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2021-01-15穆可俞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总分心理健康

卓 潇 穆可俞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共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指导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依据和基础性工作。赵颖等[1]调查发现,95 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耿艳等[2]对师范类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目前,不同类型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示出不同特点[3]。本研究对安徽省某高职院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了解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发展变化情况,为高职院校针对性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为安徽省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共3246 名在校生参加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3138 份,有效率为96.67%。其中男生1896 人,女生1242 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网络版心理测试系统,应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测试。该问卷具有较高信、效度(Cronbach's α=0.871,效度检验r=-0.701,P<0.001)。该量表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能够全面掌握、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由3 部分组成,共64 题(其中4 个是测伪题目)。第一部分是了解学生基本结构与思想状况,作为问卷分析时的参考;第二部分为56 个症状题,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和矛盾等心理状态。肯定选择记1 分,否定选择记0 分,测验完毕后,标出总分。其中,有4 个关键症状项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8 题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16 题为常常失眠,25 题为想轻生,26 题为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应给予更多关注;第三部分是4 道附加题,主要了解被测者对自身身心健康状态的总评价,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或治疗以及有什么咨询要求等。根据筛选标准我们将测试结果总分≥25 分或者第25 题作肯定选择者,即被界定为异常。在UPI量表中,只要符合以下这几种情况之一种即符合第一类筛选标准:①总分在25 分(包括25 分)以上者。②第25 题做肯定选择者。③第8、16、26 题中有至少2 题做肯定选择。④辅助题(65、66、67 题)中有至少2 题做肯定选择者。⑤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且属于心理问题者(68 题)。

1.3 统计学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测试结果利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总体结果与分析 普查结果显示,2019 级新生,心理异常筛选人数117 人,占比11%;第一类筛选人数189 人,占比17.8%。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整体数据的梳理我们发现,2019 级新生心理异常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表2;2019 级新生异常占比高于2018 级、2017 级学生,其中第一类筛选数据达到17.8%;表2 数据显示:三个年级测试平均分分别为8.73 分、9.45 分和11.71 分,均分逐年提高,各维度得分也均呈现上升趋势。

表1 不同年级在校生UPI测试数据分析

表2 在校生UPI测试得分情况比较( ±s,分)

表2 在校生UPI测试得分情况比较( ±s,分)

年级 n 躯体症状 精神分裂 抑郁症 神经症 总分2019 级1059 2.18±2.265 3.80±3.486 2.50±2.356 4.48±3.457 11.71±9.194 2018 级1113 1.94±2.202 2.82±3.068 1.81±2.025 3.80±3.305 9.45±8.308 2017 级966 1.71±2.017 2.67±2.910 1.75±1.958 3.44±2.928 8.73±7.542总计 3138 1.95±2.176 3.10±3.208 2.02±2.150 3.92±3.275 9.99±8.489

2.2 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在诸多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当中,我们将选择率排在前10 位的项目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3。前10位的项目选择率都超过了35%。其中“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对脏很在乎”选择率超过50%。

表3 UPI选择率前10位的项目分析

2.3 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学院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总分和各个维度的得分上都显著高于男生,见表4。

表4 男生和女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比较( ±s,分)

表4 男生和女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比较( ±s,分)

项目 性别 n 得分躯体症状 男 1896 1.80±2.108女1242 2.18±2.258精神分裂 男 1896 2.95±3.142女1242 3.34±3.294抑郁症 男 1896 1.88±2.092女1242 2.24±2.217神经症 男 1896 3.67±3.190女1242 4.30±3.366总分 男 1896 9.36±8.289女1242 10.95±8.702

3 讨论与建议

这些调查数据为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和科学根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系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下降趋势,心理异常学生比例逐年提高。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规范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教育教学活动[4-5],努力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

3.2 关注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从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看,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要显著差于男生。这与国内其他研究者的结论是一致的[6-7]。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的女生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症状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这应该与女性心思敏感细腻、情绪多变、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等特点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特别关注女生群体。针对女生占比较多的专业,应计划增加开设情绪管理类选修课程。另外,在教学实训场所、学生宿舍内,可以增添学生心理宣泄设备、阅读和音乐放松治疗室等。

3.3 充分重视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 调查结果显示有“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对脏很在乎”等8 个项目,选择率超过40%。学生群体中:人格障碍、情绪问题(抑郁、焦虑)、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等心理问题个案也逐渐增多。这些心理问题,通过一般的教育手段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接受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更好应对心理问题。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总分心理健康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