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凉山彝族群体生计模式转变背后的人类学分析
——以丽江市跑马坪乡为例
2021-01-15徐双燕
徐双燕
(云南大学民族社会学学院,昆明 650500)
生计是人们谋生的策略和手段,生计模式融嵌在自然环境中,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小凉山彝族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一套传统的生计发展模式,但随着社会发展变迁、政府力量推动和人口对外流动,该地区传统生计模式也发生着较为明显的现代性转向。
一 田野点概况
云南小凉山地区,一般是指以丽江市宁蒗县为主,包括永胜、华坪等县毗连宁蒗彝族聚居区,与四川大凉山有别,故称其为“小凉山”。新中国建立前宁蒗县社会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参差不齐。本民族宗教礼仪、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至今尚不同程度地带有奴隶社会的特点和遗风。通过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使宁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与周边县 (区)横向比较,宁蒗县发展基础差,实力弱,贫困程度最深,地区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的现象。[1]
小凉山彝族主要分布在宁蒗县高寒山区、半山区。1986年宁蒗县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治理的272个贫困县之一,1999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全省八大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之一,2001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被称为典型的“山、少、边、穷县”。[2]跑马坪乡位于小凉山彝区腹心地带,新中国建立前,彝族常在此地举行隆重集会和赛马活动,故名。[3]59根据乡政府工作报告,跑马坪乡下辖沙力坪村、跑马坪村、二村和羊场等4个村委会,59个自然村,有人口11952人,境内适宜种植脱毒马铃薯、苦荞、燕麦、白芸豆、玉米等农作物,世居民族为彝族和汉族。彝族村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和外出打工为主。受高寒冷凉山地理环境影响,农业产量极低,剩余产品极少,缺乏定期进行集市贸易的物质基础。
二 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生计模式
19世纪初,小凉山彝族过着畜牧游耕的生活,后受邻近民族犁耕技术的影响,开始转变为高级农业。在新中国建立后,小凉山彝族过着以农业为主,畜牧为辅,兼有手工业和狩猎采集业的生活。
(一)农业
新中国建立后,小凉山彝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马铃薯、荞麦、燕麦、玉米、四季豆、青稞、圆根等。在房屋前后有少量的土地以外,大部分耕地属于轮歇地,无水田和旱田,多为种两年荒一年,有的种一年荒一年,农作物每年只种一季。新中国建立后至今,跑马坪乡一年的农事安排:农历正月翻地、撒燕麦、施肥(马铃薯、荞麦地施肥);二月种荞子、种马铃薯、剪羊毛;三月种荞麦;四月薅荞麦和马铃薯;五月薅二道马铃薯;六月开荒地、撒种圆根、割草积肥;七月收马铃薯和荞麦;八月收荞麦和马铃薯;九月收燕麦和马铃薯;十月收圆根、打燕麦、翻地;冬月砍柴、过年、狩猎、做副业;腊月砍柴、烧地等。[3]136到新中国建立前小凉山彝族地区原始农耕方式较为落后,耕作技术较为粗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甚至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因为农作物产量较低,存在食不果腹的情况。
(二)畜牧业
新中国建立后,小凉山宁蒗彝地主要是半农业半畜牧的方式,畜牧业较为发达,跑马坪乡彝族家庭饲养的有猪、鸡、马、猪、绵羊、山羊、黄牛等。在这些饲养业中,牛和马作为生产中的畜力和交通工具。绵羊除年节食用、杀牲祭祀之外,还是彝族擀制披毡的主要原料。猪鸡饲养较为普遍,多作为家庭肉质品或作为祭祀活动的祭品,很少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小凉山彝族在长期牲畜饲养中,也形成了一套饲养技术。
(三)手工业
新中国建立前,小凉山彝族从事手工业主要有毛麻纺织、竹木器编制、擀制披毡、酿酒、铸造、缝纫等。彝族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农牧生产,只在农闲或者空闲时才进行活动,手工业者间无明显分工,多兼营几种手工工艺,手工工具多为自制,手工业产品精度不高,不能在彝区自给自足,特别是布、线、针及铁农具等。[3]139新中国建立前还有外商(多为永胜汉族)带着针、线、盐、茶、布、锅等货物进入跑马坪乡与当地彝族换取牲畜。跑马坪乡彝族服装生意起家的沙马阿火说:“2002年时和妻子一起做服装生意,背着服装到香格里拉、兰坪、剑川、大理、维西去卖,只要彝族居住的地方都会去卖,一条彝族裙子可以卖50~60元左右,一顶帽子20~30元,加上上衣一套就160~170元左右,妻子一天可以做10个帽子,一天可以做4~5套裙子。现在一套衣服一般卖500~600元,好的则2000~3000元。”①随着市场的发展,跑马坪乡彝族所制作的一些服装、手工艺品、农具等也在市场上交易,以作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
(四)传统采集与狩猎
20世纪以前,小凉山彝区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再生林,野生动植物较多,狩猎活动也较为常见。小凉山彝族大多居住在山上,从事狩猎活动的机会也较多,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垦山地,破坏了森林,野生动植物的数量也在锐减,导致狩猎活动较少。现今在跑马坪乡一些彝族家中还可看见以前狩猎活动留下的动物骨头做的装饰品以及帽子。
三 小凉山彝族生计模式的变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跑马坪乡彝族生计模式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从传统农作物种植向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转变,生计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发展,生计来源逐渐多样化,收入也逐渐增多,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更大的改善。
(一)现代种植业
2005年始,跑马坪乡进行规模化的洋芋(土豆)种植,但土地资源贫瘠、耕地少、气温低,农业发展滞后。经跑马坪乡彝族长期的生活经验以及专家的实地测验发现该地区适宜种植青薯(马铃薯的一个品种),此种马铃薯见效快、收益高、市场稳定,现今跑马坪乡已经摸索出一套种植马铃薯的经验。在没有成立合作社之前跑马坪乡彝族每家都自行种植马铃薯,但是产量普遍较低。2001年跑马坪乡中心村支书记从宁蒗县农业技术中心学得技术后,将所学的技术传授给村民,引导村民种植洋芋。2005年村支书带头成立了洋芋合作社,跑马坪乡羊鞍山村民都自愿参与到农作社里,几乎每家都加入了洋芋合作社。自2010年之后村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尚能劳作的老人在家种植洋芋,每年每户洋芋种植收入均有两万元的收入。洋芋作为第四类主粮,是跑马坪乡第一个发展起来的产业。2005年参加合作社的沙晓宁说:“2005年洋芋在山上种植产量不高,一亩大概500千克左右,到2017年每亩可以产4000千克左右。种洋芋花费的人工比较多,在种洋芋时需要五个人工,其间还需除草两次,每次除草需要两个人工,挖洋芋时还需要4-5个人工。现在参加了集体合作社,用机械化生产方式既可以节省人工又可以提高收入。自己家的八亩土地都用于发展洋芋种植,每年靠洋芋种植的收入就有3万~4万元。”②参加洋芋合作社的彝族家庭洋芋种植收入占了家庭总收入的30%~40%,规模化的洋芋种植既有洋芋销路,又增加了彝族家庭收入。
跑马坪乡自然资源较丰富,重楼、附子、草乌、茯苓等都是常见的药材,跑马坪乡主要种植重楼和附子。21世纪初时跑马坪乡因为附子的价格波动较大,所以种植重楼的农户较多。大多农户种植重楼的方式要么从市场上购买草籽,要么从村子附近的山上挖一些幼苗来培植。如果用草籽种植的重楼从长出到可以出售的时间大致为11~12年,生长周期较长。如果用幼苗种植出来的重楼长到可以出售的时间为8~9年。当地重楼种植面积最大的一户人家说:“自2014年开始种植重楼,家里原本有七亩土地,后来免费借种亲戚家三亩地,当地每亩重楼的投入大约10多万元,一开始种了10亩地重楼,投入较大,所以向银行贷款和亲友借钱来种植。重楼一般会有丽江白族和纳西族的本地人来收购,除此也会卖给跑马坪乡收药材的人,2018年时种植重楼的收入有20万元。”③重楼种植成本较高,生长周期较长,跑马坪乡大面积种植重楼的农户还较少,但是跑马坪乡几乎每家都种有面积不等的重楼,以此来增加家庭的收入。
2017年跑马坪乡还发展了花椒种植产业。种植花椒可以较好地提高当地的收入,种植花椒农户也在日益增多,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了政府免费发送的花椒。一亩地可以种植45棵花椒树,一般3~4年即可挂果产出。头两年花椒种植地也可以套种洋芋。花椒价格较稳定,当地人也愿意种植花椒,等到花椒结果以后就销售到附近花椒加工厂。花椒种植正在成为跑马坪乡彝族近年来新发展的一个生计方式。
(二)乡村运输业
2000年以后跑马坪乡各村道路逐渐修通,外出的人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跑马坪乡彝族与外界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一些人看到了运输行业的商机,选择购买客运车来运营。跑马坪乡乡村客运的村民沙力文说:“我主要依靠跑乡村客运车来维持生活,从2010年开始跑客运车,每天生意好时可以拉两趟,不好时就一趟。一辆小面包车可坐8个人,早上10点人较多,平均每天可以跑2~3趟。跑马坪乡到宁蒗县城差不多有47千米,每千米油费为6角钱,每个人到宁蒗的车费为20元,如果只拉到两个人就赚不到钱,现在平均每天都可以拉到100元。现在因孩子上学,土地也不好,种出来的粮食产量也不高,只能在家里跑车,基本可以维持家里的生活。”④一方面将自家消费不完的农产品拉到集市上销售;另一方面也方便他们外出购买家庭生活用品。外出赶集、流动到外地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跑马坪乡拥有私家车的人家还比较少,当地村民出行主要靠乡村客运,乡村运输业因此成为跑马坪乡彝族生计变迁的一个新方式。
(三)外出打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小凉山传统生计方式已不再满足于彝族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一部分人选择外出打工,以此来贴补家用。据调查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跑马坪乡有一些自发外出打工者,再后来当地政府每年都组织一部分彝族到外地打工,从那以后大多外出打工者主要是靠亲友介绍、熟人带领。跑马坪乡外出打工男性居多,占40%~50%。
按照外出打工时间的长短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年四季都在外打工,这类群体主要是未婚青年劳力以及较为年轻的夫妇(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并主要在山东的足浴、深圳和浙江一带的电子厂、昆明的餐馆打工。跑马坪乡外出打工者金古阿丽说:“小时候因为家里很穷,从来没有上过学,长大之后外出打工挣钱抚养弟妹,老公也只是初中毕业,我们刚结婚就外出打工,我主要到山东做足疗,他在深圳电子厂上班。”⑤一个年轻劳动力在外打工年收入大致为4万~6万元,占家庭收入的60%,除去个人的开销外,剩余的钱全部用于家庭花销。
另一种则是已婚且较为年长的群体,他们主要在离家较近的地方打工。农闲时则选择到宁蒗县城建筑工地、餐馆打工,而在农忙时则返家从事农事劳作。这类较为年长的群体年收入为3万~4万元,占家庭收入的40%,相对于一年四季都在外打工者而言,虽挣的较少,但是可以经常回家帮助家里做些农活。
跑马坪乡外出打工的特点主要是:未婚年轻男性劳动力较多,男性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女性主要做一些服务员、足疗之类的工作。外出打工群体文化教育程度低,虽年轻女性也会外出打工,但是成家后女性大多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男性外出打工多于女性。外出收入主要用来修建房子、子女上学。除此以外,能力较强者则在跑马坪街上买土地、建房,提供给其他人做生意。如王菊美说:“我曾去过福建服装厂打工,虽然出去了三四年,但是自己在外面打工并不适应,汉话说不好,语言不通,就决定回到跑马坪来,在这里大家都会讲彝语,可以正常交流。”⑥另外一个访谈者也说:“我在外面做的主要是一些砌墙、提沙浆的累活,一直都在宁蒗县城打工,一年中大多只出去半年,一个月有时只出去半个月,以前每天差不多70~80元,现在可以挣到100-200元,”⑦
(四)石材加工业
跑马坪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矿产资源较丰富,随着高速公路、二级公路的修通,以及修建新房的人家越来越多,2013年开办石料厂和空心砖厂的人也越来越多,到2018年跑马坪乡建有7家较大规模的石料厂,10~15家小型空心砖厂。空心砖厂为家庭经营的模式,石场则为村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我们调查发现,经营一家石料厂20%从事技术类的工人来自外省,80%的工人则来自村,在石料厂上班的人多为青年男性,主要做一些保安、装车、拌料、开装载机的工作,每个月有3000~5000元收入。还有的村民购买了手扶拖拉机和小型货车运输石料,其经济收入是维持家庭生活的重要来源,占整个家庭收入的70%。当地政府还有一些产业扶贫的政策,如果是建档立卡户的村民要修房子,或者是村里要修路,就主要从当地的石料厂和空心砖厂采办沙子和空心砖,当地村民消费带动了石料厂和空心砖厂的销售量,同时也为彝族到外地采买石料和空心砖省下一笔运费。
四 小凉山彝族生计模式转变背后的原因
(一)外界环境的变化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新兴行业的兴起、村道的修通和便捷的交通工具使跑马坪乡彝族的生计模式更加多样化。电视、手机等新型传媒工具将外界的知识、信息传入到跑马坪乡,外出人员返回乡之后也将在外界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带回到乡村,改变了彝族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昔日靠人力种植的方式也逐渐被机械化取代,传统农业、畜牧业也逐渐式微,越来越多的彝族从传统农业种植转向外出务工、运输业、个体经营等更加多样化的生计模式,人们更倾向转变较高收入的生计方式。
(二)国家政策的扶持
小凉山彝区作为深度贫困地区,因而一直是党和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改革开放以后,鉴于小凉山彝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跑马坪乡也将扶贫开发作为第一要务,根据地方实际开展各项扶贫工作。针对当地彝族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术、存在语言障碍和文化不适应的问题,提供经济农林和家庭养殖业的培训,提供农户洋芋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享受一定额度的扶贫资金和免息贷款等措施。在彝族中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激发他们内生动力,提升他们就业能力。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使跑马坪乡彝族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生计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人口迁徙与流动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无法避免全球化的流动,跑马坪乡也被席卷到全球化的大潮中。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现代交通的多样性导致跑马坪乡彝族流动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彝族人口流动也影响了和改变了他们的生计模式。跑马坪乡彝族不仅跨省、跨地区外出打工、迁徙和流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也会发生一些流动,最为常见的就是季节性流动。跑马坪乡彝族向外流动赚取的收入逐渐超越了以农业为主的家庭收入,当外出流动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收入越高就逐渐减少了对农业方面的投入。劳动力向外流动中,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对于下一代人的教育投资也越来越多,甚至有的人接触了先进的科技、便捷的交通、多元的世界,在外面流动中“固守家园”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从外面回来的人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平时的生产生活中。在跑马坪乡发生的物品、信息、资本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市场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给跑马坪乡彝族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加速了生计方式的变迁。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当地彝族有了大量外出就业的机会。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对经济收入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进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生计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生活消费的需求,跑马坪乡彝族需要选择多种生计模式来谋求自身的发展。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市场导向跑马坪乡彝族选择种植花椒、药材等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市场经济在无形中影响了 跑马坪乡彝族的消费观念,为了不断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需要不断改变传统生计方式来提高经济收入。
五 结语
生计模式反映了当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每一种生存策略均指向当地某种特定的资源,不同的生计均是人类适应多样化自然环境的结果。通过对新中国建立前到20世纪90年代小凉山彝族生计模式变迁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当地彝族生计模式逐渐由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采集与狩猎逐渐向为有现代性意味的种植业、乡村运输业、石料加工及外出务工,现代经济的触角逐步渗透到该地区,形塑着当地彝族社会发展态势。我们还发现,生计模式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的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产物,社会变迁在形塑社会生计模式的同时,生计模式的变迁也推动着社会发展与变迁进程。
注释:
①访谈对象:沙马阿火,彝族,男,已婚,跑马坪村民。访谈时间:2019年1月23日。
②访谈对象:沙晓宁,彝族,男,已婚,羊鞍山村民。访谈时间:2019年1月27日。
③访谈对象:金古拉伙,彝族,女,已婚,小坪子村人。访谈时间:2019年1月18日。
④访谈对象:沙力文,彝族,男,已婚,上跑马坪村民。访谈时间:2019年1月15日。
⑤访谈对象:金古阿丽,彝族,女,已婚,下跑马坪村民。访谈时间:2019年1月14日。
⑥访谈对象:王菊美,彝族,女,已婚,跑马坪村民。访谈时间:2019年1月24日。
⑦访谈对象:沙马华,彝族,男,已婚,沙力坪村。访谈时间:2019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