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论基础探略
2021-01-15彭先兵张佳雯
彭先兵,张佳雯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近年来,国内兴起了研究和实践课程思政的热潮,并得到党和政府的首肯和鼓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78。教育部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可见,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已成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和教研教改的新动向。为了做好做实这一重要的教研教改工作,有必要立足古今中外去全面发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论基础,因为这是正确地、自信地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重要前提。
一、源于古代中国的优秀教育思想
发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论基础,首先要考虑古代中国形成的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因为新时代重视课程思政,强调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既是抓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智慧的自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164。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也是如此,它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有着割不断的历史继承性。
(一)发扬德教至上思想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将立德视为树人的至高目标,德育是整个传统教育系统的核心和根本,典型的写照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就是说,人最重要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创立学说。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把“立德”放在首位,强调道德养成的首要性和重要性。他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将“礼”即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他将教学内容的序列表述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个序列表明了培养学生道德的优先性和具体的技艺教育的第二位性。这种教育思想与孔子立足政治高度看待的人的教化有关。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儒家的重要经典《大学》中就培养人的问题更直接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上述先哲的重要论述,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德教至上思想。德教至上就是要求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首先突出德育的因素,这与我们今天说的任何课程都要突出其思政教育因素或要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一致的。因为任何时代都有处理不好德才关系的人,各行各业都有在道德上“打擦边球”的人。要克服重利轻义、德才离散的状态,就必须以德统才,倡导德才兼备,将道德培养与知识能力的提升有机结合,建立起同向同行的联动机制,形成育人合力,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换言之,当今推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要求其他各类专业课程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充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共同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是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德教至上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弘扬和谐教育思想
和合文化是儒学的主旋律。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孔子将“和为贵”这一思想延伸到教育中,奠定了儒家的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思想的基础。在回答子路的“什么是成人”的教育问题时,孔子进一步指出:“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就是说,培养的“成人”,要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不贪求,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有才艺,还要有礼乐的教化。从这个回答中可知,教育是使人在知、仁、勇、艺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活动,且这其中贯穿儒家一贯倡导的礼教。尽管儒家教育也重视“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但在古代,礼始终发挥着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作用,承担着规范人的言行的首要功能。
从形式来看,古代的“四书”“五经”“六艺”教育和我们今天的学校分科教育有相通之处,都承担着不同领域的知识传授,且都承担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即都要求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就是对这种教育思想及实践的新概括。它强调育人不能只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在其他各类专业课程中体现出来,目的是要解决分科教育忽视或弱化了思政教育的弊端,要求其他各类课程都要发挥各自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功能,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的。另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还要求在政治方向、育人方向、制度认同、道路认同、文化认同、理论认同上“同向”,在相互补充、共享发展上“同行”,这与儒家的“和谐教育”要求在家国一体上实现有机统一相一致。总之,和谐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最高价值标准。孔子将“和为贵”和“和而不同”的价值观用于教育,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源于国际社会的先进教育理论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思想,具有开放包容的理论品格,并非自说自话。它不但有着我国传统优秀教育思想的基础,而且吸收借鉴了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合理成分,特别是西方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及系统科学的协同学理论等为其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借鉴。
(一)借鉴教育性教学论和潜在课程论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提出,跟西方的教育性教学论密切相关。教育性教学论主张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一理论是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正式提出的。他说,“我得立刻承认,‘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应该承担起“道德教育”[3]12。这里的道德教育相当于我国的思政教育,它是教育的首要内容。赫尔巴特明确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4]260在他看来,教育性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学生道德的养成,道德教育要贯穿教学的始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想借鉴了这一理论精髓,强调思政教育不应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需在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体现,即各门课程的教学都应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将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寓于知识传授之中,从而实现教育的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换句话说,从教育与教学的关系及根本目的上分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想借鉴西方教育性教学论的合理内容,并实现了对这一理论的延伸和升华。
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教室里的生活》中最早提出了潜在课程理论。受其影响,国际社会很快兴起研究潜在课程论的热潮,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有柯尔伯格和范兰丝。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范兰丝说:“潜在课程一词,是指学校教育的非学术结果,这些结果不但重要而且系统发生,但未明示于各级公立学校的教育理论或原理之中。”[5]10-11柯尔伯格指出:“讨论潜在课程的教育影响,就是讨论它是否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或是否能使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6]61-81这是将潜在课程理论作了道德教育方面的延伸,将其视为道德教育至关重要的载体和途径。潜在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潜隐性。它通过非显性课程对学生进行内隐的、间接的道德教育。这直接为我国提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因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就是强调显性的思政课程与隐性的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育人的教育教学合力。换言之,思政课程是显性的思政教育,直接用鲜明的思想观点、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课程思政是隐性的思政教育,通过发掘各门学科的历史发展、代表人物和经典故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间接地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
(二)汲取系统科学的协同学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基于系统科学创立了协同学理论。他在《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中说:“协同学是一门在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7]9这一理论是他研究激光理论时初步提出的,最早也应用在自然科学领域。但随着学科交叉研究所带来的创造力,协同学在社会科学领域找到了发展契机,因而哈肯敏锐地指出,尽管协同学是在自然科学框架内提出的,但它比较重要的可能着力点将是特殊的人类和社会过程。他的这一论断为协同学在教育领域作为指导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协同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自组织原理,即认为作为系统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任何子系统,都可以通过其内部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协作,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秩序的自组织系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思想无疑吸收了自组织原理的合理成分,正确揭示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内在关系:强调课程育人是一个育人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都是里面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要相互协作,共同推动育人系统的发展。
三、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理论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是思政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累积的结果,又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审时度势提出的思政教育的创新思想。因此,研究和梳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能发掘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直接理论基础。
(一)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系统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现代系统论、系统方法及系统科学是西方学者在20世纪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但科学的系统概念早就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并作了原则性阐发。他们深刻地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18;社会“就是一切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9]144-145。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说过:“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10]492;“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10]359。这些论述阐明了以整体性和结构性的观点去认识与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用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方法去处理事物矛盾的辩证系统观的基本思想。辩证系统观也是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科学方法。其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程属于同一育人系统的形象化表述。从整体性原则看,它们都是育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论是作为专门进行思政教育的思政课程,还是反映了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新理念的课程思政,它们的发展都应服从和服务于育人这个系统整体。育人系统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所以它要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这两个要素要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共同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任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而努力。从结构性原则看,学校育人系统的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分散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按主次轻重的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由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联结而成的教学系统中,尽管思政课程是主导方,对整个系统起主导作用,应该被重点建设,但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方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共同体”[11]。只有充分认识和优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同向同行的实施过程中的关联性和协同性,重点推进思政课程的建设,协同推进课程思政的落实,才能形成育人合力,使育人系统获得最佳效能、实现最优的育人目标。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辩证系统观相一致,因为任何系统或共同体都具有全面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8]119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指出:“代替那些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8]294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向世界公开声明其终生追求建立的社会“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12]683,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673。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正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其中发挥着价值引领和方法指导的基础作用。
(二)依据列宁主义的课程教育观
在列宁的课程教育观中,关于课程与政治关系的思想,是提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列宁看来,教育与政治关系紧密,教育有政治性。他在《给喀普里党校学员尤利、万尼亚、萨韦利、伊万、弗拉基米尔、斯坦尼斯拉夫和托马斯诸同志的信》中强调:“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就是讲课的思想政治方向。”[13]184《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列宁指出:“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所谓教育‘不问政治’,教育‘不讲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伪善说法。”[13]400列宁的课程教育观,为我们今天践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显然,思政课程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等无需多言。问题在于课程思政,这一方面要求其他课程也应深入挖掘自身的思政教育资源并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也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总之,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这两个方面同向同行,是学校教育教学“讲政治”的生动的、形象化的表达。它实质上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所有课程中不缺位,且能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它要求跳出“单兵作战”的育人方式,强调不仅要通过思政课程进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还要求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协同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以筑牢意识形态的防线,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
(三)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相关重要教育思想
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质上就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坚持红专结合、德才兼备的教学方针。这种思想其实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的主旋律。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14]226这就明确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要使知识传授、思想引领、价值观培养三者有机结合。“文革”结束后,再次复出工作的邓小平明确提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5]104。领导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后,他专门就学校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重申:“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16]71。此后,江泽民与时俱进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17]332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18]182这里已提出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基本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他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思想——“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78,同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376。这种“三全育人”的理念指导着教育部在2020年制定和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明确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这就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全面实践提供了政策保证。
四、源于各门学科教学论的有关理论
实践孕育理论的诞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理论的形成,直接是总结各学科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的结果。
(一)基于理科类学科教学论
理科类学科包括很多具体的课程,这里仅从基础教育的数学、化学和生物学展开论述。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逻辑严密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数学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发展、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它倡导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的历史背景和数学家们的故事,在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的基础上,增强其探究精神和学习毅力,甚至爱国主义精神。再看化学,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知识渗透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在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学论》中谈到“化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教育”[19]92。它要求教师可以在做化学实验时进行爱护化学仪器、试剂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浪费可耻、节俭光荣的思想;在收集化学实验数据时进行诚信教育和尊重实验事实品德的教育;在处理化学实验物品时进行爱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同时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对于剩下的实验物品进行回收,将实验中产生的“三废”尽量回收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到下水道和空气中。以此师表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最后看生物学,这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习生物学最重要的是建立起相应的生命观念,而生命观念的树立,离不开生物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中抓住具有生物学特色的思政育人元素。因此,最新高中教材设置了“科学家访谈”栏目,介绍了袁隆平和施一公等多名科学家。通过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杰出贡献、思想行为和对学生寄语等,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质教育。
(二)基于文科类学科教学论
文科类学科也包括很多具体的课程,这里仅以基础教育的语文、历史和地理来说明问题。先看语文课程。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语文学科在进行思政育人方面是有优势的,因为语文教材中拥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教育资源,浓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的时代精华。1978年试行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明确指出:“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辩证统一。”[20]1992年试用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丑美的能力。”[20]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相应课程思政教育。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传达的情感,体验文本的意境,提升思想的境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看历史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古今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培养相应的分析能力,更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老师在讲述“抗日战争”一节时,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期间发生过什么战役,更重要的是去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的侵略战争。让学生在思考中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最后看地理课程,它的目标同样是围绕专业知识学习与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展开的。通过学习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环境发展现状,增强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通过学习世界地理经济、人口、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通过对资源、环境的了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方面身体力行。
综上所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正式提出及全面实践,既有中国传统优秀教育智慧的血脉根基,又秉承开放包容的态度借鉴了国外各先进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更有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还有各学科教学论的直接理论依据。这些思想资源和重要理论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想的坚实理论基础,对其进行理论上的追本溯源,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正确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全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