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规律课教学实践

2021-01-14周斌

民族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周斌

摘 要:现代教育提倡素质化教育,为社会发展储备人才,在进行教育实践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为其之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而初中物理教学也不例外。物理知识体系中的规律教学,是整个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初中物理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对于规律的掌握与认知,使其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基于此,本文将探究在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规律教学

前言

物理学科的设立,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人们在之前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探索历程以及总结出来的一定经验,其对于知识体系的形成与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十分重视,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其教授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概念问题,而是需要让其教会学生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并掌握一定的物理规律,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寻生活中的物理亮点,也进一步体现了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物理规律与生活实例相融合

物理中的规律教学是一座桥梁,它连接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总结的直接與间接的经验,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其教学的内容不仅需要包括学生需要了解的相关的物理基础知识与物理相关规律,更需要包含这些基础规律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在其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将基础的一般规律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开展规律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课程。

以初中物理沪科版教材八年级全册“平面镜成像”为例。平面镜成像这一节的学习是初中物理光学版块的一个重点内容,在教材中首先通过利用一个图片来引入平面镜成像的课题内容,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在进行课堂设计的环节,增添一个利用平面镜的小型魔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结合教材上给定的实验计划,进行一定的实验内容探究,让学生通过经历真实的实践模拟,通过学生手动进行实践探究操作,使其了解相关的物理现象,学会对于所得出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与总结,从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般规律,同时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平面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对于平面镜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需从旁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的操作环节,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得出一定的一般规律。在课堂教学环节,第1个内容是进行新课的导入,教师可先利用学生们所熟知的万花筒的玻璃镜片,向学生们展示一个小型魔术实验,在其中放入一个硬币,可以发现其投出的画面中有许许多多的硬币,让学生们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竟然引出今天要学的内容“平面镜成像问题”。教师随后可再利用生活实例引出问题,比如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美丽风景,例如桂林山水、西湖等,让学生们分析平面镜所呈现的像与实际的物有什么异同点,通过学生们的交流商讨,教师再给出客观的评价,随后让学生们开始分组进行实践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规律总结。

二、科学选择教学实例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所用的教学实例的内容,教师在进行实例的选取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认知为范围进行选取,选择的事例,尽可能的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并且通俗易懂,使学生们一看到都可以大致理解其内涵,同时也不可让实际案例与教材脱离,以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小孔成像”的学习为例,在讲解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先引入人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成像,让学生更加了解光的最大特点;再者教师所选取的事例应当是生活过程中较为平常的案例。

以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热量比热容”学习为例。本节课的学习是要求学生掌握热量以及探究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因素,使学生了解比热容的概念,为帮助学生理解,可在其中引入一些生活的情境,例如生活中的烧开水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影响物体在升温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的因素,让学生思考“在屋内烧一壶水与烧半壶水作用的时间的关系”,再思考“烧一壶冷水比烧一壶开水所用的时长”,在此问题中将物理探究过程中的常用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影响热量吸收的因素。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们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而使学生加深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强化探究型教学

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探究价值,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于规律教学的教学内容,不可只简单地将相关的规律概念与教材中的例题相讲解即可,则需要引导学生们开展一定的实践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到一定的规律,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于该项规律的理解应用。以初中物理沪教版九年级“连接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学习为例,在讲解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的相关规律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用一些电路故障的分析题目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在给出的题目中,只留给学生们一定的信息提示,要求学生们利用所学到的串联与并联的相关规律去解决问题中的空白之处。其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以探究实验的方法去主动探究物理的一般规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是当前教育的重点,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也不例外,虽然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其基本概念的学习很重要,但在物理方面的规律性知识传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规律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莫延涛, 崔海敏.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深度教学实践与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17):2.

[2]鲍延亭.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J].  2019.

[3]赵德献.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5):1.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