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2021-01-15唐丽萍
唐丽萍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太原030006 )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运用愈加广泛,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为教学改革带来新机遇。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促使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巩固课程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必须充分认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显著优势,结合具体的课程探索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此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一、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与优势
(一) 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
第一,混合式是其最本质的特征。通过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并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面对面交流探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第二,自主性。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与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自觉性,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制定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真正体现出个性化的学习模式。第三,开放性。开放性也是“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的背景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更加开放自由。第四,可操作性。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非单纯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程序,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和实施每一个教学过程,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 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势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对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线上与线下两部分,在线教学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确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并开展自主学习的评价与反思,此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习满足学生的自身需求,实现了大众教育向私人定制教育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整合式的学习体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具体课程与科目的过程中,线上与线下教学共同构成了有机学习体,并且可以利用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进度,并结合反馈信息进行学习模块的调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必须做到二者相结合,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整合式学习体验,学习的便捷性和效率大大提高。
二、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 课前准备
1.教师备课。教师备课环节主要可以分为三项内容:第一,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在混合式教学开始前,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趣味性,时代性吸引力和创造性的教学资源,将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与延伸,同时选取具有真实性的案例和PPT,并在课前为学生制作微视频、知识学习网页,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上传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线上交流互动,在课前为学生储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为课堂教学实施做好准备工作。第二,对教学展开精细化设计,这也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环节,需要科学合理把握每一个教学步骤,将知识合理细化并循序渐进导入课堂。首先,对单元教学目标展开分析,任何一门课程均是由多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有所差异,在开展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其次,分析单元教学内容,这也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前提,对知识进行整合归纳,融入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案例,增强知识的吸引力,打造多样化的知识学习模式,促进教学设计水平的提升。最后,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鲜明,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展开前期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与学习状态,结合学生内在需求与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指导。第三,科学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师在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应结合学生的基础情况,对其设置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开展自主学习,继而避免学生自主学习出现偏差。
2.学生预习。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根据教师提供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资源,逐一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学习的侧重点与疑难点,及时向教师进行学习反馈。学生在将自主学习任务当中的基本任务完成后,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在线测试,并将学习中的疑难点问题进行整理,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展开沟通交流与探讨,同时也可以利用微信的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3.多元互动。无论是网络教学还是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均需要展开积极的互动,而此过程中,教师则发挥着引导性作用。一方面,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多元互动,依托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习自主性,使其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深入自主学习,并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向教师咨询学习困惑与疑难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获取自身所需知识,例如教学课件、测试题库、授课视频、相关书籍以及电子文件,突破教材学习内容的局限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 授课与总结反思
课堂面授主要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阶段面临的重点难点与疑点,展开深入探讨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教师需要根据课前导学环节学生学习效果,在课堂面授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辅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课堂面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此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信息交互程度,以及信息反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此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的探索者。课堂面授中教师需立足学生角度思考课程教学的实施,确立自身的课堂教学角色,并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语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导向,利用多媒体微视频、动画、PPT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知识呈现,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平台的载体作用,以问题促进学生开展深入学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归纳总结与反思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学习过程中的最后保障环节,对于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学生而言,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原有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通过“互联网+”智能评价系统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状态,了解学习方法与策略的适当性,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针对教师而言,总结与反思能够评价教学环节的优劣,继而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改进与优化的重要手段。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的过程中,同样需高度注重教学评价,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继而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将教学评价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多元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多元主体对学生的线上与线下学习展开评价,了解网络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交互性。最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模式适应性和学习效果展开综合定量分析,获取最客观准确的教学评价结果。
三、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诸多优势,借助网络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共享性、协作性、以及交互性特点,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广泛整合,结合实际情况将适用于有格式教学模式的资源进行汇总,作为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有力支持,并且结合学科教学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情况,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基于教师层面,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使其具备做合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力。基于学生层面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网络教学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是教学资源,亦或是教学时间与空间方面,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有助于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混合式式教学模式涉及在线教学,体现出跨时空性和灵活性的限制特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面对枯燥无趣的学习任务,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无人监管环境,面对网络平台中的诸多诱惑,许多学生难以抵抗,进而导致学习效率较低。相比于课堂教学而言,在线教学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自制力,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科学管理。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制定任务完成进度表,并且小组同学共同监督完成学习任务。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要注重学生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情感策略培养,特别是元认知策略,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进程的科学调配,不断自我指导与评价,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增强自主学习效率。
(三)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素养是教师和学生必备的能力素质,特别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决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因此,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一方面,构建混合式教学的专家团队,由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初期具有较大难度,无论是教学设计亦或是组织实施,均面临诸多问题,教师需要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通过构建混合式教学专家团队,能够促进教师之间深度沟通交流,不断反思和合适教学模式的实施问题,在协同合作中分享教学经验,实现优势互补与共同进步。在混合式教学专家团队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纳入专业网络技术人员、学科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共同为混合式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对高等院校现有教师展开混合式教学模式培训,有助于教师更快适应混合式教学理念并实践运用,推动专业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首先,在校内培训方面可以组织学科教师观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秀课程,帮助一部分教师累积经验,继而由点及面,带动广大教师的整体发展。在校外培训方面,促进教师积极走出去,参与校外的学术沙龙活动以及企业培训、学术会议,在与专业人员深度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经验,为促进自身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立足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机结合线上教学,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教学的诸多优势,能够根据学科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为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保证其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