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地区农民思政教育研究

2021-01-15王晓霞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陕南农民政治

王晓霞

(商洛学院, 陕西榆林726000)

乡村振兴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农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使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文化道德素质等得以提高。陕南,即陕西的南部地区,相对于陕北和关中,受地理位置和资源限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对陕南地区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为陕南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资本,助力陕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乡村和谐,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地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 促进陕南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经济价值是其中之一。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在精神需求满足的前提下人类通过自身智慧推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满足物质需求[1]。所以,对农民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有效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使农村经济活动正常运行。陕南地区,尤其是商洛和安康,由于是山区,受地理位置限制,经济发展落后,2020年全面脱贫前是陕西省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之一,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诸多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全面脱贫的实现,要想更好地巩固陕南地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就必须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提高陕南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大局意识、规则意识,也可保证陕南农民在生产农产品和销售农产品中的质量,从而提升当地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最终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二) 为陕南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政治保障

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使人们的思想呈现多种样式,多种行为方式的摩擦会出现诸多新状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坚定农民的“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过程中用社会主义发展成就感召农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激励农民,从而保证农民树立先进的、正确的思想,进而维护农村政治稳定。据调查,由于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认知等方面的不足,当前陕南地区农村党员总体上处于短缺状态,广大农民对最新思想了解很少,这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有效确保陕南乡村振兴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三) 为陕南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要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弯路[2]。所以,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是推动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针对陕南实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正部分农民思想上的错误,进而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使建立起的先进的文化观念适合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此外,通过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促进和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文明意识,最终形成团结友爱、邻里互助、乡风文明、村容和谐的新风尚,使陕南农村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最终助力陕南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

(四) 为陕南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农民的智力素质是指农民通过学习实践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然后用已学知识和已得经验来思考问题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乡村建设中,农民智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由于地域环境的局限,陕南农民思想较为保守、观念守旧,做事盲目从众,这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分析市场变化,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调整经济作物的种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依据新情况为农民带去最新信息可以帮助陕南人民打开思维模式,转换其看问题角度,提高家庭收入。此外,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有效提升农民自身素质,使他们积极接受新文化、新知识,增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必需智力保证。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地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单一

思政教育内容要素诸多,既有政治教育也有思想教育,既包含心理教育也包含道德教育。据调查,在内容结构方面,目前陕南农村思政教育存在不合理、不贴合实际且缺乏系统性的问题,教育的方式单一且陈旧落后,缺乏吸引力与创造力,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的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环境还是对象以及任务方面都和过去有很大不同。进入新时代,农民的思想方式、心理特征等也已经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面对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仍采用陈旧的思维方式和简单的工作方法,如报告会、广播宣传、贴标语等方式,在教育过程中,由于缺乏交流互动,所以教育效果收效甚微。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健全的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作用方式、教育活动的整体运行方式以及教育活动运行的有效调节方式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陕南地区很多干部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是很重视,没有常态化的教育计划。此外,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政府对于基层干部的考核激励标准主要依据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是一个软指标,很难进行定量考核,这样,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通过走访商洛市板桥镇发现,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认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不如搞经济建设实惠,这也是陕南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业队伍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包括农村各级党委部门干部以及行政部门和群众组织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是主要教育者[4]。由于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是乡村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是与农民经常、直接接触的人,所以其能力素质、知识素质、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由于陕南农民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知识、文化素质较低,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必须组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教育队伍。但据调查,目前陕南各个地区几乎没有组建通过专职培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导致教育成效甚微。

(四)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陈旧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应用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要结合农民的实际状况,要能够吸引农民,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受诸多要素影响,当前陕南地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当落后。首先,虽然近几年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优化,如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得到应用,但是这些新载体的利用率却不理想﹐反而被一些商业活动侵占。农村文化办公室,里面资料陈旧,形同虚设。其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新媒体、自媒体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备受青睐,并广泛应用。但目前陕南地区没有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新媒体等教育载体,导致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地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针对陕南地区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不高的现状,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教授基础文化知识,以此提升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教育,可以通过办技术培训班加强教育内容的广度、开专题讲座提升教育内容的深度、利用网络技术播放视频提升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其次,就目前来看,陕南一些农村还存在赌博、高彩礼、骗领低保、攀比等多种不良现象,严重地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因人、因事而异。如依据实际存在问题可对一部分农民进行家国情怀的人生观教育,对一部分农民进行村规民约的道德观教育,对一部分农民进行法治思维的法制观教育以及激发内生动力的发展观教育等。

(二)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定要符合陕南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第一,榜样示范法。选取先进典型,将先进典型的事迹以多种方式展现给农民,引导农民学习和效仿。可开展“文明新村”“文明新户”“文明村民”的评选,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并树立将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观念;通过“遵纪守法户”“和谐村组”的评选,引导农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开展“好婆婆、好妯娌、好媳妇、好孝星”的评选,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第二,利益刺激法。利益刺激法是运用一定的物质奖励来调动农民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如开展“学科学、学技术、比读书”等活动,对与表现优异的农民给予一定物质奖励,这样农民一方面汲取知识,另一方面实现科技致富。第三,寓教于乐,进行文娱活动。各镇、村依据自身特色,农闲时常态化地开展以农民为主角的文艺汇演,陶冶农民的情操。

(三) 健全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有序规范、合理有效开展,良好的教育机制必不可少。第一,责任机制要明确。乡镇干部、村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明确的职责分工,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建立联动机制。陕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难度,单纯依靠村委会或者村干部、村党员很难完成,需要各级部门的联动配合,县、乡、村要统一行动,齐抓共管,形成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第三,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纳入干部的年终绩效考核当中,表现优异的各级干部予以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教育工作效果差的干部予以通报批评,从而加强各级干部对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首先,陕南各地要结合各自身实际,聘请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和农业技术人员。通过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解读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使农民拥有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农业技术人员加强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提升农民科学致富的本领。其次,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大学生村官由于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相对于年龄较大的基层干部在文化层次、思想素质、眼界和创新意识上都占有优势,大学生村官可成为成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大学生村官的创新意识和文化知识,带领和引导农民学习一些新的和前卫的科学技术知识,从而给陕南农村带来新的活力。但是,大学生村官经验不足,可与原有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搭配进行教育工作。最后,为提高教育普及率,可开办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站点、农民技校、流动党校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五) 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教育实效

第一,坚持正面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所以在政策的宣传过程中,应多报道一些人民关心的社会热点话题,比如说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话题,对人民进行正确的引导,形成一股正面的舆论风向。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来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媒体把中央精神、国家惠民政策与农民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通过贴近农民思想和生活以及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入手,宣讲好国家的大政方针。此外利用网络,选取合适的影片、纪录片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农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猜你喜欢

陕南农民政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饸饹面“贷”富农民
小口径岩心钻探技术在陕南地1井施工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党建地图·陕南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