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1-01-15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红色价值观

郑 琼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州学刊杂志社,河南 郑州 4500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价值和现实表现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回顾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红色基因犹如一条不变的主线贯穿其中,承载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和信仰根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弘扬红色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褪色,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魂、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及其主要特质

(一)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九大后,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国际发展大势进行科学研判,精辟概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论断。“两个大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在历史交汇期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准确把握,是对世界整体格局趋势变化的科学判断,是对中国未来30年发展目标的进一步聚焦。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周边环境,以及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夯实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是保障中华民族拥有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前提条件。红色基因根植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生存和发展的文明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传承和发展。一方面,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立场、价值追求、先进本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灵魂,是激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密码;另一方面,始终积极适应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基本内涵、创新具体形态、彰显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坚实根基,是永葆共产党人青春和初心的秘诀。

红色基因是指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思想理论为基础,领导人民和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积淀、锤炼形成的思想路线、价值理念、优良作风、精神风范和道德情操,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革命精神和先进思想因子的结晶和最高价值体现。 其一,红色基因是“战斗”基因,诞生于中国新民主主义伟大革命实践之中,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经历了敌人战火和英烈鲜血的洗礼,形成了包括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及党的优良工作作风和优秀政治品质等,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其二,红色基因是“建设”基因,激励中国共产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以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带领人民打破西方敌对势力的威胁、封锁和禁运,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孕育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及红旗渠精神等, 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保卫、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风貌。其三,红色基因是“改革”基因,敢于打破一切束缚“人民求幸福、国家求发展”的窠臼,始终积极适应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了小岗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南水北调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深深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实践领域。 总之,红色基因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髓的延续,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传承与创新。[2]

(二)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主要特质

红色基因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宝贵财富,具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来愈丰富。概括而言,红色基因具有以下六个方面主要特质:

第一,人民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求解放,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人民为宗旨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价值追寻和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困境下坚持下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步步走向胜利,所依赖的就是党与人民群众之间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红色基因形成与发展的见证者,又是深度参与者与缔造者,更是将其发扬光大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第二,政治性。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执着追求的集中体现,代表着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红色基因孕育形成的历史既是党带领人民进行斗争的革命史,又是党带领人民筚路蓝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史。其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制度、纪律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制度,是构成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特有的政治品质。

第三,文化性。红色基因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核,其孕育、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构成红色基因最深层次的文化密码。从古至今,红色就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审美色彩,象征着美丽、尊贵、喜庆、吉祥、成功、荣誉,代表着追求光明、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价值传统。1923年11月12日,苏联将红色用作第一面国旗的背景色。自此,红色开始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象征。红色基因承载了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继而迈向辉煌的历史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的精神密码。

第四,时代性。恩格斯强调,所有思想认识和理论思维都是具体历史时期的产物,都带有深深的历史烙印和时代印记,“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达,红色基因内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基因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密切相连,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始终体现前进着的社会生活和鲜明的时代主题,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

第五,开放性。马克思指出,任何观念、范畴及其所表现的社会关系都是具体与历史、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不是永恒的”,而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4]。红色基因也不例外,不可能脱离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民族传统和社会生活而单独存在。红色基因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就在于它始终保持开放性的精神形态,汇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无数的具体精神样态,成就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基因精神长河,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浪潮,不断实现自身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交流互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秘钥。

第六,创新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征程中形成发展的独立自主探索精神和奋斗创新的特质,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所在。正是因为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奠定了思想根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红色基因精神谱系,为新时代党的执政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传承红色基因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来源。作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红色基因包含着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民族精神的传承、时代精神的创造。传承红色基因对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容,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一)传承红色基因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民众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认同

红色基因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至死不渝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正是怀着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之崛起、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不断进取,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民族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为主义之真、国家之强、民族之兴而奋斗牺牲。他们的理想信念之光迸发出改变破碎山河的无穷精神力量和大无畏的气魄。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价值目标时,传承红色基因中包含的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有助于提升新时代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认同认知,将自身的“小我”主动融入国家的“大我”,将个人事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二)传承红色基因的人民情怀有利于增强民众对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认同

一切为了人民是红色基因的内核和本质,是红色基因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动力之源。为人民求解放、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激发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甘于奉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现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理想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正是怀着热爱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大爱” 情怀,无数共产党人为建设美好的“大同社会”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传承红色基因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有助于新时代人们理解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以及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认同和追求。

(三)传承红色基因的道德操守有利于增强民众对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认同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而不衰的重要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也是红色基因的一个重要具体样态。在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无数中华儿女爱党爱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团结协作、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其优秀品质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巨大的道德引领作用,而且有力地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展和推进。红色基因的内涵意蕴与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基本个人道德规范具有内在耦合性。提炼与传承红色基因蕴含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范,有助于增强人们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利于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行合一。

三、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传承红色基因,领悟其中超越时空的信仰与追求,是一个关系党旗底色、政权本质、国家前途、民族自信的重要命题。为了铸造“十四五”新辉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传承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势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红色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资源和载体。传承红色基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一致,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抓手与衡量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尺度,能够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高度重视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建设,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物质基础

第一,要保护好、利用好各种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遗产自上而下的系统, 建好红色基因库。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时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5]作为红色基因保护与展示的关键载体,红色基因库不仅是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浴血奋斗的真实见证,还是传承革命传统、传递红色精神的文化中枢,更是新时代弘扬先进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窗口。建好红色基因库,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重视革命文物及其相关红色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根据需要考虑设立专门的革命文物专职管理机构,负责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修复、展览、研究等一系列的保护管理工作;二要按照源头保护、区域连片、重点突出、总体统筹的原则进行科学划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促进革命文物的资源整合与整体保护;三要突出重点,强化核心优势资源,打造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红色文化地域品牌。例如:河南一直重视对大别山战争史、大别山精神的研究,目前已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基因库”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工程,形成“一个平台”+“709处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地”的联动格局,确立新县——“将军县”的地域文化品牌,以及“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的红色基因库发展理念。

第二,打造覆盖省市县三级红色基因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基地为重要物质载体,搭建研究和弘扬红色基因的平台,为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稳定的学习和实践场所。基地建设要融党性、党史、党风、革命传统、民族精神教育为一体,以开展红色培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打造精品课程,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面向社会各界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第三,注重有关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图书编写、教材开发和文艺创作,要用文化力量厚植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要综合运用自上而下的政府组织领导机制和自下而上的社会自发机制,不断挖掘与红色基因有关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地方优势,开发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红色教育文化产品,通过相关文化产品的传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二)多形式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框架支撑

第一,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让青少年在宝贵的求学生涯中充分感悟红色精神与红色基因的力量,使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促进青少年对国家和民族更为深切地了解与热爱。具体可通过红色电影进校园、红色印记满校园、“开学第一课”(主题党课)、志愿服务队、“5分钟系列微党课”、校园时政沙龙、红色马拉松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创新红色教育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学习教育氛围。

第二,依托各地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资源,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推动宣讲活动走进公司、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田间地头。宣讲团要注重宣讲内容的开发和设计,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国庆节、全民国防教育日、清明节、春节等重大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还要运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比如: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党的方针政策等通过情景剧、诗朗诵、故事沙龙等形式传递给受众。

第三,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完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红色旅游是激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因此,需要重视红色旅游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突出强调红色旅游的内涵式发展,使红色旅游这一文化活动真正实现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文化功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地方红色旅游,推动形成以红色旅游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多点共同发力的红色旅游格局;结合各地的文化特点和资源禀赋,探索“红色+”的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路径,改进低端化、同质化产品服务供给过剩的局面,有效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文化、富民等功能。

(三)积极创新传承红色基因技术手段,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模式

第一,综合运用“报网博信端”全媒体手段,针对不同受众推送差异化产品,让红色基因传承“聚人气”“接地气”。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速度优势与传统媒体深度优势之间的融合,将交互性、全息化发挥到极致,颠覆了传统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模式。在以互联网为基本传播形态的媒介格局下,以网络为形态、为核心的传播模式越来越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由此带来的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更是推动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深度融合。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产生的传播优势,净化流量生态,有效输出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扩大主流传播平台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实现平台型媒体的价值转型与功能升级。

第二,采用先进影像技术,让英烈故事“活起来”,让红色基因传承“入眼入耳入心”。例如:利用数字技术,先将档案馆里静态的、二维平面的老照片进行拼接、串联和后期制作,然后,转化为动态的,具有三维体感的镜头语言,以此创作历史题材影片,创新对优秀共产党人和模范人物家国情怀的诠释手段,这样可以让习惯于“所见即所得”的“90后”“00后”更为直观地感受英烈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与担当。[6]

第三,积极利用5G技术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走向数字化、智能化,使红色文化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作用。5G的传播高速率能够有效支持互联网协议电视、高清视频流、高速移动服务,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可以预见,利用5G技术把红色文化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物件等接入网络,海量的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实现“从彼时到此时”“从对岸到此岸”的传递,为红色文化场景化传播、革命场馆沉浸式设计、红色在线教育等提供技术赋能,激发大众对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情。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红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红色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红色在哪里?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