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以降桂林唐氏宗族建设与身份变化

2021-01-15胡小安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兴安唐氏全州

胡小安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 南宁530006)

宗族一直是历史学和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经典题目,现有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常建华教授已有三篇文章对其学术史进行了梳理[1-3],兹不赘述。其中科大卫教授所说“作为文化创造的宗族”[4],以及刘志伟教授所指出的宗族的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的关系[5],对本文影响很大。就区域社会史研究而言,宗族研究仍然是常说常新的话题。自宋以后,桂林各地就有宗族建设的记载,但其大规模活动则在明代后期或清中叶之后。各姓氏在进行家族创造时,运用刻碑文、修族谱和建祠堂等方式,重构自己祖先的来历,是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经常出现的做法,桂林也不例外。研究这一过程,有助于了解桂林一些家族在时代的变迁中,怎样运用正统文化资源,让自身处于有利的地位,从而了解桂林多元而又一统的文化在国家、社会多重影响下的形成过程。

一、一通“宋代”碑刻的考释

2005年,广西兴安县文物部门在该县高尚镇茗田村发现一通古碑,碑高97厘米,宽50厘米。石碑中央,详细刻写着“宋唐质肃公先世坟”8个大字,左面为“宋绍定四年远代孙唐琼等重据立石”15个小字,字迹仍然清楚。该文物部门以为是宋碑[6]。但是综合多方史料,此结论并不可靠。

碑中所称“宋唐质肃公”是宋代仁宗、神宗时期名臣唐介。兴安当地至今还有这样的说法:唐介为兴安人,宋朝神宗皇帝继位时,曾任宰相参知政事,主执朝廷政务。宋熙宁二年(1069年),因背患毒疽,死于朝廷,归葬于家乡茗田村的大宜山下,并被神宗皇帝谥封“质肃”,入祀于桂林七贤祠[6]。

据笔者检索史料,上述墓碑早在乾隆时期就已经存在。乾隆《兴安县志》云:

宋参知政事唐介先茔在县南龙山。海按:《全州志》云:《广西通志》全州州守列唐子方名,旧志不载。考本传,介自御史谪,旋起通判潭州。全故潭州属,岂当时一来暂摄郡篆,遂误为尝知州事乎?乡贤唐清兄弟称介之后。解学士过全诗曰“唐介坟前江水声”,颇似郡人。而兴安旧传有唐介墓。《桂林志》亦称介县人。史故谓江陵人。予求诸兴安五都野中有天宜山,山旁为文昌祠,祠树天顺间一碑,文无足采。碑末唯别书一行云宋质肃公先世墓,又一行云宋绍定四年远代孙唐琼等请重立,亦鲜事实。祠旁冢乱不可辨。然止云先世墓而已。则介之先或为县人,介墓不在此明甚。解诗、府志并误。且全在宋属荆湖,兴安属广西,疆界接比,则介求摄全州与唐清兄弟为全人皆无足疑。第清辈似介同族,误称介后尔。据此则介非兴人矣。①

文中所说“宋唐质肃公先世坟”墓碑,应即2005年兴安县发现的墓碑,因为从字迹、内容与知县黄海所说完全一致。根据乾隆五年(1740年)兴安知县黄海的考证,这其实是天顺年间的碑,至于“唐质肃公先世墓”的字样还可能是后人新刻上的。黄海明确考定唐介非兴安人,但谨慎地说或许唐介先人乃兴安人也未可知。黄海的考辩显然十分重要而且很有道理,但这并不妨碍兴安一带的唐氏继续自称为唐介之后。

黄海主要依据的资料当为《宋史》,该书唐氏本传云:“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父拱,卒漳州。擢第,为武陵尉,调平江令。民李氏赀而吝,吏有求不厌,诬为杀人祭鬼。岳守捕其家,无少长楚掠,不肯承。更属介讯之,无他验。守怒白于朝,遣御史方偕徙狱别鞫之,其究与介同。守以下得罪,偕受赏,介未尝自言……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介自是数与安石争论。安石强辩,而帝主其说。介不胜愤,疽发于背,薨,年六十。介为人简伉,以敢言见惮。每言官缺,众皆望介处之,观其风采。神宗谓其先朝遗直,故大用之赠礼部尚书,谥曰质肃。”[7]10330-10332可见唐介并非兴安人,没有在广西做过官,也没有证据显示他的后代落籍广西兴安。兴安民间的说法显然出自附会,但是有其历史发展过程。

黄海还指出有《桂林志》亦称唐介是兴安县人。这个《桂林志》应该就是明初陈琏所修《桂林郡志》,今天尚存残本。该书记载了当时兴安、全州一带有蒋氏、唐氏、刘氏、张氏、管氏等大姓。其中写道:“宜乡长山唐氏,其先实肃公介之后。家近兴安,与唐史部同族,累世积善,以儒家名。至理宗朝兄弟三人连中科第。长清,两中乡荐,晚就恩科,静江法曹。子三人,四请于乡。次湘,号东轩,次洪,号顺斋,俱以春秋登正科。”[8]15宜乡在今全州绍水镇一带。至今有“长万二乡出白米,恩建二乡出刀枪,宜乡多礼仪,富贵落升乡”的俗语,说明宜乡长期是文教比较发达的地区。从《桂林郡志》可以看出桂林唐氏以北宋唐介为先祖的说法,早在明初就开始了,也即当时就应该有宗族建构而攀附到宋代历史名人,这是文教很早兴盛的结果。

《桂林郡志》还引南宋时石仲元《题唐氏祠》诗曰:“仙驭何年适此游,山中景色妙难俦。几重云雾藏宫殿,数里□□□□流。此屋有民蒙惠化,土阶无草不惊秋。”[9]18看来当地唐氏在宋代就建起了唐氏祠堂。不过这个祠堂是建在比较僻远的山村,可能是有品级之家追逐潮流建造的一个简陋祭祖之处而已,并无大影响或合族之举。此后一直不见当地唐氏的宗族活动,直到上引碑刻所述,明代天顺年间又有重述唐介之后的攀附行为,则说明唐氏在此时有其需要。不过在明嘉靖之前,由于官方对建祠堂祭祖的规定比较严格,基本仍然限于有品官之族,因此很难说这种攀附是民间普遍的行为,而有可能是某些官族特别的需要。

二、改姓与入籍

唐氏等大姓人口和支系的增加,除了联宗和自然繁衍之外,其实有不少异姓或者少数民族的加入,梳理这一过程,更能清楚地认识岭南民族发展史的问题。这里不一定是因为攀附大姓以增强荣耀,而是在明清时期,由于开户立籍的现实需要。对此现象的普遍认可也使不少人口较少的姓氏甚至瑶人加入这些大姓中来。比如瑶族《过山榜》中核心内容之一的瑶人十二姓在桂林全州、兴安、原义宁一带的流传几乎都带有唐姓②。《元史》卷41《顺帝纪》有记载道州、贺州有傜人唐、蒋起事:“九月甲子,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巩卜班擒道州、贺州徭贼首唐大二、蒋仁五至京,诛之。其党蒋丙,自号顺天王,攻破连、桂二州。”[10]868此记载可能就说明这个问题。全州也有“十家姓唐九姓罗”的说法,据唐氏族老向笔者的解释,乃是当时有罗姓入赘而最终改姓唐的缘故。入赘改姓是湘南桂北多数地方的习俗。

在全州、兴安、临桂等地流传的瑶族《过山榜》中,有不少在明代招募入籍的说法:“景泰年闰七月二十九日,立招帖人安监、李排年、卢世彩等及四位相公卢国赞、逢元凤、逢元甲各方:今因先年撩(僚)乱,招得粤东省盘瑶民赵元龙、罗应昌、赵念扬、李伯耶、邓贵安、赵明福、李伯庆、邓贵龙、盘笑开(后跟县官改黄姓为黄肇开)(均为广西灵川、临桂、兴安、资源、龙胜、三江、融安、融水等县盘瑶的入山祖公,据说从广东韶州府乐昌县迁来),招在江口隘、九龙山,把住大罗界四处……奉钦恩赐榜文,招榜抚瑶字是实,收执永远子孙存据。(原存临桂县宛田瑶族乡庙坪地区小河村邓成满家,流传龙胜、灵川、兴安等县瑶族地区)。”③

再举一通明代万历年间的碑刻:

广西桂林府灌阳县为地方事。据傜人赵俊胜、李元应、邓福安告称,系广东肇庆府德庆州铁凌山民傜。情由山立(主)招至广西,因为恭城倒平源雷五作叛,占过地方……王积通进永明,前往广东,查得青壮手傜民赵俊胜等来承领把隘。有军邓将保招立军兵壹拾玖名,招傜会齐傜目赵俊胜、郑海德、李元应、邓福安,引军兵八名。至景泰元年正月初一日到恭城西乡倒平源征剿,截杀雷通天、李通地,杀获贼首,获功贰名,解广西桂林府罗太爷验实……盘江邓福安、蒋建广,把守大河江,郑海德把守南回界,奉广道把守盐田源,黄子元把守丁冈扼,□□□把守江口、阴江,赵元应把守小河江,赵有良四源把守天门扼、柚子岭、九盘界三处,守隘漠川源、佥岭源等。[11]312-314

虽然上述碑文没有唐氏的情况,所述也有不少值得怀疑之处。但是明代桂东北各地,皆有瑶人是无疑问的,无论这些瑶人是从外地招兵过来,还是一直生活在本地,随着其进入到官府的防御系统,从而发生了身份的变化,总之这和官府当时实行卫所屯田和招抚瑶人的政策有关。如此多瑶人,其中有唐姓或者改为了唐姓,就如前引《元史》所载一样,也是不奇怪的。另有一则史料也值得细究,灌阳《王氏族谱》卷首“宗祠祭田序”云:

他若唐邦佐等户籍载于(宁江坊)六甲。其六甲则尽王氏也。今数户绝已久,而户籍钱粮付王氏输纳百有余年。如兹虽数户之田山产业存者无几。然既收其租息,自当存绝祀必继之义,所有田山税亩及合族新置之业均一一详查,登明于祭田册之后。凡此事宜仿文公法立之约,以昭其信,闻于官以定其守,始可以为久远计。皇清(乾隆)四十四年岁次己亥孟秋月十三代孙之枢叙于敦睦堂之东轩。[12]16-18

谱中另有“祭唐邦佐老先生祝文”云:

溯水源木本之由,祖非其祖,序脉络宗枝之衍,孙岂其孙?霜露既隔其情,苹蘩难役其享。然而同姓异姓,穷其派,宁殊高曾;大宗小宗,究其微,仍同气类。况因崇继祀,先世已著其宏休,而蒙业守成,后人特崇其祀典,举之莫敢废也。神所劳矣,其庶几乎嗟嗟痛东鲁之人,湮享太原之血食;蒸尝不替春秋,隆二姓之粲盛,祝祀长绵功德,显三槐之世泽。[12]21

据说灌阳王氏乃明初军户之后④,可能在明末清初出户为民。按这里的叙述,其出为民户之时似乎是寄籍于唐邦佐户,后来据说唐氏户绝,而由王氏继承了唐户的所有产业,所以后来者的记忆中对唐邦佐必须祭祀不替。又或者王氏当初并不是军户,而是无籍之户,后附于唐邦佐户;所谓有屯田则可能是后来购买的,于是又编造了军户的来历。由于没有更多史料佐证,仅作猜测而已。但不管如何,从此亦可以看出唐氏在灌阳是很早的民户之一,他们不断地叙说自己有宋代做官的先祖,就是不断强调自己的更早的入住权。

三、清代以后唐氏来源叙述的多样化

历史上桂林唐姓存在过多种情况的改变路径,这是基于时代和生活的需要。之前说桂林兴安唐氏是攀附历史名人唐介,而并非其后代,不但有《宋史》等正史可参证,而且在后来的族谱之中也有不同说法。这也显示桂林唐氏来源的多样化,这一叙述,在清代以后大量出现。

今天兴安以及靠近兴安的部分唐氏继承了自己乃宋代唐介后裔的说法。1926年在义宁县义江对面的县政府旁修建了唐介公祠堂,后毁于“文革”。2007年以临桂唐氏为主,倡议各地唐氏捐款重修了唐介公祠。现在祠堂坐落在临桂县五通镇(原义宁县驻地)义江旁,气势宏伟。笔者2008年5月前往调查时,还看到祠堂墙上贴着当年捐款和翌年为举行活动而提前捐款的名单,有来自临桂各村落以及兴安、龙胜、永福等地唐姓。⑤

有记者采访过五通镇唐氏族老、据称是唐介公第29代孙的唐金祥老人,据唐金祥老人说唐介公后人到临桂已有37代了,现五通三里桥附近的老虎提儿岭上,还保留着清代所建唐介公的“靴子墓”,全州县的凤凰村有唐介公的“冠墓”,兴安的高尚则有其“衣墓”。老义宁的五通街和保宁乡一带有唐姓人家700余户、4000余人,桂林全州、兴安、灌阳、灵川、永福和荔浦等地有2万余人,大多是唐介公的后人。义宁的唐氏早在宋代就出过进士,如唐介的长子唐叔问、三子唐义问和孙子唐恕均榜上有名;在清代的举人和读书人更多[13]。唐金祥老人的叙述是对桂林唐氏整体的描述,与笔者在兴安一带的调查大致互相吻合。

但是同属桂林府的全州唐氏的族源传说则不一样。今天能够找到的比较完整的全州《唐氏族谱》(也称为《晋昌希升唐氏族谱》),初修于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于2006年。谱中载有同治七年《修建宗祠序》云:

始祖希升公系本晋昌,谱同东鲁,粤稽仕宦,宋理宗时授中宪大夫,任广南观察使。追溯迁移,由江西吉安府卜居全郡恩乡十二都古梧洞村,娶二妣,育四房,立三宅。长舜卿,二镇卿,三善卿,四仁卿。长、三两房宅于桐木岗,二房宅于莲花村,四房宅于白水底介。今子孙繁衍,耕读频仍,各房支派分居于粤楚两省二百余村……欲报本明□,睦我宗族,非建修始祖之祠堂、合辑各房之系谱则不能,欲修始祖之祠堂、合辑各房之系谱,非择于通衢之吉地亦不可。[14]29

祠堂不久建成,据其谱书所绘祠堂图,祠堂在县东守府署旁,为三进建筑,规模还是挺大的。修谱一事则估计存在相当困难,比如需要厘清世系以弥合各支系不同说法、需要热心有文化的族人等问题,一时没有办法做到。光绪三年(1877年),才开始修撰族谱,其旧谱序云:

吾族自希升公老祖以前,室家播迁,征诸文而不足,质诸献而不详,往不可究,来思可追矣。伏念始祖肇基自宋理宗时宦游湘(湖)广,卜居全郡恩乡十二都古梧洞村名迎马。娶二妣粟粟氏,诞育四房:舜公、震公、善公、仁公,其后显季欲居楚粤两省远近村落二百有奇,实为一脉相承。及此而无所纪,保无同宗视若异姓,骨肉等诸路人乎?爰于同治七、八年倡募,资买全州城内太平坊坐北朝南铺屋吉地壹所,建修享祠以奠始祖之灵,俾世不忘所自。[14]22

族谱明确指出楚粤两省界邻地区二百余村均有唐氏族众,声势浩大,但南宋理宗时的始迁祖以上世系则并不清楚。无论是同治谱还是光绪谱,全州唐氏均说其始祖希升公在南宋由江西直接迁来,无法确知这是南宋流传而来的祖先记忆还是更晚近的追忆。此说的重要性在于,全州在明代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以前均属于湖南,后来当地人长期认为自己属于湖南文化圈,这乃是典型的“江西填湖广”的套路。我们认为这应该是明中后期或者清代以后出现的说法,因其与前述明初《桂林郡志》所载不同,《桂林郡志》称当时全州唐氏乃北宋神宗时期参知政事唐介之后。由此亦可见,当时桂林一带唐氏并没有联宗的行为。民国《全县志》第四编《选举》记载了宋以后中举的众多全州士子,从好些唐氏的名字来看,应该是兄弟或者族兄弟,如明代万历己卯(1579年)科进士唐文科、唐文斗;明天启甲子(1624年)科进士唐良锐,天启丁卯(1627年)科唐良矿,崇祯丙子(1636年)科举人唐曾周,其父名唐良锦,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年)科唐良玺,均为升乡鹤冈人。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科武举唐一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武举唐一伦,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武举唐一备,雍正元年(1723年)武举唐一份,均为万乡彰甲村人。这说明有些家庭或者家支在取名字时已有字辈的区别,但在乾隆以前可能还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此前更多同一地或邻地的唐姓,其名字完全看不出字辈的排行意义,甚至有康熙二年(1663年)、五十九年(1720年)两名举人名叫唐甲、唐丙的[15]309-420。

根据民国《全县志》的调查和记载,全州唐姓的来源在当时已经出现更多的说法(不计县内流动),如升平区井头村唐氏是明成化年间从江南朱衣巷迁来;叠禄村等唐姓宋末迁自江陵;日霞村唐姓明初迁自湖南道州;鹤冈村唐姓宋末迁自湖南道州;湾山冈唐姓元末迁自道州;硃塘唐氏元时迁自湖南永州;乐家湾唐姓明末迁自南京十字街;恬美村唐氏宋代迁自江西;恩德区白茆坞唐姓南宋迁自江西;西头村唐氏明初迁自江西庐陵;泽沛田唐姓明末迁自湖南永州;大冈面唐姓宋代迁自山东历城等等[15]115-125,其中有少数说宋末迁自江陵,这可能与前述宋御史江陵人唐介有关,不过其情形已经乾隆时全州人唐迁湗考证存疑。江南朱衣巷则可能是“珠玑巷”之误,当然不一定是采访记录者之误,而是该族讲述者之误。由此可见,桂林一带的唐氏就在先祖来源上有不同的说法,有同姓不同宗的事实,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多数把自己的祖先与宋代某个官员联系在一起,也与湖南江西连在一起。其实桂林相当一部分姓氏都有这种叙述,这也可以参见民国《全县志·姓氏》篇的记载,即如明初《桂林郡志》所述唐、刘、蒋等姓氏一样⑥。

究其原因,是桂林及周边早在唐宋就得到开发,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士大夫,就临桂、全州、灌阳而言,各大姓包括唐姓,自宋代以后进士、举人就代不乏人。受其影响,在后来的宗族建设中,这些姓氏把自己的先祖说成宋代士大夫,当然更有自豪感和本土优势。还因为在明代以后桂林府不断有大量外来人口进入,这种强调实是最自然不过的做法。比如桂林府全州在明万历十年(1582年)时有15181户,58127人。经明末清初的战乱后,仅存2576户,17424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至51000多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更增至130197人[16]97-98。其中“工惟泥水匠颇多,陶工缝工,土著者间有之。至木土石工冶工,则土著几无,人作室制器必藉来自永、宝等处之流寓者。……廛市走舟者俱非土著之民,间有之亦不过百中之一二”。全州最大圩镇合浦坪市“经商纯系湘人。在昔粤盐成行,挑夫日数千人,非常拥挤,百货流通,商业颇盛”[15]164。外来人口情况可见一斑⑦。

今天的全州唐氏新修谱,把湖南永州一带、灌阳、兴安等地唐姓联结起来,而据说过去一直有唐氏分十支的说法⑧,应该是历史上联宗的产物,时间估计在光绪年间以后,因为光绪三年(1877年)谱并没有记录此传;原义宁唐氏则在兴安、临桂等地联宗,都有扩大影响甚至互相交叉的趋势。光绪年间全州部分唐姓人修谱,除了把全州各地一些村落的唐氏连在了一起,还把自己与湖南唐氏连为一体,而兴安一些唐姓人则继续把自己与唐介挂上钩,从而大量出现同姓不同宗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唐氏总人数大为增加,最终出现全州乃至桂林“一唐二蒋”现象。

直至今日,这种跨地域同姓联宗仍在持续,同姓而不同宗者热衷建构超级同姓宗族,不少姓氏合修了《某姓某省宗谱》《某姓全国通谱》甚至《某姓世界通谱》,重构了新的世系,假如没有编者的详细叙述其前因后果和历史学家的考辨,千百年后人们会以为真有一个这样的血缘宗族,而其实是一种文化创造。

总之,临桂、兴安、全州、灌阳等地的唐氏以及其他大姓如蒋、王等姓,其发展虽然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但是大的社会历史进程是基本一致的,即宋元尤其明代以后,大量军事和其他移民不断进入,使得当地的瑶人社会和原有居民结构及姓氏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简单机械的,而是有其一系列攀附、转用和融合的过程。广西桂林山区宗族的建设和所谓大姓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是地域社会的联合和认同的过程,研究大一统国家形成的过程在边疆地区尤其有其特殊的意义。

注 释:

①乾隆《兴安县志》卷2“古迹·坟墓”。该段文字亦被乾隆三十三年全州才湾人唐迁澍《全州唐氏两郡考》所引用,并考其始祖其实是宋崇文院说书公唐念祖。其文云:“全州之有唐姓,始自晋静公,庶孙曰完,事秦庄襄王大夫,使抚百粤,居桂林,分其支于此,世称晋阳是也。其一乃完之后,有名伦者,为青州刺使,遂改称东鲁。历三世,迁至江陵,又数世,至我始祖崇文院说书公,避金乱,复居此。虽有二始,实一宗……旧谱云:葬兴安之唐家堡,余尝过此访问,遗老竟无有知者,况江陵距兴安千有余里,岂能跋涉远葬?则旧谱固不足信也。余又求诸兴安五都野中,有大宜山,山侧为文昌祠,祠竖天顺间一碑,文无足采,末惟别书一行,云:宋质肃公先世墓,又一行云:绍定四年,远代孙唐琼等请重立,亦鲜事实,祠傍冢乱不可辨。然此云先世墓而已,介墓故不在此,明甚。又明解缙使交址过全州,诗云:陶生岩畔草青青,唐介坟前江水声。所云陶生者,宋侍郎崇也,墓在安道铺道侧;‘介’当作‘谏’,宋政和五年进士,官通判,墓在青草埠前,湘水乃解所经过之地,盖‘谏’‘介’声相近,而讹耳。质肃公虽同出晋阳一族,当其居谏院参知政事时,尚籍江陵,至说书公始迁全州,岂有未迁之前如太公之五世葬?必无是理也。而质肃公乃一代名臣,其薨葬必有名公巨卿志其墓者,家鲜藏书,无从稽考,俟他日博采详志焉。”(见百度空间“印象建江”http://hi.baidu.com/%BD%A8%B6%F7%D2%CB/blog/item/289b671884613e0034fa4175.html)可知全州有部分唐姓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前已经修有谱书。

②最早由杨成志先生1936年收集的《过山榜》(道光间抄本)记录瑶人12姓为盘、沈、黄、李、邓、周、赵、胡、郑、冯、雷、蒋。而后来在全州、兴安、恭城、融水、贺县等地发现的则均有唐姓。参见黄钰主编《评皇券牒集编》相关部分。

③《桂北瑶民榜文》,黄钰主编《评皇券牒集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24-527页。对于《过山榜》产生的年代说法不一,奉恒高等主编《瑶族通史》认为产生于南宋(上册第21-23页);科大卫、赵世瑜认为产生于明初甚至更晚(科大卫《告别华南研究》,载《学步与超越:华南研究会论文集》,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4年3月,科大卫(David Faure)The Yao Wars in the Mid~Ming and Their Impact on Yao Ethnicity,Empire at the Margins:Culture,Ethnicity and Frontire in Early Modern China.Edited by Pamela Kyle Crossley,Helen F.Siu,and Donald S.Sutt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赵世瑜《“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载《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等等。

④灌阳《江宁王氏族谱》(同治九年续修),第16-18页“宗祠祭田序”(作于乾隆四十四年)云:“王氏一族,自始祖考德铭公由江南镇江府溧阳县来粤居灌。考其职为守卫,有屯粮田,则是田也,即有圭田之类也。虽不侔于大夫,而实异于无位之士。忆当时其于祭也,必有尽其礼者。自始祖考殁,历六七纪,鲜有达人,迄今于六七世,支分派衍,族大人繁,实为衣冠门第。然奉国所受屯田,与所自置之业留遗至今,传为世守,未尝稍有变置。特数世以前宗庙未设,其所遗田粮俱派为各房轮收,入为己有,而报本反始之礼遂久缺而未举。”另卷首“祭田”云有祖遗屯观音阁马山阴江坝税田五十亩,另有非屯田的多处。

⑤2008年5月12日笔者在临桂五通镇的实地调查,祠堂前有落成碑记《唐介公祠记》。

⑥在桂林地区至少还有灵川全氏、秦氏(见灵川县史志办藏《全氏族谱》《秦氏族谱》),全州有谢氏(谢良琦《醉白堂诗文集》文集卷4第237-239页《族祖屏南公墓志铭》:“按吾宗,自宋由安成(今江西安福)移居粤,载迁桥渡。厥后本支繁衍,则分为两甲。”)

⑦有关桂林历史上外来移民,参见何林夏、范玉春《湖南移民徙居桂东北的历史考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周建明《古代湘桂走廊的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古永继《元明清时期广西地区的外来移民》(《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等研究,钟文典《广西客家》(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也调查到桂林有不少姓氏据说在明清时期来自湖南、江西、广东等地。

⑧《续修晋昌希升唐氏族谱》第7页:“社会上流传着:唐姓有十家,我族属第四家;十家姓唐九姓罗等等。”新谱编者认为上述说法不准确。

猜你喜欢

兴安唐氏全州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祝福你兴安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致敬兴安逆行者
泸西县总工会:全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会议在泸西召开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兴安四月树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