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幸福观初探

2021-01-15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幸福观马克思物质

魏 荣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马克思17岁时立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他一生的实践表明了对人类幸福的关怀。马克思的幸福观科学地阐释了人类获得幸福的手段和幸福的终极目标,这对新时代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基于前人对幸福的探索,最早来自于西方哲学家对幸福的理解。马克思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下研究了人的幸福问题,扬弃了西方早期幸福论的观点,确立了以劳动为基础的幸福理论。

(一)西方感性的幸福观

西方感性的幸福观强调人的幸福来源于个体的感性生活,人们要注重享受外在的感观和感觉欲望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最早西方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根据自己的原子论,以及在原子论中的灵魂学说去充实他对幸福的理解。他认为:“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1]85他把世界的本原看作原子,认为原子有大小和形状的区别并在虚空中不停地碰撞运动,从而产生了世界万物。他说:“灵魂是由最细致、最圆、最灵敏和炽热的原子所组成。”[2]他认为灵魂是在原子中形成的,因此,灵魂始终在人的肉体当中。他反对禁欲主义、反对一些哲学家倡导的理性主义的幸福。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呢?他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同时,也指出他承认的幸福不是“追求一切种类的幸福,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1]84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幸福应该是物质快乐和精神快乐的统一。伊壁鸠鲁谈到幸福时,认为人生存在的意义就是追求快乐,享受幸福。他认为的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他分别从肉体和精神两个层面展开说明幸福。可见,伊壁鸠鲁同样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关注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爱尔维修认为人们想要得到幸福就需要首先懂得自爱,自爱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他说:“人是能够感觉肉体的痛苦和快乐的,因此,他逃避前者,寻求后者。就是这种逃避和寻求,我称之为自爱。”[3]实际上,爱尔维修思想是西方近代以来功利主义伦理学宣扬的基本内容,他站在利己主义的立场上阐述人们获取幸福的途径,倡导人们要爱自己胜过别人,在生活中要不断地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这也是爱尔维修的局限性,他只关注人们自我的物质利益和物质幸福,却忽视了追求人格的高尚和尊严。

(二)西方理性主义的幸福观

西方理性主义的幸福观认为,人们要把理性放在第一位,非常重视理性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他们贬低人们感性的欲求和作用,不主张享受物质和肉体的现实快乐,因为满足外在感官的快乐和幸福是低级的动物机能,而人们要完全抛弃物质享受,达到精神的富足,这样人们就是幸福的。苏格拉底是理性主义幸福观的开创者,他把道德和理性相统一,人要重视德行,充分地认识自己,不断地获取知识认识到普遍真理,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知道什么是善,如何做到通过行善来树立自己的德行,这样就能获得幸福。他崇尚德行的善,却极力地反对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享受,把人们的物质欲望绝对地从获得幸福的过程中排除、摒弃,要求所有的人们都放弃对物质的追求和肉体的欲望,他提倡的幸福实质上与禁欲主义的要求具有一致性。柏拉图把世界分成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人们能够觉察和感知到的,而理念世界才是永恒的存在的、始终唯一不变的真实世界,因而理念世界中至高的善就是人们所要追寻的幸福。他认为人们感官感觉到的都是虚幻的、短暂的,人们只有通过理念世界中把握道德的善才是真实可靠的。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关于幸福的定义,但却不尽相同。他认为至善就是幸福,善不是像先哲所说存在与理念世界中的善,而是存在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善行,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既然在全部人类行为中都存在某种目的,那么这目的就是可实行的善。”[4]亚里士多德告诫人们,我们生而为人就应该有活着的目标,人们应该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去奋斗。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现实主义价值观,相比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更前进了一大步,认识到了现实的重要性。

二、马克思幸福观的内容

马克思在考察分析前人幸福观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幸福观,他立足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认为:幸福是以劳动为基础而实现的;幸福也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幸福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幸福也是人自由全面地发展。

(一)劳动是幸福的来源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到:“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5]马克思认为人类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就是劳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所在,马克思认为人类通过劳动在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创造了物质财富,人们的幸福感也就相应地提升。这也说明了马克思重视物质生产的作用,重视人们对物质的消费,人只有在吃饱穿暖的时候才应该去考虑到精神境界的提高,原始社会的人们群居打猎、一起生活,没有美丑之分,更不懂得艺术欣赏。而劳动使人发展,使得人们走向了文明时代,人们学会画画、听乐曲、制造精美的艺术品。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6]劳动是人类生存下去和不断延续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劳动的作用,就没有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领域的文明,劳动能够为人类源源不断地带来幸福。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将自己从动物中分离出来,成为人这个会思想的更高级的存在,人们发挥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活动创造出大自然没有的东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人类在劳动中也变得更加睿智、幸福。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脱离了社会劳动和现实的人去谈论幸福的条件和实现是根本不可能的,是唯心主义者宣扬的虚幻的幸福价值。

(二)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并不会考虑食物的外在形态,而每天提心吊胆的穷人们不会对好看的风景发出赞叹。物质生存条件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幸福的实现不止是自然本能的需要,更是对精神领域的满足。马克思运用劳动的作用将物质与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超越了之前哲学家们对幸福的种种理解,他做到了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马克思强调如果一个人只重视物质幸福,而没有获得精神上幸福的力量,尽管他实现了自己的物质追求和目标,那么他的生活是疲惫和索然无味的。精神的力量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当然,只有精神幸福没有物质幸福也是不行的,一个民族的精神再幸福、精神领域再发达,没有现实的物质生产和物质财富,所有的一切只能是空谈。比如:19世纪早期的德国处于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下,当英法两国工人阶级兴起准备要推翻本国的资本主义统治时,德国还在封建地主和农民的殊死斗争中,也就是说,在英法即将结束的事物,德国的资产阶级才刚刚兴起。但德国却在思想领域拥有着古典哲学的魅力,德国的哲学家们洞察世界历史的发展,分析多变的政治形式,他们在欧洲思想界开出最灿烂的花朵,德意志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是最富足和发达的。那么,德国的人民幸福吗?德国生产力很低下,但他们精神上的幸福胜过欧洲其他的民族,但马克思调查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就会发现,他们是不幸的。德国的农民因为拾捡森林中的枯树枝而被政府监禁,农民们只有精神的幸福是不够的。因此,我们想要幸福的真正实现,就要达到物质生活的幸福和精神发展的幸福。

(三)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社会性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志。有人说动物也会群居、捕杀其它动物作为自己的食物,蜜蜂也会筑巢,因此,马克思认为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的生产是在它本生肉体支配下的生产,这种生产是片面的、不充分的、没有在意识支配下的生产,所以,动物的生产没有创造性。然而,从猿人变化发展到的人,懂得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去生产劳动,懂得建造房屋、种植蔬菜,之后懂得按照美的规律去打造物品,人类智慧的光芒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充分显现,比如:古代发明的造纸术、活字印刷等这些都说明了人类的智慧与伟大,这是人类比动物优越的地方,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就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从古至今,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的一切生活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无法否定人具有的社会属性。同样,从反面来说没有社会性只有自然性的人和动物一样,不参与社会中的一切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他没有人类的自由意识。因此,人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幸福只有在社会幸福中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一个个人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国家的实力增强了,人们的生活有保障了,这些都会促使人民的幸福感上升。国家的进步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多如果不惠及所有的百姓,那么,诸如此类的国家的民众大多都不是幸福的,当国家的发展与个人没有关系时,国家内部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危机,就像当下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在放飞自己青春梦想的实践中做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

(四)幸福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能力需求等通过自己的社会劳动得到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完善。马克思的幸福观贯穿于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主要有:人的类本质的思想、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人的类本质是指人自由自觉地活动即劳动,人有意识的自由劳动是肯定人的类本质的特性,人在劳动中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劳动活动实际上彰显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指出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在生产劳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认为幸福的终极目标是人个性的自由全面地发展,个性主要表明个体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等。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受金钱的限制、不受人性自私的妒忌、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人们可以按需分配,在自己的发展中安排规划,同时,把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这样的社会是幸福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也都是幸福与充实的。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一)指引人们理性而正确地看待幸福

我们迈着时代的步伐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所以呈现出这一时期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有一些积极正面的回应,但也不乏有一些消极低迷的声音。如何看待幸福呢?马克思的幸福观能够指引我们理性正确地看待人生。首先,必须将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追求相统一。马克思幸福观认为就是要辩证地看待幸福,人们的社会生活既离不开物质幸福,也离不开精神幸福。物质幸福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但一味的追求物质利益获得幸福感,会出现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歪曲的价值观。因此,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以后,精神幸福的追求也不能缺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中华民族更加自信地屹立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逐步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新时代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民族精神,尤其是每个个人,要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联系,达到物质精神相统一。其次,力求将个人幸福融入到社会幸福中。我国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伟大目标不是空话,而是实干。全面惠及14亿人口的脱贫到走向小康社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体现的就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国家的繁荣富强与人们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再次,正确对待幸福和不幸。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幸福和不幸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幸福是我们的目标和常态,但不幸也会时常发生,不幸是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痛苦,要正确看待不幸的事情。因为,不幸是暂时的,幸福是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屈服就是不幸”,马克思说看来不幸就是困难中止步、痛苦中沉沦。这也是精神的力量,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能够促使同困难做斗争,即使在陷入逆境,也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科学地指导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源泉。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就为广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提供了有力地保障制度,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在。我国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把蛋糕做大做好,让人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就需要提高劳动者的初次分配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再分配时也要不断完善分配的比例,不断提高一线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然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马克思认为幸福是全体人民的幸福,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他在《共产党宣言》中着重强调了广大劳动者的地位和力量,劳动者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放全人类,也最终解放了他们自己。我们看到马克思对人的关怀,尤其同情广大劳动者,中国建立了马克思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但是我们实行了公有制,废除了私有制的剥削制度,劳动者得到了人身解放和精神慰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这将劳动者在内的人民群众放在了中心位置,坚持了马克思的群众史观,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猜你喜欢

幸福观马克思物质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马克思像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启示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