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警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探索
——以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为例

2021-01-14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五育警务司法

高 斐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杭州 310018)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五育并举”的指导方针,要求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训练、增强美誉熏陶、加强劳动教育[1]。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2]。五育融合是对我国新时期“如何培养人”的整体回答,旨在通过“融合”的方式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 2020年8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时提出4点要求:一是对党忠诚;二是服务人民;三是执法公正;四是纪律严明[4]。这十六字方针为司法警官职业院校警务人才职业素养的培育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如何提升育人质量,司法警官职业院校要做好对该问题的回答,在五育融合视域下探寻警务人才职业素养的培育是可选择的路径之一。基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警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的路径实践,分析五育融合视域下警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实践逻辑、主要任务,并对警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实践路径进行总结与探索。

一、新时代警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一) 是实现办学目标定位的客观要求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司法警察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学校、唯一一所省部共建院校,也是国家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肩负着监狱、戒毒所、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警务人才培养的重任。司法警务人才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和司法行政事业建设的兴衰成败。作为“供给侧”探索培育全面发展警务人才的实践路径以满足“需求侧”需要,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定位的客观要求。

(二) 是适应新时期司法行政改革的必然要求司法行政系统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肩负着重要法治保障地位。作为司法警官培育的摇篮,要适应新时代司法警务模式变革的需要,就必须全面提升司法职业教育能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司法行政系统对警务人才的现实需要。

(三) 是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2020年,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被列入“双高”建设计划。“双高”建设的落脚点归根结底指向人才的培育。但在实际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合理,部分课程内容存在重复与交叉,学科领域覆盖面较窄。二是教学方式较单一,以传统讲授型为主,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与创造力急需开发。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时效性较低。以监狱人民警察的培养为例,受客观条件限制,学生无法及时见到真实的罪犯,这使得学生掌握的“兵法”不能及时进行实践检验。

二、五育融合视域下新时代警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的实践逻辑

(一) 价值引领在警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价值理念顶层设计中,五育融合的指向是立足学生整体,促进个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五育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引领,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

(二) 融合逻辑在中观制度建设层面,德智体美劳作为“五育”的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统一整体,不能单一割裂的审视,也无法分割来实施。“五育如同车轮,以人的发展为轴心,以活动为辐条,以五育为轮胎,轮胎是连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5]。警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中,育德是前提、育智是基础、育体是保障、育美是关键、育劳是重点。

(三) 面向实战在微观培育实践层面,要注重将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高度融合,面向实战。司法警务人才的培养需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警务实战化教学,“使学生知识的专业性与通识性、能力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素质的通用性与鉴别性共融”[6]。

三、五育融合视域下新时代警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任务

(一) 育德正警一是培养坚定的政治品格。良好的政治素质是监狱人民警察的首要条件,也是警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的关键要素。“德”是警之魂,铸魂育警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高素质司法警务人才队伍。二是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是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司法警务人才是政法队伍中的重要力量,要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司法铁军,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警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 育智修警一是积淀丰厚的文化素养。文化素质是做好司法警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司法警务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拥有专业基础知识的多寡决定了司法警务人才职业素质的高低,新时期司法警务人才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二是拥有扎实的业务素养。司法警务基层工作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从事这一职业需要特殊的职能技能和素质。在警务人才的培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与司法警务工作岗位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确保走上岗位后能够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掌握司法警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办、问策能答”。

(三) 育体强警一是锻炼强健的身体素质。司法警务工作人员长期处于打击违法犯罪工作的一线,任务重、压力大、风险高,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面对复杂的现实工作环境,在警务人才的培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体能、技能的训练,确保学生锻炼出强健的身体和过硬的实战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二是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素养是警务人才职业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执行、罪犯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估、自我调适身心的能力,健全人格素质,以有效调节个人与自我、与他人、与工作对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 育美润警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是人们对事物的感受、认知、评价、判断、鉴赏的能力。“美育建设的出发点是激励学生对自然美和人格美的追求,强调美育的精神性而非功利性”[7]。司法警务人才在未来的工作场景通常需要扮演管理者、教育者的形象,能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开展各项工作,可以对工作对象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达到改造人、挽救人的目的。在五育融合体系下,提高学生对美的领悟力、鉴赏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利于从情感、道德、智力等多方面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五) 育劳塑警培养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8]。司法机关人民警察一线工作事务繁重、任务艰巨,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司法警务人才需要具有不怕吃苦、踏实肯干的“老黄牛”精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9],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吃苦耐劳、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

四、五育融合视域下新时代警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路径实践探索

(一) 政治建警,培养忠诚警务人才坚持政治建警,以德为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学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办学治校,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党建铸魂育警。通过“党文化”、“警文化”的相互融合,熏陶学生对党忠诚的高尚情怀。在具体方法上,如建立“红色晨课”学习制度,在红色教育引领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理想信念;打造“行走课堂”,在广阔天地之中将政治教育融入行业实习、实践过程。二是管理铸魂育警。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突出“警”字号的警务化管理特色,将警务化管理贯穿在校学习始终。在警务化管理中强调标准、整齐、统一、协调的团队精神,坚持“五个统一”,实行“四个严格”,达到“四化”,促进学生警务文化素养的内化。

(二) 立德铸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始终在培育警务人才的教育工作中坚守办学治校的初心使命,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为何从警、如何从警”的基本问题。以德铸魂育人,既要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一般目标相契合,又要与司法警务人才培养的特殊目标相适应。学院依托行业建设,所培养的司法警务人才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政治品格、坚定的理想信念、专业的知识技能,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具体做法上,如学院以劳动教育为契机,每学期单独设置一周为“劳动周”,采用轮岗制完成劳动任务,在此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弘扬勤劳、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

(三) 协同育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校校合作育警。学院着眼于培养一批一流的司法警务人才,依托卓越司法警务人才训练营项目,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联办专升本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与上海政法学院签订卓越警务人才培养协议,每年选派刑事执行专业学生赴上政学习交流。二是校局合作育警。学院与监狱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和全省多个地市司法局共建校局战略联盟,建设若干教学共同体,推进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培养模式改革。三是国际合作育警。近年来,学院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交流资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美、英、法、德、澳、韩等国开展访学、游学和交流互访,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

(四) 实战育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用、实效一体化特色,积极探索“德能兼修、战学交替”的警务实战教学模式。按照“向警队靠拢、向实战聚焦”的根本要求,深入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构建“理论教学—战例学习—情境训练—现场实战”的教学逻辑,创立“四融法”,组建专兼结合、能展善战的教官团队,研发实战化课程,实施实战化教学,强化实战能力。学院坚持实战教学与实践能力并重,把实践育人摆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探索“做中学,学中做”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参与丰富多样的行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行业影响力与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如依托刑事执行专业创设“点亮心灯—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暑期实践活动,培育学生改造罪犯的职业情怀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依托行政执行专业打造“红丝带行动—禁毒防艾”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主动帮助他人。5年来,学院共计9 000余人次学警参与G20杭州峰会、上海世博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等安保执勤任务,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维稳增援力量。在疫情期间,300余名学生投身一线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的建设工作。

(五) 文化育警,创建警院文化品牌在校园文化打造具体形式上,一方面注重硬件方面建设,如校园景观建设以彰显“忠诚、责任、奉献”的警院精神为设计理念,利用教学楼、宿舍楼楼道等,打造专业文化与宿舍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注重软件建设,如在校园活动开展上,通过演讲、辩论赛、书画作品展示、摄影比赛、微视频制作、公益志愿活动等形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同时,学院深入挖掘警院先进人物、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警院故事,增强职业底蕴,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不断弘扬新时期警院精神。

猜你喜欢

五育警务司法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下侦羁关系的反思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奏好人大内务司法监督“三步曲”
探究警务战术的本质、知识生成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