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2021-01-15彭益民周正刚
彭益民,周正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改革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具有严密的哲学基础。习近平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1]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具体地说,这一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以“求真务实论”为特色的唯物主义基础、以“系统辩证法”为特色的辩证法基础、以“知行合一论”为特色的认识论基础,以及以“人民主体论”为特色的唯物史观基础。研究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哲学基础,对于学习和掌握习近平的方法论思想,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 唯物论基础:求真务实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在习近平看来,学习掌握这一基本原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2]105。坚持用“求真务实论”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方法与开拓创新方法的辩证统一。
(一)唯物观点与实事求是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实在,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习近平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3]25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方法,首先必须把握当代中国这个最大的实际。“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必须立足于这个最大的实际。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根据我国的实际和人民的愿望与要求作出的。当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尤其“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推进改革”[5]20。改革不是为了迎合、讨好某些既得利益者,更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制度模式。如果改革不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情况不清,问题不明,盲目决策,胡革乱改,只会改得一塌糊涂。改革如果仅仅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意见”和“掌声”而改,就会因背离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南辕北辙;改革如果不顾自身国情而照抄照搬别人的思想理念、基本制度和发展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造成水土不服的严重后果。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2]105。首先是理解改革要实,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要坚决革除旧的体制和弊端,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但改革要循序渐进,不能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地调高改革的胃口。其次是谋划改革要实,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来制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路线图,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改革效果,而不能不顾条件去搞那些“高大上”“假大空”的“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当然,同样我们也不能以条件不具备为借口不改革、不创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最后是落实改革也要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措施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部署也只能是镜花水月。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改革,改一个做一个,做一个成一个,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分析变化着的不同情况而决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工作举措。客观实际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实事”不同,“是”也不同;“实事”变了,“是”也会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今天的改革不同于昨天的改革,这一地区的改革不同于那一地区的改革,这决定我们深化改革要把握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见物见人,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使改革落地生根”[2]108。同时,全面深化改革情况复杂,进展和条件各不相同,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和条件,区分轻重缓急。有些不能改的,要坚决守住,无论过多长时间都不能改,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何时都要坚定不移;应改而且能改的,要快改坚决改,不能犹豫不决,如一些具体体制机制上的问题,要坚决从快从优迅速改;一些该改而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则要积极创造条件改,不能守株待兔、坐等其成,如一些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的问题就要创造条件逐步改;不能快的则要等待时机,不要急于求成,要始终把高昂的改革热情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二)能动观点与开拓创新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4]。坚持意识能动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昂扬斗志。习近平说:“我们党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4]理想信念坚定,改革发展就方向明,攻坚克难就干劲足,就可以创造惊天动地的人间伟业。反之,就只能错失良机。习近平认为,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信仰、信念、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铸就我们内心的强大精神支柱,激发出无坚不摧的巨大精神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让我们不彷徨、不折腾、不懈怠,坚定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迈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我们干劲倍增,凝心聚力,全面深化各方面改革。“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6]梦想精神使我们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锐意改革进取,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变革和开放精神鼓励我们民族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不仅创造了历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且创造了当今另世人刮目相看的“中国奇迹”。
二要坚定“四个自信”,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对于“四个自信”,习近平指出:“要刻骨铭心。这恰恰是我们的民族精神!”[5]22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定力、信心决心、意志毅力、勇气智慧源于“四个自信”。理论自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源泉和理论支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改革开放是死路,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同样是死路。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度自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保障,它与全面深化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和信心;没有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和久远。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动力。创新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就有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磅礴的精神力量。
三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命题,也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是主体能动精神最突出的体现。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明确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3]92其中,解放思想被摆在首位。无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还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都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如果思想不解放,就很难认清各种利益固化的根源,很难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很难拿出创新的改革对策和举措。而且,三个“进一步解放”是有机联系的。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前提,是总开关;另一方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3]92。解放思想不是空谈,要落实在社会活力增强、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和发挥上,落实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上;而社会活力的增强、生产力的发展又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基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才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争得先机,赢得主动。
二、辩证法基础:系统辩证法
相对于传统的矛盾辩证法,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辩证法基础是系统辩证法。系统辩证法强调从系统视角看问题,并不排斥矛盾辩证法,而是将矛盾也纳入到系统中来考察。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巨大系统工程,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大大增强,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辩证法。
(一)系统观点与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观点和系统分析方法,要求人们在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时,要把事物置于开放性的系统中来考察,在系统观的统领下解决局部问题,破除各自为政选择最佳而整体效果最差的“囚徒困境”,以发挥系统的最大功能。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内容多、任务重、影响大,涉及到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方方面面,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3]68。
第一,必须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这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已经从阶段性的局部改革转变为全面深化改革。从广度看,当前的改革是“5+1+1”的全面改革,必须把握和注重系统联动与整体协同。“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7]76。从深度看,当今改革是由目标到结果的系列改革的深入和深化,必须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触碰过去不敢触碰的,打破过去未曾打破的,深化过去没有深化的。惟有统筹兼顾、全面权衡、综合考虑,才能顺利推进改革而又避免较大的社会震动。从力度看,当今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敏感性丝毫不亚于改革开放的破冰和突进之时。“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3]101只有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加大整体推进的力度,改革才能进一步突破和深入。为此,习近平强调:“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7]72但与此同时,要注重突出重点,把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改革。
第二,必须相互配合,协调联动。系统分析方法要求对系统的各个方面和要素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强调把握系统内部的结构性、有序性和协同性,注重相互配合、协调联动来推进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必然使改革的难度增大,不确定性增加。因此,特别需要处理好系统中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及其关系,注意改革整体的耦合与联动。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7]72要注重改革方案的协同耦合,制定改革方案时,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注重目标的全局性、任务的整体性、实施的配套性,避免单打一。改革措施要协同配合,出台任何一项改革政策和措施,要考虑和其他政策措施的配套和耦合,打好“组合拳”。改革效果也要注重产生协同效应,改革措施发生作用和效应时,不是一枝独秀、此消彼长,而是系统集成,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果。经济体制全面改革是重点、是火车头,其他改革只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轴心、为动力,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方能保证改革的高效运行。而且,这种协同配合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协同处在不断联动发展的过程之中。毫无疑问,各地各部门改革都要发挥优势,大胆探索;但改革决不能各自为政,自搞一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该中央统一安排的各地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延,该试点的不要仓促面上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先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5]49
第三,必须补齐短板,形成合力。木桶盛水并不取决于长板而取决于短板。改革要发挥各要素的整体功能,就要及时补齐短板,形成合力,从而产生协同共振的效果。“形成改革合力,最终要体现在各项改革举措协调共振上。”[5]44而补短板,强弱项,就要抓住关键,花功夫下力气打通改革的“瓶颈”和“中梗阻”,从而提高改革的协同性和整合性。为此,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5]32。一是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有系统和全局观念,强化中央权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但同时也要注重各地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允许先试先行,将局部改革纳入全局的改革之中。二是坚持治本和治标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重在治本,要求树立新发展理念,通过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创新解决一系列阻碍发展深层次问题。但同时也要治标,及时排除改革中的“短板”,力求在短时期内取得显著效果,防止个别问题演化为全面改革的障碍。三是坚持渐进与突破相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要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由远及近、由浅入深渐进推进,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对看准了的关键问题,要集中优势重点突破,率先革除改革过程中的“拦路虎”。
(二)矛盾观点与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毛泽东形象地将矛盾分析方法称为“一分为二”的方法。在习近平看来,“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3]69。问题意识、矛盾观点、一分为二,无疑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基石和方法论原则。
第一,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辩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8]。一方面,应当坚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敢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和解决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4]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和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会面临更加复杂深层次的矛盾。这既有过去积累的旧矛盾,也有解决旧矛盾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更有随形势环境变化涌现出来的大量矛盾。对这些问题和矛盾,不能回避、退缩和掩盖,只能正视面对、敢于挑战、迎难而上。对待改革中的问题和矛盾,必须在思想认识上直面重视,在机制措施上建章立制,在实际行动上突破化解,才能在解决矛盾中推动事物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矛盾特殊性的原则,避免简单化、“一刀切”。习近平说:“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221“一刀切”就是不看具体情况,只讲共性,不讲个性,从而导致简单化和片面性。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客观看待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对待,精准施策,妥善化解。比如,对待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要用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对待“三农”工作,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打稳扎、久久为功;对于民生问题,要关注困难群体,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社会治理问题,要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的工作;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实行最严厉的保护制度,等等。而且,习近平认为,矛盾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必须善于用新的思路、举措、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做好共性和个性结合的大文章。
第二,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结合与斗争的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进行矛盾方析,必须将斗争性与同一性统一起来,有效地运用结合方法与斗争方法去开展工作。在习近平看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敢于“破”,“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同时又要善于“立”,“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3]70。结合方法是人类辩证思维长期凝练的结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保证改革行稳致远,必须创造性地运用结合方法。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运用结合方法解决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一国两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许多难题,结合方法发挥着化干戈为玉帛、变腐朽为神奇的作用。运用结合方法,关键要选准结合点,建立合适的结合模式,这主要有主从式、并列式、融合式等多种模式。主从式是对立面结合后,一方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如“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又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是治国的基本方略。并列式结合,是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双方地位平等的结合。如在人才建设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3]128在改革干部管理考核上,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这种结合方式二者的地位同等,不可偏废。融合式结合,是对立面双方相互渗透、包含的水乳交融式的结合。如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结合,通常情况下就是一种融合式的结合,结合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合方法就是要从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的思维中走出新路来。当然,另一方面,有矛盾就有斗争,斗争是推动矛盾解决的基本方式。不斗争,没有活力动力,也就没有发展和进步。习近平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9]12。首先要敢于斗争,保持和发扬斗争精神。面对大量复杂深层次的矛盾,习近平要求“干部要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10]。同时,必须善于斗争,提高斗争的本领和能力。斗争是有前提的,不能不看对象,毫无根据地乱斗一气;斗争是有原则的,不能进行毫无原则和意义的斗争;斗争是有尺度的,要有理有节、有张有弛。要掌握好斗争的艺术。增强斗争本领,善于用制度、法治的方法去化解矛盾;善于用改革发展的办法去化解矛盾;善于用经常性调整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去化解矛盾;等等。总之,斗争的方式方法,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丢掉和放弃的。
第三,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抓重点和两手抓的统一。“抓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2]61毛泽东认为,在复杂众多的矛盾中,捉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习近平要求,做工作要善于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4]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反复强调要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主轴”持续发力;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对于雄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提出要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不放松。牵住了“牛鼻子”,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反之,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轻则“挨板子”,重则“跌跤子”。另一方面,“两手抓”,作为工作方法的“两点论”,就是要求抓主要矛盾、抓重点的同时,也要注意统筹协调解决其他多种矛盾和问题。“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221比如,“在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3]116。在实施农村乡村振兴战略上,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带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共同致富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只有掌握了这种“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卓有成效。
三、认识论基础:知行合一论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认识论基础是“知行合一论”。“知行合一论”强调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来说,实践观点与实干方法、反映观点与知行统一方法,就是建立在“知行合一论”基础上的主要观点和方法。
(一)实践观点与实干方法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4]。坚持实践第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实干方法。实干,就是行动、落实,就是干事、成事,就是改变现状、改造现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11],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
第一,实干及实干方法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二法门。在习近平看来,“清谈误国、实干兴邦”[1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遣队和排头兵,尤其要“积极培育崇尚实干的环境,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12]。实干成业,实干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前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13]“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14]经济特区成于实干,城市发展成于实干,新农村建设成于实干,“高铁”飞驰 、“蛟龙”潜海 、“嫦娥”奔月都成于实干,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同时,实干育人才,实干是造就人才的根本途径。人才说到底,最终都是在实践中培育、造就的。实干是锻造、磨砺人才的锻压机和淬火石。对于青年人来说,“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最重要的就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13]。对于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来说,尤其要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吃苦实干,到改革大潮中去摔打锻炼,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不仅如此,实干转作风,实干是转变领导作风的佳方良药。实践表明,所有不良作风和顽瘴痼疾都与不实干、不担当、不作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切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不实践、不实行、不实干,当空谈家、当懒汉。转变作风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回到实事求是上来、回到深入实际上来、回到苦干实干上来。
第二,必须把实干要求、实干精神、实干方法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 “中国的今天,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15]进一步深化改革仍然必须坚持“实干”。一是争取时间干。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部署、步骤都已确定,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16],决不能消极观望、迟疑等待。二是抢抓机遇干。抓住机遇实干,可以轻取巧胜;失去机遇,轻则失去主动,重则导致失败。习近平强调,要把握战略机遇期,不失时机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具备有利条件,具备实践基础,具备理论准备,也具备良好氛围。”[5]50要抓住这个良好条件和机遇,坚定不移推动改革攻坚克难,啃掉那些难啃的硬骨头。三是把握规律干。实干重在于“实”,求实、务实、笃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决不是蛮干、瞎干、盲目干。推进改革胆子要大,但“胆子大不是蛮干,蛮干一定会导致瞎折腾。”[5]41全面深化改革“要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来办,在实践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5]43。当前,无论发展转型、动能转换,还是体制改革、机制创新都必须遵循其规律,找对路子坚持苦干,这样方能获得成功。四是一心埋头干。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埋头苦干实干,是我们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经验和基本方式。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硬仗,在认识上,要克服“改革与我无关,开放离我很远”的错误认识;在贯彻落实上,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怪;在工作部署上,“要抓实、再抓实”[7]156,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成效。
第三,必须进一步构建和营造不务虚功、崇尚实干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和作风建设的实践,我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得到了有效的净化和改善。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绝大多数干部都是致力于苦干实干、干事成事的。但也应看到,不干实事、坐而论道者有之,搬弄是非、评头品足者有之,寻找捷径、搞歪门邪道者有之,尸位素餐、坐享其成者有之。而有些真正干事成事的干部却常常被排挤、被压抑、被评判、被非议,严重影响人们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务必从根本上扫除这种不良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和氛围。习近平强调,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9]50。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设,创新用人的体制机制,以强有力的机制、制度和措施,促进广大干部不务虚功,埋头苦干,去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二)反映观点与知行统一方法
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汲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提出了新的“知行合一论”。他多次强调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13]。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知行统一方法。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能动反映论,以行求知,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认识,深入把握改革的规律性。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通过实践求得改革的真知。习近平说:“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根本的还是要靠实践出真知。”[4]改革开放的“是”要通过“行”去求得。不去探索,不去闯、冒、做,就无法获得改革开放的真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兴办经济特区、实行“一国两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是我们通过实践获得真知,从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行动。其次,要坚持认识的辩证法,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我们对改革规律的认识也不会结束,是一个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过程会不断提出诸如“改什么、为什么改、如何改、谁来改”等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科学回答,推动改革理论的创新。再次,要坚持全面系统观,全面认识各种复杂情况,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习近平强调,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3]21,从而不断全面推进和深化各方面的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实践论,以知促行。“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4]用科学理论指导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显著特征。我们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以知促行推进和深化改革,首先要学懂弄通科学理论,“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2]50。只有加强学习,掌握科学理论和改革的真谛,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3]404。同时,要坚持用已经认识到了的规律去推动和深化改革。“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7]57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和卓越政治智慧制定深化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措施去推动改革,“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2]62。只有摸清底子、出好点子、找准路子才能不失时机地推进各方面的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主体论,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做到知行合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推动改革。知行合一是主体的意识和行为,最终要落实到认识与实践的主体身上。各级领导干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性因素,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做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2]102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谋划改革,精心策划,绘制好改革蓝图;主动推动改革,精准发力,直击靶的;主动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精心施工,干事成事。要“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10]全面深化改革光喊口号、不行动不行,单开会、发文件不够,浮光掠影、不敢出招应招不能成事,必须知行合一、把工作落到实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住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2]106同时,坚持知行合一,“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3]406。过去,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建设中学习建设,坚持知行合一,才取得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当今,全面深化改革也要在改革中学习改革,在学习中深化改革,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样方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四、唯物史观基础:人民主体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正是奠基于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基础,坚持人民主体论。
(一)生产观点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
生产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观点。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生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和解放社会活力,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坚持和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基础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来指导和深化改革。
坚持和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导和深化改革。习近平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1]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总体部署、战略举措都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我国现存的社会存在出发的。这主要表现为:在发展阶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在社会主要矛盾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仍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在奋斗目标上,虽然我们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同时必须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前进道路上困难和挑战不少;在国际地位上,当代中国正在由大国走向强国,已成为国际新秩序构建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领导者,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遏制和打压不会停止。所以,我国今天的改革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必须全面推进和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习近平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9]32。我们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力量和精神支撑。
坚持和运用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指导和深化改革。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坚持这一根本观点,就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习近平强调,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1]。一是把握根本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扣这一根本任务。当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着力抓好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二是生产力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1]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牢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轴,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但同时又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见物不见人,必须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方面高质量发展。三是把握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我们突出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是突出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生产力方面。但同时必须统筹兼顾,抓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正确处理好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
坚持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指导和深化改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1]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首先要从整体上审视社会基本矛盾,把握社会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社会看成是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的有机结构,从而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据此,我们无论是分析改革发展,还是分析任何其他重要社会现象,都必须置于这一整体分析框架来考察。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党正是基于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把握,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的策略与措施。其次,要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1]只有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生产力的发展活力,只有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再次,要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复杂变化,及时分析社会发展大势并调整我们的方针政策。“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1]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改革任务,都需要不断地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适应方面进行调节和调整,所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不是短程跑,而是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跑出一个好成绩来。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是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基石。习近平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1]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并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因此,改革无论怎么改,都必须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百姓心为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既要持续推动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让人民享有更多发展成果;同时又要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地切好分好“蛋糕”,让人民拥有更多更公平的获得感。“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3]96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重要奥秘在于依靠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要坚持人民群众是生产的主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社会财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要牢记人民群众是权力的主体,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以公权力去谋取个人私利;要坚守人民群众是利益的主体,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为人民谋利益,千方百计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要尊重和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实践表明,“许多改革都是由基层群众自发推动、自下而上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1]。家庭联产承包制是群众的发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群众自己先搞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建立在群众的迫切需要和呼声之上的。党的责任在于概括和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而加以贯彻实施。改革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无论何种改革,如果群众不参与,改革就没有主体;如果群众不支持,改革就没有力量。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改革开放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要把广大群众在改革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所提出的改革愿望、要求和建议,集中起来,加以分析比较、综合提高,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形成符合改革实际的方针政策和决策措施。这也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把形成的方针政策和决策措施,再放回到群众改革实践中去,让群众去落实,化为实际的行动,并使之在群众的改革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产生新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这也就是让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习近平反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5]41。坚持“群众——领导——群众”的基本公式,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必须遵循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