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21-01-14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思想

李 群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发展的“主旋律”。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地位作用十分重要[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随后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旨在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实现学生从高校迈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过渡[2]。在全球化宏观背景下,我国现阶段在意识形态领域受到外部的干扰现象十分突出,西方势力想尽一切办法遏制中国,通过国际互联网输入错误思想,给中国制造发展障碍,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这种不遵照事实,典型“西化”的思维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思想领域的基础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3]。

一、“互联网+”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

时代在变,伴随时代发展的科技在变,生活在社会中的学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当今,科技深刻影响每一个人生活,今日头条、微博、抖音、微信等网络媒体十分活跃,同样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机遇与历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占领网络高地,一方面要以社会舆情舆论、时事热点新闻去教育感召学生的情感、心理、思想;另一方面,要深入有效结合课堂教育与移动互联网教学,加强思想引领。另外,从当今大学生个性特点出发,由于物质发展水平和思想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再仅局限于一门课的内容,而是跨学科领域的知识交叉,思想政治与经济管理、心理学等多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更加深入,教育要融入多学科中去和生活中去。

(二) “互联网+”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要求,既是以人为出发点,也是以人为落脚点、以人为主体从事教学。以人为出发点,即以人为对象,从人的思想、行为方式去理解把握教育者和教育,开展教育工作。人是社会的人,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金字塔理论表达了人在物质生活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会关注自身的安全,从而往更高层次,社交需求,寻求尊重直至自我实现。以人为出发点是尊重个体发展的需要以及成长成才的规律。相反,以物质世界去教人、育人,易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忽视了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就容易误入教条主义。以人为落脚点,正如蔡元培所言,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 达到人的自我实现,“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它种目的的人去使用的”,具体表现为拥有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满足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满足程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人的素质,激发从事生产劳动的潜能和创造力[5]。以人为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共同作用、共同创造,应避免传统教学中的主体间性,造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疏离。只有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才能实现人的未来发展。实践中给予受教育者话语权以展现自己的思想,给予受教育者人文上的关怀,给予受教育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权利,才能切中矛盾要害从而实施个性化教学。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受多元化思潮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国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越发频繁,西方价值观念涌入。网络科技信息化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特定年龄阶段,因对网络中铺天盖地的信息缺乏甄别能力,思想易受到多元化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普世价值”、中国威胁论等)冲击。而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虚拟空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可以逃避现实生活的“避难所”,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一些庸俗信息,乘机抓住了学生对金钱等物欲的追求,展开对学生的“围剿”,部分学生抵制不住诱惑,因陷入套路贷走上不归路,因陷入网络虚拟世界而犯罪。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在这个关键时期没能打好基础,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甚至“挂科”难以毕业。网络世界的全神投入必然会造成现实生活体验感的欠缺,与人交流能力下降,越是渴望融入这个世界,在网上就越容易误入歧途。网络这个“温床”让学生迷离双眼,与枯燥的学业任务相比,通过游戏获得的即时快感很容易让青春期的学生形成网瘾。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和速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似平静的互联网环境,其实暗藏玄机,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对抗比比皆是,敌对势力无所不用其极宣扬着他们的理论,进行“颜色革命”,缺乏辨别能力的学生深受毒害,而一旦学生的三观不正,盲目跟风发表言论,形成负面舆论,将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多种思潮的影响下,学生缺乏牺牲精神,过度强调个人得失。网络环境下的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的信息传播正在慢慢侵蚀学生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辨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新的挑战。

(二) 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受到“灌输式”教学思维的惯性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既要从事教学工作,又要忙于理论创新,但似乎是没忙到点子上,极大地削弱了教育效能。首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改造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者牢牢占据支配地位,受教育者是处于被教育、被管理对象,在设计好的教学框架下,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都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处于极为弱势不平等的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被边缘化,学生主观能动性被遮蔽。其次,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下,教育本质被无形的偏离,围绕学生、服务学生的主旨无法建立在有效的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如同两条平行线,无法碰撞出火花。在给定教学任务下,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省时省力,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跟进和反思不足。从教师端来看,以统编教材为范本,课前备课不充分,课上老师自己说自己的,照本宣科,课后老师和学生之间也鲜有思想上的交流。对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评价只是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而一旦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学中的总结主要体现在批评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对理论知识背诵疏于懒惰等。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学生在上思想政治课时睡觉、看其他专业书籍、开小差的层出不穷,无法真正做到贯彻教学精神,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 “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缺乏针对性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而现阶段学校提供的教学供给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的矛盾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政治思想课课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需记住的理论、考试及格必须掌握的知识,在学生面临择业、交友、婚姻等现实问题时却起不到作用。其次,由于教师对于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载体过于单一。一是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现实生活中活的思想关注度不高,现身说法能力欠缺,导致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在政治思想学习中,方法论是一以贯之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理论指导实践的运用,活的灵魂很难被学生真正系统地掌握,更谈不上作为行动的指南。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回避问题,学生受到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的限制,对社会上存在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正向引导缺失,新闻报道中的党员腐败、堕落等不良道德水准在生活中还有残存,社会上的环境会导致学生的认知障碍和思想迷茫,而教师在这方面正向教育不够。三是调动家长、学校教管人员(辅导员、宿管人员)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度不足,社会本是学堂,是离开课本的学堂,教育应该充分调动学校的资源,于润物细无声之中,博采众长,在保留传统优点基础上,推陈出新,加大现实平台和网络平台的融通。

三、“互联网+”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 立足人才培养战略,提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质量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速度之快和广度之深,超乎想象。以人为本,立足人才培养战略而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关注当代大学生的获得感,科学地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并做到正视、重视、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程育人,新时期需要注重结合传统文化成果和信息化网络技术,以教学创新驱动学生内生动力,提升教学质量。首先,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与学生内在发展要求,明确科学的教学理念。学生是社会中的学生,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深受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青年人成长过程中,追求自我实现,对自身的价值被社会认可充满期待。教学目标应该契合学生的内在发展要求和社会主流思想的需要,真正地做到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增强政治教育思想课的吸引力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通过运用“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新媒体的功能,以国际化的视野比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统筹资源配置,梳理学科间的内在关联,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内外,线上与线下的参与度。 最后,增强文化熏陶的力度,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充分发挥文化的渗透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大力弘扬新时期“抗震”“抗疫”精神、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基因深深地根植于内心。把中华民族经过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优秀文化渗透于教学中,揭示“霸权主义”的本质,批判“西化”的民族虚无和狭隘主义。在校园宣传文化建设管理和社会实践中,塑造新时代学生的思想品格,提升服务建设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 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互联网+”环境下,社会思想在信息互联中高速“碰撞”,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不对称性逐步缩小,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应加强意识形态的引领,以青年人关心的问题作为现实题材。面对网络思想多元化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已不能单单局限于课堂。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是服务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深讲透,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信仰,真信之,自觉实践并认同,采用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是做不到的。思想政治课堂在现有的教学框架下,教学内容要紧贴实际,要紧紧抓住互联网中的热点事件,应大量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量实践案例,以生动的案例剖析新时期改革开放中的社会思想热点问题,把握当代大学生对关心的热点问题的认知和疑惑,切中问题要害。其次,采取示范启发的教学方法革新形式与时俱进。教学的形式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性,微信、微博、电子邮箱可以作为新式的教学手段,以解决时间和空间的不足。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不同现状,有的学生上课睡觉、看其他专业书籍,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入脑入心;而在谈到他们关心的、喜闻乐见的案例时往往会听的很认真。为解决这种现象,提高教学效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在理论联系实践上下“真功夫”,而不是思想的“传送带”,用好问题引导,加强课堂内外、“线上”与“线下”的交流探讨,配之以主题阅读、小组讨论、辩论的形式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具体教学案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正反对立面的充分分析,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以达到教学目的。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

(三) 加强师资队伍教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路清晰,坚持求真、析理、育人的正确方向,坚定地做到不唯书,避免脱离学生的“纯科学”学术研究倾向,做到只唯实。庖丁解牛的故事给了人们这样的启示:研究事物客观规律,通过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做到“游刃有余”,试想教学工作亦是如此。当前青年人在思想步入成熟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上较为迷茫,在一些关系到例如个人和国家、艰苦朴素和铺张浪费、风险意识和索取心态上存在价值观念不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思想政治课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和课后总结提高阶段。第一阶段,深入了解教学对象,授课对象现阶段的特点是什么,掌握知识到了什么程度,提前做好功课,在此基础上,研究课程标准,把握住课程标准要求,剖析教材,收集整合可用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形成教学方案。第二个阶段,实施思想政治教学有许多细节需要把握。一是课程的导入要能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眼球,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导入本节课要阐述的内容;二是在课堂讲授时,形式要多样,避免以单一语言为载体,单向传递,运用多媒体演示、电影、录像、手机新闻等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好调动学生感官;第三个阶段,课后总结改进阶段,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课亦是源于生活,实践在生活当中,回归指导学生生活。立足当下,着眼于学生未来,构建思想政治学科与生活现象、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以激发学生学习后的获得感。

四、结语

新时期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关键在施教者和学习者。教育的本质最终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就是抓住学生为主要矛盾。理论只有联系实际为学生掌握,运用新的手段,才能激发学习热情。在“互联网+”环境下,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规律和经验,才能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有所突破。

猜你喜欢

互联网+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