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招背景下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1-01-14谭凌樱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教学模式

谭凌樱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明确将职业教育摆在了国家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 扩招政策的实行,给各高职院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加大,学历结构、年龄跨度、学习能力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扩招的学生大多来自社会从业者、退役军人、农民工以及下岗失业人员,他们大多都是成年人,且长期在外务工、务农或者是创业,时间上不允许他们像统招的学生那样脱产在校学习。同时学生学习基础差,因此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亟待改革与创新。

一、扩招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化考生与普通高考考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较大,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难易度。大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配合度相对较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增加了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施的难度。面对层次多样的社招学生,“如何学好”与“如何教好”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完成作业等机械化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权。授课过程中,教师疏于关注学生的动态,无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就无形中给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课堂的有效性。

(三) 教材、教学设备陈旧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尽管都包含了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但是教材的内容普遍比较简单。轻听说,重阅读写作的编排形式,不利于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经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对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都已经配备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掌握了相关的信息化技术,但是依然存在着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维护不全面等情况,从而使得学校的一定数量的设备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四)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在信息化设施设备的应用中,很多教师因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技术指导等原因,导致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以及问题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亟待提高。实际利用率并不高,部分教师只是纯粹用多媒体的设备简单代替黑板,播放PPT等,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的优势,使得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得不到根本性、实质性的转变。

(五)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高职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并不感兴趣,当教师在讲台上集中注意力讲授时,很难顾忌到学生的听课情绪和纪律,学生属于被动式学习,没有学习的主动权。所以如何在课堂上通过开展一系列有趣、高效的教学活动,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是值得积极关注的。

(六) 学业评价方式单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方式还是采用试卷答题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忽视对学生实际运用技能的考核。考核方式的单一化,必然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其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考核与评价。

二、扩招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混合型教学形式是以“线上网络课堂+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其在英文中被称为“E-learning”,主要是指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合理规划学习的时间和方法,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使用不同功能的信息化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混合型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信息化教学与学习的主流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而且,学生在混合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利用各种功能的学习软件辅助英语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型教学,使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具有了实时性、高效性、情境性等特点,并为其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路,使其更加生动和有效。同时,混合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从传统的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测试,构建英语教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扩招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 教师利用各种APP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利用微信、职教云平台、腾讯课堂等信息化平台进行混合型课堂教学实践,实现各个环节的线上教学互动与管理活动。开学初,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创建、管理班级,学生利用学号加入班级。实现签到考勤、任务布置、自主学习、发布资源等活动。课前,教师可通过班级群,将即将要进行授课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重难点提前发布,及时提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课中,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各种功能实现课堂提问、组织讨论、发布调查问卷、答疑等形式,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学生通过内容的学习、在线交流、作业评价等形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课后,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大数据统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线时长进行实时监控,汇总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与改进,更好地达到教与学的效果。

(二) 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线学习,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通过调查发现,微课、翻转课堂等各种形式和平台都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了多种多样,体验度高、参与感强的学习模式,支持学生查阅资料、自主记忆单词、拓展内容下载等功能,这对社招学生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学习能力和需要,自主、合理地对学习的内容、难度、进度进行选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在线学习,最大化地提高了学习的自由度和自主性,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三) 利用信息化平台,创新考试评价机制通过职教云、学习通等信息化平台,对学生实行过程性考核评价和无纸化考试的改革,有助于教学的优化更新。教师根据平台给出的大数据统计,对每周上课的签到、作业、自主学习时间等数据进行监测,可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核。利用信息化平台测试、阅卷相对于传统的纸质阅卷,可以极大地降低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只需在出卷时设置好分值、答案,信息化平台就会直接生成分数数据、答题情况以及试卷分析,教师只需要从后台导出数据即可。这样的线上测试既节约了纸张,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四、结语

在百万扩招政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对复杂多样的生源进行系统的研究,积极分析英语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改革。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线上+线下”的混合型教学模式是未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与方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英语学习,促进英语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实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信息化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