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理性的声音
——杜牧《阿房宫赋》和苏洵《六国论》“空中课堂”实录

2021-01-15乐燎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阿房宫阿房宫赋六国论

乐燎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上海 200439)

第一课时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八单元的第16课。本课的学习,我们将继续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

第16课的学习,老师还是从三个“得”——得“体”、得“理”、得“益”——这三个层面,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来研讨。与第15课一样,第16课也是两篇经典古文名篇——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翻到第148页,第一篇是杜牧的《阿房宫赋》;第150页,第二篇是苏洵的《六国论》。

一、得“体”

学习第15课时,老师提到了——在阅读古文时,了解一点文体知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形式和内容的理解。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阿房宫赋》的“赋”和《六国论》的“论”这两种不同的“文体”。

先来看“赋”。“赋”,归属于辞赋。辞赋,是一种韵文。辞,最早源于《楚辞》,如屈原的《离骚》;赋,始于荀卿的《赋篇》。汉代以后把辞与赋统称为辞赋。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汉代的大赋以铺叙事物为主,除保留了“楚辞”一些形式上的特点之外,更多地采取了散文的手法,如宋玉的《风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东汉后期又出现了以抒情为主的小赋,如王粲的《登楼赋》。魏晋以后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的骈文。赋体采用了骈文的形式,称“骈赋”;依然采用散文形式的,则称“文赋”。中唐以后,古文家所作的赋,逐渐以散代骈,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宽松。高一上学期学过苏轼的《赤壁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都是“文赋”的典型作品。

再来看“论”。论,这里是指“史论”,原指史学家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所记史事和人物的文字。后来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文论著,也都称为“史论”。史论,可归为“论辩”一类。论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说文。先秦诸子著作,一般都可以认为是论文专集。本学期第一单元学过《论语》中的四子侍坐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以及庄子的《庖丁解牛》,都可以视作论说文。单篇论文则以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贾谊的《过秦论》为最早。论辩包括两个方面:或是阐明一个道理(论),第五单元第11课,我们学过李斯的《谏逐客书》,书,上书。与本单元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一样,都可以归属于“奏疏”,都可以视为“论”的一类;论辩,也可以是批驳别人的言论(辨),如第15课我们学过《答司马谏议书》一文,这篇古文从形式上说是书信体,但从内容上看,王安石回信,主要是批驳司马光强加自己的诸多罪名,则是属于“辩”的范畴。

教材第151页“学习提示”第二段明确提出要求:朗读课文,感受“赋”和“论”的文体特点,体会作者倾注其中的感情和气势。下面听老师朗读这两篇古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48页,老师先朗读《阿房宫赋》。

前面说过,《阿房宫赋》是一篇“赋”,同学们听的时候,要注意作者运用铺陈排比、夸张扬厉的语言形式,进而感受其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朗读略)

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50页,听老师朗读《六国论》。这是一篇“史论”,同学们听的时候,要注意文章是如何严密论证,阐发观点,进而感受其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朗读略)

好,老师朗读了这两篇古文。第15课我们特别强调“学会倾听理性的声音”,是教材第八单元应该关注的核心任务。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从这两篇古文中倾听到了作者怎样的理性的声音?

二、得“理”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得“理”。我们将这一课的两篇古文放在一起作比较阅读,逐一探讨作者理性思考的缘起、内核(即主要内容)、要旨(即主要观点和意图)以及呈现形式等4个问题。

先看第1个问题:理性的思考,缘何而起?

请同学们关注两位作者各自所处的时代。

杜牧生活在晚唐。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加上外族纷纷入侵,更是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日薄西山,它已经走向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处在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关心民苦、忧国伤时的杜牧,希望当朝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

而现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敬宗好声色,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既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阿房宫赋》写于敬宗宝历元年,其批判的锋芒,看似指向秦始皇以及历代亡国之君,实质上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苏洵生活在北宋。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但大大减弱了宋朝军队的战斗作用,而且严重削弱了抵御外来侵略的国防力量。赵宋统治者想尽办法抑制内部的动乱和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则妥协退让、屈辱求和。

这种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和外交上的妥协退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助长了辽和西夏的气焰。在此之后,辽和西夏更是结成掎角之势,步步要挟,随时侵犯。而北宋王朝主要的应付办法是逐年向辽和西夏缴纳绢匹银两,换取暂时的安宁喘息。

由于中央集权以及对外妥协政策而造成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严重和表面化。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成为了当时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思考的一个问题。他们深感忧虑,纷纷上书,要求改革。苏洵、苏轼、苏辙,苏门三父子一同撰写了同题政论文《六国论》。他们都想从六国灭亡的教训之中,寻找到解决北宋王朝问题的钥匙。苏洵是通过名重一时的欧阳修,把自己的二十多篇著作呈送给宋仁宗,陈述他对大宋王朝内政外交各种问题的意见,《六国论》就是其中的一篇。

下面我们来看第2个问题:理性声音的“内核”——也就是两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了解了两位作者的写作缘起,我们不难发现,两位作者理性声音的“内核”均在文末:《阿房宫赋》在第四段;《六国论》在第四、第五两段。请同学们看课文,将《阿房宫赋》第四段、《六国论》第四、第五两段放声朗读一遍。(朗读略)

接下来我们看第3个问题:理性的声音,要旨为何?

学习第15课时,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谏太宗十思疏》和《答司马谏议书》两文,其要旨,即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意图,均在文章第一段鲜明地凸显出来。那么,这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也是如此吗?《阿房宫赋》第一段的段首句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六国论》第一段的段首句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同学们可想一想,这是两篇文章各自的主要观点和意图吗?

联系两位作者理性思考的缘起,再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同学们不难发现:两位作者理性声音的要旨并非呈现于篇首,而是均聚焦于篇末:《阿房宫赋》为第四段末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六国论》则为第五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理性声音的要旨,包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请同学们结合写作缘起,推断一下两位作者各自不同的写作意图。

联系两位作者的写作缘起和文章的核心内容,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杜牧的这篇赋,表面上是铺写阿房宫的兴与毁,其真正的意图则是用秦骄奢致亡的故事,规劝本朝当政者,以古为鉴,明兴亡之道;苏洵的这篇史论则是点明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能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简而言之,杜牧是立足现实、评说盛衰,即总结秦朝覆亡的教训,意在针砭时弊;苏洵是借古讽今、以史为鉴,即探究六国破灭的缘由,旨在警示当朝。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辨析了辞赋和史论两种文体不同的特征;通过朗读,初步体会了两位作者倾注在文中的感情和气势;并着重探讨作者理性思考的缘起、理性声音的要旨、内核等3个问题。

下节课我们将探讨作者理性的声音,在文中是如何呈现的等问题。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下课外拓展阅读篇目。一是结合杜牧《阿房宫赋》的学习,推荐同学们课外拓展阅读杜牧的七言绝句《华清宫》(零叶翻红万树霜)《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读一读他的五言排律《华清宫三十韵》。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苏洵的《六国论》,建议同学们课后上网搜索并大致浏览一下苏轼、苏辙以及明代李祯的三篇同题政论文——《六国论》。

接下来布置今天的课后作业。第一项作业是熟读《阿房宫赋》《六国论》全篇。第二项作业是完成教材P152页“单元学习任务二”中的第2项任务。第三项作业是完成练习册上第16课的第1题和第2题。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八单元第16课。

上节课,我们着重探讨了杜牧和苏洵两位作者理性思考的缘起以及理性声音的内核、要旨等3个问题,今天我们来重点探讨第4个问题——两位作者理性的声音,是如何呈现的?我们先以《阿房宫赋》一文为例,来探讨杜牧理性的声音是如何呈现的。

探讨之前,我们先来看现代著名学者钱钟书的一首七绝的后两句——“三复阿房宫赋语,后人更有后人哀。”三复,意思是反复诵读。顺着这个思路,或许有同学会问:既然杜牧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那他为什么不以“阿房宫”为题材写一首诗呢?或者说,以杜牧的诗才,写一首以“阿房宫”为题的论史诗,表达《阿房宫赋》文中同样理性的声音,不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的事吗?

我们再来看,金人刘仲游就写过一首七言论史绝句:“唐家帝业艰难致,终笑明皇学始皇。不戒前车成后辙,华清宫殿胜阿房。”这里不是同样可以将唐朝与秦朝进行对比,将唐玄宗与秦始皇进行对比,感叹封建清王朝的兴替盛衰,呈现出沧桑的历史纵深感,一样能让“后人”能从历史中,特别是唐玄宗后期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吗?

那为何杜牧的理性的声音不用诗歌来呈现呢?一首七言绝句,二十八个字,言简意明,诗意盎然,朗朗上口,不是一样可以千古传诵吗?

或许有同学会说:绝句跟赋比起来,体制过小,格局不大,气势太弱。果真如此吗?

上节课,布置同学们课外阅读杜牧的五首“华清宫”诗。前四首是七绝;后一首是三十韵,五言排律,同学们不妨计算一下,杜牧的这首五言排律《华清宫三十韵》,足足300字的篇幅,而《阿房宫赋》全文也只不过513字,想想看,假如杜牧写一首五言排律《阿房宫三十韵》,那格局还会小,气势还会弱吗?

同学们可能又有问题要提出来了:你看,同为废墟,秦王朝的废墟和唐王朝的废墟不是同样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吗?选择阿房宫或华清宫这两个标志性建筑的兴衰中的任何一个来写,不同样可以写出作者的理性的声音吗?为何诗人要舍近求远,诗赋分写呢?

这个问题真的是很有意思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课后去探究一番。

下面来看汉代扬雄的一句话:“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写的赋不但文词优美,而且意义严正。则,就是有法度,意义严正,不失讽喻精神;而辞人写的赋呢,不过徒有华丽的外表而已,因为过分注重修饰而失去了讽谏的意义。

有人说,拿扬雄的话作个标尺来衡量,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称为“诗人之赋”是当之而无愧的。老师这里想补充一句,《阿房宫赋》不仅是“诗人”之赋,更是“士人”之赋,而《华清宫》诗,无论是绝句,还是排律,都不过是“诗人”之诗。诗人,写诗的作家;士人,即士大夫,或称儒生。杜牧身兼“诗人”“士人”两重身份,虽说有时难以分开,但他写赋时,他的角色定位更多的是以士大夫的角度来写的,即没有忘记修齐治平、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因而他的这篇赋尚未忘记一个“则”字,即意义严正,不失讽喻精神。老师的这个想法,在此不再展开,供同学们课后讨论、探究。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赋的文体特点和作用,诚如《文心雕龙》里所说“铺采摛文,体物写志”。铺采摛文,就是指铺陈文采。运用大量华丽的语句,张扬文采,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事物,不厌其详,不厌其细。譬如说,杜牧在文中写宫女之多,是这样来铺陈文采的: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杜牧用明星、绿云、渭流涨腻、烟斜雾横,比喻妆镜、晓鬟、弃脂、焚椒,通过形象而又贴切的比喻,既间接地写出宫人众多,又写了阿房宫。阿房宫中下临渭水、高耸云天的楼阁,像蜂房似的布满空际的窗户,以及当窗晓妆的宫人们,仿佛都历历如见。

接下来我们再以《六国论》为例,来探讨理性的声音是如何呈现的。探讨之前,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将苏洵的原文改写成的一首五言古体诗,共十二韵,如下:

檃栝苏洵《六国论》

六雄皆破灭,原本问时因。兵战聊称善,弊端为赂秦。最尤韩魏楚,议计率天真。割地求安寝,倾亡祸自身。赵燕均守土,终究两沈沦。愤叹良将殁,馀悲刺客嗔。齐邦虽远鄙,与嬴不通邻。吁骇强援失,独完志难伸。诸侯相继败,岂但疏和亲。倘若西并力,积威焉可论。天朝功赫焕,大宋势云臻。故事犹悬鉴,毋为北面臣。

你看,全诗120字,前100字概说基本内容。诗末20字道出文章主旨:“天朝功赫焕,大宋势云臻。故事犹悬鉴,毋为北面臣。”意思是:“尽管大宋王朝当下已是积贫积弱,但天朝依旧光华耀目;人多势众,结集迅速;前车可鉴,对北边的辽和西夏的南侵,应该起而抗争,切勿俯首称臣。”诗言其志,言简意赅,同学们想想看,作者的理性的声音,这样呈现不是也可以的吗?

同学们一定会说,理性的声音不可以这样呈现。这是为什么?因为《六国论》是一篇“史论”,苏洵撰写此文,意欲借题发挥,以古喻今,以警示宋仁宗,自然首先要把道理阐述充分,这就要求必须严密论证,强化说理,采用史论的文体形式,无疑比诗歌有更为雄辩的力量和更为充沛的气势。这是其一。

其二,同学们要注意苏洵撰写此文,其阅读对象是北宋最高统治者宋仁宗,开出的药方是对北方的辽和西夏的南侵,不要贿赂求安,而要坚决抵抗。如果像诗一样剖白心迹,直接其谬,宋仁宗肯定是无法接受的。故文末作者的意图并未直接点明,而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更有一种言尽而意不尽的韵味。尤其耐人寻味的,是“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一句,前车之鉴,何止当朝当代,岂非历朝历代?这样的饱含情感的结句同时又蕴含着极为理性的声音,具有一种普世性价值。

三、得“益”

最后,我们来看得“益”。与第15课一样,学习第16课这两篇经典名篇,我想同学们的收获同样是多方面的,譬如说,落实了两篇古文的相关文体、文言、文化等基础知识,学习了两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等等。下面,老师提醒同学们重点从两个方面来思考、探究:一是如何在阅读中,进一步增强“鉴识”的本领;二是如何在写作中,进一步提升“命意”的能力。

先说第一个方面:我们以杜牧《阿房宫赋》为例,说一说如何在阅读中,进一步增强“鉴识”的本领。先请同学们看《道山清话》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东坡在雪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息,至夜分犹不寝。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音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其一曰:“也有两句好!”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得甚底?”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叔党卧而闻之。明日以告,东坡大笑曰:“这汉子也有鉴识!”

苏轼居黄州雪堂时,有一天读《阿房宫赋》,读了好多遍;每读彻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息,到夜半还没有睡意。两位老兵于寒夜听苏轼读《阿房宫赋》,其中一人完全不能理解,一人仅仅理解一句,即文中的“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第二天苏轼得知这个老兵听读感言后,戏谑地大笑道:这汉子也有鉴识!

什么叫“鉴识”?所谓“鉴识”,也就是审察辨识的本领。苏轼称道“这汉子也有鉴识”,是因为该老兵能察要点、识精髓,敏锐地从文中那么多语句中抓取出较为关键的内容,自主地体会出其意味和价值。

不过,这种鉴识还只限于对文本内部的审察辨识,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把文中所引材料、所述语句和更多的文本资料进行对照、比较,辨同异、察原委,对文章的特点和价值一定会有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这里,我们试以《阿房宫赋》一文为例,看看文中哪些说法或观点,需要我们去审察、辨识。譬如说,关于阿房宫建造的时间、原因、地址及规模,历史上有不少史籍都有记载,因司马迁的《史记》成书最早,其记述也相对比较准确。我们来看《史记》中的记载: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

将这则史料与《阿房宫赋》中的相关内容对照起来看,杜牧文中有没有值得我们去审察辨识的地方呢?

同学们从第一处划线句可知:秦始皇修阿房宫,主要是因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意思是说,随着国家的统一,作为国都的咸阳,因为人口日益增加,原有的宫廷已不能满足新的需要,故选址于渭水之南,营建新的朝宫,可见杜牧将阿房宫的兴建完全归因于“秦爱纷奢”,其实并不符合史实。

从第二处、第三处画线句可知,秦王朝最先修建的是阿房宫前殿,规模并不宏大,到秦王朝覆灭之时,全部工程尚未完成。就算日后不断扩建,所有的宫殿楼宇全部竣工,也离《阿房宫赋》文中所说的“覆压三百余里”相差甚远,根本不符合史实;再看首句,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才开始规划并修建阿房宫,这个时间点,距秦始皇之死不过两年,因而《阿房宫赋》文中说“宫人”们“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更是离谱,也完全不符合史实。

《阿房宫赋》中这种与史实完全相冲突之处,杜牧落笔成文之前他并非不知道,但他依然选择用“赋”体,运用这种极其夸张扬厉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秦王朝的荒淫无度、穷奢极欲,为文末的议论张本。

再譬如说,战国时的六国,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却亡于秦国。杜牧认为是由于六国之君未能“各爱其人”,苏洵则认为“弊在赂秦”。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建议同学们课后结合“单元学习任务二”中的第2项任务来进行“鉴识”。

接下来我们看能够得“益”的第二个方面——如何在写作中,进一步提升“命意”能力。下面,我们具体以《六国论》为例来进行思考与探究。

南宋魏庆之在《诗人玉屑·命意》中说:“诗以意义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命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立意”。这里虽然说的是诗歌创作的命意,但文章写作亦同此理。文章写作最要紧处便是立意。优秀的作者都会在其作品的“意深义高”上惨淡经营,苦心孤诣。

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件大事,是历代文史学家关注的焦点话题和热门话题,仅宋代的“三苏”就每人各自写了一篇同题政论文——《六国论》。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同写六国论,老苏誉最高。同学们想想看:为何父子三人的同题作文《六国论》,父亲苏老泉完胜才华横溢的两个儿子,最终成为久负盛名的传世名篇。

同学们或许会说,姜还是老的辣!不错,当时苏轼、苏辙还比较年轻。苏轼的《六国论》认为六国久存是因为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而秦朝速亡是没有重视养“士”,突出强调了“士”安邦定国的重要作用。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阐述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后来,明代李祯也写了一篇《六国论》,他认为六国破灭是不施仁政,但李祯的这篇仍旧没有超越苏洵,这是什么原因呢?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苏轼、苏辙、李祯的三篇。苏洵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是借题发挥,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及其李祯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然而,苏洵用意却不在此。上节课我们已讲到了,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能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六国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苏洵在第四段末句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警策句,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忠告语。

通篇《六国论》,照理说,到第四段就可以结束了。但是苏洵绝不仅仅是为了评论历史,他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针对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文章只写到第四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第五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的深刻意义。

第五段完全说的是宋朝的对外政策。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是云泥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倘若宋朝“以天下之大”继续向辽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深闳,足警世人,无怪乎此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由此看来,要使文章“命意”“意深义高”,要求作者必须对社会生活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超强的透视能力,能够对写作素材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从中发掘出最本质的意义并加以表现,从而写出“意深义高”的优秀作品。

最后,我们简要小结一下:通过对《阿房宫赋》和《六国论》这两篇经典古文的学习和研讨,我们辨析了辞赋和史论两种文体不同的特征和作用;特别是着重探讨了两位作者理性思考的缘起,以及理性声音的内核、要旨、呈现形式等问题;进一步思考了如何在阅读中增强鉴识本领,并初步探讨了如何在写作中提升命意能力的一些方法;认识了文章对当时现实的关注,分析了其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特点,并体会了古代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

接下来布置今天的课后作业。第一项作业是背诵《阿房宫赋》《六国论》全篇。第二项作业是完成教材P152页“单元学习任务二”中的第3项任务。第三项作业是完成练习册上第16课的第3题至第8题。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上海教育“空中课堂”教学指导:范飚、程元、顾燕文、祁敏、上官树红。本课为抗击新冠肺炎期间上海市中小学公益网课,课中部分图片、视频、音乐、文章等,作品来源于相关专著、网络资源等,因时间仓促,任务紧急,未能一一标注。特此鸣谢!

猜你喜欢

阿房宫阿房宫赋六国论
高中生用rap背《阿房宫赋》
背黑锅的“纵火犯”
高中生用说唱形式背《阿房宫赋》
项羽并未火烧阿房宫?
浅析赋、比手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阿房宫赋》修辞艺术举要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
天下第一宫
——陕西秦阿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