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1-01-14季德华刘玉军

民族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素养

季德华 刘玉军

摘 要:新课改以来高效课堂的构建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初中历史高效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在这个背景之下,有效地进行初中历史知识导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运用,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并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适应新课改要求,从而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提供基础条件。

一、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效课堂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历史高效课堂强调的是“三步走”:第一步是知识与技能培养;第二步则是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新方法和理念;第三步则是从注重分数到重视能力的养成,并由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逐步升级为关注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最后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这一教学目标。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优越性

首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差异性,同时也不能忽略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其次,是教师主导着整个教育活动,采用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进而设计出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这也需要各个学科之间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从而实现高效课堂这一目标的达成[1]。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提问、创设多种情境和活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培养他们自主思考能力,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历史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该阶段升学压力增大,且随着社会发展要求的提高,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效课堂有效的解决了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慢的问题,教学中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在学习上的合作探究精神,共同解决问题并乐于助人为乐精神等素养。

(三)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达到“教”与“学”相统一。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要形式,而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和素质化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我国在基础义务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出现了新课改,这一趋势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落后老旧式被动接受历史课堂的方式,向主动探究自主参与的教学方式转变,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教学模式。

(四)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基本原理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教育技术应用的要求,对初中历史课堂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全面的需求。首先,从教学目标上来说,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次,要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与培养;最后,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們的主观能动性。

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还要重视对他们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引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历史课堂上的许多问题都源于“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矛盾。在传统教育理念下,老师是知识灌输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而在历史高效课堂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更多的是采用帮助与启发、组织与讨论、分析与归纳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成为独立思考能力的主人,这样才能获得更高层次发展。

(二)以核心素养为依据

核心素养是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这是一种比较稳定,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一种素质。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应用型的科学课程,我们要将其放在整个教学环节上来加以重视,首先,就是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理念,认识到这门课对初中生来说十分重要;其次,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陈旧观念;最后,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以及学校内部各个方面间的和谐发展关系,从而构建起一个合理的课堂整体框架结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而不是老师讲、同学听,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历史教材和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理解与分析,并能够用图片来表现出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转变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

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方式。首先,在备课中充分挖掘历史史料、史论文等材料;其次,组织好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相关教学方法指导等等;最后,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历史高效课应摒弃传统教育模式中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的学习方式,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出一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并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将自己思考解决问题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分享等特征融于一体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

历史课堂的构建不能仅仅是教师在讲台上板书,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这就是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课前预习环节导入新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并解答等教学方法,课堂上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四、总结

通过历史课堂构建,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出,高效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的高效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同时也强调了知识技与能、思想道德品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并将其作为每一位教师授课时必须重点关注且着重讲解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周琦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猜你喜欢

新课改历史素养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