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验性治疗与Dx-pH监测诊断咽喉反流的一致性比较

2021-01-15王磊王刚孙喆喆刘红丹韩浩伦李保卫张艺俨龚敬周莹张晓丽吴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经验性咽喉反流

王磊 王刚,2 孙喆喆 刘红丹 韩浩伦 李保卫 张艺俨龚敬 周莹 张晓丽 吴玮,2

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可通过直接刺激或间接影响引发上气道组织的炎性反应[1],胃酸和胃蛋白酶等反流物质损伤上气道黏膜组织,进而引发声音嘶哑、持续清嗓、咳嗽、咽部异物感等症状,称为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 LPRD)[2]。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约10%可能存在咽喉反流[3],而声嘶患者中,咽喉反流发生率可能高达50%[4]。虽然约有80%的咽喉反流患者存在嗓音问题[5],但导致声嘶的病因复杂,如用声不当、发声方法不科学、烟酒过量、病毒感染等,且LPRD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何明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以声嘶为主诉的可疑咽喉反流患者行24小时口咽Dx-pH监测并给予8周经验性治疗,评估两种方法诊断咽喉反流的一致性,并探讨声嘶与咽喉反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18岁;性别不限;以声嘶为主诉或主诉之一,存在反流相关症状,病程3个月以上,声休且非抑酸治疗(如雾化吸入、抗生素或中成药等)症状改善不佳。排除标准:急性炎症及过敏发作期;入组前正在进行抗反流治疗,包括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lor,PPI)、H2受体拮抗剂或促胃肠动力药物等;咽喉头颈及消化道肿瘤或外伤;首选手术治疗的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如声带小结、息肉、囊肿、严重的任克水肿等;声带麻痹;痉挛性发声障碍;严重心、肺、肝、肾、血液、内分泌或精神疾病。最后排除不能遵医嘱用药、复查不及时、失访者。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可疑存在咽喉反流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男31例,女19例,年龄18~85岁,平均51.60±17.05岁。其中,慢性咽喉炎36例,声带任克水肿2例,声带白斑1例,喉接触性肉芽肿1例,慢性咽喉炎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例,慢性咳嗽5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1.2.1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 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eflux finding score,RFS)量表评分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在医师指导下,填写RSI量表[6],RSI>13分为阳性;由2名高年资医师分别对每位患者治疗前的电子喉镜结果进行评分,取平均值作为RFS评分[7],RFS>7分为阳性。

1.2.224小时Dx-pH检测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24小时口咽pH监测。采用Restech pH电极(USA,Respiratory Technology Corp.),具体监测流程参照既往文献[8]。分析Ryan指数并以pH<6.0为阈值,计算24 h反流事件总次数、酸反流百分比时间及最长反流时间。Ryan指数立位>9.41和/或卧位>6.79可诊断LPRD[9]。

1.2.3经验性抗反流治疗 在详细了解患者烟酒嗜好、打鼾、饮食习惯、工作紧张程度后,针对性的给予改善生活方式建议;同时,给予PPI(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餐前半小时口服,2次/日)和/或促胃肠动力药物(多潘立酮片10 mg餐前半小时口服,3次/日,或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餐前半小时口服,3次/日)。连续治疗8周后,门诊复诊,填写RSI量表。

根据中华医学会专家共识[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RSI≤13分;有效:症状改善50%以上,RSI评分降低,但仍>13分;无效:症状无好转,RSI评分无降低;经抗反流治疗8周显效及有效的患者,可诊断为LPRD。

2 结果

2.1治疗前RSI、RFS评分及经验性治疗后RSI评分 治疗前RSI评分12.00[8.00;21.00]分,其中阳性23例;RFS评分5.00[3.00;9.00]分,其中阳性18例;RSI、RFS均阳性9例,RSI或RFS阳性共32例。经验性治疗8周后,50例患者RSI评分8.00[3.00;13.00]分,其中阳性11例。

比较治疗前后RSI量表评分,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21例;通过经验性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善,所有患者中可以诊断LPRD 29例,阳性率58.00%(29/50),其中男12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03±14.50岁。治疗显效、有效患者中除声嘶症状外,其他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分别为痰多或涕倒流、持续清嗓、咽喉异物感。比较治疗显效、有效患者治疗前后RSI各项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 29例经验性药物治疗显效或有效患者各项症状治疗前后例数分布及RSI得分

2.2治疗前24 h Dx-pH检测结果 Ryan指数阳性14例,阳性率28.00%(14/50),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56.64±14.18岁;7例单纯立位反流阳性,5例立位+卧位均阳性,2例单纯卧位阳性;这14例立位Ryan指数中位数123.12[20.54;272.41],卧位Ryan指数中位数12.34[7.81;36.63]。

以pH6.0为阈值分析原始数据,所有患者中,存在≥3次反流事件41例,反流总次数76.00[34.50;157.50],反流百分比时间11.10[2.52;27.10],最长反流时间34.00[13.50;76.50]分钟。

2.3Dx-pH检测与经验性治疗诊断LPRD一致性分析 以治疗效果诊断LPRD为标准,Ryan指数诊断LPRD的敏感性为34.48%,特异性为80.95%,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率47.22%,两种诊断方法一致性差(Kappa=0.141,P=0.230)。以治疗效果诊断LPRD为标准,以pH6.0反流总次数≥3次诊断LPRD,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38.1%,阳性预测值为68.3%,阴性预测值为88.9%,两种诊断方法一致性较差(Kappa=0.376,P=0.002)(表2)。19例Ryan阴性,但治疗显效或有效的患者中,存在pH6.0阈值下≥3次反流事件者18例。

表2 治疗效果与Dx-pH监测结果一致性分析(例)

3 讨论

随着对咽喉反流性疾病认识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LPR)与发音质量密切相关,声嘶患者中咽喉反流发病率高。王宇光等[10]大宗病例(2 632例)报道,65%的存在声嘶或发声障碍症状的患者可通过RSI量表诊断LPR;Chung等[11]通过24 h双探头pH监测,发现健康对照组、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任克水肿组LPR的阳性率分别为65%、66%、75%和95%;严森等[12]对89例嗓音疾病患者行24 h双探头pH监测,LPR阳性率为48.3%。

LPRD不特指某一种疾病,其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较困难。目前用于诊断的方法主要有: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的RSI和RFS量表评估、24小时pH监测、经验性药物治疗等。许多研究认为,经验性药物治疗是可信赖的确诊方法[2,13,14],而且对疑似LPRD患者最佳治疗方案仍然是PPI抑酸治疗[15]。由于经验性治疗用药时间长、经济费用高、复诊率低等问题,使用该方法研究咽喉反流与声嘶关系的报道较少。Lechien[1]、Guo[16]等研究认为通过抗反流治疗,声嘶患者的嗓音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17]。本研究对以声嘶为主诉或主诉之一的患者采用改善生活方式,并给与PPI+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8周,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显示58.00%的患者可以诊断为LPRD,与上述文献报道结果相近。本研究入组的声嘶患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提示对相当一部分早期声嘶患者,抗反流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有可能降低手术几率,减轻患者负担。声休、改善发音方式被认为是有效改善声嘶的方法,但临床实际应用中,很多患者迫于生活和工作压力,无法真正做到声休,且国内有资质的言语治疗师匮乏。本研究入组的患者中,给予抗反流治疗后,有相当一部分获得较好效果,说明对合并咽喉反流的用声不当患者,抗反流治疗减轻了喉部粘膜的炎症反应,可以改善患者咽喉不适症状。

经验性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安慰剂效应,但安慰剂效应是否优于PPI仍有一定争议[15,18]。考虑到用药时间的长短对患者依从性及随访率的影响,本研究治疗疗程为8周。Lechien等[19]研究发现在治疗6个月时,可疑咽喉反流的声嘶患者抗反流有效率达80.5%,但喉部的一些体征,如:后联合增生等需要较长的时间才有所改善。8周的经验性治疗是否有低估本组LPRD发病率的可能,不能排除。且PPI+促胃肠动力药物的经验性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受限于国内临床可使用药品种类,缺乏针对反流物中胃蛋白酶引发损伤的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疗效,从而可能低估了本组患者中LPRD的发病率。本研究未使用嗓音分析仪进行客观评价,仅采用主观量表打分评价治疗效果,容易受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干扰[20],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善研究方法,进一步论证。

本研究中,采用了24 h Dx-pH检测这一客观诊断方法,以Ryan指数为诊断标准,阳性率仅为28.00%;与诊断性治疗比较,诊断一致性较差,Ryan指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低。本组Ryan指数阴性的患者中,19例(52.78%,19/36)经过8周的抗反流治疗,声嘶等症状也得到改善;考虑到弱酸反流及胃蛋白酶对喉部粘膜的损伤,本研究以pH6.0为阈值再次分析,结果发现这19例中,18例存在弱酸反流,说明使用Ryan指数诊断LPRD存在较高的漏诊率。Ryan指数的临床应用存在很大争议,既往研究发现,使用Ryan指数诊断LPRD,与RSI、RFS诊断的一致性差[8,21],国外也有文献报道使用Dx-pH检测不能很好反映患者药物治疗效果。Ryan指数是由Ayazi等[9]通过测量55名健康受试者的口咽部pH值统计分析得出,“正常人”标准是相对于胃食管反流而不是咽喉反流;异常pH事件阈值,未包含胃蛋白酶尚有活性的pH6.5以下部分;统计方法存在漏洞,反流百分比时间、反流总次数、最长反流时间这三个指标之间也没有权重;且其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评估抗反流手术的指征,用于诊断必然造成了敏感性的下降。

诊断性治疗虽然可信度较高,但临床实际操作困难,开始经验性治疗的标准具有较大争议[15],且由于治疗时间长、见效慢、经济费用高、担心副作用等原因,很多患者依从性差,复诊率低。本研究有近一半的原入组患者因为不能遵医嘱治疗、无法定期复查或失访等原因最终被排除,使得最后纳入分析病例数有限,今后还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Dx-pH监测技术灵敏度高,患者耐受性好,改良其诊断标准,使之特异性、敏感性兼具,将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客观证据,有利于提高医生及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增加依从性,提高LPRD诊疗效率。

综上所述,声嘶患者中有较高的咽喉反流发生率,正确的诊断及有针对性的改善生活方式、足疗程的抗反流药物治疗,可以减轻这部分患者的症状,改善发音质量,缓解清嗓、咳嗽等咽喉不适症状,甚至有可能遏制病情加重。使用Ryan指数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虽然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不足,容易造成漏诊,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善方法,建立新的诊断指数,以提高LPRD的诊疗效率。

猜你喜欢

经验性咽喉反流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降雨型滑坡经验性降雨型阈值研究(以乐清市为例)
非酸反流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症状的特点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轻度二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下)
先验性与经验性的融合: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实质
感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