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如何育人
2021-01-15高宏
高 宏
(安徽工程大学发展规划与质量评估处,安徽芜湖 241000)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时代的步伐,从“四有新人”的培育提出,即从有“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的新人,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立德树人,并且突出社会主义属性。特别是随着国家大学“双一流”工程战略瞄准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实施,对人的全面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认识,被提到大学非常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教育目标变得更加具体清晰,文化育人的作用和意义更加突显,大学教育文化育人的使命更为强烈,教育方法更突出提高个人素质和塑造健全人格。文化育人是对大学教育文化力量的有效运用。[1]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对人的精神层面通过文化施加持久隐性的渗透和影响,是当前教育育人方式的新特征。
一 人才培养需要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个环节,文化育人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居于深度发展阶段的高等教育必然要求,是大学将实现文化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文化育人从根本上说是学生发展要求的必须,是培养有文明素质和品德的人,使之成为当代文明人的必然途径。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自古以来,人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困难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项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因为涉及的因素太多,如培养理念目标、主客体、方式方法、文化与制度等多方面要素。文化育人是贯穿于所有要素中的成为撬动人才培养杠杆的重要支点,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育人本身成为了教育的目的,因为知识育人要起到实质性效果,从本质上改变人还是要靠文化启迪人和靠文化温润人的心灵,但现实教育教学生活却极易将之看作可有可无的“补充”或“点缀”。
事实上,文化功能在于规范约束人的言行,依靠教育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德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开创者斯普朗格认为,教育体现为文化意义丰盈的过程,而文化就是帮助一个自然人逐步成长为一个文化人的过程。文化育人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这种功效是长期的、长远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既要传授给大学生丰富的知识技能,又要不忘开展文化育人,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与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直抵个人内心灵魂的深处,养成阳光积极的精神品格,提高文化修为的层次、品味和境界。
用文化来塑造和完善人,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潜隐效果进行的。人的道德情操的陶冶、人的行为目标的规范,需要用文化教育来对人格塑造、人的价值取向发挥影响引导作用。这是文化价值旨趣所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缺少了文化的作用断然不行,大学的意义也在于此。否则,大学的存在不是多余吗,或者说大学的消失是迟早之事。因此,或可说文化育人无不在培养有意义的“文化人”,这未尝不是对于培养纯粹“知识人”的知识教育的反映,也未尝不能不说是教育教学精神本质的回归。由于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特点和时代需要,文化育人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开展,不因地点场所空间和时间而变化,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并在“三全育人”过程中,使大学生受到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但是,文化育人的缺位还大量存在于教师的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大大限制了教师所能发挥的日常引导作用和教化功能,甚至导致相当多的教师将文化育人任务当作自己的“额外负担”来对待,认为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而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糟糕的是,教师往往更看重科学研究,而非课堂教学,文化育人更被“边缘化”。
事实上,发挥文化育人系于教师这个重要力量的作用,这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关键。人们津津乐道的名师文化,就是源自名师、大师们展现出来的笃实精神,这种精神浓缩在自由尊崇学术、无私关爱学生、知性思考生活、卓越贡献于学校和社会。而源头活水的名师文化薪火相继代代传承,方能逐渐积淀而为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底蕴,从而形成一种宝贵的大学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引导学生养成不怕困苦、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因此,文化育人应成为大学开展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新形势下文化育人的内涵无论如何变化,但价值取向始终是文化育人的指南针,因为任何文化都不能没有价值取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具体落实在大学文化育人方面,其价值取向就是把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革命文化教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内容,并积极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相融合。事实上,文化育人的重要内核是价值观教育。文化育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深入地深刻地融入每个大学生的心灵。
二 文化的“育人”逻辑
(一)从根本上说以文化人的目的在于育人
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以文育人的最终归宿是成人。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种历史活动满足人自身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改造客观世界及主观世界的活动与这一需要密不可分,客观上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与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有机统一也与这一需要密不可分。雅斯贝尔斯认为,对教育产生效用的,是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3]因此,兼具主体和对象双重身份,是人在以文化人的过程中的特点映现。这种特点也体现在人与文化互为主客双向构建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人作为实践活动的对象,必须是以文化人的主体出场,因而人是文化实践活动的主体践行者和文化价值意义的创造者。另一方面,文化物又对人产生反作用,文化本身的特殊属性是由个性各个不一的人所创造的,人又成为被文化俘获之物,成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绝佳对象物。正是通过文化来改变人的观念、思维和行为,实现人的自我及社会认同,促进人的个性化、社会化,提高人的文明化水平,如此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尽管文化育人颇具隐性的育人效果,但也不是任其自由发展发挥作用,还必须借助管理的作用进行规范;通过管理,建立起文化育人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并保证其有序开展;通过管理,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意图;通过管理,开展环境育人的建设,营造育人氛围,实施育人活动的开展以及育人效果的评估;通过管理,需要组织者避免在文化育人环境和文化育人内容中出现各种错误思潮和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管理能够正确释放出文化的正能量,能够引领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促进新时代文化创新。
(二)指导思想决定文化育人的航标
指导思想是文化育人结构的目标和方向。在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过程中,大学必须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大学文化建设推进到新高度。要坚持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始终坚持发挥大学人的主体作用不动摇,高质量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贯穿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深刻融入到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思维观念、行为取向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始终坚持,这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保证。随着世界多元多样多态的意识形态的涌入,日益激烈的思想冲突、矛盾斗争在所难免。因此,保持我国大学文化育人的战略定力,客观上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与指导,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来统一人的思想、凝聚人心和共识、推动工作开展富有成效。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经过历史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能够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共同思想基础,也就决定了在文化育人中同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 文化育人效果的实现路径
(一)文化育人要贯彻“立德树人”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思想。文化育人就是贯彻这一思想的重要举措。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重要的一环就是切实做好文化育人,而且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予以实施,进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做到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大学要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和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的文化育人工程,提高文化育人实实在在的成效,直到达成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培养目的。
(二)毫不动摇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育人工作的领导
维护党的领导权威。党是领导一切的,对于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严格把握,必须清醒地认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育人的方向,也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进行指导。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深入传承和弘扬蕴含在大学文化的合理的正确的价值取向,鞭挞假恶丑,讴歌真善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中国改革开放航船走向深入的当今马克思主义,因而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客观准确评判思想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全方位发挥影响力和感召力,牢牢占领大学思想阵地,成为大学生思想和价值成长的“主心骨”。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其入脑入心,不断开展思想改造,进行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工作中,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文化育人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及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方面、各领域和各环节,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同时,积极开展服务国家发展的宣传活动,使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将这两者统一起来,有利于树立学生成长与国家和民族荣辱与共同向同行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在服务国家民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进步的实践体悟中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辛勤奋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完善网络环境建设及管理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无一不被网络充斥着,网络环境也成为大学师生不得不天天问候的“文化环境”。应充分发挥网络工具的利用,尤其要重视运用好新媒体,深刻了解、研究互联网思维,准确把握新媒体的特性,积极主动地运用在文化育人的工作中释放正能量,发挥影响力的各种信息化手段。准确甄别、评估网络环境的育人功能,创新网络育人的广阔的精神空间,创设网络育人的个性化的教育空间[4],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治理,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应用新思想、新技术、新平台,用新的先进文化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努力营造课内外、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文化育人环境,促进文化育人效果的提升。其中:包括管理和建设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宣传教育和育人平台,普及教学方法手段的信息化,实现智慧课堂。由于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海量性、多媒体性、超文本性、社群化、个性化等特征,因而要积极开发运用针对包括大学生手机终端等的新媒体文化育人平台,用各种更易被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化手段和载体,高效能地实施主流文化宣传活动教育。
(四)丰富文化育人载体
广义的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而文化育人的全方位、全过程、隐秘性的特点,客观上支撑育人活动的实施,需要各种形式丰富的载体,而这些载体除了各自独有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在全局上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所以应将各种文化育人载体进行系统建设和管理,使之发挥的作用互为补充,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大学要重视文化育人的作用,将文化育人体现在教育教学建设、校园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体现在学校的其他一切活动之中,包括大学理念、职能、使命,以及学科专业、课程结构及实施。大学要常态化开展和评估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和质量,总结和凝练校风校纪校训校史等文化载体的育人内涵,积极开展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启发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大学生社团等活动都要唱响立德树人的主旋律,校园文化活动中应艺术地渗透德育内容,使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熏陶和价值观教育。
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之中融入文化育人的血脉,要将文化育人元素融入到教育环境的全过程,大学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培育科学精神、传递人文价值、培养公共理性、培养思维能力、塑造追求真理和真知精神。[5]要以课外教学活动为保障,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全方位构建学术文化、党建管理文化、艺术景观文化、社团生活文化、体育文化、节庆文化、网络文化等平台育人体系。营造潜在性、深刻性和弥散性的长效文化氛围,沐浴人文芬芳、陶冶自然情操、升华人格魅力、接受道德洗礼。要重视职业精神、职业伦理、职业素养的教育,秉持以德为先、德智体美劳完备,强调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奉献,在产业文化教育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引进课堂产业文化教育教学的授课内容。大学文化要主动对接产业企业行业文化,与企业产业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讲座、实践体验活动,逐步引导大学生建构自己的创新创业文化。校园文化要有产业企业行业文化,课堂文化也要有企业行业产业文化,班级文化要有职业文化、企业家精神文化。
(五)加强文化育人队伍建设
提升所有教师的文化素质诚然是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教师自身应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行为,应结合多种教育方式,鼓励大学生大胆探索、不畏权威、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各种生活实践创新活动。[6]此外,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有专业水平的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相契合的教师队伍是确保文化育人成效的可靠保障。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标准,明晰构建对于所有教师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师德要求和素质标准的内涵。创新专职文化育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化素养及其教育理念,针对专职教师队伍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特殊性,顶层设计和精准实施教师文化素质培养的策略和路径,引导教师重点加深对职业文化、专业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的理解,不断丰富自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实际教学技能。要通过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让教师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华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情况。将从事产业企业实践的经历作为教师文化素质提高与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明确要求一线教师结合授课专业深入城市农村、行业企业,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感悟让教师深切体会国家发展、社情民意、企业文化、职业精神,促进自身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