妃海棠汤位置,中路为太子汤、少阳汤、尚食汤、宜春汤,西路为长汤十六所。北部宫殿区,满足皇家离宫的基本功能,分中、东、西三路循南北轴线布置:中路为朝政区,有前、后殿(据古图,因“面山开宇”,前殿在南,后殿在北),四面廊庑隔墙,东廊开日华门,西廊开月华门;东路为寝宫区,靠近温汤区的是寝殿飞霜殿,其北侧梨园是唐玄宗教习梨园弟子法曲之所,最北为瑶光楼即寝宫区的北门⑧;西路为祠庙区,集道观家庙于一体,北端独立院落供奉果老药堂,中部七圣殿为纪念先祖而设的祭祀殿,南为功德院当是道观,内有瑶坛和羽帐。
表1 按准确等级分类的唐华清宫山地景象定位
宫城之外,津阳门北设宏文馆,左右朝堂、集贤院等[31,33];宫城东西外侧有大量附属用地和建筑:西侧牡丹沟种植牡丹,形成芙蓉园、西瓜园、粉梅坛等观景和耕种区域;东侧靠南高地设观风楼、重明阁等观景建筑,稍北的宽阔地带设马球场、舞马台等娱乐场地。出宫城昭阳门即骊山西绣岭北麓,有御辇道[33]登骊山苑囿区,“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唐白居易诗),有朝元阁、长生殿、降圣观、羯鼓楼等楼观殿阁不可胜数。
由于华清宫遗址未经全面发掘,本文尝试通过史籍文献及考古资料,对唐华清宫宫城和苑囿进行推测复原,借以管窥其时之盛。
3.1 唐华清宫宫城区复原考证
对华清宫宫城景象及布局关系的考证,出于以下四方面证据:1)对华清宫宫城建筑或汤池遗址的考古挖掘;2)《唐骊山宫图》对华清宫建筑及位置关系的描绘;3)自唐以来历代史料对华清宫宫城建筑的文字记载;4)傅熹年指出的古代宫城院落布局利用一定尺度的方格网作为基准线以及主体建筑“择中”的方法[42]。
通过以下2个步骤对华清宫宫城区平面进行复原。1)确定院落空间及尺度:首先在标有宫墙位置的华清宫宫城区测绘图上,按1唐尺为29.4cm算,可以看出华清宫宫城按照方5丈的网格模数为基准布局。其次以考古挖掘的墙基、温泉总源、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的位置为基点按照5丈的网格模数逐一推断内部宫墙位置,从而划分院落空间。2)确定各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对于有考古遗址的汤池建筑,复原其平面尺寸;对于其他无法确定建筑形制及规模的,按照文献记载的各建筑的拓扑关系进行示意性平面的表达(图3)。
图3 唐华清宫宫城区分析图——用方5丈网格为布局基准
图4 唐华清宫山地景象位置空间示意图
本研究的华清宫宫城复原示意图不同于仅体现位置关系而无尺度信息的示意性平面,而是通过建筑拓扑关系结合考古遗迹及地理信息,具有空间模数尺度关系的院落布局。充分地发挥考古价值,加强对于消失的历史园林其院落尺度及空间关系的认知,推进历史名园复原研究工作。
3.2 唐华清宫苑囿区复原考证
在骊山苑囿区复原中运用“分类法”按照景象位置考证的准确等级进行分类,绘制复原示意图:将原址未变且有考古遗迹的列为I级,仅有考古遗址的列为II级,III~V级皆由史料文献推断而确定,以其准确性由高至低类推。按照准确等级分类的考证复原方法运用在历史园林复原中,有助于随着未来新的考古研究进展而更新结论,更加灵活准确。
对骊山苑囿区的布局考证分为2个步骤:1)结合考古遗址,通过古籍图文的梳理,逐一考证各景象的名称及位置;2)根据考证结果,采用“分类法”将山地景象按照定位的准确等级进行分类(表1),再基于不同等级用不同符号表示各景象位置(图4)。
4 唐华清宫营建意匠
华清宫位居交通要冲,具有长安副都的地位。南屏骊山,北津渭水,东临河、西潼河二水环抱。骊山属秦岭余脉,独立关中、回望长安。
华清宫利用骊山山前的冲积平原建宫城,利用温泉自南向北、自东向西的脉络布置汤池,利用骊山西绣岭三峰两谷经营苑囿,形成“宫-池-苑”的规划格局(图5)。华清宫宫城坐北朝南、面山开宇,骊山苑囿西绣岭高远层分,下两层广而缓,最高层陡而小,以3个山峰为轴布置建筑。
华清宫宫城区因骊山山前东西长南北窄的特殊地形,不像太极宫、兴庆宫等前朝后寝的传统布局,从而因地制宜呈现中朝、东寝、右祠的布局。温汤区在宫殿区和苑囿区之间,靠近温泉水源,根据地势南高北低,遵从尊老崇祖的思想,从上游至下游布置汤池殿宇[14]。
苑囿区规划格局上反映分区成景的观念。利用东奥西旷的山地特征,呈现出东幽西壮的建筑布局理法。西部取西绣岭北坡舒朗旷达的地势,建设以求仙问道为主的宫观殿宇:依照骊山三层山顶而布置建筑,在正对温泉水源的骊山第三峰上建“朝元阁”以形成宫城与苑囿的布局联系且控制整个山区之局势和风景;居于第二峰的“老母殿”起到点景和成景的作用;居于最高峰的“翠荫亭”“羯鼓楼”占据高位,“高山安亭,在布局章法方面起到了‘结’的作用”[43];其他风景建筑群集中在第三峰和第二峰的山腰部分,起到丰富山地景观层次的作用,因境成景“隐”于山林之中,对比突出山顶建筑之“显”。其西侧牡丹沟平面呈丫字形,宽广且坡度较缓,环境半阴且呈台地,排水顺畅,沟谷积肥,符合牡丹的生长习性,利用自然条件作人工修补,生息致远,国色天成(图6)。东部石瓮谷幽静深邃与西绣岭景观风貌全然不同,因环境荫凉种植兰蕙(又名芝兰谷),藉深邃奥曲的自然地貌,建筑以风景营造为主,石瓮谷有峻而悬,石瓮飞瀑两侧的红楼、绿阁占据谷端形胜,意于天地外,气在山水中(图7)。
图5 唐华清宫总平面复原示意图
图6 华清宫西——牡丹沟
图7 华清宫东——石瓮谷
5 结语:山水建筑宫苑——建筑宫苑到山水宫苑的转型
华清宫凭借现存的山水地宜及丰富的考古和史料,可以作为探讨隋唐山水建筑宫苑的经典案例。唐华清宫“益治汤井为池,台殿环列山谷”,据骊山温泉之形胜,随形因势以筑宫苑,典型体现了汪菊渊先生指出的隋唐山水建筑宫苑作为从秦汉建筑宫苑到北宋山水宫苑转折点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华清宫其选址充分利用地望优势,巧借山水结构经营布局,呈现宫苑布局分明的特点;宫殿建筑巧借地宜环境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山地建筑依三层山顶分布兼具得景成景的双重优势,建筑布置反映出因地制宜、显隐对比的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特点;风景营造呈现分区成景的特点,阐明了具有明确性格倾向及诗画意趣的园林艺术追求。
可以看出,受到唐代文化艺术思想、社会风尚和诗文绘画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宫苑具有从建筑宫苑到山水宫苑转型的特征:在园林形式上体现皇家苑囿的巨大豪华、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特点,也兼具注重装饰性小庭园及尊老崇祖的人文观念;在园林内涵上诗文绘画的突出成就促进了造园艺术的发展,诗画意境开始有意识地与自然景物融糅,形成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宫苑。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
致谢:本课题的研究承孟兆祯院士的悉心指导,在该文撰写过程中也得到了王欣、黄晓、刘珊珊、段建强、毛华松等老师的帮助,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临潼建设局提供了相当宝贵的考古资料和测绘图,谨致谢意!
注释:
① 考古成果集中于20世纪80—90年代末考古调查报告、发掘报告等。华清宫汤池遗址发掘文献:骆希哲,廖彩良.唐华清宫汤池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J].文物,1990(5):10-20;骆希哲.唐华清宫汤池遗址第二期发掘简报[J].文物,1991(9):1-15;骆希哲.秦汉骊山汤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6(11):4-25;唐华清宫考古队.唐华清宫梨园、小汤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9(3):26-43,等。华清宫骊山建筑遗址发掘文献:赵康民.唐华清宫调查记[J].考古与文物,1983:38. 骆希哲.华清池春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22.赵康民.骊山胜迹[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63.骆希哲.唐华清宫[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等。直接相关的典籍史料:《津阳门诗并序》《明皇杂录》《唐六典》《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新唐书》《长安志》《长安志图》《雍录》等。间接相关的典籍史料:历史著作、地志类、丛书类、历代游记、笔记小说等。相关的诗文碑刻及图像资料有:《全唐诗》《全唐文》、北魏《温泉颂》碑、唐太宗《温泉铭》碑、(宋)游师雄《唐骊山宫图》及《骊山图记》碑等;古代绘画、石刻图像、唐墓壁画等。
② 唐《元和郡县图志》:“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宋《唐会要·卷三十》:“开元十一年置温泉宫于骊山,至天宝六载十月三日改温泉宫为华清宫”,记载温泉宫初置时间为开元十一年;宋《新唐书·地理》“咸亨二年始名温泉宫”和宋《雍录》“咸亨三年,名温泉宫”记载却为咸亨年间。但是包括后晋《旧唐书》在内的其他古籍中并未提及咸亨年置温泉宫一说,按文献最早出现和旁证校勘原则,本文按“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一说。
③ 2001年华清池芙蓉园工程文物勘探报告由临潼区规划局提供。考古报道见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2004年01月09日《临潼:认识华清宫又添史料》.http://news.sina.com.cn/o/2004-01-09/11191545084s.shtml.
④ 与20世纪80年代考古初步探测结果一致“华清宫的范围南及骊山第一峰(即烽火台),北到临潼县城南什字以北,西至铁路疗养院西的牡丹沟,东至东花园东侧的寺沟(即石瓮谷)”。引自赵康民.唐华清宫调查记[J].考古与文物,1983:38.
⑤ 骊山是秦岭余脉,东西绵亘25km,海拔500~1 300m,最高峰仁宗庙高达1 302m。华清宫范围南至骊山西绣岭最高峰海拔913m。考古南宫墙海拔456m,可以推算出苑囿区主峰高出地面约450m。
⑥ 《唐骊山宫图》再现了千年前唐代华清宫人文地理景观,是该宫最详细的历史地图资料。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幅着重反映骊山北坡地貌风景区;中幅绘出了华清宫建筑、宫殿及汤池内容;下幅则表示了渭水南岸一带人文景观。中幅为大比例尺平面图。上、下幅为较小比例尺鸟瞰图,涉及范围甚广。成图年代应为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中秋,由武功人游景叔题字立碑,置临潼,距今900余年。到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又由李好文缩小摹绘复制。引自刘家信.唐骊山宫图考[J].地图,1992:45.
⑦ 宋游师雄(字景叔)题《骊山图记》“骊山温泉,自秦、汉、周、隋相继崇饰,唐贞观中始营御汤,天宝六载筑罗城。于汤所置百司公卿邸第,治汤为池,增起台殿,环列山谷,因改宫为华清宫,明皇岁幸焉。殿曰‘九龙’以待上浴、曰‘飞霜’以奉御寝、曰‘长生’以备斋祀,其他楼、观、殿、阁不可胜数,唯披图然后可尽述焉。逮禄山之乱,天子游幸益鲜,唐末遂废。晋天福中改曰‘灵泉观’,以赐道士。本朝因之,盖百有余年矣。府从事李彦博始谕邑宰王,注刊故宫图于石,盖欲后人知昔之全盛焉。时元祐三年(1088年)中秋日也,武功游景叔识”。引自参考文献[4]卷八上30。
⑧ (唐)郑嵎《津阳门诗》“瑶光楼南皆紫禁”,注“瑶光楼即飞霜殿北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