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初中史料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2021-01-14谢丹

考试周刊 2021年98期
关键词:文景史料实证史料

摘 要: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等形式的史料教学,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坚持孤证不立,多种类型史料互证的原则;坚持论从史出,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坚持逻辑分析,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等三个角度,结合教学实践,用例证方式阐释基于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初中史料教学。

关键词:史料实证;史料教学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史料实证是指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它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方法,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独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史料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推导历史结论的基本证据,是培养学生叙述历史、阐释历史能力的基础,学生的历史认识、历史结论都是在对史料的分析和推理的基础上获得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等形式进行的史料教学,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 坚持孤证不立,多种类型史料互证的原则

近几年的常州中考试题中,也愈发倾向于选择不同形式的史料,其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和思考,这其中渗透了对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选择不同类别的史料,用开放的史料观来引领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如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史料的分类及运用原则。在前两课教材中大量出现的各种化石、各类打制和磨制的工具、陶器、玉器,甚至包括建筑、遗址和遗迹等都属于实物史料,把实物当成史料来运用,材料中只能以图片形式呈现。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当地博物馆、历史人物故居等来走近历史、触摸历史,然后还原历史。在第3课中,我们还要认识到口述史料,包括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回忆录、口述史以及神话、传说、史诗等。口述史料有其局限性,或者是记忆的碎片化、立场的主观化所致,或许是年代久远、口耳相传、夸张虚构所致,要么是过于“原生态”“接地气”,要么好似“空中楼阁”“不着地气”,这就需要我们合理运用和理性判断。

在《远古的传说》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实物史料与口述史料结合起来,互证运用。结合教材第16页“问题思考”——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引导学生利用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的考古发现,认识到部落联盟时期,即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也使学生认识到古史传说中包含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可以通过考古资料来证实,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二、 坚持论从史出,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初中阶段,由于篇幅版面的限制等因素,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往往呈现出结论性描述多、证据性史料少、论证角度单一等倾向,教师需要运用史料教学进行适当补充和拓展。李稚勇教授在《历史教育学新论》一书中指出:“史料教学,即注重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判断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由此看来,史料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了解史料本身所蕴涵的价值,掌握运用史料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史料教学的这一定义来看,目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水平和层次,但是我们可以将史料教学的核心主旨贯穿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

以统编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三个子目“文景之治”为例,教科书中以叙述方式呈现了文帝和景帝的治国措施,并从政治、经济方面,尤其是农业发展等角度,描述了文景时期的治理效果,这样的呈现方式可能是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了解‘文景之治’”的要求。正是基于浅层次的“了解”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从知识层面立意,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既定性结论讲授,重知识,轻理解,缺少发生、发展的过程,最终与课标提出的“思想性”要求相差甚远。通过教材第一、第二子目的内容,学生已经认识到经历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初统治者不得不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然后,教师可以补充有关史料,如以下三个材料:

材料一:自秦以来农民无地或少地者“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百分之五十)”。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文帝二年,为了鼓励百姓重本弃末,收地之遗利、民之余力,“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出现了短暂的“三十税一”。而后,文帝十二年“租税之半”,十三年又除民田之租税。经过几次减免租税,使得统治者认识到了薄税给国家带来的好处及其必要性,于景帝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自此,三十税一成为西汉常制。

——杨明《秦及汉初赋税制度探究》

材料三: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六号木牍(文景时期)

“平里户刍廿七石,田刍四石三斗七升,凡卅一石三斗七升,八斗为钱,六石当稿,定廿四石六斗九升当,田稿二石二斗四升半,刍为稿十二石,凡十四石二斗八升半,稿上户刍十三石,田刍一石六斗六升,凡十四石六斗六升,二斗为钱,一石当稿,定十三石四斗六升给当,田稿八斗三升,刍为稿二石,凡二石八斗三升。”五号木牍(背):“刍二石为钱。”

——杨明《秦及汉初赋税制度探究》

通过材料一、二的初步对比,学生能具体地感知到文景时期和秦统治时期相比,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但再仔细斟酌,材料一反映的是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租佃关系,而材料二反映的是文景时期国家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产品税的变化,自耕农的负担肯定是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依旧只能耕种豪强地主的土地,他们的赋役负担依旧繁重。再结合材料三,这块木牍出现“户刍”“田刍”“田稿”这些税目,初中生是不甚了解的,需要教师的补充解释。“户刍”的征收对象是“户”,即以户为单位征税,而刍稿税,即“田刍”“田稿”的征收是以田亩顷数为单位,征收对象是土地。户刍属户税,即可纳钱,也可纳刍,亦可折稿。由此可见,文景时期农民的赋税负担不是单指“田赋”或“田税”,还有“刍稿税”“人头税”“关市税”“山澤税”等名目。

基于这样的材料补充,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文景时期的赋税情况,更深刻地理解文景二帝轻徭薄赋的根本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为维护其中央集权统治提供经济保证。历史是复杂的,同时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文景二帝作为统治封建社会的顶层设计者,通过减免部分赋税等措施,赢得了百姓的支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出封建时代的第一个治世局面,也为汉朝逐渐走向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适宜的赋税制度对强有力的国家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为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巩固提供了经济保障。所以,后世统治者也应以此为鉴,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基于这三则史料的分析和运用,学生能够从更多样的角度去研究历史问题,提升历史思维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增强论从史出、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三、 坚持逻辑分析,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目前,江苏省内高中已推行和使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包括史料实证在内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初中阶段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史料创设问题情境,为培养学生“例证”“互证”和“辩证”等史料论证的基本方式打基础、做铺垫,特别是注重培养初中生的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升学生辩证、批判性等思维品质,为后续高中等历史学习蓄能。

比如,在统编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时,笔者运用了上海市《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上的一道材料解析题“从史料中探寻历史真相”:

材料一:惟行至东交民巷口,公使馆方面以无中国政府执照不许通行,乃举代表数名,赴各使馆接洽,其他众学生等乃转而赴东城赵家楼曹汝霖宅内,警察等阻拦不住,拥入寻觅曹汝霖,曹已避去。当时学生举动非常文明,而因警察之干涉手段惹起学生之反抗,无意中将宅内电灯碰破,遂至宅内起火。

——《学生界之大风潮》,《京报》,1919年5月5日

材料二:是时章氏自公府宴会归,身穿礼服,正在曹宅,不防该生等陡然闯入。章氏急难逃避,遂被群众所殴,受伤甚重。群众因搜索曹氏未得,其中暴烈分子遂举火焚房。当时火焰冲空,人声鼎沸,曹氏邻舍家家闭门,恐惧不堪。当该生等在中华门齐集时,警察厅仅传知各区巡警注意所往,不料其有此种暴烈之举动也……旋经大总统传紧急命令,提署暨警察厅逮捕肇事首魁。

——《北京学生大骚动》,《顺天时报》(日本汉文报纸),1919年5月5日

(1)两则史料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内容有何异同?

(2)你认为导致两则史料对同一历史事件报道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要全面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还需要补充哪方面的史料?

对比两则材料,学生可以找到历史人物“学生”、地点“曹宅”和事件“火情”等共同点,据此判断出应是五四运动。两则报道对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曹宅被焚等客观事实的认定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曹宅起火原因的认定和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和看法。矛盾点在于,材料一认为曹宅起火是“无意”,将学生行为界定为“文明”“风潮”,持肯定态度,材料二认为学生蓄意“举火焚房”,将学生行为界定为“暴烈”“骚动”,持否定态度。产生该矛盾点的原因何在?仔细查看两则材料等出处便知,“《京报》”和“《顺天时报》(日本汉文报纸)”。这表明同一事件报道有冲突的原因在于双方立场和利益诉求截然不同。前者代表中方立场,要求维护国家主权,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后者代表日方立场,希望保有在“巴黎和会”中牟取的既得利益。而要想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和全貌,除了报纸报道外,还可以借助事件亲历方的证词以及与事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的记录,并对这些证据进行比对互证,方能得到接近真相的认识。学生在对这两则史料提取、辨析、归纳、对比的基础上,对探究问题进行了有效论证,从而形成了更全面客观的历史解释,也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2]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7.

[3]李稚勇.历史教育学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70.

[4]李恒全.从出土简牍看秦汉时期的户税征收[J].甘肃社会科学,2012(6):160-163.

[5]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

作者简介:谢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黃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文景史料实证史料
郭文景《川崖悬葬》多样化和声素材及其音响叙事研究
谗言止于自息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郭文景歌剧作品中的两性形象剖析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