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2021-01-15付丽华
付丽华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工艺美术系,安徽 淮北 23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并鼓励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把思政课堂构建好、安排好、完善好。高校思政教育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思政教育。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意义
每个民族都在国家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在提升其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上有利于为各个民族培养出优秀的新时代人才,这对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这番讲话明确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所在,即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一样,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栋梁和强大推动力,只有各个民族的大学生都拥有积极端正的思想、高尚健康的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意识,才能够彰显中国青年团体的强大,也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不断成长凝聚年轻的力量,使中华民族拥有立足于世界之林的人才储备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核动力,两者辩证统一。”[3]基于对唯物辩证法中“总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理性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看作是“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这深刻揭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意义,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凝聚中国力量,让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二)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每个少数民族的人民都是这份厚重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这份多元文化的缔造者。大学阶段正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利用好这个阶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客观地认识历史,科学地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充分理解党的政策,这些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都将大有裨益。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们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充分弘扬“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
(三)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的“民族问题”,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政策来积极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并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初衷”使各族人民都快速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共同推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大原则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充分维护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人民的切身利益,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各民族大团结提供坚实的基础。
如今,国家民族政治局势稳定,各民族的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各民族的人才培养,使每个民族的优秀大学生都能够享受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条件,已经成为落实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外,还应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引领,这样才能够保证各民族大学生不出现“思想偏差”,才能够让人才真正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最终助力于各个民族的稳步发展,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在党的号召和鼓励下,我国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思政教育,针对思政课建设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但是,在思政课蓬勃展开的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学习思想政治的自觉性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升。然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自身所处成长环境、文化传统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其学习思想政治的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一,未能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情感、成长背景等现实因素,“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贯彻不到位。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对国家人文知识、历史文化的客观认识,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一定的语言交流障碍,故而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心较为敏感、乡土情结浓厚、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当中。针对这种情况,很多高校在设置思政课内容时,没有很好地整合这些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学习主体之间有较强的“割裂性”。
第二,忽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本身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果高校思政教育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那么,无法科学、理性地处理好“宗教信仰”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些甚至认为这两者之间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因此,不自觉地排斥思政教育,这种心理致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产生抵触、逃避思政课的情绪。
(二)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形式展开,所教授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这些内容很重要,是指导思想,但很多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时会感到“味同嚼蜡”。
首先,教学资源的陈旧表现在很多高校思政工作者对于知识点的讲述刻板、苍白。思政课的理论性极强,需要学生学习大量的规章制度、哲学思想、政治政策、经济制度等。这些内容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过于抽象,从而带来一定的学习障碍。由于受语言习惯和知识体系制约,会感到这些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其次,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还是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地呈现固定的内容,所谓的“课程创新”也不过是在理论的基础上换个“新鲜的事例”,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将不变的思政学习内容灌输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事物是普遍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高校思政教育忽略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明确指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4]尽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都清楚地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没能完全践行这样的教学理念。很多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多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忽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现实背景的考察、融合,教学内容也缺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习惯、社会实践、思想文化的倾斜,违反了“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当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性较弱,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现实体验,个别学生本着“机械接受”的态度去“应付了事”。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无法深入关照每个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能用期末试卷的方式“粗放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的“评价反馈”显然并不能代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真实接受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也辜负了国家和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心栽培的“良苦用心”。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对策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忽略的“潜在力量”,也是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人力资源。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多种方式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者自主自愿地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积极性是指“个体意愿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统一的动机”。这两者是学生是否能够将知识学好、学扎实、学到位的关键。要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效果,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他们参与思政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具体而言,可以从“强制性措施”和“自愿性措施”两个方面着手。
1.合理使用“强制性措施”
首先,“强制性措施”是指学校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制度规范、定性考核、成果奖励、评优评先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完成对思政课的“接受参与—自觉参与—乐于参与”的过程。例如:目前,很多高校定期要求学生参加“青年大学习”,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今后的评优评先,还有的高校将思政课考评的分数比重加大,考试形式更加严格化,期末评价直接影响奖学金的获取、荣誉称号的评定等。当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意识到对思想政治的学习结果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就会逐渐萌生出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了。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有的放矢地使用,不能太过于强制,要用制度和评价体系来规范。
2.积极开发趣味“自愿性措施”
“自愿性措施”是构建“弹性”较强的趣味性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以“话题吸引”“兴趣培养”为途径,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自觉、自愿、自主”投身于思政教育当中。高校思政课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学习思政内容。例如: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少数民族学生1617人,分别来自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布依族、门巴族、侗族、傈僳族等。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引领不能忽视。如: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通过“素质拓展”的方式,把全班同学随机形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各种互动游戏认识彼此、了解彼此,从而打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心理壁垒”。这种方式旨在从“家乡认同”的层面出发,逐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认同自己的家乡特色、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随后由“少数民族认同”推及到“中华民族认同”的层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各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如此,还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习俗活动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展示民族特色文化来实现学生们在精神层面上的交流,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融合,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从而进一步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以及拓宽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
3.关注教育对象身心发展需求,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
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当充分关注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客观需求,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对象的成长背景、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心理特征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共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众所周知,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地域、经济、语言、教育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当下的政治理论、民族政策、国史党史的学习程度较弱,整体思政理论素养有待提升。所以,教师除了在日常授课时要消除“汉族主体论”的思想,杜绝“民族偏见”以外,还要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客观条件,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增加介绍少数民族情况的知识和案例,以此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归属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思政课堂的主人”。
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大数据平台为传统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创新。借用微课、MOOC等形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量身打造思政教学视频,让他们能够在课程数据库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思政学习内容。这样的网络教学看似是将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区别对待”,实则采取的是一种“百流入海”“和而不同”的方式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二)构建立体多元教学模式,促进高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统一
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构建“三级课堂”思政教学模式,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创新性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做起来”“践行起来”。“三级课堂”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这是微观层级的课堂构建,主要用来进行理论讲授、树立思想标杆、统筹规划;其次,构建校园文化,这是中观层级的课堂构建,让学生们通过自主、自愿地建设“红色”校园文化,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再次,社会大环境的熏陶,这是宏观层级的课堂构建,旨在让学生参与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去“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一种“全员推进、全方位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思政课堂,[5]对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应当关注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思政教育中融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关心和指导,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下,成长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代新人”,让各民族大学生都可以发展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