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智慧视野下的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
——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
2021-01-15唐梦婷郝亦欣彭藐漫魏家星
唐梦婷,郝亦欣,彭藐漫,魏家星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95)
1 圩田景观需要生态智慧的引导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圩田作为江南地区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顺自然演变而生,因人工开垦修筑而成,是一种高效的复合农业生产模式,具有突出的生产、生态、社会价值。圩田景观是江南地区最为常见的景观类型,动态平衡的“水-田-人”关系孕育了江南河网地区特色的乡土文化景观,形成了以圩区为单元的水利聚落格局,创造出了灿烂的“圩田文明”,深刻影响着江南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
圩田凝结了众多人地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这一概念最早由挪威哲学家Arne Naess 提出,是指一种生态和谐或平衡的哲学[1]。事实上,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实践智慧。基于圩田特有的种植环境,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模式与制度,其产量及效益远高于普通农田,同时水田交错的景观肌理又为生物群落提供了复杂的生活环境,实现了其从“非水既土,非土既水”刚性的水地关系到“圩田-自适应性”的水地关系的转变[2],使得土地的综合效益达到极致,形成了协调融洽的人地关系发展模式。“天人合一”的自然道德观与成功的生态智慧实践指导后人在认识并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实践依托于生态智慧观,又在实践中产生新的智慧,指引人类与自然互相促进、和谐共生,最终达到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的高度协调状态。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在矛盾中开始了对人地关系的重新思考。作为传统的鱼米之乡,江南地区是高速城镇化发展的地区之一,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圩田面积逐渐减小并丧失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功能,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资源保护与转型问题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圩田景观资源的再利用过程中,传统圩田生态智慧的失语使得土地的综合效益下降,圩田保护和转型迫切需要生态智慧的指引。本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通过构建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探究当前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现状,旨在以生态智慧的视野评价与探究圩田资源转型的综合效益,为江南地区圩田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最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人地和谐的生态宜居空间格局的目标。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浦口区位于南京市西北部,是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圩区面积达269.3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0%,江河沿岸自然形成的冲击洲是圩田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江南地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圩田的保护与转型工作刻不容缓。作为江南圩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浦口区处于城乡一体化过渡发展时期,大量圩田资源转变为建设用地,在此过程中或面临资源浪费、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其中星甸镇、永宁镇的农业人口较多,原有圩田耕地面积比重大,属浦口区农业生产主要基地,因此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对其圩田资源转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研究以城镇公园和风景游憩绿地为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形式的星甸镇中央湿地公园和浦口区永宁镇侯冲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探究其圩田综合效益的协调性与耦合度,从而更好地统筹和协调江南地区城市化进程。
图1 传统圩田空间结构
在以圩田作为基底的传统江南水网结构中,“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人地发展观贯穿其中。历史上的江南地区,潮汐作用下的平原岸线外拓与湖河沉积形成了一片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荒地,伴随着人均耕地日益紧缺与水利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筑堤、内以围田、外以围水,初步形成了圩田格局。圩田因地就势,形态各异,其基本空间形态(图1)包括抵御外水、上可通行的圩岸与戗岸,灌溉排水、沟通水系的沟渠以及控制水位的闸堰,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上塘下塘”“外塘里塘”等形态模式。
虽以“筑堤围田”“避让洪水”为初衷,传统江南圩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成为生态、生产和生活“三生融合”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3]。以农业生产为目的、防洪排涝为主导(图2),辅以交通漕运等附加经济功能,雨洪管理、维持物种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和滨水聚居营建、水乡美学创造等社会文化价值,形成圩区独特的社区聚落形态和风俗文化,成为江南水网地区社会形态的雏形。
图2 江南圩田中的智慧生态系统服务
随时代的变迁,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聚落模式逐渐被工商业取代,人地发展观念也从顺因自然转变为改造自然。在江南地区,快速城镇化打破了原有的人地关系格局,大量圩田被迫转型。从空间过程的角度上分析,原有大量生产空间转变为休闲空间(图3~4),逐渐纳入城乡绿地系统。在此过程中,不协调的再利用形式或激化人地矛盾,造成综合发展效益低下,从而影响城镇化发展进度。本研究从江南地区传统圩田中的人地智慧模式入手,对新形势下圩田景观再利用模式进行解读,制定研究路线(图5),并构建智慧评价体系与耦合模型,应用于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综合绩效的分析评价。从古今2 个层次解决如何从传统生态智慧思维模式提炼升华,并通过转化应用于现代城乡生态实践中[2]。
图3 2006 年~2019 年浦口侯冲风景区空间变化
图4 2006 年~2019 年浦口星甸镇中心空间变化
图5 研究路线示意图
2.2 研究方法
2.2.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结合江南地区传统圩田中的人地智慧模式与浦口区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现状,遵循综合性、可实施性、代表性原则,在梳理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3-5],从环境生态、经济生产、社会人文三方面出发,确立了17 个二级指标,20 个三级指标,构成圩田景观绩效评价体系(表1),作为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
在实地考察和专家访问的基础上,依据景观空间绩效评价体系(表1)设计调查问卷,并分别选取当地农户代表、从业人员、游客及负责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并回收问卷220 份,其中有效问卷200 份。问卷主体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评语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对应评价等级v={1 分,2 分,3 分,4 分,5分}。本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运用SPSS 23.0 进行信度、效度、结构成分等维度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指标权重。
2.2.2 耦合协调模型。为了更好地了解三大效益的协调性与耦合程度,本研究引入耦合协调模型[7-8]。假设f(x)、g(y)、h(z)分别表示经济生产、社会人文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 为三功能之间的耦合度,取值范围为[0,1],数值越大,表示耦合程度越好,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越强;反之,则表示三者耦合程度越差。
耦合度虽然能反映各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但不能说明各功能之间的促进或制约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引入耦合协调度概念,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
式中:C 为系统耦合度,D 为系统耦合协调度,α、β、χ 为待定系数。
表1 景观空间绩效评价体系[3-5]
参考相关研究成果[6-8],并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制定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表2),深入研究两地的综合绩效和耦合发展协调程度。
3 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评价与分析
通过基础数据标准化及权重分析得到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绩效的总分(表3)。在绩效分析结果中,侯冲风景区(以下简称侯冲)生态、经济、社会绩效总分分别为4.03、1.69、3.67;星甸中央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星甸)得分为3.94、1.95、3.84,两地绩效评价均呈现生态绩效最高,社会绩效次之,经济绩效最低的结果。综合景观绩效评价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结果(表4),可知在浦口区圩田景观再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功能发展失衡的状况。其中生态、社会效益满意度普遍较高,生态与社会指标耦合度C≈1.000,耦合协调度D≈0.800,处于高度耦合的良好协调阶段;而经济功能的衰退制约了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的综合发展,使其处于中低级协调阶段,经济与社会指标耦合协调度也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作为圩田生态服务系统中的重要支撑,农业生产为社会提供鱼米饮食等物质保障,并为圩田中的生物群落提供良好的环境,是高效的复合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因此,要解决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问题,必须重视其经济生产功能,并通过强化生态系统服务中的支持服务以实现系统的耦合协调作用。
基于对传统圩田生态智慧的研究,以构建“城·绿·人”协同发展的生态文明景观空间为实践目标,对圩田景观转型现存核心问题进行剖析,从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经济生产3 个系统层次探讨浦口圩田景观再利用评价。
3.1 环境生态绩效
据表3 显示,研究区生态绩效整体呈现中高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侯冲C1、C2指标数据均低于4,可看出其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并不完善。由于侯冲圩田开发强度较高,圩田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受到较大冲击,造成部分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星甸C4~C6指标数据表明,人们对湿地的现有的水体和土壤质量、雨洪调节作用并不满意。这是由于绿地格局在改造过程中逐渐破碎化,水体的体系结构遭到大规模改变,无法发挥原有圩田水系结构的生态调节作用。巩固圩堤、疏通河道、保护水系是提升圩田生态绩效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应考虑星甸中央湿地作为小型斑块为白骨顶鸡等候鸟迁徙提供重要落脚点的作用,保护恢复斑块的完整性,建立林带缓冲区,为迁徙动物提供落脚点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3.2 社会人文绩效
在社会人文绩效方面,两地均表现出中高水平,其中C18、C19指标平均满意度较高,反映出在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过程中居民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对景观空间的认同度有所提升。由于圩田特殊的空间结构和景观面貌能带给人们自然与美的心理体验,通过适当的科普展示能较好地提升周边居民及游客的环境意识;保留圩田原始场景和融入侯冲手狮舞等当地文化特色,有利于圩区文化记忆的传承,同时创造出生活交流空间,提供文化交流的载体。
表3 浦口区景观绩效分析结果
表4 各指标耦合结果
3.3 经济生产绩效
作为城镇发展的动力源泉,生产功能的转型对区域整体发展协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协调城镇化发展阶段与传统生产模式,能为新城镇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相比生态与社会效益,研究区经济绩效呈现较低水平:C8、C9指向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两地平均分在2.04 分以下,说明人们认为圩田资源转型后在推动投资和提高收入方面并没有凸显出积极的作用;C10~C12指向农业生产价值,数据显示其平均分在2.09 分以下,表明土地正在逐渐失去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价值。圩田改造后经济绩效下降的原因在于圩田改造过程中顾此失彼,原有的生产空间大面积转化成了休憩空间,并且缺乏兼顾生产和休憩的过渡型空间;在产业结构上重点失衡,没有根据圩田所处地域和本身自然基础作为依据,套用发展模式没有发挥圩田自身优点。
在城市飞速发展、人地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新的圩田景观利用形式既要求充满现代文明的活力又要求保障基本的经济绩效,迫切需要生态智慧引导社会公共需求建设和经济生产价值提升双规并行协调发展。
4 结语
在生态智慧的指引下,重新强化圩田生态系统服务中的支持服务,提升圩田的经济生产功能,避免经济制约生态社会发展,是实现生态-生产-社会系统耦合协调的智慧策略:①分期发展,循序渐进。综合考虑区位发展特征、土地利用形式与建设规模等因素,恢复侯冲圩区主体部分的生产功能,靠近居民据点和活动范围处逐步构建绿色基础设施,完善景观空间格局,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区域整体经济价值。②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智慧模式。建议把握区域优势,利用场地内丰富的圩田资源,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形成地域特色品牌,并通过互联网技术,扩大品牌效益,构建产业联动的智慧发展模式,促进圩田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③提升社会服务格局,融入现代智慧。结合现代农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农业科技观光园,结合丰富的山、水、林、圩田等资源通过结构、形态、声音、色彩和活动方式创造人与环境、人与人各具特点的对话场所,融合智慧人居的生活方式,提高圩田景观的社会服务价值。
国家新型城市化建设使得圩田景观面貌产生了深刻变化,土地转型赋予了圩田景观新的使命与价值。目前对圩田景观的研究多以其营建和演变过程、形态功能的分析为主,缺少对其保护与转型的研究。以南京浦口区圩田资源再利用为例,基于多维度的景观空间绩效评价体系,从生态、社会、经济耦合发展的角度开展研究。以江南地区传统圩田中的生态智慧实践为切入点,进行新形式下的圩田景观绩效解读,利用耦合模型,为了解当下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模式的实际效益提供评价参考标准。通过提炼升华从古至今传统生态智慧思维模式,在城市化背景下获得圩田保护及转型的启示,希冀在江南地区圩田资源再利用实践中提供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圩区新城建设而言,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效益衡量机制复杂,本研究仅仅讨论了2种新形式下的圩田景观综合绩效,对现代圩田土地利用方式尚待进一步的综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