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张楚廷先生 “五I” 课程哲学的高校设计伦理创新教育研究

2021-01-14张智艳吴志军汪结明

湖南包装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理伦理艺术设计

张智艳 吴志军 汪结明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教师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 “伦理修养” 与 “设计创新” 的培养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德才兼备” 人才培养包含 “设计之德” 与 “设计之才” 两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此分心意为知识、感情、意志3方面,而以知仁勇名其德者。而平日所言之仁,则即以为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1]”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道: “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之心看待的东西有二:一是高悬在上的星光灿烂的天空;另一个内心的道德自律。[2]” 高校的设计伦理教育普遍存在着 “泛化” 与 “裸化” 的误区,而专业教育过程中常常为同行学者诟病的问题 “重绘画轻工科” “重模仿轻创新” “重结果轻过程” “重技法轻思维” 从根本上制约着学生 “创新能力” 的提升。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3]曾说道: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高校教师如何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上培养学生的 “伦理修养” 与 “创新能力” ,是新时期高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1 张楚廷先生的高等教育课程哲学思想

中国高等教育学泰斗潘懋元先生写道: “本科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还读死书,不会创新,那么他今后的发展就很困难,所以打好本科的基础很重要。[4]” 当代高等教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张楚廷先生[5]早在2003年《课程与教学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 “教育学五公理” 与 “五I” 课程哲学思想。笔者从2012年开始持续近8年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将教育学质的研究方法与张楚廷高等教育课程哲学思想相互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在理论中思辨。

张楚廷先生的 “教育学五公理” 与 “五I” 课程哲学思想,突破了传统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课程观,以及泰勒的 “四R” 理论等课程思想中只见 “知识” 不见 “人” 的缺陷。 “教育学五公理” 包含 “潜在公理” “能动公理” “反身公理” “美学公理” “环境公理” ,而其中的 “反身公理” 与 “美学公理” 最为重要。 “潜在公理” 是指人身上存在着天赋的未发展的自然力,或是种子或是胚芽。 “能动公理” 是人身上存在尚未发展的自然力是能动的,或是种子或是胚芽是可以发展的。 “反身公理” 是人通过自我对象化、对象自我化来能动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美学公理” 是人在以反身为基本方式催动自己发展的时候,最基本的营养元素是美学要素。 “环境公理” 是人在反身活动中环境是普遍起作用的。张楚廷先生的 “教育学五公理” 具有教育学方向性且方法论的意义。 “五I” 课程哲学思想包含 “信息(Information)” “兴趣(Interest)” “直觉(Intuition)” “质疑(Inquiry)” “智慧(Intelligence)” 5个方面。 “五I” 的 “I” 是取自英语里相应词汇的第一个字母。恰好是5个 “I” 字起头。由 “信息宽于知识” “兴趣优于意志” “直觉贵于逻辑” “质疑重于聆听” “智慧高于聪明” 5个方面构成。将 “课程信息” “学生心理” “学生天赋” “学生思维” “教学方法” 关联为整体,全面阐释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针对学生身心各方面进行教学的理论。

2 基于张楚廷先生的 “五I” 课程哲学的 “设计伦理创新教育” 阐释

2.1 课程信息层面

“信息宽于知识” 的思想,启迪教师在教学中以生活化、情感化、人格化的教学方式扩展 “设计伦理” 的课程信息。最早提出设计伦理性的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拉克(Victor Papanek),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6]中,明确提出应转变的3个设计理念:①设计应当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人群服务;②设计不但考虑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考虑为残疾人服务;③设计应当考虑保护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高等学校基础道德教育常常被 “泛化” 与 “裸化” ,所谓基础道德教育的 “泛化” 是指 “伦理善恶” 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而伦理道德教育的 “裸化” 则是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硬性灌输与强行施教。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复制,同时也蕴含着教师的教学态度、人格情感、个性特征等隐性的因素在内,其共同构成了课程哲学的信息层面内涵。 “课程体验中认识、理解、质疑、反思,都只是用了脑,还要用心。还要把感情也投进去。[5]365” 以笔者讲授本专业课程 “文化创意与产品设计” 为例。笔者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纹样的研究,近几年更是倾向于湖湘民艺的研究。笔者在讲授课程时将若干年来对于湖湘民艺的热爱溢于言表,将自身对于湖湘民艺的多年研究论文和心得与学生分享。学生被教师的讲授感染,将对民族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热情内化于心。其中有学生将湖湘滩头年画与 “逢考必过” “才貌双全” “诸事顺意” 等流行语汇相结合,同时与前沿潮流的滑板车、手机、跑车、钻戒等图形元素相互古今跨界,从文创设计的图形与语意两方面结合均取得了较理想的创意设计。面对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不加以引导,其自身很难对 “晦涩土气” 的民间艺术点燃其创新创意设计的创作激情。

2.2 学生心理层面

“兴趣先于意志” 的思想,启迪教师在教学中以兴趣化、竞赛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心理内在驱动力。如果希望创造教育真正来到,教师从根本上要做的事情是保护和发展人的本性,保护和发展好学生自由的本性、求知的本性[7]78。 “如果总只是看上去美丽而又讳深莫测,而不能自己也做出同样美丽的东西来,兴趣生而灭。[5]366” 教师引导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包含对设计伦理的弱势人群问题、公共安全问题、基础道德与设计道德问题、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等问题。教师怎样进行 “设计伦理创新教育” 的兴趣化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兴趣化学习才能真正内在驱动设计伦理教育的固化、长久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以 “行为引导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设计伦理兴趣,另一方面以设计竞赛的压力管理将课题设计溶入兴趣学习中。以2019年笔者指导学生参加的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南省公益广告竞赛省级二等奖作品为例阐释。教师对于学生设计伦理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内化与固化的过程。2019年湖南省公益广告主题 “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 ,竞赛策略单提示广告表现内容应见微知著地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 的生活点滴,以讴歌新中国70年的巨大变化。笔者从教学方法上以 “行为引导教学法” 引发学生兴趣与思考。所谓 “行为引导教学法”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类似于主持人的角色,而不是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是以配角的角色定位引导嘉宾进行访谈,教师的 “行为引导教学法” 亦是如此,引导学生的渴望,更要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 “旁敲侧击” 引导学生寻求答案而不是将现成知识与结果告知学生。笔者引导刚刚大二,学习专业素养稍显稚嫩的学生打破惯性思维与平庸的创意,进行跨界行为的发散性思考。最终学生以 “支付” 的成长为主题以人民币、扫描支付、扫脸支付作为 “支付” 的成长过程创作了3幅渐进式语意的平面广告,以广告符号语意的形式传达出人们日常细微的 “支付” 成长的历程所折射出的70年新中国巨变。

2.3 学生天赋层面

“直觉贵于逻辑” 的思想,启迪教师在教学中保护学生直觉,个性化因材施教提升其 “设计伦理创新能力” 。人类是靠科学与艺术的两翼翱翔的,但艺术先于科学;人类又是靠直觉与逻辑的两翼腾飞的,但直觉高于逻辑[5]365。 “正像迪尔诺特在《超越‘科学’和‘反科学’的设计哲理》中所说:一方面,设计是创造性的,类似于艺术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理性的,类似于条理性科学活动。[8]” 科学主义的危害不在科学本身,而是那些利用了科学给艺术教育带来危害的人与观念!他们不仅盲目借助科学手段服务于艺术教育过程,甚至套用科学原理违背艺术教育自身品性[9]。直觉是一种天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直觉与灵感的获得尤为宝贵。直觉与灵感有相通之处,直觉既是天赋同时也需要长期思考与积累之后才能迸发。以笔者讲授 “图形创意” 课程时指导学生的2019年学院奖 “涂缓缓” 全国金奖作品为例进行阐释。该女生一方面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强烈的热爱,另一方面该生的直觉感受也很好,直觉是一种天赋,女性一般强于男性。大二学生由于竞赛经验不足以及专业知识积蓄不够导致审题错误、创意平庸。笔者启示引导学生,一方面该影视广告创作应当依据 “涂缓缓” 女性用品公司的策略单命题要求进行定位化广告阐释,另一方面无论是商业广告亦或公益广告都讲求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的创意原则。教师引导学生从惯性平庸的思维之墙中跨跃出来,进行跨界思考。受此启发,女学生良好的直觉思维得以激发,其很快创作出一个古今跨界创意新颖的角本,剧本将古装出镜的大家小姐与时尚拉风的现代年青人跨界穿插溶合于一体。教师也应当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教师不是将一个班上25人的学生个体培养成一个模式一种性格特征,而是依据不同学生性格、特长进行25种个性化的培养,以此适应未来社会职业就业需求的个性化需要。

2.4 学生思维层面

“质疑重于聆听” 的思想,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自觉运用批判性、发散性、跨界性的思维方式。艺术设计专业同行学者诟病 “重绘画轻工科” “重模仿轻创新” “重结果轻过程” “重技法轻思维” 的教学弊端本质上而言是缺乏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师会在课程讲授中运用精美的课件、视频资料、动画演示等华丽的教学演示,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一种教师 “讲授” 与学生 “聆听” 的传统教学思想下的 “知识复制” 。 “我们的教育表彰天才、提倡努力,却鲜少鼓励思考,以致设计者缺乏从问题入手的思维方式。[10]” 学生的 “批判性” 思维能够发现问题,而问题的发现是创新创意的起始。没有问题怎样进行探究,没有探究何从产生新知,又何从产生 “设计伦理” 与 “设计创新” 的创意设计。更缺的恰是更为重要的、更为珍贵的善于思考的人,是思想家[11]。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习批判性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寻求设计不良之处,发现设计伦理问题。教师对于学生思维训练除了培养其 “批判性思维” 意识, “发散性” 与 “跨界性思维” 也是学生创新创意的路径。 “求异,不一定能求得创造;不求异,却一定到不了创造。求异,只是通往创造之路。[7]77” 创意的广告设计一定是思维进行发散与跨界后产生的火花。以2018年笔者指导的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省级三等奖作品为例进行阐释,其主题为《善心 善言 善行: “富” 翁》。 “善心” 主题以一件普通的T恤左上角的 “心” 形标识呈现出衣物 “补丁” 的形态,以此广告符号语意表达 “虽有补丁,但最富有” 及 “感谢器官捐赠者” 的公益主题。另外两幅作品分别是眼镜与角膜的同构图形以诠释眼膜捐赠者的善心;上衣的右侧一 “肾脏” 图形的补丁图样阐释了捐赠器官者的善心善行的伟大无私。而此次创作中教师引导学生 “发散性思维” 与 “跨界性思维” 是创意产生的关键。学生将完全不在相同相近界域的图形以 “意的相似与形的相似性” 进行合理化的关联,从而达到广告创意表现的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的完美阐释。

2.5 教学方法层面

“智慧高于聪明” 的思想,启迪教师导入以 “设计研究方法” 为核心的课题设计以内化学生 “伦理修养” 与提升 “创新能力” 。 “智慧高于聪明” ,教师若要引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走向 “设计之善” 与 “设计之新” ,从根本上培养本专业学生 “善于善” 与 “善于新” ,进而走向人生的善意与智慧之路。教师从方法与路径上如何使本专业学生走向 “设计伦理创新教育” 的智慧之路?长期制约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设计伦理创新教育” 的根本瓶颈是:一方面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缺乏针对学生训练其 “设计艺术研究性学习” 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研究能力与设计研究方法的薄弱导致本专业学生研究性创新设计缺乏。 “马克思在引述黑格尔的观点时说:‘形而上学,整个哲学,是概括在方法里面的。’方法论的意义能被轻看吗?对于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尔,如果看到他们的观念,他们获得的原理,而不了解他们在方法论上显示的思想光辉,就等于还不清楚他们的智慧之所在。[12]” 张楚廷先生学术丰硕、著作等身,其独著了70余本著作与1 000余篇学术论文,他写到对于学术创新研究而言,学术研究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方法是学者通向研究彼岸的有效途径,研究方法不仅是学术研究创新的源泉,同时研究方法也是一个人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无论其身处何种职业与何种专业,有效的方法与路径能够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教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 “设计伦理创新教育” 应当以设计艺术研究方法导入的研究性课题设计为路径引导学生走向 “善于善” 与 “善于新” 的智慧。对于教师自身研究能力与设计研究方法的薄弱导致本专业学生研究性创新设计的缺乏,其教学思想中解决路径是什么?笔者认为教师自身开展 “设计伦理” 与 “设计创新” 的科学研究是教师能力提升的关键。高等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的著作中早就阐释了 “教学” 与 “科研” 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要从教学方法层面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设计创造能力,根本途径是自身研究性能力的提升,这其中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最为关键。

3 结语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人生更美的状态是诗意的栖居!美好人生是自我实现与诗意相溶的境界,是一种良善栖居的人生。美好的设计教育应当是引导受教育者走向良善人生的教育。 “五I” 课程哲学思想,启迪教师应当归根结底关注于 “人” 这个主体的身心全方面因素。教师在教学中以生活化、情感化、人格化的信息扩展 “设计伦理” 课程知识;在教学中以兴趣化、竞赛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心理内在驱动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保护学生的艺术直觉,个性化因材施教;教学中训练学生自觉运用批判性、发散性、跨界性思维方式;教师导入以 “设计研究方法” 为核心的 “设计伦理创新教育” 课题设计以内化学生 “伦理修养” 与提升 “创新能力” 。设计为良善人生,设计教育为良善人生!良善之设计为人生,良善之设计教育为人生!

猜你喜欢

公理伦理艺术设计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星.云.海》
《花月夜》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公理是什么
公理是什么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