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饮酒》诗的意境与审美特色

2021-01-14刘媛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4期
关键词:东篱飞鸟陶渊明

刘媛 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

《饮酒》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淡远!细细品来,一幅幅安静祥和的田园画卷跃然纸上,这里菊香清淡、青山秀逸、岚气氤氲、飞鸟结伴晚归,相映成趣。不尚华丽辞藻,亦无典故堆砌,纯粹白描,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派淡泊闲逸、宁静悠远的景象。

本文通过陶渊明《饮酒》诗所营造的意境与其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饮酒》诗的意境分析

客观景物及主观情谊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境,是诗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陶渊明《饮酒》诗意境的高妙之处,在于其营造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这一诗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涉及的构成此诗意境的意象有庐、车、马、菊、山以及飞鸟等等。情景相生、虚实相成,激起品读之人无穷的遐想,让我们仿佛也能与诗人感同身受。陶渊明《饮酒》组诗大体可分为“融情”和“寄意”两大类意境,下面将从这两方面来简要分析诗人《饮酒》组诗所表达的意境。

(一)融情意境

全诗是以情为主题,景为辅助的情设,以达到寓情于景、景情互融的写作目的。

陶渊明《饮酒》组诗中的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境,乡村田园风光、幽静村落瓜田、无不透露着清新素雅淡薄的印记。不同的意境,或相互照应、或互相关联、抑或互相阐释,将一个追求本真、洒脱自然的诗人形象展现了出来。

(二)寄意意境

古代诗人经常采取比喻性的意象来寄寓一些生活状态或人生哲理。《饮酒》其七中,“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诗中秋天的菊花、黄昏的落日,归家回林的小鸟等。多个意象构筑了平淡自然的意境,寄寓了陶渊明崇尚忘却烦忧、洒脱俗尘的人生哲学之理。《饮酒》其十三中,此诗表现了一夫一士,虽同居于一屋檐之下,然则二人志趣各异大相径庭,清醒者乃是世间庸碌之人的代表,宿醉者则是诗人真实的自我写照。突显了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志节,其作品运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意象创造了无垠伸衍的意境,看似简简单单,毫无任何景色和景物的特写,实则蕴含了其怀抱高操、不流于世俗的人生哲理。

《饮酒》其十七中,“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幽兰”生长在前庭幽静切非常不显眼的地方,表明了它高洁切孤独的品格。“含蓄待清风”指兰花香气特别的清新素雅,这使得“兰花”在味道上,与不是很好的“萧艾”形成差别,陶渊明借“兰花”与“萧艾”这两种意象,表达自己不屑于世间宵小之徒同俗浮沉、沆瀣一气的高风亮节,此诗中“兰花”代表了诗人追求隐士峻节远大,坚贞不移的品质性格。

二、《饮酒》诗的审美特色

谈到善于写饮酒诗歌,而且数量非常之多的古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陶渊明的《饮酒》诗歌的艺术特色表现为平淡自然与醇美相结合,情、景、理的浑然一体。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文字以及白描的表现手法完美结合。虽无瑰丽的华藻、曲折的结构,更加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却如春日细雨般,字字句句,润物细无声。因诗人品性清高脱俗,所以其诗作无须雕琢,也极富感染力,丝毫不显做作。时移世易,愈发受世人推崇。

(一)平淡与醇美的结合

在陶渊明的这些饮酒诗歌里面,我们几乎很难找到夸张的表现手法、华丽的语言辞藻。这也是世代后人为什么常用平淡自然形容陶渊明的诗文的风格。有时候,甚至连形容词都鲜少用到,一切平平淡淡,一切照实道来。然而,陶渊明诗文中的平淡,是有韵味、有情味的淡,蕴藏着炽热的思想感情,诗歌中那浓浓的生活气息,读来使人韵味隽永,越读越美。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陶渊明所有的饮酒诗中,其五最能表现平淡于醇美、物我相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顾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悠然之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好一副恬然的乡村小图,悠闲自在、怡然自乐。通读全诗,字里行间,一个采菊观日、笑看风月的隐士形象展露在世人面前。静谧的山林,倦飞的鸟儿,诗人的问答,此刻诗人的心境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正是当时诗人所推崇的田园乡野,生活优雅闲适的绝妙真实写照,也是“心远地自偏”的刻意阐发。这两句诗歌一直被世人所传颂。

其绝妙之处在于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达到物我两相忘的意境。“见”这一字,非常精准的表达了诗人超脱自我,了然方外的悠闲心境。“悠然”二字,把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自然交融的过程,生动的展现了出来。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时所见之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已近黄昏,落日余晖、风卷云舒、飞鸟还林。多么秀美的山色呀,诗人的宁静恬淡的情感被推向了高潮,此时此刻,陶渊明的主观心境与客观景物已丝丝入扣、浑然一体。短短的几句话,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事的鄙夷和盘托出。

(二)情趣与理趣相结合

情、景、理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既有意境,又饱含情趣、理趣。陶渊明将自己的情感,人生抱负融入到各种各样的景物、动物、植物当中。在形神合一这一前提下,以写意为主,使意象达到人格化的境界,极富理趣。

猜你喜欢

东篱飞鸟陶渊明
李久香
你好,陶渊明
深秋
飞鸟与少年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陶渊明 饮酒》
飞鸟
岛与飞鸟
不为五斗米折腰
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