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邢台市乡村建筑风貌提升对策
2021-01-14孟晶麻晓宏张自谦
孟晶 麻晓宏 张自谦
摘 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很多地方,乡村的建筑风貌设计存在部分需要引以为戒的问题,如规划设计上任性而为、村庄样貌上千村一面、细节处理上粗制滥造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建设;因村制宜,符合实际;精益求精,注重质量。遵循成物不毁、修旧如旧、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原则,重构而不破坏、提升而不变质,建设出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 乡村建筑风貌;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河北省邢台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59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调研时明确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1]。所谓乡愁,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一种需要载体寄托的情感,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承载着浓浓的思乡之情。“记得住乡愁”就是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在建筑风貌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乡村特点,注重保留乡村原有的建筑风貌。
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乡村建设已列入国家发展重点工程。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让乡村尽快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这也是对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理念的充分体现。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截至目前,乡村整体面貌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很多地方,乡村的建筑风貌设计存在部分问题,导致乡村建筑缺乏乡土特色,缺少乡愁味道。
1 问题
1.1 规划设计上任性而为
美丽乡村建设中,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比较突出。注重硬件建设,但不注重科学制订总体规划和长期计划,只顾眼前、不看长远,缺乏全域一体的建设规划理念。
有的村庄急于求成,一刀切,盲目大拆大建,把承载着村庄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拆掉,缺乏对原有乡土建材的保留和再利用;有的整村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任由村民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导致村庄没有一条整齐畅通的街道;有的特色村落在建筑风貌、建筑结构、建材使用上对村民缺乏正确的引导,出现了古村落里的“混搭风”——古色古香的石头房混搭水泥、砖墙、瓷砖、石棉瓦及铝合金建造的现代民居、现代公厕,十分不协调,破坏了古村落整体的建筑风貌。这些都是乡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的表现。
1.2 村庄样貌上千村一面
新农村建设以来,部分已经建成的村庄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新”效果,过分强调一致性,刷白粉、扣红瓦、贴房檐,大搞形象工程,造成千村一面,也不符合百姓的实际需要。
1)刷白粉。部分村庄为了整齐、干净、出效果,将村民用红砖、蓝砖盖的房子统一刷成白墙,美名曰“乡村风貌美化”。一年半载后,墙面掉色掉皮,变脏变色,反而更不美观。2)扣红瓦。部分地方政府为了美观好看,大搞铺屋顶改造项目,针对高速、高铁、国/省道两边的房子,要求村民统一扣上红色彩钢瓦。老百姓怨声载道,屋顶改造后不仅雨天噪音大,晴天屋顶的晾晒功能也派不上用场。3)贴房檐。部分村落主干道两边、村口的门楼、乡村民居使用塑料仿古屋檐,价格便宜,施工简单,远看仿古效果立竿见影。但是劣质的塑料仿古屋檐材质单薄,时间久了容易变色、脱落,算上后期的维修成本,塑料房檐不但不省时、省工、省力,反而费时、费工、费力。此外,还有四不像的仿古建筑、不伦不类的乡村雕塑等形象工程,照搬城市模式,缺乏乡村建筑特色,也脱离乡村实际需要,都是一种一时新的短期行为,在乡村建设中万万要不得。
1.3 细节处理上粗制滥造
在乡村建筑及附属设施的细节处理上,缺少乡村的意境。1)在建材选用上,部分村庄使用大理石、不锈钢管围栏、瓷砖等建材,以为很洋气,实则缺乏乡土气息。2)在建筑外立面美化方面,有的村庄追求个性化,把建筑外墻刷成五颜六色,过于鲜艳;用墙绘,但绘画又缺乏文化主题;外立面贴部分不合时宜的标语、口号,整体上与乡村环境不协调。3)在乡村建筑周围硬化方面,部分乡村在改造提升过程中效仿城市模式,使用沥青、水泥硬化道路,甚至连村里的古树周围也一股脑全做硬化处理,大树失去了生长空间,无法自由呼吸、汲取水分,导致古树名木的死亡。
2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十四五”规划提出“强化乡村建设的规划引领”[2]。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特别是在建筑风貌设计上,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建设;因村制宜,符合实际;精益求精,注重质量。
2.1 规划先行,有序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乡村的规划建设更是如此。为了推动各地科学有序引导村庄规划建设,中央农办等5部门于2019年联合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做好法定的村庄规划,实现村庄建设发展有目标、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3]。
规划的作用就是理清村庄发展的思路。一个好的规划应当能够具体规划到每一处细节,保留什么,清拆什么,已经建好的地方如何改造提升,闲置地如何建,都应规划清楚。例如,对于乡村新建建筑,特别是村民的自建房,应根据村庄整体规划,对新建建筑的风格外观加以引导,使之与乡村整体建筑风貌相协调。2020年,河北省确定了5个县(市)715户试点建设宜居型农村住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根据各县建筑特点和农村实际,分别为5个试点县(市)编制了农房建设试点技术指南,在场地与选址要求、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有机融合、建筑朝向体量高度控制要求、建筑色彩管控要求、院落功能组织、农房建设基本形式、户型平面设计模式、建筑功能空间尺度和建筑构件选型等9个方面对农房建设提出指导要求,着力解决过去村庄没有统一规划、无序建设的问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河北省农村住房建设品质提高[4]。
对于乡村中保存较为完好、历史悠久的古民居,应做到成物不毁,修旧如旧,保持建筑原有材质的立面肌理。修复不好的残垣断壁,在清拆过程中,要注意对乡土建材的保留,如屋瓦、有雕花纹路的建材、农耕用具、石磨等,借用这些打造彰显乡村文化特色的景观。
2.2 因村制宜,符合实际
历数现在留存下来的经典建筑,如长城、故宫、河北的赵州桥、邢台的清风楼、古城墙及火神庙等,甚至乡村里的石碑、古塔等,之所以能保存下来成为经典,都具有3个共同的特征。
2.2.1 实用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用性需求而被创造出来的。1)有的是具有物质实用性,如大到万里长城,从西周一直到明朝,历朝历代持续地修缮,得以保存下来,在于长城是中国古代阻隔外敌入侵的一项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小到人们建造的房屋,具有避风雨、保安暖的功能。2)还有的建筑具有精神实用价值,如1958年建成的、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代表了中华儿女对光辉历史的铭记、对英烈的怀念和崇敬,是新时代奋斗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因此,在河北省邢台市上马乡村建设工程项目时,也要思考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本村老百姓的实际需要。
2.2.2 美观
人们在对建筑实用性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开始追求建材的质地、色彩的搭配、外观的装饰等,从而产生了建筑的艺术美。村民按照传统工艺,用蓝砖、红砖盖的房子,不用再贴瓷砖或者刷白粉刻意美化,材质本身的自然肌理就很美。中国从春秋战国就开始烧制黏土砖,所谓“秦砖汉瓦”,凝结着中国人的传统精神和文化。邢台的清风楼,下面砖石筑台,采用蓝砖建造、白灰勾缝,上面斗拱飞檐,整体气宇轩昂,庄严雄伟,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民族色彩;清华大学极具历史沉淀感的红砖建筑群成为清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乡村传统的红砖砌筑的民居建筑不必再“涂脂抹粉”,只需把外墙的广告、不合时宜的标语清理干净,墙砖勾缝,再结合爬藤绿化,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2.2.3 坚固
邢台市古村落鱼林沟,是邢台地区规模最大的青石建筑群,随坡就势,错落有致。青石就地取材,密度大,表面粗糙,抓力牢、更结实,适合做大型建筑材料。经过匠人的巧思妙计,青石变成房屋、路面、台阶、栏杆,使村子成为了一座石头城堡。院落墙体的青石块由下至上逐渐缩小,使房屋更加稳定,即使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雨水冲刷和风化,依然完整地保留下来。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建设的不仅是当代人的美丽乡村,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当继续传承当地的建筑文化,按照实用、美观、坚固的原则来建设,特别是修建村里的标志性建筑时,使用真材实料,建造能夠留存下去的经典,使之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
2.3 精益求精,注重特色
邢台市山区的古村落中保留下众多完整的古民居,这些古民居建筑的雕刻装饰巧夺天工,令人赞叹。精美的砖雕、木雕,以各种吉祥寓意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更展现出民间能工巧匠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是古人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当下,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特别是在建筑的建造上,也要传承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注重特色,一物一景都要彰显出“处处皆文化、件件是艺术、事事有来头”的建设理念,打造出乡村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1)建造乡村庭院围栏,大致分为围墙、栅栏或两者的组合形式。围墙可以采用乡土材料的砖墙或瓦片,变化丰富围墙样式,如镂空墙体;也可利用竹条、桃树枝等当地的资源材料打造篱笆围栏,既废物利用,又富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韵味[5]。2)建筑外立面采用墙绘美化,要讲究主题、乡味和美感,如可以临摹国画大师齐白石晚年的思乡作品,或描绘故乡美景的墙绘,整体色彩应与周围风格相衬,使墙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建筑周围硬化,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采用透水性强、体现乡村特色的青石、瓦片、红砖及实木等铺装材料,既生态环保又可体现乡村“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
3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在提升乡村建筑风貌方面,整个规划、建设过程要遵循成物不毁、修旧如旧、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原则,重构而不破坏、提升而不变质,尽量保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才能建设出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重现原生田园风光。
参考文献:
[1] 范建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J].全球商业经典,2020(11):28-33.
[2] 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1-08-23].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3]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19(2):21-23.
[4] 河北确定5个县(市)715户试点建设宜居型农村住房[EB/OL].(2020-06-08)[2021-08-23].https://www.sohu.com/a/400499380_120532885?_trans_=000019_hao123_pc.
[5] 孙亦彬,张万荣.乡土元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20):13-14.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