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研究
2021-01-15杨雪
杨 雪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213164)
近几年,许多学者对于领导力的研究从未间断,时刻保持着对领导力研究的浓厚兴趣。在有关领导力的早期研究中,将领导力当作一种品格特征。特别是在特质论视角下,强调领导力是一种与生具来的能力。而且个人发展过程中,其卓越的领导力是一种优秀的品格和品质特征。同时,领导力可以调动更多人为了共同的愿景努力奋斗,还能达到与其他人之间合理沟通、协调、交流的目的。为了发展大思政背景下学生的领导能力,需要结合目前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的问题,加强学生领导力培养方式、内容的创新,以思政教育为出发点,提升学生的领导力和思想意识。
一、大学生领导力的内涵
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领导力,领导力可以让企业个人、小组或者社会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并结合目标为之努力。还能挖掘一些跟随者的潜力,不断引导跟随者改正自己的行为,使其参与到工作中,更好地为组织服务,达到组织发展的目的。在有关大学生领导力的研究中,Sohvi Leith,David Teece分析斯坦福和伯克利大学在大学学生会运作模式等方面的情况,得出大学生领导力具有三个维度,即感知机遇、抓住机遇和转化机遇等。第一,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国际趋势的大局观和抓住机遇的能力,还要通过一种预测与应对危机的能力,参与到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提升自我良好的发展能力。大学生领导力的发展,也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良好保障。第二,大学生领袖需要具有执行和支持新学术活动的能力,还要参与到开发和支配监督资源工作中,从而才能更好地管理企业和团体,充分发挥自我领导能力对于企业或者团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学生领导力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企业家精神的态度、行为,还能合理解决控制管理过程中的冲突矛盾问题,坚定地参与到新的研究和教学当中。第三,大学生领导力在发展中需要具有及时停止发展效果不理想的活动的能力,还要与其他人或者组织之间构建伙伴关系,推动团队的有效发展和进步。学者赵国祥在大学生领导力的研究中,提出其能力主要包含工作执行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同时,学生明确的自我意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知识能力都是大学生领导力的主要体现。其领导力还表现在激励能力、高尚的品格、统筹和协调能力等方面。为了更好发挥领导力,学生需要表现出坚韧的意志品质、还要拥有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推动自身全面发展。因此,领导力可以归纳为:大学生在大学学习和活动以及实践期间为了实现自我目标,结合自身高尚的品格、远见的卓识和宽容正直的态度,参与到日常学习和活动中,而体现出的影响力、个人素质能力和执行能力等。
二、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领导力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自以为真诚,但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自信
学生知行分离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真诚待人的主要表现是思想、情感、行为的一致性。然而,从当前大学生总体的调查结果来看,其学生缺乏对真诚的有效认知,大多数学生同意或者完全同意自己是一个真诚的人。还有部分学生同意正直的重要性。在调查中,只有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相符合,认为自己思想和行为上一致的学生也占有少数。在总体结果的分析中了解到,学生在言行一致等方面比较欠缺,所以只有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领导力,才能让其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素养,真诚地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当前大学生准确客观的自我认知也是提升学生价值观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自我、建立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则很难成为实现其他价值和领导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 缺乏合作精神
学生良好思想素养和领导力的发展需要以善于沟通、表达以及与他人构建互相信任关系为前提,同时,还要具有倾听、沟通、谈判、对话等方面的礼貌能力。当代大学生愿意为了共同目标和别人一起努力地占据多数,还有很多学生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即使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但是在其行为和合作等方面也缺乏实际的行动力,出现这些原因是因为学生的自信度偏低和过于自我,这些都影响学生人际关系发展和领导力的提升。另外,一些大学生在态度方面认同团队共同发展和努力的目标,但是在实际行动和领导等方面缺少足够的参与和支持。大学生领导力发展中,共同目标意味着各个主体为了共享的价值和目的而工作,所以,在此期间应该保持与组织一致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个体的敬业精神和形成成员之间的高度信任感。虽然有大部分学生认同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对于领导力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其思想意识方面缺乏较强的责任感,也很少参与到有利于共同利益的活动中,从而出现学生在领导力和思想意识等方面比较欠缺的特征。
三、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意义
(一) 提升学生自我塑造能力
大学期间的学生学习自主性要求高,还有较多支配闲暇时间的机会。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需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工作的合理发展。通过培养大学生领导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创造和塑造能力。当前许多学生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自我塑造体系。在盲目和被动学习的过程中,只会消耗青春。通过对学生领导力的开发和培养,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兴趣爱好。还能帮助学生尽早地确立未来发展目标,与他人之间和谐交流和沟通等,从而帮助学生寻找到如何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法。领导力大师本尼斯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想成为领导者,必须先成为自己,还要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成为自己生活的塑造者。通过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自觉地规划职业和学业生涯,从而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运用大思政教育中的学习内容,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也能培养学生自律、自控、吃苦耐劳的精神,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塑造自己,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二) 强化学生团队领导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化、社会化发展,对于其学生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团队发展中个人的态度和情绪都会给他人带来影响,甚至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团队领导力至关重要。一些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容易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适应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束手无策,集中表现在人际沟通、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不足等方面。例如,作为一名团队成员不知道如何处理和领导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不了解在作为领导者之后,如何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提升凝聚力和组织好自己的团队。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团队领导力不足,为了发展学生的团队领导能力,学校需要在大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学生团队沟通、决策、激励、冲突处理等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领导力的开发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价值在于,可以让学生通过积极、开放的心态有效地参与到工作中,使学生更愿意构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敢于挑战,从而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任务和问题。
四、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领导力的提升策略
(一) 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和要求,加强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在形成积极价值观以后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自我领导力的发展中,并且通过一些领导力培训项目和课程,促进自我能力和思想观念的合理发展。首先,在坚持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中,高校应该善于摒弃以往忽略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教学观念,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总结和参与的各种思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建议高校可以不断优化和分析有关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模式,打造针对学生思想意识和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训课程和项目,让其成为提升大学生价值观的一种途径。其次,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中,可以结合思政教育中的自信教育、自我认知教育等内容,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良好的思想素养,更主要的是在学生领导力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坚守承诺,运用英勇顽强的意志力解决问题。
(二) 提升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感染力
21世纪技能培养教育中,领导力是学生学习和工作以及生活的必备技能。同时,领导力也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素养,对于推动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价值,还会让学生表现出较为强烈的领导者的主观意愿。一方面,在提高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感染力中,学校可以结合学生喜欢并愿意学习的新内容,推动学生职业和生活的合理发展。在教学形式方面,学校和教师可以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新主题和思政教育知识引入到课堂中,也可以采用一些具有多样化、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服务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推动学生形成诚信、合作和奉献等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电影教学等方式,在课堂中引入思政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话题分享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知各种价值情感。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反思的实践体验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使其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以及思政教育的引领下,逐渐提高领导力。
(三) 高度重视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
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需要借助新载体,并通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合理培育。尤其是在大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呈现出领导力不足和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低下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不仅可以开设与学生领导力培养有关的信念与思维、思政实务和技能等课程,还可以以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为出发点,加强学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比如在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中,让思政教育和学科教学之间融合,这也能将新时代思政教育教学的创新形式体现出来,更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除此之外,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领导力,学校可以与学生共同创建基于微信、QQ、抖音等平台的思政教育工作阵地,然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阵地和平台,向学生分享思政教育知识和有关学生自我领导力发展的教育内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其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结语
大思政教育背景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涵推动学生领导力发展,成为高校教学和学生培养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使学生可以在自我领导力的发展中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熏陶和引领下,推动学生领导力和个人发展。还要结合目前大学生领导力发展和培养的现状,提升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针对性,实现思政教育和学生培养工作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