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基层领导力的内涵特质与实现路径

2021-01-15李姝荦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领导力领导党组织

李姝荦

(韶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湖南 湘潭 41139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1]基层领导力是党的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基层领导力,是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领导力的内涵特质

(一)基层领导力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是我们党通过正确的政策和模范工作,带领和引导人民群众主动接受党的领导,实现党的目标的一种能力。党的基层领导力指的就是共产党执政体系中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所具备的领导力,包括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所具备的领导力。

第一,党的基层领导力是个人领导力和组织领导力的合力。一方面,基层领导者的领导力是基层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否认杰出人物的作用,杰出人物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谈到基层领导力就决不能忽视基层领导者的领导力。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重大胜利,与全国千千万万扎根脱贫事业的各级领导干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是基层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是党的生命线,通过组织推动,能够凝聚和发挥中国共产党统一整体的进取力量[2]。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能使群众从思想上认同党、行动上追随党,让群众在组织中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第二,党的基层领导力从内容上看,包括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政治领导力是党的基层领导力的核心,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是依靠政治来领导,离开了政治就谈不上领导”[3]。基层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站稳政治脚跟、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面对大是大非和歪风邪气敢于亮剑,要善于结合基层实际,将基层党员和群众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指南。思想引领力是党的基层领导力的灵魂,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对党员和群众做好思想引领和教育引导工作,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使党的理论深入人心。要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和挑战,对党员和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与党员、群众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动向,不断夯实思想根基、凝聚思想共识,激励党员和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群众组织力是党的基层领导力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领导干部有没有领导力,关键在于能否将群众组织起来为共同事业奋斗。因此,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和实践者[4]。社会号召力是党的基层领导力的保障,指的是基层党组织和领导者通过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激发共同愿景,引领共同价值追求,使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实现党的领导和目标。社会号召力既是凝聚力、影响力,也是动员力和引领力。

(二)基层领导力的特质

第一,服务性。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直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因此基层领导力具有鲜明的服务性。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要让群众拥护党的领导,首先就必须服务群众,这是实现基层领导力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第二,目的性。基层领导力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要让群众拥护党的领导,最终实现党的目标。第三,双向性。基层领导力不是单向的,需要双方共同发力,不仅是基层党组织和领导者对群众的领导力,更是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追随力,因此具有明显的双向性。

二、重视基层领导力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

基层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党的历史表明,重视对基层的领导,提升基层领导力是党带领人民群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一)提升基层领导力是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一条主线

我们党在各个时期都十分重视基层领导力建设,提升基层领导力是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一条主线。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十分重视加强基层领导力建设。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明确规定:“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方支部。”[5]中共四大通过《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确定支部为党的基本组织,明确支部的基本职责是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对工人群众进行政治上的引导和教育。在革命时期,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升基层领导力,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可靠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任务是要在落后的农业国完成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因此十分重视发展壮大党的组织。随着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员队伍迅速发展和壮大。截至1949年年底,全国党员人数接近450万,1949年一年发展新党员140万左右。1950年,在全党开展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并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整顿。1951年3月底,在北京召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了报告,提出要提高共产党员的标准,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直到改革开放前,党实现了对全国各类基层组织的统一领导。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探索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路径和方法。1980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拉开了基层领导体制改革的序幕,为基层领导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他强调,基层党组织是社会基层单位中的政治核心,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在改革实践中,我们党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他多次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党基层组织共有486.4万个,分布在各个领域,构成了党执政大厦的稳固地基。我们党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群众号召力。由此可知,提升基层领导力是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一条主线。

(二)提升基层领导力是提高党的生命力战斗力的一种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6]因此,提高党的生命力战斗力需要从提升基层领导力抓起。

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发动三湾改编,他深刻总结了起义部队屡次遭遇挫折的教训,认为连队是部队战斗力的基础,是部队执行各项任务的基本单位,连队没有建立党组织,党的影响力就不能渗透到队伍中去。因此他创造性地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由于支部建在连上,党通过党员和广大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连队的政治氛围逐渐浓厚,党员数量逐渐增多,党在连队的影响力逐渐加强。之后,古田会议将“支部建在连上”规定为建党建军的一个重要原则。将“支部建在连上”就是将党的领导延伸至基层,提升党的基层领导力,只有这样,党的领导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真正深入基层,群众才能发自内心地拥护党、追随党。1939年,陈云同志在《党的支部》一文中指出:“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7]党正是将严密的组织体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才能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

(三)提升基层领导力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种体现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表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坚强领导力的力量源泉。基层组织直接面向群众,面对实际,直面矛盾,具有服务性、基础性、直接性等特点,只有在群众中获得广泛认同,才能形成强大领导力。归根结底,基层领导力是群众动员力、政策落实力、工作执行力和矛盾化解力。因此,提升基层领导力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在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正规部队人数对比是八十万比六十万,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处于明显的劣势。正因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许多人都对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军队感到惊讶。但除了这六十万人以外,还有500多万人民群众加入到队伍当中,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坚强后盾。淮海战役胜利的法宝就是依靠人民群众改变敌众我寡的局面。对此,粟裕将军称赞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人民用双手托起来的,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由此可见,我们党的基层领导力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是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可和追随。人民群众之所以会追随党,是因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走群众路线,只有这样,党才能发动群众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三、提升基层领导力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任务艰巨繁重,提升基层领导力成为一个亟需完成的时代课题。我们党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党,党组织基本覆盖到基层,这也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数量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影响力和凝聚力,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

(一)提升基层领导力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的基础支撑

一方面,从国际局势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压力、挑战、矛盾和冲击,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站稳政治脚跟,将中央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位,不断提高领导效能。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及时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向,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另一方面,从国内形势来看,当前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达成,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和阻力还有很多,治理体系还需完善,治理能力还需提升,党员队伍建设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还需加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对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二)提升基层领导力是解决基层党建突出问题的有力保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基层党建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但在具体工作中仍然面临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基层党建呈现淡化、弱化、虚化、边缘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一是党建工作的范围没有实现全覆盖,党建工作没有完全下沉到基层,没有将党的领导覆盖到每个社区、每个村庄,一些农村的党建工作浮于表面,没有发挥党建应有的功能;二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不够全面,不能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不能有效发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的作用;三是基层党建的方式缺乏创新,一些地方的党建工作还在沿用最传统的方式,导致工作效率低。在大数据时代,基层党建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和效率,这就需要为基层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四是没有将基层党组织与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相协调、相配合,构建完善的基层治理格局。为解决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必须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提升基层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

(三)提升基层领导力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说提升基层领导力是时代的迫切需要,这是因为它有助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的关系好比一座大厦和地基的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决定的。由于基层治理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难度大,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在于提升党的基层领导力,建强党的基层组织,抓好基层队伍建设,使群众自觉自愿地追随党、拥护党的领导,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进而使基层治理呈现出有序的状态。

四、新时代提升基层领导力的路径选择

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环境和国际局势,在新时代提升基层领导力需要从健全组织体系、加强思想教育、提升领导艺术、完善考评机制这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以健全组织体系为基础,奠基党的基层领导力

党的组织体系决定着党的生机活力,是党的领导力的有效载体。党的组织体系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领导干部才能更有序、更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有党员、哪里有新社会组织,就把党的组织覆盖到哪里,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要成立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全方位覆盖,党的领导力才能全面延伸。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也是能否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可靠保证,党的影响力、引领力和凝聚力的提升都需要基层党支部来实现。要对照“五化”支部建设的标准,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选用干部时,严格把好政治关,坚持将政治标准贯穿干部选拔的全过程,同时做到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使选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引领党的基层领导力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保持强大的领导力,是一大批党员干部和群众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结果。领导者要善于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凝聚人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总开关”,必须不断加强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8]做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内容上,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激励党员、群众奋进,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用时代楷模的光辉事迹引导他们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奋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向上、崇尚美德的氛围。在形式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三会一课”的形式,丰富党课的形式,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可以开展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访谈教学。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如开展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微宣讲比赛、辩论赛,组织党员、群众到基层走访调研,开展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谈心谈话等等。

(三)以提升领导艺术为重点,淬炼党的基层领导力

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领导艺术,主要表现为决策艺术、协调艺术、激励艺术。

一是决策艺术。这是领导艺术的重要内容,提升决策艺术有助于提升领导力和影响力。基层干部要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一方面,决策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调查研究,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要集思广益,与党员、群众进行充分的沟通,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凝聚共识,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另一方面,决策后要狠抓落实,要让党员、群众信服,在抓落实中建立自己的威信。

二是协调艺术。党的基层组织不仅要自上而下地传达和执行上级的政策和指示,还要自下而上地将下级的意见和民众诉求反馈给上级。因此,提升沟通协调艺术至关重要。要正确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多请示沟通,及时汇报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善于打破隔阂、消除误会。要多与下级和群众沟通,要树立威信、提升领导力,就必须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多倾听群众的心声,为群众做实事。

三是激励艺术。基层领导要善于运用激励艺术,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领导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基层干部是基层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善于运用激励艺术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领导力。要运用愿景激励法,围绕共同的目标、描绘共同的愿景,以目标为导向,制定工作计划,激励党员和群众共同参与到愿景的实现过程中;运用荣誉激励法,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组织、党员和群众授予荣誉称号,树立德才兼备的榜样典型,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其他人学习,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运用行政激励法,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提拔重用。

(四)以考核评价机制为保障,助推党的基层领导力

考核评价机制对基层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是基层领导力的助推器。

一是围绕中心主线,明确考核导向。考核基层干部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要考察是否有较高的政治站位,能否紧跟党中央的步伐,能否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着重考察是否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明确考核风向标。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明确考核内容。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干部,就必须深入开展调研,使考核内容更加全面、客观、细致。要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德能勤绩廉这五个方面,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辩证地考察基层干部。比如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乡村振兴这个主题,重点考察是否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是否以乡村“五大振兴”为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三是规范考核程序,优化考核方式。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使考核程序规范化、科学化。优化考核方式,将平时考核、定期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尤其注重平时考核,通过常态化调研、走访群众、现场办公等方式对基层干部加强日常了解和考核,避免基层干部出现平时工作流于形式、年终工作应付检查的现象。要让群众参与考核评价,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基层干部的一个重要指标,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有说服力。

四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解决突出问题。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基层领导力,解决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充分用好考核结果,倒逼基层干部对标对表,提高工作实效。要建立奖罚分明的机制,对于考核优秀者要重点提拔重用,例如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乡村振兴中考核优秀的,要优先提拔重用,激励更多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勇挑重担。

猜你喜欢

领导力领导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领导力愿望清单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力21法则》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