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岩白菜素片有关物质HPLC方法的建立和研究

2021-01-15罗嫄胡泽锴

药学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氯苯马来酸杂质

罗嫄,胡泽锴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5)

复方岩白菜素片使用历史悠久,为镇咳祛痰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由岩白菜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组成。其中岩白菜素为新疆虎耳草科植物厚叶岩白菜提炼精制得到的异香豆精类化合物,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效果,于处方中起主要作用[1-2];马来酸氯苯那敏为化学合成药,作为抗组胺药[3]可减轻呼吸道其他症状,起辅助作用。复方岩白菜素片最早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4],现行标准为1989年出版的部颁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及制剂第一册[5],这两个标准中均未对有关物质进行控制。

在药物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降解产物,降解产物通常与不良反应息息相关,对药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在复方岩白菜素片多年的使用过程中,生产企业均收到数量不等的不良反应案例的反馈。研究其降解产物,控制好有关物质,保障其用药安全是很有必要的。

查阅文献及部分生产企业资料,复方岩白菜素片有关物质的相关研究并未见报道和提供。马来酸氯苯那敏为化学合成药,处方比例较低,其有关物质已有相关资料[3,6];岩白菜素为植物提取物,处方比例较高,其有关物质无对应文献资料,情况不明。为了保障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本文就收集到的5个厂家的制剂及辅料,对复方岩白菜素片的有关物质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最终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查方法,对未知杂质进行限度检查,并对样品中的杂质总量进行了控制。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290高效液相色谱仪;梅特勒MS205DU电子天平(精度:十万分之一);岛津AEG 220电子天平(精度:万分之一)。

1.2 药品与试剂 对照品:岩白菜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1532-201604,含量:94.1%)、马来酸氯苯那敏(中检院,批号:100047-201507,含量:99.7%);试剂:甲醇(Fisher Chemical,纯度99.9%)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复方岩白菜素片样品,规格均为每片含岩白菜素125 mg和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贵州A药厂3批,批号:180301、180905、190302;四川B药厂3批,批号:180301、180701、190501;云南C药厂2批,批号:180504、180806;湖南D药厂2批,批号:180502、180908;云南E药厂2批,批号:181101、181103。

辅料:玉米淀粉(潍坊盛泰药业,批号:20180802);淀粉(湘潭县淀粉有限公司);预胶化淀粉(湖州展望药业,批号:201905010);硬脂酸镁(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批号:20190332);羟丙甲纤维素(湖州展望药业,批号:20190204);依地酸二钠(湖南尔康制药,批号:102320181204);薄膜包衣剂(上海新菲尔生物制药,批号:1904125S);糊精(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批号:190207);羧甲淀粉钠(西安北方惠安医药辅料,批号:180801);滑石粉(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微晶纤维素(湖州展望药业);蔗糖(云南德宏英茂糖业龙江糖厂,批号:190301)。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Shiseido Capcell PAK C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16∶84),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30 ℃,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等度洗脱,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供试品溶液如有杂质峰,按外标法以对照溶液峰面积计算杂质含量。

2.2 溶液的配制

2.2.1 对照溶液 精密称取岩白菜素对照品约10 m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2 mL超声使溶解,加流动相稀释,摇匀,精密量取1 mL置1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摇匀,制成每1 mL含岩白菜素0.01 mg的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 取样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岩白菜素50 m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10 mL超声使溶解,加流动相稀释并定容,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2.3 空白对照溶液 根据各厂家提供的辅料种类和处方比例配制5个厂家的空白混合辅料,混匀后按照各个厂家配制供试品溶液所需称样量取样,按“2.2.2”项下供试品溶液同法处理配制即得。

2.2.4 系统适用性溶液 称取供试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岩白菜素10 mg),加甲醇2 mL使溶解,加流动相稀释并定容至10 mL,摇匀,制成每1 mL含岩白菜素1 mg的溶液,将此溶液置80 ℃水浴中加热1 h,即得。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取系统适用性溶液照“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岩白菜素与其前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为5.0(应不低于1.5),理论板数为9 364(应不低于2 000)。取对照溶液、供试品溶液和空白溶液进样,典型色谱图见图1~2(图中主峰后无杂质峰出现,故只截取主峰前杂质放大)。

2.4 检测限考察 用对照溶液逐步稀释后进行检测限考察,结果检测限为0.040 μg·mL-1。

2.5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进行稳定性考察,从2 h开始RRt=0.82的杂质峰明显开始增大,表明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较差,建议临用新制。

2.6 破坏性试验

2.6.1 破坏性试验溶液的制备

2.6.1.1 酸破坏样品溶液 称取B药厂190501批次供试品细粉(下同)适量(约含岩白菜素50 mg),置50 mL量瓶中,加2 mol·L-1盐酸溶液1 mL,放置1 h,再加入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1 mL,调pH为中性,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即得。

2.6.1.2 碱破坏样品溶液 称取供试品细粉适量(约含岩白菜素50 mg),置50 mL量瓶中,加0.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1 mL,放置15 min,再加入0.2 mol·L-1盐酸溶液1 mL,调pH为中性,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即得。

2.6.1.3 氧化破坏样品溶液 称取供试品细粉适量(约含岩白菜素50 mg),置50 mL量瓶中,加30%过氧化氢溶液1 mL,放置1 h,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即得。

2.6.1.4 加热破坏样品溶液 称取供试品细粉适量(约含岩白菜素50 m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10 mL振摇后加入适量流动相,于80 ℃水浴条件下加热1 h,取出放冷至室温,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即得。

2.6.1.5 光照破坏样品溶液 称取供试品细粉适量(约含岩白菜素50 mg),置50 mL量瓶中,于4 500 Lx光照20 h,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即得。

2.6.2 破坏性试验结果 将上述各种溶液照“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结果:复方岩白菜素片杂质较少,主要集中为相对保留时间为0.58、0.70和0.82的3个杂质,其中RRt=0.82的杂质在酸、加热和光破坏条件下有增大趋势,后二者较明显;在碱破坏条件下有两个新增杂质(RRt=0.19、0.92),前者较为明显,但在供试品中并无检出;强制降解试验提示样品对碱、加热和光照较其他条件敏感;在各破坏条件下的杂质峰之间及杂质峰与主峰之间均分离度良好;空白辅料均不干扰测定。强制降解样品图见图3。

2.7 耐用性试验 改变“2.1”项下色谱条件中的参数:甲醇比例(±2%)、柱温(±3 ℃)、流速(±0.1 mL·min-1)、换用不同品牌的相同填料的色谱柱(Thermo C8柱4.6 mm×250 mm,5 μm)试验,结果样品中总杂质含量在0.08%~0.11%之间,说明方法耐用性良好,能满足测定要求。

2.8 样品测定 照“2.1.2”项下方法制备5个厂家共12批次样品的供试品溶液,照“2.2”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记录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杂质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流动相的选择 此处方组成中两组分配方比例相差大(每片含岩白菜素125 mg和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马来酸氯苯那敏处方量低,对有关物质中杂质的贡献量微小,而岩白菜素为植物提取物且无有关物质研究资料,故有关物质检查主要针对岩白菜素。参考文献[7-10],筛选了不同色谱柱填料及流动相比例,最终确定此色谱条件下各杂质峰分离度较好,主峰保留时间适中。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采用PDA检测器对杂质峰进行光谱扫描,最大单个杂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15 nm,其他杂质在210~300 nm间吸收强度无明显变化。同时,由于其他杂质含量过低无法通过扫描获得紫外吸收光谱以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故根据最大杂质的紫外吸收特征选择了215 nm作为检测波长。

3.3 采集时间的选择 在此色谱条件下定位马来酸氯苯那敏,其保留时间约为岩白菜素主峰的3倍,而供试品溶液浓度的马来酸氯苯那敏色谱峰未检出。鉴于强制降解实验中在主峰之后基本无杂质峰出现,采集时间考虑将另一组分马来酸氯苯那敏峰洗脱完毕为结束时间,即岩白菜素主峰保留时间的3倍。

3.4 溶剂的选择 有资料显示[3,11],两个组分的溶解性不同:岩白菜素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而马来酸氯苯那敏在水或乙醇中易溶。为降低溶剂效应,用流动相溶解样品最为理想,但流动相中甲醇的比例较低,易造成岩白菜素溶解不完全,故本文采用先用少量甲醇溶解后再加流动相定容的方式来溶解样品。

3.5 供试品溶液浓度的选择 根据样品中杂质的个数和含量,比较了1 mg·mL-1和2 mg·mL-1的供试品溶液浓度,发现二者杂质个数一致,最大杂质峰面积与供试品浓度不成倍数关系,其他杂质峰面积增大不明显,故最终选择1 mg·mL-1作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3.6 限度的制定 由12批次样品的有关物质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最大单个杂质含量与总杂质含量相近,说明总杂质含量主要受最大单个杂质影响,其他未知杂质含量较低,故有关物质检查项考虑只控制总杂质限度。根据此次的测定结果,初步将总杂质限度定为不得超过1.0%。在不同厂家和不同批次之间,最大杂质含量有高于或低于0.1%的现象,可能与不同厂家原料药来源、制剂工艺、生产时间以及样品储存条件差异有关。

猜你喜欢

氯苯马来酸杂质
微管反应器中硝基氯苯的连续合成
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封包联合持续加压法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评价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马来酸噻吗洛尔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剔除金石气中的杂质,保留纯粹的阳刚之气
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评价
二则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及六氯丁二烯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气相色谱法检测自来水和水中氯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