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语言的清同治《桃源洞全图》文化景观空间营造研究
2021-01-15崔陇鹏
崔陇鹏
胡 平
张 涛
1 桃花源与历代的桃花源图
1.1 桃花源与《桃花源记》
桃花源位于湖南桃源县南三十里(15km),又名“桃源洞”。其地北为武陵群峰,林壑幽深、山道崎岖,南临沅江。清同治《桃源县志·桃源洞全图》中描述的桃花源所在的山名“桃源山”,掩映于群山峡谷之中,又临沅水,山谷内桃花溪横穿而过,经桃源川流入沅江,沿溪两岸盛开桃花;可谓别有洞天,宛若仙境。境内其他地方,多按陶诗记,额以佳名,如桃花潭、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等。
桃花源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源于晋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该作品约作于晋永初二年(421年),诗文中回忆了其仕途时所听说的一个故事,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和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男女老幼,人人各得其乐的理想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出他对世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农耕社会的憧憬。“桃花源”是一种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理想,也成为历代其他各地效仿营造的典范,如宜宾长宁县有小桃源,据宋《舆地纪胜》记曰:“小桃源,其水发源于笔架山峰下,在军城西冷水溪之上。嘉定己巳,太守张公市民田种植桃李,创置亭榭,曰仙津桥、桃花源、桃源洞、武陵洲、绿萝坞、碧桃湾,亭曰蒸霞,堂曰诒然,轩曰棲碧、栢山、琳房,亭曰笑斋,又掘地得铜牌,曰小桃源云。[1]”此外,还有长沙“桃源洞”,北京圆明园的“武陵春色”(图1)等都是对桃花源景色的模仿与再造。
1.2 历代桃花源图
“桃花源”题材的山水画成为历代文人心中对于理想家园的表达,唐代李昭道曾经画过《桃源图》,唐人韩愈、权德舆、舒元舆等也都有关于《桃源图》的诗文记载。后又有南宋赵伯驹绘《桃源图》,明代文徵明绘《桃源别境图》(图2),明代李士达绘《桃花源图》(图3),明末清初吴伟业和查士标绘《桃源图》,清人王炳绘《仿赵伯驹桃源图》等。画家们通过描绘桃花源来忘却现实的浑浊与纷扰,体现其对于超越世俗、获得身心自由的精神追求。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文徵明的《桃源别境图》,图画分为四节,与《桃花源记》中情节近似。第一节是群山、溪水、桃花和桃树掩映下一条停泊的小船,含蓄地暗示出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就在附近。第二节展现的是桃花源中渔人正在与众人对答交谈的情景,人物上方还画有几间草屋和篱笆。第三节中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有担柴的农夫,在田中耕种的农人,还有闲坐的老人。第四节画面中瀑布旁画有一位正在观瀑的文士,旁边还有一位书童,腋下夹着一张琴,好似画家正在观看桃花源中的情景[2]。
本文研究的《桃源洞全图》(图4)出自清同治八年(1869年)《桃源县志》,清人罗行楷主持修编。该图以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县令余良栋重修后的桃花源为模板,通过实际的考察,以平立面结合,散点布局的特征,描述了桃花源当时的场景,同时地方志中还有清晰的文字记载,提供了较为可信的凭据,据清光绪十八年《桃源县志》载:“桃源洞在邑南三十里,碑镌秦人古洞,光绪十八年,邑令余良栋捐金重修靖节先生祠,缘山布置亭阁。按陶诗记,额以佳名,又曰:问津亭、延至馆、穷临桥、水源亭、桃花潭、渔人从入处、豁然亭、高举阁、寻契亭、渔人辞去处。既出亭向路桥诸胜,金碧焜耀青松绿条间,并题桃花源记。[3]”清人杜维耀在《桃源洞说》中亦有记:“渡白马江,登岭下平田逶迤之仙迳亭,亭傍有碑,曰桃源佳致。[4]”地方志中不仅清晰记载了桃花源建造的过程,而且还差人根据真实场景对桃花源空间格局进行图绘表达,相较于中国文人绘制的山水画,其具有更多的客观真实性,可信度较高。与此同时,地方志图中描绘的景色与陶渊明诗中的描绘都较为接近,可便于更好地梳理桃花源各个景观之间的空间关系。总体而言,清同治《桃源洞全图》具有写实写意相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按图索骥地对应桃花源的景观与地理要素;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入探寻古人山水空间格局与人居环境营造的设计理念。
图1 清·圆明园《武陵春色》(局部)(左上)(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
图2 明·文徵明《桃源别境图》(局部)(右上)(台北鸿禧美术馆藏)
图3 明·李士达《桃花源图》(右中)(南京博物馆藏)
图4 《桃源洞全图》(下)(引自清《桃源县志》)
2 传统图像及其图式语言研究
2.1 传统图像的特点与问题
传统“文献”或“图像”往往具有非真实比例,非平面化的,散点布局式的图式结构,体现的是古人对于风景的理想化的认识模式,反映了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营造观念。其作为史料时,图画比例尺度与真实的场景有非常大的差异性,正如童寯在其《江南园林志》中指出:“盖园林排当,不拘泥于法式,而富有生机与弹性,非必衡以绳墨也。[5]”这里,童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园林的“富有生机与弹性”和学科制图的“衡以绳墨”之间,未必存在真正的对应关系,所以难以采用较为统一的比例及标准作为论证的依据。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这一系统对象在学术研究中被肢解,进而对传统图像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困扰,无法诠释传统图像中所隐藏的文化内涵。而以图式语言理论对传统图像及其文化景观进行研究,对景观的对象关系、特征、模式做出概括性、提炼性的表达与分析,不仅可以寻找传统景观的内在结构与空间关系,还可以剖析文化原型与景观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演变发展过程,对景观类型及其空间范式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可被当代所应用的传统景观语汇。
2.2 传统文化景观及图式语言研究
图式是西方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图示、图解、模式、图式、模型都是风景园林常用的表现路径。图式揭示研究对象的形象特征、内部结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信息。图式语言理论体系在国外已有长足的发展,以建筑和城市规划为核心内容的“模式语言”起源于C·亚历山大的研究,成为学科发展重要的理论之一。在其“模式的语言”体系中,253个模式中有109个与风景园林相关,不仅对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6],并且从其诞生伊始便对风景园林具有深刻意义。与亚历山大的思想一致,杰佛瑞·杰里科(Geoffrey Jellicoe)和苏珊·杰里科(Susan Jellicoe)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了人类环境的塑造历史,揭示了从古到今人居环境变迁的文化图式[7]。在中国,景观的语言起始于2003年将国外相关成果的引进和介绍[8]、模式语言的应用[9]、景观符号学现象及意义[10]、景观的语汇与语言学[11]和对国外景观设计师设计语言的深入研究[12],成为推动我国景观语言研究的重要力量。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景观及图式语言研究已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框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传统地方景观的文化解读。如《风景园林的地方性——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13]《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图式语言及其传承》[14]《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15]《剖读虎丘——从谢时臣“虎阜春晴图”中的远山说起》[16]《黄河龙门文化景观营造研究》[17]。2)建立起了较系统的景观模式探讨方法和内在机理研究。如《基于神话传说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结构法式探讨》[18]《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19]。3)建立起了图式语言研究的基础方法。通过景观空间的分类体系、空间尺度划分依据、典型空间选择标准,形成了图式语言研究的规范方法和研究技术。如《根据语言符号学方法中词汇、语句和章法3个递进的分析层次论证了南京城的城镇风景格局》[20]《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建构与应用研究》[21]《以苏州古典园林典型空间及其图式语言为例开展的设计实践研究》[22]《传统文化景观半自然景观空间图式语言》[23]等,都从本质上对营造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以往的研究都是对真实文化景观空间和对有尺度比例的图进行图式语言解读,本文不同于以往的研究,通过分析文化原型与图像景观的空间耦合关系,对地方图志中的非比例尺度的图进行空间图式语言研究,将地方景观以字、词、词组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其图式中所含的空间关系和结构特征,将原有图像关系转译成与其文化原型相结合的当代图式语言,进而达到诠释古人营造意图和设计方法的目的。
3 桃花源景观空间图式语言
3.1 图式语言分析方法
图5 《桃源洞全图》(局部)(作者整理自《桃源县志》)图5-1 桃花源总场景图5-2 场景一渔人出入图5-3 场景二渔人问询图5-4 场景三桃源佳致图5-5 场景四桃川仙隐
在进行图式语言研究前,先要对桃花源的空间结构和景观中的“字”“词”“词组”“句式”进行分析。1)景观中的“字”要素。景观要素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将参与景观环境营造的建筑及景观要素提取出来,并将其以平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平面表达方式在符合当代图式语言的同时,还要保证每个要素不同的特点与个性。如,桃花源中的多个亭子、庙宇之间的不同特征。2)景观中的“词”。字要素之间依照原有文化语境以及边界围合关系,组合成词语后形成的典型空间格局。如,桥亭和溪水一起形成的空间节点,庙宇和竹林形成的纪念性空间组团,都是特定的文化景观词汇。该部分主要研究景观组团中心与边缘的关系。3)景观的“词组”。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主要研究词组与词组的边界和节点的关联关系,词组场景的围合和空间关系,以及文化原型与景观词组的关联耦合,即故事情节与空间场景之间的耦合。如桃花源图以散点式方法进行绘制,根据《桃花源记》,可将图分为4个分场景,每个场景都有相对完整的文化故事情节和清晰的空间边界。4)景观的“句式”。其是整个场景的空间结构与语法体系。主要研究景观语法与秩序,塑造上下文关系和法则,与环境的关系法则,要对原有图进行组团关系梳理,研究各个分场景之间的联系。通过系统的图式语言的分析研究,对其进行现代图式语言的转译与诠释,并展示原有设计者的空间思维方式和空间意境塑造方式,可以更加准确真实地还原古人营造的桃花源场景。
3.2 桃花源的4个分场景图景
根据桃花源记,以及《桃源洞全图》局部图(图5-1)所展示的空间来看,可以将其情节和场景分为渔人出入、渔人问寻、桃源佳致、桃川仙隐四部分场景,与明人文徵明的《桃源别境图》的四节场景较为相似。
第一场景:渔人出入(图5-2)。该处主要描述景色如《桃花源记》载:“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该处场景从山外的桃林开始,沿着溪流穿桃林,林尽处有“水源亭”,又见一山,山口有洞,曰“桃源洞”或“秦人洞”,以呼应《桃花源记》中“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之意。过洞见一线天,左右两山对峙,极为狭窄局促,溪水随峡谷而流,顺溪流缓缓前行,一侧山壁有字曰:“劈开真面目”,然后峰回路转,过遇仙桥,桃源入口的场景到此而止。而地方志图中主要描绘此景色有“归鹤峰”“秦人洞”“劈开真面目岩壁”“遇仙桥”4处,该4处景色都位于极其狭窄的山谷缝隙之中,形成了迂回曲折,欲扬先抑的局促氛围。
第二场景:渔人询问(图5-3)。该处主要描述景色如《桃花源记》载:“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该处场景从“遇仙桥”开始,空间豁然开朗,桥正对一庙宇,一侧建有“渊明祠”,以纪念陶渊明先生。该祠又名“靖节先生祠”,为“光绪十八年,县令余良栋捐金重修”,且“缘山布置亭阁”,再往前行,又遇溪流,过“问津桥”,乃村民遇到渔人“问所从”处。而地方志图中主要描绘此景色除了“问津桥”外,主要有“大士阁”“方竹亭”“八角亭”等,与“渊明祠”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建筑周边竹林掩映,彰显陶渊明爱竹之意。而“八角亭”位于该景区的中央,形成整个空间的核心,将桥,祠庙,亭等要素组织在一起。该处的景色都位于较为敞朗的环境之中,四周环山,与之前的局促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方竹亭”,更是位于高冈之上,可以供人登高远眺。
图6 桃花源图式语言分析(作者绘)
第三场景:桃源佳致(图5-4)。该处主要描述景色如《桃花源记》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该处景色从“问津桥”开始,便进入桃花源主景区,可见“秦人村”的农社村屋,阡陌交通,村庄的入口处有路亭,为“秦人村”的主要标识,穿过村社再前行,可达碧云山脚下,山上有“碧云山庙”,隐约可见,路旁有碑,曰“桃源佳致”,是桃源的主要景色,此处紧邻桃花溪,溪上有曲桥名“清风桥”,可通往对岸。地方志图中主要描绘此景色有“秦人村”“桃源佳致”“清风桥”“碧云山庙”等。该处景色为桃源最为开阔之处,且“路桥诸胜,金碧焜耀青松绿条间”,体现出一派生机的田园风光。
第四场景:桃川仙隐(图5-5)。该处在《桃花源记》中未有详细的提及,但在诸多历史图画及文字中的描述应该是文士隐逸之所,如文徵明的《桃源别境图》第四节画面中观瀑的文士,体现了隐士归隐田园之景,地方志图中主要描绘此景色有“桃川宫”“元岳宫”“水府阁”“后洞”等,诸景色沿溪流布置,桃花溪沿水口流入沅水,水口处有一高山,上建有“水府阁”,可俯瞰全川。从峡谷出后洞亦可见沅水,水中有一岛,岛上有一庙名曰“望仙庙”,与“水府阁”遥相呼应。此桃花源场景之大概。
3.3 桃花源图式语言分析
首先,从“字”上看(图6)。每一个景观要素都具有独立鲜明的特色,即使建筑的规制相同,其周围的景观要素,围合方式也有区别。如村庄的路亭以民居山墙为特征,充满人间烟火气息。清风桥以木构拱桥体现小桥流水的田园场景。“渊明祠”周围种满竹林,又体现陶渊明爱竹及其高风亮节的品质。
其次,从“词”上看。每个词都有清晰的语义中心与边界空间,如陶渊明纪念区以“渊明祠”为中心,以竹林为边界;村庄以路亭为中心,两溪水为边界。另外每个区域都主题鲜明,如第二部分的陶渊明祠庙区,“大士阁”“渊明祠”“方竹亭”“八角亭”形成完整的空间轴线序列,并且幽静致思的纪念性氛围,而第四景的“桃川宫”“元岳宫”“水府阁”“后洞”周围植有千年松柏,显示出归园隐逸的仙宫氛围。
再次,从“词组”上看。桃花源的四场景都以山水环绕形成围合空间,各个场景之间都有发展的线索和情节关联,场景和场景之间用山做空间分割,或以水做空间分割,或以桥为转折。前面两景位于峡谷之中,空间较为紧凑,后两景位于溪流河岸两侧,空间较为宽松。整个桃源的空间开合有度,收放自然,各景点之间亦有对望,呼应等关系,如“清风桥”两端设“桃源佳致”碑和“桃川宫”,形成场景的视线关联。
最后,从“句式”上看。桃花源的场景根据渔人出入桃花源的故事情节发展布置空间的“起”“承”“转”“合”,并在空间上营造出局促的入口山洞,悠长的一线天峡谷,豁然开朗的桃源村,形成开合的行走流线,对比与收放的空间节奏及丰富的空间感受。整个图的各景观点之间形成前后呼应关系,如位于高处的水府阁、方竹亭与陶渊明祠和元岳宫之间的对望。
通过图式语言分析,可以看出桃花源图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空间结构特征。桃花源景观由字、词、词组、句的结构组成,建筑、树木、山石等字符在一定围合的边界之内,组成一组景观词组,再由景观词组通过相应的叙事方法,连接形成完整句式,表达一个生动而清晰的桃花源场景图。与此同时,桃源文化景观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形成了一定的固定的文化景观形态与空间范式。而桃花源图采用分散式布局,多点透视的方法将景观分成渔人出入、渔人询问、桃源佳致、桃川仙隐4个场景,形成了桃花源风景的4个景观范式,成为可应用的基本景观语汇,后世通过对4个景观范式的模仿和排序组合连接,并加入富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山水环境和人文要素,进而造就了各地丰富且不同形态的桃花源景象。
4 桃花源风景营造的3种空间尺度
人与风景界域内山水要素的空间远近关系,可归纳为“远景-中景-近景”3个层次。“近景”(“词”的空间尺度),通常在人视域范围内细节清晰可见;“中景”(“词组”的空间尺度),通常较为遥远,但可以看清其形态和格局布置;“远景”(“句式”的空间尺度),包纳了相对而言更远的自然山水,是更大尺度山水风景圈层,通常只能看到大体的轮廓。
图7 桃花源景观层级分析(作者绘)
对于桃花源的风景营造依然存在3种空间尺度,形成三级景观层级(图7)。层级一为近景,具体到峡谷与水岸两部分的代表建筑——“渊明祠”与“元岳宫”,通过视线视点的分析,具体表明了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层级二为中景,分为紧凑的峡谷景色与开阔的水岸景色,2种迥然不同的风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表现古人风景营造中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的设计原则;层级三为远景,包含了桃花源全景,大尺度地反映其山水的整体关系。3种景观层级逐层递进,由远至近地剖析其内在空间结构与组成。同时,桃花源的每个风景的营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整体格局,风景之间在位置上高低错落,甚至形式尺度上,都有明显的广狭、高下、旷奥等不同的空间对比,并彼此通过对峙、联立、并列、互望等方式达到空间构图与身心感知上的高度关照,最终形成独具文化内涵的桃花源风景。
此外,桃花源图中其并不以建筑本体作为风景规划设计的追求,而是在执着寻觅一种人与外在环境的整体栖居关系,承载和诠释着地方风景的文化价值与追求。具体而言,乃基于对地方风景自然山水形势的寻查与评价,把事关地方风景历史与文化精神的重要空间要素,统一按照文化性、艺术性、整体性的原则,与地方风景特殊的山水环境相结合,并将其落实在空间组织过程中——通过游走、观望、体察,风景场所“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24],“极目所至”,山水皆为景色,图中绘制的场景远大于桃花源数倍,以人的“此在”空间为中心向周边四围拓展,超越基地范畴,形成更为宏拓的地景空间的“心象”山水和“文态”格局。
不同于当代郊野风景空间呈现出高度孤岛化、破碎化、边缘化的特点,桃花源通过大、中、小3种尺度的空间营造,不仅细致地刻画出了小尺度的桃花源风景的具体形态,也建构了中尺度的各个场景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场景与山水环境的相互关联,同时建立大尺度的生态环境圈层与风景区的依存关系,构架了风景的整体空间秩序,整合了场所的空间文化脉络。而桃花源的图式语言研究就是立足于其地方性的人文生态系统和文化景观空间的特征与模式,探索传统郊野风景的整体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全新途径,这也为当代探索传统文化景观的地域性特征和整体性保护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5 结语
在地方志中保留的大量关于地方郊野风景营造的记载,《桃源洞全图》仅仅是其万中之一。这些图像虽数量众多,但由于图画比例尺度与真实的场景有非常大的差异性,真正为我们理解具体园林和能够被近代学术研究所用者数量寥寥。所以,面对古代历史图像资料,更需要一套科学化和体系化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诠释,基于此点,本文的研究有以下特点:1)以“空间结构关系”和“空间营造方法”为切入点,还原桃花源的景观组成关系,并对概念、想法、结构、关系等简化组织后进行视觉表达;2)对清同治《桃源洞全图》场景以“字”“词”“句”的语言体系建立空间逻辑关系,较为全面地解读了桃花源景观的空间形态与组织结构;3)通过图式语言的方式整合传统景观空间的共同结构特征,总结传统风景营造策略与生成逻辑。
诚然,我国图式语言在景观空间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仅对于桃花源进行了图式语言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景观空间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各地区,各类型景观的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并拓展其适用范围,以求更好地服务于当代景观空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