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优势、困境及对策

2021-01-15韩艳玲

潍坊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思政

韩艳玲,韩 芳

(1.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乐都 810700;2.青海师范大学, 西宁 810016)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回答好这一问题,不仅要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关键性作用,也要保证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1]大学语文承载着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的关键课程,也是助力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唯有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才能收到预期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优势

大学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于一体的通识课,与思政课一样,也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并且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语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其他理工科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大学语文在人文素养陶冶、优良品德养成、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等方面的教育,就是在挖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资源。”[2]本质上讲,充分发掘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就等同于在开展课程思政,就是在发掘大学语文的思政元素,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功能。

(一)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浸润思政教育的政治性

所谓“人文”,分开来讲,是指“人”与“文化”,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是包罗万象的。“大学语文无疑是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全面和丰富的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点’和中国文化概论类课程强调‘面’的特点,大学语文能够由点及面,以更为生动、全面和鲜活的方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先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现象。思政课强调的是“知其然”,体现思政课的政治性,进行理论灌输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但是,仅靠理论灌输或理论宣教并不能有效地让思政课的政治性达到入脑、入心的目标。另外,思政课的政治性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保罗万象,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切都可转化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载体,即思政课政治性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

(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有利于厚植思政教育的学理性

大学语文是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伟大祖国的认同。“大学语文教学要确立核心培养目标,在提升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政治思想,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4]尽管在在思政课中也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与大学语文相比,思政课突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括总结,给大学生的是一种结果呈现,强调的是“知其然”;而大学语文更侧重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化发展的过程,给大学生的是一种过程呈现,强调的是“知其所以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大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其所以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化发展逻辑,增强思政课的学理性,教育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

(三)大学语文的审美性有利于充实思政教育的价值性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审美性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人文性离不开审美性,没有审美性的人文性是不存在的。“汉字记录了传统文化历史之脉络,文学则传承了审美愉悦的心灵之路。”[5]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字具有意美、音美、形美的特征,靠汉字书写的文学作品更是意美、音美、形美的集中反映。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为例,每部作品中都塑造了形色各异的人物形象,并有不少人物形象成了美好、忠义的化身。以感性的人物形象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他们对“美”的思考,是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独特优势。另外,文学作品往往都会营造许多优美的意境,类似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等,这些的优美意境既需要“美”的想象力,也需要“美”的鉴赏力。培养大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对于幸福的感受力,从而提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困境

大学语文开设历史悠久,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同步兴起,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初北京大学开设的大学国文课。20 世纪30 年代,全国高校基本上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国文课,后来高校院系调整,很多高校中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1978年南京大学率先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随后许多大学都恢复开设大学语文,到现在几乎全国所有高校以及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和自学考试等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6]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变迁,反映了其受重视程度的变化。尽管近年来大学语文被抬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也面临着不少发展困境,尤其是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更是困难重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顶层设计落地困难,部分师生重视不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致力于以教育强国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此,党和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依然有不少教师和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尤其是关于课程思政改革的顶层设计落地落实困难,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大学生的个人因素。一方面,在西部地区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语文老师认为公共课的学生基础差,鲜有学生愿意认真听讲,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与他们教的中文系学生做对比,导致自身教学积极性、主动性降低。另一方面,的确存在一部分大学生更加重视专业课学习,对于通识课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的现象。“对待大学语文课程顶多也就是应付个学分了事。”[7]忌于任课教师的严格要求,一部分学生只是人到了教室,心却没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果任课教师要求不严格,则学生逃课、上课不听讲的现象就会更加严重。还有部分高校领导至今尚未转变观念,对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综合以上原因,导致大学语文应有的立德树人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一度沦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鸡肋”。

(二)政策体系不够健全,课程建设不足

近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被视为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但是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分高校并没有及时出台相应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一些普通高校十分重视工科、理科、医学等学科的建设,而忽视投入周期长、见效缓慢的人文学科的发展,导致一些高校存在大学语文课程师资不足、质量不高以及师资不稳定等问题。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前提,经费支持是保障。但现实中,有些高校专门设立了语文教研室,有的高校甚至是依托中文系某个师资相对多的教研室设立,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优先保障专业课教学,公共课大学语文的师资不足问题更为严重。大学语文师资不足,教学任务量大,学校重视不够,再加上部分教师自身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程建设困难重重。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和经费支持都不足以支撑课程建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发展的政策导向出了问题。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相关政策支持不足,必然导致该学科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面临着不少困境。构建相对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三)教学改革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开设面向广,教学任务多,师资有限,多数高校采用大班授课,通常班额在100 人左右,给教学效果提升带来较大难度。大班授课师生互动少,教师基本以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相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现象在高校中具有普遍性,甚至有学者称之为“大学语文的阶梯教室之痛”。其二,多数大学语文教材涵盖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有的甚至还包括写作的内容,对教师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客观上讲,大部分教师可能对某一专题、某一区域或某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比较深的研究,但很少有教师对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都非常精通的。其三,一些高校生源差异较大,学生的大学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以青海高校为例,本省生源约占七成以上,且有部分民考民学生,大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差异较大。2019 年青海某高校录取的新生中,除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民考民的学生,高考语文最高分为124 分,最低分为26 分,相差近100分。另外,民考民类型的新生一般汉语水平会更差一些。但西部大多数高校几乎都是按照学生专业进行分班教学的,而没有像大学英语一样采用分级教学,最多也只是把文史和理工分开。大学生语文水平差异之大给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带来诸多困难,对任课教师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

三、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对策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既有优势,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关键在于克服和解决问题,扬长避短,让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充分浸润思政教育的政治性、学理性、价值性,使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中发掘思政元素,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助力高校增强立德树人成效。

(一)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与时俱进

大学语文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公共必修课,但是它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必须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有教师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可否认,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大学语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充分发挥其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秉持“三全”育人理念,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中做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积极贡献。“在教学过程中将原有的无意识的隐形德育升级为有意识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程序上有机、有效地渗透思政教育内容。”[8]我国古代就有“文史哲不分家”之说,即文学、史学、哲学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想要真正把大学语文这门课讲好,也需要从史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寻找灵感。因此,要培育和提高大学语文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让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政教育,坚决摒弃“让学术回归学术”的思想,任何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都必须烙上意识形态的印记,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举措,也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然要求。

(二)在教学内容中发掘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爱国、处世和修身三个层面,蕴含着先进的德育理念和丰富的德育资源。”[9]作为大学语文任课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掘其中厚重的德育资源,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努力实现与思政课程有效衔接,共同致力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爱国层面,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秉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念,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身的人生信条。当国家危亡之际,他们能够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国家的利益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在处世层面,讲求“仁爱”与“兼爱”,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在修身层面,古人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通过“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在修身方法上,讲求“慎独”,并通过“吾日三省吾身”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分析可知,大学语文课程有很多可以发掘的思政元素,并在教学内容上与思政课有很多相通之处,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思政元素,正是顺利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也是提升大学语文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抓手。

(三)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守正创新

一本大学语文教材集中反映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教材的编著者而言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从春秋战国时期沿着时间线索一直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同样是对大学语文任课教师的巨大挑战。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几乎很少有教师会按照时间轴进行授课,而是普遍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模块化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授课内容的包容性、主题的明确性和思想的深刻性。”[10]以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为例,在内容上分为“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记游、论学品艺”12 个模块。有些高校采用由一位教师将12 个模块全部讲完的方式进行授课,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不佳。事实上,任何一位教师不可能精通这12 个模块,而是对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研究的比较透彻。因此,以教研室为单位,打造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组,采用一位教师主讲某一个模块的方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操作中,任课教师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确保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质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每门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不同,但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了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各门课程都应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努力实现“1+1>2”的育人效果。与其他课程相比,大学语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有利于浸润和拓展思政教育的政治性、学理性、价值性。在实际操作中,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着顶层设计落地困难,部分师生重视不够;政策体系不够健全,课程建设不足;教学改革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困境。通过在教学理念上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发掘思政元素,在教学方法上守正创新,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积极力量。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思政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