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背景下蒙古族传统服饰保护传承现状调查问卷的分析
2021-01-15任晓波
任晓波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云南文山 663000)
国家艺术基金是由国家设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1]。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范围大体包括四方面:一是创作类项目,二是推广传播类项目,三是人才培养类项目,四是其他类项目。本项目属人才培养类别。
一 项目简述
蒙古族礼服是蒙古族特有的节日盛装,其造型比常服更为夸张,并穿着佩戴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内蒙古艺术学院于2019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资助培养项目“蒙古族礼服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目标是培养和弘扬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传承服饰制作技艺、服务民族服饰发展事业的专门人才,进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活态”蒙古族传统服饰传承。同年5月,项目主体在全国范围内招生50名学员。
学员职业分布结构:服装设计师占主体,其中:国内在读研究生1人,大中专院校或研究机构18人,服装企业设计人员28人(其中包括3名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人);歌舞团服装设计师3人;设计师31人,占总人数的62%;
学员民族身份分布结构:少数民族学员居多,其中:蒙古族30人,占总人数的60%;满族1人,回族1人,彝族1人,汉族17人。
学员常住地分布结构:有8个不同的省份、直辖市或自治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42人,占总人数的84%;北京1人,广东1人,山东1人,云南2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人,青海1人和贵州1人。
授课时间从2019年6月22日到7月18日,授课专家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国内服装专业知名专家,如李超德、卞向阳、陈芳、李迎军、孙雪飞等;国内民俗学知名学者如扎格尔和艺术学理论学者如李树榕;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如巴拉嘎日玛和额仁其其格等;蒙古族元素的服饰企业家和现代礼服设计的知名设计师;当地蒙古族服饰研究专家如苏婷玲、兰英、曹莉和包晓兰等。
课程实施过程偏重理论环节,项目实施主体旨在培养蒙古族年轻设计师的设计素养,力求提高学员们的服饰审美水平,从今后设计作品的细节中体现蒙古族文化,避免出现当代蒙古族服饰市场化的“贴标签”乱象。
总体而言,项目势必对蒙古族传统服饰起到保护传承作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自信感,同时也培养后续的蒙古族民间服饰设计专业人才。
二 蒙古族传统服饰
蒙古族是跨境民族,在国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其他省份如新疆、青海和云南等,也有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内蒙古自治区界于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区为高原地貌。地理位置造就了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冬季严寒漫长的自然气候,再者蒙古族属于游牧民族,美称其为“马背上的民族”,故其服饰的穿着要保暖性能极好,且便于马上活动。
蒙古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之一,
13世纪,蒙古族先民就已披发椎髻,服袍,上窄下宽。从同期出土的陶俑中也可发现,此时的袍服为宽大长袍、右衽、大袖盘领。在河南焦作出土的金墓中,乐俑身着“辫线袄”,其为窄袖短衣,短衣的腰间缝有紧密的横褶,且钉有布扣以便打结固定,可见辫线袄在当时是十分流行的一种服饰代表。元代中期,蒙古族宫廷衣饰的典型代表是质孙服(又称只孙服,直孙服,积逊服)和顾姑冠(也称姑姑冠,顾故冠,姑姑冠)。质孙服是流行于士大夫之间的礼服,穿着于天子宴会群臣之时,也称一色衣。这种袍服样式根据季节分为夏服和冬服,穿着时根据质孙服的颜色来选取特定的冠饰。质孙服用“纳石矢”制作,是一种含有金线的织锦,且质孙服本身要镶缀各种宝石,身份地位越高,其镶嵌的宝石就越大越多。同样,女性服饰中的顾姑冠,也是根据贵族女性地位的不同而装饰有所不同。《南熏殿画像考》中记载:“固固,胎用凉竹,外以大红罗幔之,上等大、次等中、再次等小。用大珠穿结龙凤楼台之类,饰其前后,用珠缀长条缘饰,方弦掩络其缝,又用小花朵插戴,有金十字用以安翎筒,插以鸡尾。冠后插染五色朵朵翎毛,如飞扇样。又以珠环盖之,以掩其两耳。环是作大塔形的葫芦式。然后再用大长帛御罗帕重系于额。”[2]相对于宫廷衣饰,蒙古族民间服饰就相对简单一些,且蒙汉服饰差异明显,在此不作赘述。清代以后蒙古族服饰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形制,男女均着袍服,系腰带,戴帽饰,脚穿靴子。
蒙古族服饰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在历史的发展中蒙古族各部落服饰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如鄂尔多斯服饰的头饰最为华贵,科尔沁服饰的刺绣最为生动,巴尔虎服饰的头饰造型最为壮观,布里亚特的服饰最为厚重等。目前,已明确的蒙古族部落有28个,各部落服饰均有男女服饰、老幼服饰、四季服饰、盛装和便装之分。
在学界如火如荼地研究蒙古族服饰的同时,国家层面的保护及鼓励政策也落地生根,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于2005年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又于2007年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到2011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再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工匠精神”,又到2017年3月,正式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一系列的红头文件接踵而来,可见我国政府对传统工艺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
这些年在国家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积极申报,单从内蒙古自治区来看,在这28个已经明确的部落当中,与蒙古族服饰紧密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有70余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项,分别是蒙古族服饰、察哈尔服饰、察哈尔服饰制作技艺、巴尔虎服饰、乌珠穆沁服饰、乌珠穆沁熏皮袍制作技艺、乌珠穆沁服饰传统手工艺、科尔沁服饰、鄂尔多斯服饰、图什业图王府服饰、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苏尼特服饰、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服饰、蒙古族香牛皮靴制作技艺、蒙古族摔跤服制作技艺、蒙古族刺绣、蒙古族图案和扎鲁特刺绣等。
综上,不难看出蒙古族服饰文化底蕴深厚且研究价值极高。而在蒙古族各部落服饰中,刺绣图案的精美、衮边装饰的齐整和盘扣技术的精湛,这三项手工艺是决定服饰制作技术水准的关键因素。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才有了蒙古族服饰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不管是蒙古族服饰背后的文化之美还是制作工艺的繁复装饰之美,都决定了蒙古族服饰在中国各少数民族服饰中的重要地位。
三 调研问卷的设计
蒙古族服饰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不论是蒙古族还是汉族,甚至是其他民族同胞,都会在节日庆典之际着蒙古袍,当今具体的服装消费类型主要有收藏展示服饰、节日服饰、舞台服饰、工作形象服饰和日常生活服饰。
种种火热的消费市场均得益于政府层面的重视及推动,如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各盟市旗县的刺绣艺术大赛、最美绣娘和非遗研培计划等。在各级政府的年度工作报告中,也将蒙古族服装服饰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汇报内容和计划。至今政府层面已举办过16届的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已然形成了庞大的蒙古族服装服饰消费环境。据了解全区民族服装服饰企业已有3000多家,各种私人设计工作室也如雨后春笋也越来越多。
2012年8月1日,由内蒙古标准化院编著的我国首部民族传统服饰地方标准,《蒙古族服饰》正式颁布,对现有的28个部落服饰进行了定据的说明。也正是由于《蒙古族服饰》一书的发行,让更多的服装服饰大小企业及工作室有了明确的定制行规,但从民俗学和人类学角度来看,此书的发行也有一些弊病,如限制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文化人类学学者哈维兰认为,理想的文化多元主义意味着倡导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尊重。因此关注和加强多元文化格局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边缘的、弱势的和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了的文化传统[3]。
根据以上情况并针对本次培训学员的自身特点,且结合授课专家讲座内容和研究背景。同时,笔者多次前往大盛魁文化产业园区、西巷电影制片厂、蒙古城和大昭古城商业街等地进行实地访谈非遗传承人和企业家,最终有了问卷的初稿,在初稿成形后又经过多次与专家商议,调整并修改,设计出了“关于蒙古族传统服饰保护传承现状的调查问卷”。
问卷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是为方便部分不熟悉现代电子技术的学员,由笔者面谈并记录完成。电子版则是大多学员的选择,发放和回收也更为方便高效。纸质版的问卷在做访谈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被访谈者可能会因对某一个问题感兴趣,而抒发自己独到的基层经验,往往这些内容最有可能会触发笔者对某一问题不同角度的思考,但从纸质版的问卷来看,单个访谈者所耗费的时间较多,这也是它的劣势所在。
问卷的设计选用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方法。首先是封闭式问题,从填写问卷人员的民族身份开始设问,然后到一系列客观选择题,如:您是否会着装蒙古族传统服饰?更喜欢传统蒙古族服饰或现代蒙古族服饰或创新后的蒙古族元素服饰?穿着场合?是否拥有蒙古族服饰?拥有件数?蒙古族传统服饰美在哪里?蒙古族传统服饰保护现状、传承现状?保护传承的主要部门和渠道手段?最后到开放式主观问题的设置,您生活中市场上的蒙古族服饰特点?
问卷问题的设置是基于对本次培训所有学员身份和所从事工作的了解基础之上,对这些学员生源范围广的服装服饰设计师群体来做调研,也是一次新的尝试,预想调研结果也更有说服性和推广性。
四 调研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以培训学员为主体样本,共发放51份(除本次培训正式学员50名外,还有一份发放给了赞蓝文化传媒负责人辛琳),回收45份,有效回收率为88%。因被调研者均从事服饰工作,故调研结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在是否会着装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数据显示,有80.4%人表示会着装,其余19.6%的人表示不确定。
在更喜欢传统的蒙古族服饰或现代的蒙古族服饰或创新后的蒙古族服饰这一问题设问中,有23.7%的人选择了传统蒙古族服饰,有7.9%的人选择了现代蒙古族服饰,68.4%的人选择了创新后的蒙古族服饰。
在什么场合会着蒙古族服饰的多项选项中,65%的人选择会在正式会议中穿着,67.5%的人选择会在社交宴会中穿着,62.5%的人选择在旅行拍照中穿着,50%的人选择日常生活中穿着,5%的人表示其他场合也会穿着。
在是否拥有蒙古族元素的服装选项中,没有的有27.5%,有1件的有20%,有2—5件的有32.5%,有5到10件的有12.5%,有10件以上的有7.5%。
在蒙古族服饰美在何处的多项选择中,选择款式美的数据有60%,选择色彩美的数据有55%,选择面料美的数据有35%,选择工艺美的数据有75%,选择装饰(配饰)美的数据有57.5%,选择服饰文化美的数据有80%,其他选择数据有2.5%。
在蒙古族传统服饰保护现状如何的选项中,认为保护较好的人有12.5%,很好的人有22.5%,一般的人有52.5%,糟糕的人有5%,很糟的人有7.5%,没有不了解的人员。
在蒙古族传统服饰传承现状如何的选项中,认为传承较好的人有12.5%,很好的人有15%,一般的人有60%,糟糕的人有7.5%,不了解的人有2.5%。
在保护传承蒙古族传统服饰部门有哪些多项选择中,85%的人认为有政府职能部门,90%的人认为有高校研究机构,90%的人认为有民间艺人和传承人,60%的人认为有收藏家,37.5%的人认为有大众,35%的人认为有企业,5%的人认为还有其他部门。
在认为有哪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传承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多项选择中,80%的人认为要扩大政府宣传力度,77.5%的人认为开设传承人学习培训,80%的人认为研究机构要加大研究力度,80%的人认为要提高民众认识度,10%的人认为还有其他措施。
根据以上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大多数人喜欢的是创新后的蒙古族服饰;在对传统服饰的审美中更多人对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感兴趣;在着装场合方面社交宴会这种活动场所中,有更多的人会精心着装蒙古族服饰;在对服饰的保护传承方面,认为保护和传承状况一般的人占主体;在保护传承蒙古族服饰的部门中,高校、研究机构和民间艺人(传承人)成为首选,其次是政府职能部门;在保护传承蒙古族服饰的措施中,政府宣传、研究机构研究、民众认识度和传承人学习,这几项都是首选。
蒙古族传统服饰保护传承现状问卷调查,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摸底与探究实践,通过问卷的前期准备、问题设置、样本采集和结果分析数据不难发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文化遗产会在生活中模糊了它的“概念”,也被人们逐渐淡忘,不过这种文化遗产会在新时期以新的方式和面貌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因此,在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发展中,应该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保护传承:第一,设计师要抓住服饰背后的文化底蕴,即民族文化的“根”,基于这个“根”进行再设计,坚决不能“雕龙画凤”的“贴标签”;第二,政府部门要加大正确的宣传导向,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普及民众对传统服饰的认识,提高其审美水准;第三,科研机构要深入挖掘,为民族服饰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第四,社会传承人及民间艺人要坚守“工匠精神”,将蒙古族服饰的工艺精华传承下去;第五,企业家要积极参与基层服饰文化活动,正确引导服装服饰消费市场。只有这样,蒙古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传承工作才能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