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地区长效混合花镜设计研究

2021-01-15陈星宇周婷婷

现代园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花卉背景混合

魏 婧,陈星宇,周婷婷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 22600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花镜这种植物配置形式最早出现于西方,早在维多利亚时期,就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模拟自然野生花卉生长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花镜这种植物配置形式在西方发展时间较长。

传统花镜在植物配置上以宿根花卉为主,长效混合花镜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小乔木、花灌木等木本植物为骨架,同时配以球根花卉、观赏草等植物材料[1]。与传统花镜相比,其植物层次更加丰富,植物群落更加稳定,植物观赏期更长,色彩丰富四季变幻、季季不同。

国内针对花镜进行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自2006 年开始逐渐增多,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原则概括等层面,关于长效混合花镜营建的研究文献更少,针对南通区域长效混合花镜营造的文献数量为零。

国内长效混合花镜实践层面,我国目前仅在上海、杭州等绿化行业发展领先的城市有所应用,如上海市清涧公园等;南通地区在南通市环保公园、南通市园博园等处有传统宿根植物搭配一二年生草花花镜。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实践案例meme's club 花园餐厅长效混合花镜设计为切入点,期望能研究出适合南通地区的长效混合花镜建植模式,以提高设计水平和景观表现力,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参考价值。

1.2 研究内容

在分析长效混合花镜应用背景的基础上,确定了花镜、长效混合花镜的概念,明确了其特征和概念,并对其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进行了总结。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相关知识完成实践案例meme's club花园餐厅长效混合花镜设计,设计具体可分为设计理念的确定、平面布局设计、竖向层次设计、背景设计等方面。

2 长效混合花镜的概念及特点

2.1 相关概念的厘定

2.1.1 花镜的概念。花镜(flower border)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被定义为“设计在园林景区的边缘地带或墙、篱前的花卉灌木带,通常宽2~3m,长度不限,又称花缘或花镜”[2]。在《花卉学》中定义为“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以宿根花卉、花灌木为主,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成宽窄不一的曲线或直线式的自然式花带,表现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景观”[3]。

从上述定义可知,我国目前并未对花镜有明确、权威的定义,但可将其总结归纳为具备多年生花木为主,自然式、带状,种植于草坪、林缘等特征的一种植物配置模式。

2.1.2 长效混合花镜的概念。英国园林师克里斯托夫·劳埃德于1957 年第一次提出了“混合花镜”的概念——以宿根花卉为主,运用花灌木、小乔木为骨架,配以球根花卉和观赏草等植物材料,形成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景观[4]。长效混合花镜需要将立地条件、尺度、季相变化、养护等因素考虑在内,同时也需掌握相关美学原则及生态学原理,相对于传统花镜,在其植物层次、季相变化、色彩搭配、质感体现、团块体量等方面有更大的表达空间。

2.2 长效混合花镜的特点

相对于花坛、一年生草花等传统植物配置模式,长效混合花镜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长效混合花镜群落结构丰富,植物品种多样。其植物种类包括宿根花卉、花灌木、小乔木、观赏草、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等,各种植物团块相互搭配形成组团,多个组团组合通过节奏与韵律的变化,形成丰富而稳定的植物群落。

(2)从景观层次看,长效混合花镜植物群落层次丰富、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从色彩效果看,长效混合花镜色彩丰富,季相变化丰富有趣,景观效果多变;从各种植物材料的质感看,其花型、花色、叶型、叶色、体量、姿态、质地各有不同,既有群落美又有个体美,协调融合又形成对比;从季相效果看,随着季节的变化,花镜植物景观也随之变化,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效果,季相景观丰富[5]。

(3)长效混合花镜养护管理成本低,观赏期长,符合节约型原则。其植物种类丰富,各种植物花期交错、绵延不绝。在晚秋及冬季,花灌木、观赏草、常绿植物的运用可填补景观空白期,延长观赏时间;长效混合花镜以自然式配置为主,且选用适用性强的植物素材,因此可采用粗放式管理,节约养护成本。

3 长效混合花镜设计策略

3.1 设计前的基础调研与分析

在长效混合花镜设计过程中,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周边环境、功能定位等前置条件为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对上述条件进行充分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长效混合花镜设计,使花镜设计形式满足场地条件与使用需要,花镜植物选材适合周边环境。

因此,在进行meme's club 花园餐厅长效混合花镜设计前期,设计团队对其周边气候、光照条件、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花镜的周边环境与功能定位也会影响其设计形式;在团队成员对该花园餐厅进行设计与改造前,对业主需求、周边环境、功能定位进行了充分研究,由于设计布局不合理、植物配置形式与餐厅定位不符、色彩设计不符合用餐人群心理等因素,顾客大多选择在室内用餐,该花园餐厅使用率并不高,亟需通过设计改变花园餐厅景观模式,以营造舒适用餐环境。经团队研讨,结合餐厅总体定位及目标使用人群的审美标准,选定长效混合花镜这一自然生态、四季变换、色彩丰富的景观模式。

3.2 长效混合花镜平面设计

平面构成相关原理在花镜平面设计中同样适用,单个物象在画面中的的位置太正或太偏都不符合审美习惯,通常以画面约1/3 处为宜;3 个物象进行组合时需相互有配合并注意画面的均衡,3 点分散无法显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三点一线又太呆板,可采用2个重叠放置,另一个稍远的组合形式,有规则而又有变化[6]。

从布局方式上看,在进行长效混合花镜平面设计时,可采用留白(图1)、飘带形、半围合型(图2)等多种平面形式。采用留白形式时,不一定要将所有的位置都填满植物,适当的留白可与植物优美的线条形成呼应,留有更多的空间展现植物之美,形成节奏感;飘带形平面组合形式是由英国园艺师杰基尔提出的,此形式流动感强,组团间相互有重叠的部分,纵向层次丰富,长效混合花镜中的植物每个季节都在演绎花开花落,植物之间相互影响较大,这种组合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植物的修剪,强调不同季节的优美植物景观,并隐藏不良景观,可增强景观的丰富度与变化性。此外,还有半围合组合形式,这种组合中小团块被大组团包围,大团块由体量较大的植物组成的,形成整体轮廓,视觉上整体感较强;另一方面在小团块组合中可采用颜色丰富的低矮开花植物,也可搭配形态多变的观叶组合,增加花镜的多样性,形成丰富的层次。

图1 留白式平面

在长效混合花镜平面设计过程中,宽度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宽度太窄无法体现植物群落特征,难以营造视觉焦点;宽度过宽会给养护管理带来比较大的困难,同时也会影响场地其他功能的使用。一般情况下,在城市道路、公园等空间尺度较大的场地内,单面观赏的长效混合花镜建议宽度为4~5m,双面观赏的长效混合花镜合适宽度则为5~8m;庭院花镜的观赏尺度则较小,合适宽度为1~2m。

3.3 长效混合花镜立面设计

古希腊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优美的比例是具有理性特征的,数的比例构成了美,他创造了1︰0.618 的“黄金分割比”,并称为最美线段。和比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特性是尺度,尺度是人与物相互关系中的对比,对比的要素给予人们舒适的视觉尺寸,这才是一个合适的尺度。

长效混合花镜立面设计也需要遵循比例尺度相关原则,优美的植物景观需要通过恰当的比例与尺度得以体现。但由于植物素材是富有变化的,在体现花镜景观比例时,很难用精确的数字进行表达,需要依靠设计师的丰富审美经验来进行现场把控。具体来讲,设计师需要掌握好植物个体与整体群落的关系,为避免单个植物比例过大影响景观效果,花镜群落的长度及宽度应是其中体量最大植物高度至少2 倍以上。诸如此类法则在本次花园餐厅花镜实践中得以运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赤,着粉则太白”,合理的比例与尺度使植物的应用恰到好处。

立面是长效混合花镜的重要观赏面,能够形成最直观的景观效果,其配置方式讲究层次分明、富于变化、野趣自然,模拟野生花卉在自然界中生长的状态[7]。在设计单面观赏花镜(图3)时,植株配置应避免前后遮挡,由前至后植物体量逐渐增大。在双面观赏花镜设计过程中,中间应选用较高的植物,四周用地被植物进行围合[8]。同时,花镜植物素材十分丰富,具有线条型、圆锥型、球型、扁平型等多种形态,多种植物形态的组合可打破水平流线。竖向线条的植物可增加空间灵动感(图4);球状植物可形成视觉焦点,可与其余植物配合形成重点团块,以吸引视线;扁平状植物可栽植在前排,使花镜与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图4 线条型植物

3.4 长效混合花镜背景设计

花镜常见背景包括植物、墙体、建筑等,其中植物背景的形式较为多样,包括乔木类、绿篱类、攀援类、灌木等。这些不同的背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局部小气候,在进行植物设计时,应将背景因素考虑进去。

背景也是花镜设计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好的背景可增强花镜的色彩美和轮廓美。从感官效果来看,冷色系背景会形成视觉感觉的距离感,从而扩大空间感受;而暖色调背景则会拉近视觉感受,使人感觉植物的体积小于实际物体[9]。

花镜背景与花镜植物的颜色应形成对比,当花镜配置为色彩浅淡明亮的植物,背景可选择富有色彩的片状的灌木或攀援类植物(图5);花镜植物为对比色强、色彩鲜艳的配置模式时,背景则以深色植物、灰白色建筑或墙体为佳(图6)。

图5 浅色花卉与彩色灌木背景

图6 彩色花卉与深色背景

4 长效混合花镜前景与展望

4.1 体现生物多样性

与大型植物相比,长效混合花镜营建中常用的花灌木、多年生宿根花卉等植物品种更为丰富,要求各类植物以自然生态的形式配置,既表现植物个体自然美,又展示植物组合群体美。

4.2 符合现代景观开放性要求

长效混合花镜这一植物配置形式,遵循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开放性、大众化、公共性的特征。其应用地点将从传统的庭院、花园向公众参与度更高的城市广场、公园、小游园、森林公园等领域延伸,从形式上的生态自然向内涵的生态自然扩展。

4.3 满足动态景观的要求

花镜植物的选择符合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其生生不息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动态景观,每种植物的株型、叶型、质地、色彩四季不断变换,营造四季纷呈的季相景观[10]。长效混合花镜变化、持续的景观特色,与现代园林“从静态自然向动态自然过渡”的造园理念相契合。

猜你喜欢

花卉背景混合
混合宅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混合运算的技巧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