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15魏海锋
魏海锋
(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 广东肇庆526040)
近年来,国家明确将区块链技术作为自主创新重要的突破口,提出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新基建范畴,此后,国家各部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据统计,2020年国家各部委、各省级政府及省会城市发布的与区块链技术有关的政策、法规、方案、文件多达200余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十年区块链产业规模的具体目标,并将产业突破的重点指向实体经济和公共服务两个领域。随着区块链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关推动政策如雨后春笋,产业发展热情高涨。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顶层设计已基本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具有实际投入产出的区块链企业达一千多家,企业细分服务覆盖了底层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产业推广、区块链媒体、区块链安全服务、小程序应用等领域。我国的区块链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和世界的发展需要不断开发创新。当前,我国的区块链技术发展不够成熟,存在成本高、安全风险大、交易速度慢等问题,制约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今后也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技术集成程度,以应对区块链技术开发风险。综观全球区块链核心技术发展现状,我国始终缺乏国际公认的原创性技术,尤其是在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基础性核心技术方面,依赖性较大。此外,通用的底层平台技术缺失、性能不完善、兼容性不足,使得大部分能够和区块链融合的应用场景仍处在萌芽摸索期,区块链与实体产业融合的深度不够,这些痛点都是阻碍我国区块链场景落地的掣肘因素。
一、区块链的主要特点
区块链是一种技术解决办法,其主要目的和工作内容包括通过自身分布节点交换和存储数据,以及完成工作任务。区块链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和匿名性。
(一) 去中心化
区块链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因为硬件和管理组织并不集中,因此节点内的硬件和管理组织完全相同,账号和存储器分布也不同,这样就导致了中心的分散。传统的过度中心化管理体制,在人们不需要中心化提供强力保障的时候就不再具有合理性。因为中心的意义在于控制,而且没有人可以保障这个中心本身不出问题。过度中心化在管理上带来重大战略失误甚至灾难也屡见不鲜。例如,在中心化的体系下,数据都存储在中心服务器里,一旦这个中心服务器瘫痪,整个网络就会出问题。而且,行业数据集中在少数巨头手里,数据管理不透明,万一数据泄露,就会带来管理者意想不到的后果。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范或规避这种失误。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其实质是人人都是中心。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大家共同构成可以共同管理数据且能自由交换数据的多中心化规则体系。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体系下,很多个中心平等地参与数据的管理和维护,不仅仅在数据使用的公平性上得到了保证,而且多节点管理体系下,权利共享,数据在系统内部更加透明,利用更加高效。更为重要的是,过度中心化管理模式下的决策失误和信息泄露等问题会得到有效地防范、规避和纠正。
(二) 不可篡改性
以用户在区块链系统的交易记录来举例,所有用户在这个系统上的交易记录都会保存到相应的区块链中,这包括所有的交易记录,这些记录一旦生成,是没办法修改的,因为其他的区块链不会认可所修改的信息。信息验证工作很重要,区块链稳定较高,在确认之后信息将被永久保存,更改和删除很麻烦[1]。不可篡改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一个没有办法进行任何修改的记录系统。区块链是一个无法篡改的数据库,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无法修改的数据记录账本,即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是无法篡改的,就算黑客攻击,也只能影响跟它相连的区块信息,黑客永远跟不上链的成长速度,所以实现了数据的不可篡改。不可篡改的技术应用和实践,在防伪溯源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三) 可追溯性
追溯性主要是追踪信息,与特定的个人信息不同,信息也是随时间记录的,信息的来源可以随时间进行跟踪,一般可以通过相关的事物对数据进行跟踪。在传统的溯源模式下是信息孤岛模式,溯源链条上下游的参与者各自维护一份账本,各种信息系统、数据之间很难交互。区块链溯源由于区块链自身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加密数据用链式结构完整分布的存储在链上的节点当中,就可以避免中心化账本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多方共同维护,更能增强终端用户的信任。而且,由于加密信息在区块链上只能增加记录不能删除记录的特点,利用时间戳技术实现了数据的不可篡改,并能有效实现完整追溯。利用区块链时间戳、去中心化、共识机制等技术优势,实现商品信息一经上链不可篡改以及商品上下游产业链的可追溯性,同时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在实际应用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每个商品对应唯一的溯源码,商品上链后,消费者扫描防伪码即可查到产品全流程动态信息,建立食品行业可信的“数字身份证”,消费者及监管机构几秒钟就可以得到答案,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区块链技术在促进建立更安全、更经济、更可持续的生产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传统医院统一档案管理存在的缺陷
(一) 档案管理员不够专业
档案管理尚未完全实现信息化与人工智能管理。管理层依然需要专业管理。相对于专业管理人员而言,非全日制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档案管理经验以及档案管理的专业化程度,造成了整体水平的档案管理失误,使医院档案管理处于一种非规范的状态。
(二) 不重视综合档案管理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是分布式管理,由医院各部门独立管理档案。档案管理无专门机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很不规律,在医院和政府部门设备投资少的情况下,档案管理水平仍然落后,现代化程度很低。不少医院为了提高医疗水平,片面关注医疗设备的更新,完全忽略了档案的管理。部分医院软件设备水平很低,与硬件设备完全不兼容,不能适应[2]。
(三) 非正规档案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陈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不能按医学规律来开展工作,是一种时代局限。档案整理要科学、合理,但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不规范、随意等问题。由于医院档案在收集、制作和保存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化的规范和管理,尤其是档案的反复丢失,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各部门传送或传送医疗文件时,因文件分散或丢失,造成文件难以保存,严重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效率。
(四) 缺乏所需的文件管理安全机制
传统的分布式新管理方法,可能导致缺乏文件安全性、重大损失、错误、位置混杂等等。因为医院没有完善的文件管理和监督机制,文件管理和使用过程显得很随意。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普及,纸质档案存在着巨大的管理缺陷,电子档案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三、区块链技术在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一) 推进档案管理的计算机配置提升
在医院文件管理的开发过程中,文件管理软件在不断改进,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基本一致。因为文件管理软件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计算机硬件的更新速度,很多医院的文件管理计算机不能满足当前软件更新的需要。所以,对于基本的文件管理,医院一定要确保硬件能长期完全支持软件更新频率,文件管理部门必须升级对医院文件全面管理的计算机配置。为保证档案的检索效率,高配置的计算机不仅要与软件的更新频率相匹配,更重要的是要适应软件的复杂功能,使医生、护士、病人和其他负责人获取档案资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检索效率和质量,不会出现冻结、硬件故障、蓝屏、黑屏等情况[3]。计算机配置是区块链技术得以应用的基础设施。
(二) 提高档案保存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对于医院来说,科研、医疗、会计、诉讼、特殊病例或者是特殊的手术记录都是非常重要的机密信息。因此在选择保管方式方面不能只"节约"。纸质档案极易发生虫蛀、水泡和火烧,缺乏一定的安全性。若只使用纸质文档进行保存,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及存储空间,所以这些常规的档案资料可以用电子格式保存。如有必要,也可随时打印和制作纸张副本。为了避免被密封和签名污染,可以使用数字签名功能来转换和识别重要签名。目前大多数医院档案管理也做到了这一步。在现有区块链技术条件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库、密码算法、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技术的合理组合,具有去中心化、时序数据、集体维护、可追溯等特点。区块链技术利用密码学技术和共识机制,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建立节点之间的信任,实现价值流动、可信交易、信息共享、数据安全传输等功能。区块链技术使得人人都能成为档案管理器,档案管理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4]。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实档案资源,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上传信息,其他人可以回复和访问信息,这非常有助于资源的收集和充实。利用区块链技术,信息将保持不变,在受到攻击时将被详细记录下来,因此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也受到区块链技术的保护。很多档案资料包含大量的资讯和广泛的应用。区块链的电子档案保存系统用来支持电子档案的接收、长期保存和利用服务。将技术上的区块链引申到管理结构当中,看到的是一种扁平化、民主化的管理思维,诚然任何的管理思维都有其适用维度,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自媒体高度发展、平均知识水平快速增长、职场选择多元化的时代,这样的管理思维匹配了生产力的发展,有非常巨大的实用价值。例如,在招聘中,可以利用区块链分布式、可信任、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的机制,来记录所有医学相关从业人员在整个行业中的相关数据,既包括求职者的学历信息、培训记录、技能记录等,又包括招聘方的招聘记录、用人记录、过往的工作绩效、晋升情况以及离职原因。求职者在求职时将不能单方面对简历进行随意描述,从而实现应聘方简历信息的真实性、不可篡改性、不可伪造性,解决目前已经发展为主流的网络在线招聘存在招聘信息失真的问题。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招聘时,则可以更精准地判断招聘职位有哪些合适的人才,简化当前的复杂招聘流程,提高招聘效率,以及降低人力的搜索成本和协调成本。
(三) 完善区块链技术
目前在开发区块链技术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虽然存在相关的法规,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区块链的相关法规。因此,需要通过相关法规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在上传过程中,由于被调查者拥有较大的权限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议,但目前仍需要有关区块链信息的法律和限制。举例来说,所有的“电子档案归档管理措施”和“电子签名法”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经验,利用区块链技术在法律格式方面的优势,以及格式化相关区块链法。可以在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中加入法律。立法必须满足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需求,并且经常关注系统数据更新、主题、非法入侵以及其他需要明确法律规定的信息。与此同时,也必须从法律的内在要求出发,以适应行业和医院的发展需要,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合理、合理开发。使用区块链技术也应该利用这种优势。利用网络,可以建立网络档案管理通道,提高工作效率。网络化运营虽然可以节约人力和费用,但有利于医院和技术的持续发展。当前,档案电子档案的安全问题也是档案工作的重点,在发送和保存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数据泄漏,给档案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该技术可对电子档案进行加密,避免了网络攻击、服务器故障、自然灾害、人为篡改等安全隐患。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形成良好的网络注册,验证有效的节点,使数据信息不可更改,有效地更新和升级相应的管理和维护活动,延长电子档案管理的生命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子档案的等级管理进行了优化,为电子档案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 创新区块链技术
随着区块链技术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已制定了一系列区块链技术法规,但这些法规并未纳入国际法规。为此,各国可积极参与或注意制订有关区块链技术的国际法,并据此制订符合本国国情的法规,以满足实际需要[5]。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的发展。在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必须打破传统,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应用新技术,推动档案工作的创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常规档案时间数据不能长时间存储在原系统中,不利于系统的高效运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签名技术具有防篡改功能,可对电子档案进行全程监控,记录电子档案的生成、发送、存储、处理、使用和档案管理的可靠性。区块链技术也可以加密个人信息,通过对加密密钥的检查,可以对信息进行集成,从而极大地提升操作系统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五) 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
无论技术多么的科学,多么的完善,技术能不能带来生产力的大提升,最后还是必须归结到人的环节。当前区块链技术方面的人才很少,需要关注区块链技术人才的发展。人的培养能促进科技发展。通过与学校和院方合作,以及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在大学和科研院所深造和研究区块链技术,持续开展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当前,国家对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持续进步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区块链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不断进步。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与医院整体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息息相关。医院必须考虑传统档案管理的不足,确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在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完善档案管理机制,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改善档案管理硬件结构,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促进信息化管理借助区块链技术得到提升和飞跃,是医疗服务机构日常管理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