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内部观察,具备全局眼光
——六卷本《哈佛中国史》编辑初探

2021-01-14马晓玲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球首映 2021年4期
关键词:汉学家中国史套书

马晓玲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10 月,由著名汉学家卜正民主编的六卷本《哈佛中国史》的中文版出版,它集结了卜正民、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四位知名汉学家,以及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最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这套书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学识颠覆了传统中国史的叙述模式,并在读书界、知识界、文化界引起广泛关注。

六卷本《哈佛中国史》的英文版自2009 年出版以来,获得无数赞誉,不仅被誉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更成为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典范之选。至今已被几十所世界知名高校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用书,比如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影响非常之大。

近年来,国外学者撰写中国史的翻译出版,如“剑桥中国史”系列、“讲谈社中国史”系列等先后引发了读书界的热议。《哈佛中国史》的出版也吸引了多位历史学家的关注,在葛兆光先生为该书撰写的推荐序里,他将《哈佛中国史》呈现的“新意”归纳为四点:时间缩短、空间放大、史料增多、问题复杂。

这套书具有全球视野,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结合的视角,很看重中国和周边世界的联系,于是中国史就不仅仅是中国史,而是更宏观的世界史、全球史的概念。卜正民先生的“中文版总序”是我们在编辑中文版的过程中邀约到的,发来一看非常惊喜,因为他特别提到“用第二只眼睛看中国”这句话:他们是在外面的,可以看到这座房子所处的位置和它周边的环境,而国内学者身处其中,尽管对内部熟稔于心,但对周边的处境,则需要更多观看的视角。这也是为什么说这套书具有“全球视野”的原因。

在定位这套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主要对标的是“剑桥中国史”,尤为注重二者之间的同与不同,同的是二者都是由国际一流学府的出版机构潜心制作的中国通史类佳作,不同的是剑桥中国史更重学术,而“哈佛中国史”更适合大众读者,不仅体量不大,结构简明,而且语言生动,故事性强,同时它所呈现出来的新方法、新视角和新成果又是专业读者无法忽视的,可谓雅俗共赏。对于一贯热爱读史的中国读者来说,“哈佛中国史”不仅代表着权威的专业性,也更具亲和力。因此,可以这样来定位这套书——一套代表了50 年来世界中国史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准的全新中国通史,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欧美汉学界仅有的第二套具备相当规模的中国通史;与此同时,它又是一套西方顶尖汉学家专为大中学生和普通读者而写的中国历史读物,语言生动活泼,文风简明清晰,结构精致合理,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

在装帧设计上,专家学者几乎调研了所有历史类图书尤其是套装书的封面,试图从中寻找灵感。当时重点研究了陆智昌老师设计的“讲谈社中国史”,精致的结构,日风的配色,同时又兼顾到各种层次和细节。而对于这样一套从西方引进的中国史,如何来呈现它的特色?我们和设计师尝试了很多方案,最终确定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方案:每册的封面选用最能代表内容特点(朝代特色)也最具艺术表现力的图像,同时确保丛书名、书名、副书名三个层次的明晰,而套盒封面则采用比中文书名更为醒目的英文书名,配合黑底金字的设计,将一套讲述中国历史的国外经典佳作以一种恰当的、考究的、高级的方式展示出来。

在这套书的制作过程之中,非常注重向中国史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请教,至今还清晰记得邓晓南老师、李开元老师、王子今老师等多位老师在看过书稿之后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他们还亲自撰写推荐,言辞恳切,对这套书的评价也很高。我们一共邀请到了20 多位知名学者来推荐这套书,他们从专业的高度来评价这套书的优点与不足,很多专家都非常体贴地讲到了这套书对于那些对中国史了解不多的大众读者而言有何帮助,这也为我们有的放矢地推广这套书提供了指导。尤其是葛兆光老师近万字的推荐序,让我们清楚地把握到这套书的优长之处,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它热切的期待与渴望。

六卷本《哈佛中国史》的中文版出版团队酝酿十载,邀请海峡两岸多位青年历史学者携手翻译,编辑历时五年,精细打磨。在做了如此大量而充足的准备工作之后,2016 年10月,《哈佛中国史》上市。上市之前,葛兆光老师的长篇序言由上海书评刊发,迅即引发学术界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为新书出版占得先机。我们的营销同事和销售同事也纷纷发力,在第一时间将顶流的推广资源和平台资源位悉数安排妥当。在“双十一”大促当天,《哈佛中国史》销售近5000 套,一时洛阳纸贵。那段时间,我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催促印制老师,询问当天可以出货多少套,而印厂的货车一到我们社的库房,便被早已等待在库房门口的京东或是当当的货车直接抢走。我们整个团队时刻处于这样紧张又兴奋的状态之中,或许这在出版界也是不多见的。

如今,《哈佛中国史》早已家喻户晓,在获得众多赞誉的同时,销量也早已超过十万套。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套书,我觉得成功的第一要点其实还是在于内容的独特性。这套书的主编是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先生,他为这套书撰写的“中文版序”极其精彩,至今读来依然字字珠玑,启发良多。一部由外国人创作的中国史为何如此爆红?或者说,我们为何要去读一套外国人写的中国史,它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卜正民先生是这样说的:“读者会在这一套书中见证朝代兴衰,但也能更多地了解某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书中那样只看到皇帝和大将军们的传奇故事。”

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历史乃是由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组成,也难意识到对于过去的那些时代而言,生活和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以至于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很难体味生命经验的复杂性。卜正民先生所说的“不仅从内部来观察,还要具备全局眼光”,何尝不是对我们的善意提醒呢?

猜你喜欢

汉学家中国史套书
著名汉学家史景迁逝世,享年85岁
《了不起的故宫》
楚汉之争(六)
楚 汉 之 争(八)
美国汉学家巴托尔德·劳费尔的首次中国考察
我们学校是书的海洋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
美国汉学家艾思柯译介《红楼梦》研究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海外汉学家影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