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时代老年大学英语教育存在问题及新模式的构建
——以安徽省亳州市老年大学为例

2021-01-15柳红霞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亳州市老年人英语

柳红霞,刘 军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亳州分校教学处,安徽 亳州 236800;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亳州分校培训处,安徽 亳州 236800)

截至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含60周岁)人口达到24949万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7.9%,其中65岁(含65周岁)以上的人口是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1]伴随着发达国家均已进入老龄社会的脚步,我国也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提升老年人群素质,实现从“物质养老”到“精神养老”的转变已经成为世界性焦点。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0月颁布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当前及未来的老年教育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新媒体等技术手段不断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信息化引发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智慧教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2]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随着技术革新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而发展和创新。

目前,学术界的众多专家和学者对于老年教育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国家政策和全国范围等宏观层面,或者聚焦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一些城市和地区,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市级及基层老年教育层面及开设具体学科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英语学科是当下老年大学的热门课程,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前景研究,必将给老年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以安徽省亳州市老年大学英语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讨在智慧教育时代及“互联网 + ”大环境下,构建基层老年大学英语教育新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亳州市老年大学现状及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供需矛盾突出

1.老年大学和教育机构数量较少,供需失衡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老年群体已经不满足于退休后享受单一的“休闲养生”及“含饴弄孙”的生活方式。老年人也不愿意再被定义为被照顾、 被保护的群体。他们迫切地希望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希望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由于医疗技术及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居民人均的预期寿命已经由2018年的77.0岁提高到了2020年的77.8岁。许多老人退休后依然精力充沛,学习愿望强烈。老年人因为拥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经验,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应用更加重要。“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3]

由于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热情不断高涨,老年大学和老年学习机构提供的学习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供需不足的矛盾日益明显。根据《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要求,截止到2020年,我国老年群体中要有20%的人口能够以多种形式经常性地接受并参加教育活动。据统计,当前中国共有各类老年大学及老年教育机构六万多所,在校的学员人数超过了700万人,但这个学员数量仅占我国老年总人口的3%,远低于规划中要求的比例。根据亳州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到2019年9月30日为止,亳州市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是九十万,目前,全市共有老年教育机构352个,县级和市级的老年大学共6所,乡镇街道老年教育机构39所,城乡社区及村教学点数204个,远程教育收视点数为103个,老年大学及机构学员人数为15782人,入学率仅达到老年人口的1.85%。全市参加及接受多种老年教育的人数为19616人,老年人口参与教育率仅为2.18%,[4]23远远低于《老年教育发展规划》里要求达到的比例。由于老年教育机构和老年大学受教学场地及师资匮乏的限制,亳州市及县区的许多老人无法入学接受教育,“一座难求”的问题非常严重。[4]22我国老龄化速度超过老年教育的发展速度,农村老年教育更是严重缺乏,供需失衡尤为突出。

2.老年大学和教育机构师资匮乏,教师和学员数量比例严重失调

由于我国老年教育起步晚于一些发达国家,目前,我国还没有发布正式的老年教育师生比例的相关规定。按照我国教师编制比例标准,以要求最低的农村小学师生比例为参照,师生比例要求为1∶23。亳州市老年大学共有37名教师及管理人员,面向社会聘请了91名兼职教师和部分志愿者,师生比例远远超过小学的最低比例。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较少,受过相关老年教育理论知识培训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任老师更是稀缺。目前,学校主要以兼职教师为主,志愿者教师为补充力量,因此,师资队伍稳定性欠佳。同时,兼职教师队伍的成员也大多来自离退休老人,这就形成了“老年人教育老年人”的特殊现象,这些离退休的兼职教师在教学上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制约了老年大学的发展和壮大。相对日益增长的学员数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生比例悬殊,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老年教育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二)英语教育在老年大学需求强烈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有了显著提高。从上世纪80年代的出国热开始,中国掀起了一次次学习英语的热潮,学习英语的群体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发一族”开始加入到英语学习者行列。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老年大学早已开设了英语课程。近几年,亳州老年大学的学员也强烈要求开设英语课程,因此,老年大学从2018年春季开始,尝试开设英语口语课程以满足学员的需求。通过对学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学员们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学员年轻时没有学习英语的机会,退休后希望在老年大学学习英语,弥补人生的遗憾。2.一些学员的子女定居国外或者在国外求学,这些老人迫切需要掌握英语,以期自己出国探亲和旅游时不做“英语文盲”,能在走出国门看世界时可以有效地沟通和交流。3.部分学员帮助子女抚育下一代,目前,社会上儿童英语培训非常火,这部分老人希望在老年大学学习一些英语知识,有助于做好隔代教育。

(三)亳州老年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亳州市老年大学自2018年春季开设英语口语课程,由于是初步的尝试,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如下方面:

1.分班不够细致科学

目前,英语口语班每学期招收50名学员。由于师资匮乏,学校将这50名学员按照英语水平分为两个班级。学员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班级区分度不明确。以初级口语班为例,有的学员英语知识为零,从未接触过英语;有的学员认识一些单词,但是不懂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学员的多样化和差异性使得教学工作存在很大难度。

2.缺乏教学大纲和专业的英语教材

中国目前的老年大学和远程教育平台为老年人开设的课程大多集中于休闲、娱乐、保健、养生等方面,这些课程包括国画、围棋、书法、时装表演、交谊舞基础等,涉及英语学习的资源目前还很少。英语口语班现在还没有固定的英语教材,使用的是任课教师编写的临时教材或讲义,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3.师资匮乏,缺乏专职英语教师

亳州老年大学目前没有专职的英语教师,只能聘请兼职教师授课,教师流动性较大,学员要适应不同的老师及教学方式,这种情况影响学习效果。

4.教学方法单一,不够丰富有趣

部分兼职教师缺乏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不了解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虽然学员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很强,但是随着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在下降,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都在减弱。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基本以灌输知识点为主,授课方式单一,对学习内容讲解不够细致,一些内容一带而过,缺乏必要的口语练习和实践。

5.课外口语交流及活动匮乏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好英语口语需要大量的听、说训练,尽管学员们课堂上学习热情很高,积极学习并练习口语,但是老年人记忆力不好,学习的内容回到家就忘记了。因此,学员们希望学校能够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能够组织他们沟通和交流,练习英语口语。

二、智慧教育时代老年大学英语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一)老年大学英语教育新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老年大学英语教育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场地、教学资源以及师资等方面都已经不能满足老年英语教育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变革,老年大学英语教育也应紧跟时代而相应地变化及发展。虽然“目前以实体教学为主的老年教育模式,让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巨大工程”[5],但在教育理念更新和技术不断发展的智慧教育时代,这个问题将有效得到解决。“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和传感设备贯通校内外、课内外数据连接,构建出以老年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6]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面授教学的过程达到无缝衔接,使得不同知识层次和英语水平各异的老人们满足各自的学习需求,达到“按需学习”的愿望和目的。

(二)老年大学英语教育新模式的构建探索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网络学习平台

为了克服学习场地和教师资源的不足,解决供需矛盾,老年大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把实体的面授辅导与虚拟的网络教学结合起来,为学员们创造出“以教学设施为基础,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立体化的多维学习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AR/VR全息技术,高清直播学习内容,尝试“在实体教学中的教室墙壁采用虚拟显示屏,教室的布局、温度、展示根据需要智能设定”[7],从而为学员们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课堂体验。教师和学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视频动画、音频材料等交互学习,多种教学方式使学习英语变得生动有趣。同时,网络学习平台也为一些无法参加老年大学或者因身体原因无法出行的老年人提供学习机会。这些老年人可以利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网络平台使“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理念得以实现,学员们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再受到自身英语水平的影响,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网上教学资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需求选取适合的学习内容,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标。

2.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亳州市计划到2020年,整合利用现有的社区教育机构、县区职教中心、县电大工作站、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以及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老年协会等资源,发展老年教育,并计划依托亳州广播电视大学成立老年开放大学,各县电大工作站成立老年教育学校,为老年人远程学习提供支持服务,面向本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并向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延伸建立远程老年教育学习网点。

目前,普通高校的高等教育拥有巨大的教育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并没有参与老年教育。同时,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亦没有对老年教育开放,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教育资源相互封闭,大量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教育资源存在巨大的浪费。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革新使得这一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老年大学可以依托高校和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以英语学科为例,高校和中小学等不同层面的英语学习资源也可以为老年大学的师生所用,以此来弥补老年大学自身的资源匮乏及建设不足问题。

3.创建虚拟网络社区,提供人性化的支持服务

仅通过建设平台资源为老年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还远远不够,网络教育不能离开技术的支持,但是也要避免完全被技术左右。虚拟网络社区的建设“关键在于利用技术的辅助作用营造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达到精准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目的”[8]。老年学员退休后来老年大学参加学习,不仅仅是希望在这里进一步学习,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体现自身价值,还有一种情感需要。老人们辛苦工作一辈子,退休或离职后,失去了归属感,许多人会感到孤独和失落。老年大学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学习的场所,也为他们提供了交流和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有了网络和技术的助力,在网络空间也可以创立学习者的线上学习小组、学习论坛等虚拟社区。在这些“社区”里,老师可以随时为学员提供辅导,学员们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互帮互助。这种双重的现实和网络的人际关系的维系,可以让老人们找到归属感,提高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

三、结语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在倡导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下,老年英语教育前景广阔,同时,也任重道远。全社会要真正认识到老年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价值,积极探索在基层老年大学英语教育中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激发老年人的学习潜能、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为即将来临的老龄化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亳州市老年人英语
认识老年人跌倒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防止溺水】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